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西庆“清华MBA讲师论道”开讲 | 破解资本市场监管与法治的关系

MBAChina
2017-09-19 17:30 浏览量: 1454

MBAChina网9月13日晚,“清华MBA讲师论道”系列讲座邀请到清华大学法学院郑裕彤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高西庆教授开讲。二百多清华MBA以及校友现场聆听高西庆教授破解“资本市场监管与法治的关系”。


为了当天未能在现场聆听的小伙伴,小编精炼了高西庆教授讲座的主要内容,一起来看看这篇“比鱿鱼干还干”的干货吧!


资本市场监管的定位




资本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产物,中国资本市场同样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监管产生的逻辑是,资本市场追求高效资源配置,而原有机制往往会产生内在惰性,市场的高效发展是通过不断创新、引入竞争实现的。然而,创新对原有机制加以毁灭时,会造成“市场失灵”的混乱,这就使资本市场监管成为必要。监管肩负平衡市场效率的使命,也存在“收和放”的分寸尺度。作为“闲不住的手(如伸手、插手)”,监管权有自我膨胀倾向,这就需要对监管加以制约。


资本市场创新与监管的关系


在资本市场,创新是由资本逐利的本质决定的;而监管是将创新约束在限定范围内的行为。因此创新与监管存在冲突,主要表现在:规避监管是创新的重要动因,而创新又弱化监管效能。同时,创新和监管都旨在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所以创新与监管又是统一的,即创新推动监管完善,而监管能确保创新有序进行。


脱离监管的创新难以持续,存在“劣币驱良币”的可能性;反之,抑制创新的监管如同因噎废食。市场发展总是遵循这样一个过程:创新破坏监管,监管之后再创新。监管作为一种管理行为,存在人为的随意性,存在将手段当作目标的现象,只有将其纳入科学系统的法治化轨道,才能真正使资本市场建立起效率与安全平衡的良性互动机制。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与监管的博弈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与监管的博弈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包括1994年的“三大救市政策”、“四大救市政策”;1996年的十二道金牌”,人民日报刊发文章恢复涨跌停板制度;1999年的“5.19”行情,管理层出台的“搞活市场六项政策”;2005年下半年启动股权分置改革后引发的大牛市。归纳起来,通常具有以下特点:在市场上行阶段,证监会喊话、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在市场下行阶段,清理场外配资、打压股指期货、公安介入调查;在危机应对阶段,国家队救市、监管收紧。这形成了一个陷入循环的困局:低迷、启动、疯狂、打压。


现行资本市场监管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这些问题归纳起来,一方面是监管随意性的问题,另一方面监管经验不足的问题。从模式类型与监管程度不同,可分为两种主要的监管模式,即分业型监管与混业型监管。此外,在程度上,监管过度与监管不足并存。这其中涉及一些关键词,如治理理念、市场 VS 强力机构、应对创新的风险评估机制、透明性、可问责、可预测性等。现行资本市场监管体制中,公共治理的改善和法治观念的确立是重中之重。


资本市场监管法治化




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市场准入的负面清单制度,强调“法无禁止即可为”;二是剩余权力的分配模式;三是负面清单 VS 全面监管,包括全面监管模式优势(监管高效)和负面清单制度优势;四是事中、事后监管的权力清单制度;五是监管的主体责任承担的基础在于职能的精准定位。资本市场监管应有如下限制:不承担市场发展职能;通常情况下不承担稳定市场价格职能;警察职能;市场恐慌的危机时刻采取紧急措施需法制化,给予规则约束。


清华MBA讲师论道


清华MBA讲师论道是清华MBA教育中心于2013年4月专门为MBA学生、校友定期开设的系列讲座课程。每堂课都邀请一位清华MBA讲师讲解管理新知,剖析时政经济,分享智慧心得,并进行互动交流。


高西庆教授


高西庆教授,现任美国杜克大学校董、法学院客座教授,清华大学法学院郑裕彤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香港国际仲裁中心、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仲裁员。


高西庆先生1970至1973年修建襄渝铁路,1973年至1974年任西安昆仑机械厂机修钳工,1978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外贸学院,1981年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外贸学院国际贸易系国际经济法专业,获经济学/法学硕士学位,1986年获美国杜克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其后在华尔街从事律师工作。1988年回国,在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任教,至教授、博导。期间参与组织、设计、创办深圳、上海证券交易所;1992年至1995年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首席律师、发行部主任;1997年至1999年任中国银行港澳管理处副主任、中银国际副董事长兼执行总裁;1999年7月至2002年12月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2003年至2007年9月任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2007年9月至2014年1月任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首席投资官兼总经理。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自清华MBA如原作者不愿意本网站刊登使用相关素材,请及时通知本站,我们将在最短时间内予以处理,联系010-53572272。

编辑:

(本文转载自清华MBA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