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故事 | 中山大学MBA校友李跃军:百战归来的斗士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2020-08-14 09:15 浏览量: 3004

李跃军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2003 级 IMBA校友

嘀嗒拼车联合创始人及运营副总裁

2003 年,还是一个工作年限仅三年的快消品行业*销售领队,李跃军感受到了自己的局限,“圈子太小,个人进步很慢,上升通道很窄,自己觉得对未来个人职业发展缺乏信心”。当时,他对自己说,“这不是我想要的人生,我需要换个车道,甚至换条高速路走。”

这之后,他真的上了高速路,全度开启了全新人生。就在那一年,李跃军报考了中大管院 MBA,认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伙伴,收获了一份自信和勇气,而这份自信和勇气,让他“在每一次机会来临的时候,有信心有能力把握机会。”7年后,他把握住了人生又一次机会,走上了创业道路。从最初的“嘀嗒团购”,到现在拥有1亿用户和1250万车主的“嘀嗒出行”,连续创业9年,他经历了“千团大战”的惨烈,也拼来了“顺路拼车领域行业第一”的荣光。

灵光一闪的商业模式

对于创业者而言,失败或许各有各的原因,但成功却有着相同的共性——一颗强大的内心,一份幸运、一个不离不弃的团队,以及一个可行的商业模式。这几样,李跃军都具备了。

最开始,李跃军和团队伙伴试水的是互联网团购。这项事业最巅峰的时候,嘀嗒团购曾一直稳定在行业前五的位置,甚至曾经取得全行业排名第三的成绩。但由于是初创团队,对于公司拓展速度和融资节奏的把握不够准确,当时获得的融资规模与其他团购同行产生了近 10 倍的数量级之差,导致公司发展受限。加之 2012 年后,千团大战逐渐演变成美团、大众点评和糯米网三大家主导,团购行业的基本市场格局已经形成,嘀嗒团队原地翻身的机会实在渺茫。

接下来的路怎么走?大家心里没谱。不过,在一次聚餐闲聊中,他们灵光一闪,提出了要业务转型。饭桌上,有人说做在线教育,有人说做互联网医疗,李跃军则提议做拼车软件,这是他在机场上一次呼叫专车的时候发现的商机。彼时,专车平台的车是司机租赁而来的,存在较大的租金成本,如果接单业务量不够,那平均下来运营成本就会很高,而且专车的供给很有限。他结合大城市的出行特点分析:大城市私家车数量庞大,人们出行频繁。如果能搭建一个信息撮合平台,由顺路车辆分享空座给乘客的拼车模式,车主降低了养车成本,乘客出行更便捷且出行成本比打车更低,同时还有节能减排,降低道路拥堵的良好社会效益,理论上这种三方受益的模式道路一定能走得通。基于这个商业模式构想,嘀嗒拼车(嘀嗒出行前身)随之成立。

团队先是按照传统的思路,由车主发布出行时间和路线,发起拼车请求,然后由乘客筛选顺路车主并接受拼车。但是,在运营几个月后,实际业绩远低于预期,北上广三个城市每天成交订单低于 1000 单。通过各种分析,团队发现用户已经习惯了打车软件以需求方发起用车请求,再由供给方接单,改变用户习惯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且,车主掌握车辆,唯有车主接单确认了,行程才能真正生效。最初的嘀嗒平台却是由车主供给方发起拼车请求,既不符合用户习惯,也导致交易沟通的时间成本很高,平台撮合效率降低。随后,嘀嗒团队优化了拼车流程,让乘客发布出行时间和路线,系统将需求信息推送给顺路的车主,车主选择乘客接单后即可成行,这个流程转变极大的提高了撮合效率,改善了用户拼车体验。

运营数据也突飞猛进——嘀嗒拼车业务量从每天不足一千单快速增长到一万单,并很快迈上十万单、五十万单的台阶。随着网约车取消补贴,打车约来越贵,C2C 模式下嘀嗒拼车的价格优势和用户体验优势越发明显,嘀嗒出行的顺风车业务目前已经覆盖全国近 350 个城市。2017 年底,嘀嗒拼车进入出租车打车领域,为传统巡游出租车网约化和提升服务质量赋能。经过一年的时间拼杀,嘀嗒成为出租车打车领域的双寡头之一。2018 年 1 月,“嘀嗒拼车”品牌升级为“嘀嗒出行”。嘀嗒出行获得 IDG、易车网、崇德投资、挚信资本、携程、蔚来资本等机构的多轮投资,累计投资金额达到数亿美金。如今,嘀嗒拼车已成长为顺路拼车细分领域 APP 第一、活跃用户量和订单数量排名行业第二的移动出行平台,每天有几百万用户通过嘀嗒 APP 出行。

坚若磐石的创业团队

创业 9 年,李跃军曾经历过无数次焦虑难眠之夜。当年,李跃军和合伙人创立的“嘀嗒团购”在经历了“千团大战”失败后,小伙伴们情绪都很低落。“团购项目是我们团队第一次创业,彼时缺少实战经验,犯过不少错误,最终交了上千万美金学费。当时的团购项目差点和糯米网合并,但是因为个别合伙人从情感上割舍不下,最终没有选择合并”。还好大家都有成熟的心态:互联网创业失败是大概率,成功是小概率,这是常态,失败了还可以再重来!

一般的团队可能就地散伙,相忘于江湖。而李跃军和他的老铁团队却不气馁,一直在思考二次创业的机会,期待有朝一日东山再起。当转型到嘀嗒拼车业务后,嘀嗒创始人团队日日如履薄冰,李跃军坦言:“移动互联网出行领域是竞争最激烈的行业,我们创业中的艰辛远于美好,多数时候是战战兢兢,无比焦虑的状态,而且还不知道能找谁倾诉。”甚至,他们也有过“压力大到想放弃的时候”,幸运的是,“每一次坚持之后总是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转机。后面再遇到困难和挑战的时候,也就习惯了,因为我们认为天无绝人之路,前路总有机会窗口等着我们,因为相信,你才看见!而且,创业也不会永远是打顺风球,多数时候我们更要能打好逆风球。”

历经磨砺的嘀嗒团队,如今依旧能不忘初心、同甘共苦。每周两次的总裁办会议,大家都拥有充分的发言权,只要言之有据有理,可以开放讨论甚至激烈争论。“有时候意见不合也很正常,例如,对于一些重大产品功能的取舍,城市扩张速度的把握等方面。我们的原则是每人各抒己见,甚至可以辩论争吵,最终 CEO 拍板做最终决定,然后大家全力执行。”创始团队成员共事多年,彼此了解对方的价值观和做事风格,目标高度一致,因此决策相对简单高效。

回顾这些年的风雨同舟,李跃军感慨良多:“创业 9 年时间里,有好几次创业公司也遇到了重大危机时刻,起起伏伏经历了很多困难,承担了很多难以言喻的压力。我们是 5 人的创始团队,一直以来创始团队都能互相鼓励,相互支持。而且我们也坚信‘不是因为有了希望才坚持,而是因为坚持了才有希望’,正是这种信念让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退缩,敢于迎难而上,迈过一道道坎。”

文章来自中山大学管理学院—MBA20年之杰出校友访谈。

— end —

跟着前辈不迷路!更多校友故事请搜索公众号“MBA网”,每天更新备考信息、招生政策、行业热点等最新内容。

【往期回顾】

校友故事 | 中山大学MBA校友杨稷:人生磨炼是财富

★ 校友故事|中山大学MBA校友冯丽锦:工程机械共享,我的目标是 200 亿

★ 校友故事|中山大学MBA校友王伟兴:因为热爱,所以有范儿

校友故事 | 清华MBA学子潘林:求学水木,踏外交新征程

编辑:颜回

(本文转载自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