未来技术学院?10所院校确定学院研究方向!

掌上考研
2021-06-04 17:51 浏览量: 4586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通知,正式公布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名单。

经高校自主申报、专家论证,全国共有12所高校获批首批未来技术学院,且均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未来技术学院这个名词,假如你是头一次听说的,可能有点蒙圈。顾名思义,就是应对未来科技变革,承载具有前瞻交叉思维的科技创新人才引导、培养的新设学院。

各院校院系研究方向那么究竟未来技术学院,研究方向是什么呢?目前有10所院校公布了研究方向:

截至发稿,清华、中科大还没有针对此事发布官方通告。从学科设置可以看出,各高校依据自身特点,侧重方向各不相同,但总的来说都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交叉学科。看到这里你一定有很多疑问,这么多方向都算在未来技术里?那怎么招生,学生怎么培养?定义很抽象,别急,这些在去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指南(试行)》 上都有解释。(下文简称《指南》)什么是未来技术?对于多久以后算未来,《指南》中的说法是10-15年。

那么,哪些技术算未来技术?《指南》多次提到的一个概念是“交叉融合”,要打破传统按照学科门类划分的知识体系,促进理工结合、工工交叉、工文渗透、医工融合。虽然首批未来技术学院看起来主要以工科和医学为主,不过从《指南》中在“立项程序”部分的规定来看,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高校获得批准。学生怎么培养?《指南》中提到,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探索本硕博贯通培养机制。包括以学生兴趣为激励,问题导向和创新驱动,创新学业考核评价机制提升学业挑战度,强化阅读量和阅读能力考查。具体一点的有,搭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学猜想平台,激励学生提出新的科学猜想,尝试解决已有的科学猜想。还特别提到要探索混合现实、量子计算等新技术在教学中的深度应用。还有个“提前批”

其实,我国第一个未来技术学院,在2016年就由中国科学院大学 (以下简称国科大)成立。

这些年来发展成了什么样子?从学科设置来看,目前国科大未来技术学院设有10个教研室:

师资队伍方面,截至2021年4月,171名研究生导师中有院士9名、长江2名、杰青36名、优青11名。

2021年“未来科技领军人才综合实验班”预计招生100人,仅限本-硕-博贯通式培养的学生报考。

副院长胡中波在接受中央教育电视台采访时曾表示,学习研究小组必须由几个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组成。学生评价体系也与传统大不一样,不再注重实际科研产出如发表论文的数量,而是注重有没有培养出学生独立思考、把握科技前沿发展和挑战科研极限的能力。

在未来科技学院学习会是什么感受?胡中波副院长指出:新的颠覆性的培养模式是一个很艰苦的过程,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看不到研究成果,需要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

很多人可能会问,这和考研有什么关系?这是最重要,也是大家最关注的的问题。

1、直接影响:扩招

该通知明确指出,“有关高校要结合人才培养定位和学校实际,凝练未来技术特色,开展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模式的多元化探索。”

因此,不论是增设新学科,还是调整已有学科,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带来入学名额的增加,也就是扩招。

可以想见的是,未来会有更多学生有机会进入这些院校就读,而研究生名额自然也会增加。

2、研究生能会成为重点培养对象

该通知明确指出,“要定期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报送学院建设进展报告和在校生学习情况、毕业生去向及后续发展等质量监测信息,建立学生成长数据库,持续改进培养方案、培养过程、培养模式。”

因此,这些院校里的学生很大概率会享受到更加优质、更加全面的培养与教育。研究生很有可能成为重点的培养对象。

3、有机会享受全方位的支持与福利

该通知明确指出,“要统筹各类资源,对学院建设予以政策、经费支持和倾斜,推动稳定发展。”

因此,这些学校肯定会提供更加丰厚的经费支持、资源支持、政策倾斜等。最直接来说,你的奖学金可能会更加丰厚。而且,你根本不用担心以后的就业问题。

未来技术学院,是机遇也是挑战,

有意向的同学一定要提前了解,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掌上考研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