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这所学院,魅力值UP UP UP有大招~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2019-12-23 15:56 浏览量: 4966

MBA中国网讯】不久前,一场温馨的“浙大欢迎您”仪式在紫金港校区举行。世界知名学者David Machin教授作为浙江大学第一位非华裔外籍“文科领军人才”正式加盟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漂洋过海,与他一同扎根浙大的,还有他的夫人、“百人计划”入选者Gwen Bouvier博士,以及可爱的孩子们。

“文科领军人才”David Machin教授加盟外语学院

近者悦而尽才,远者望风而慕。举家而来的David Machin教授不过是外语学院近年来积极响应浙江大学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快全球人才引育步伐,构建卓越人才生态,助推“双一流”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

筑巢引凤广聚英才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人才工作是浙江大学的“一号工程”,外语学院历来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将其视作学院的生命线,充分依托浙大良好的人事政策、人才环境,自觉践行院系引才、育才、用才主体责任,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许钧,著名翻译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启动实施学术大师汇聚工程以来引进的首位学术大师。三年前,他受聘成为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开启自己的浙大“创业之旅”。

致力于培养专业知识扎实、人文素养深厚、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未来领导者发展潜质的高端外语人才;促进学科发展,扩大浙大外语学科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建设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促进中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许钧教授在诸多方面发挥着自身的积极作用。

2018年11月10日,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成立

以人才引育人才,巧用“传帮带”。值得一提的,还有许钧教授透过自身广阔的“朋友圈”,吸引更多讲师大家走进浙大,甚至在浙大“筑巢栖身”。

著名作家毕飞宇受聘成为浙大求是讲座教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勒克莱齐奥以及国际翻译家联盟“北极光”翻译奖得主许渊冲担任浙大中华译学馆顾问,著名作家余华、苏童、韩少功等在浙大开讲……离不开许钧教授从中牵线搭桥。

我与文学——著名作家余华讲座

聚焦人才工作薄弱环节,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提升人才引进效率,搭建优化学术平台,外语学院进一步加大“高、尖、需”人才的引育力度。在将人才引育作为院系一把手第一责任的同时,学院充分调动知名专家、学术委员会委员、学科带头人、校友等的作用,探索建立一支“伯乐队伍”。人人皆可是引育“千里马”的“伯乐”,已成为外院人的共识。

一以贯之,久久为功,良好的引人育人氛围在外语学院日益形成,人才工作的成效也逐渐显露。仅以2019年为例,一年间,外语学院新增海内外“文科领军人才”2名,“百人计划”人才4名(其中外籍2人),求是讲座教授1名,全职兼任教师6名,博士后8名(是历年之最)。2019年,学院还新增自己培育的长江特聘学者1名。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热情,凝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越来越多的成果在外语学院涌现。近三年,学院省部级以上科研立项数共计32项,出版专(译)著、教材等197部,核心期刊以上发表论文306篇,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8项。2019年,学院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社科一般项目3项、国家社科青年基金2项;2019年学院国际发文量大幅度增加。

百舸争流激活动能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优秀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关乎学院的长远发展,外语学院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成长成才,努力涵养人才生态,激荡人才“活水”。

11月6日,凉凉深秋,外语学院2019年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燃情”开赛。来自大学英语基层教学组织孙培健老师、俄语专业基层教学组织袁淼叙老师等多位青年教师节选主讲课程中的片段,做精彩展示。青年教师扎实的语言功底、丰富的课程内容、良好的课堂互动,让在场师生领略了各语种的魅力,赢得阵阵掌声。

“参加这样的比赛,对于年轻教师而言,是很好的锻炼和体验。”2018年底进校,获得比赛一等奖的孙培健老师说道,“感谢学院为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了许多支持。学院老师们特别包容,准备过程中,给了很多积极的反馈和帮助。”

左二为孙培健老师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像这样的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在外语学院每年都会举办。它是发挥教师教学科研积极性、检验教学水平、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学院也将青教赛参赛经历作为4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晋升职称的必备条件之一。

秉持“学贯中西,格物致知”院训,外语学院还积极响应学校号召,进一步推进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目前,学院拥有拥有英、法、德、俄、日及西班牙、意大利等外籍教师20余人,外籍教师占比约15%。他们的加入,极大缓解了学院师资队伍紧张的状况,教育教学质量得以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也得到很好的推进。加强“引进来”的同时,外语学院也鼓励教师“走出去”,通过支持教师赴国外高水平大学研修,参加本学科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等一系列举措,拓展教师的国际视野。

“师资国际化取得进展,学院有贡献,但最要归功的还是学校。这与浙大近年来整体实力的提升,良好人事政策的出台,院系办学自主权的扩大等等密不可分。没有学校的政策、支持和督促,取得这些成绩不太可能。”外语学院院长程工补充说道,“为了学院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做好人才引育方面的工作,外院人身上真的有一种使命感。”

那么,如何避免为了引人而引人?外语学院以学科为“靶向”精准引才。近年来,学院针对“双一流”建设方案中的语言学、外国文学研究、翻译学与跨文化研究三个重点建设方向,特别是冲击世界前列的学科方向,积极探索“1+2+3+4”模式的学术团队培养机制,也即努力打造一位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两位讲座教授为辅,至少三位学术骨干为主,再加四位及以上的青年老师或博士后的学术团队。通过交叉研究、项目合作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学院致力打造国内一流的学科团队,促进学院发展。

厚植沃土助推成长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着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师资队伍,外语学院切实加强严管和厚爱,重视政治引领与吸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支撑服务保障,统筹推进各支队伍建设,厚植人才成长沃土。

外语学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外语学院的教师们不应满足于上好课,更要把思想政治融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党员教师要带头履行好立德树人的责任,讲爱、讲文、讲史、讲哲,做好学生思想和精神上的引路人。”11月15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期间,外语学院党委书记姚信以“问初心,担使命——为实现学院平稳快速发展而努力奋斗”为题讲授专题党课时如是说道。

近年来,通过实施铸魂育人工程、固本强基工程、“青椒”培育工程、凝心聚力工程等举措,外语学院教师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凝齐心,聚好力,除了严管,亦需厚爱。本着师生为本的理念,外语学院重视加强对教师的关心关爱,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硬软件环境,在服务的细节和品质上体现人性化、精细化要求,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教师获得感、归属感、荣誉感。

“对每一位引进人才,甚至是博士后进站,我们都会组建各自‘一对一’的服务微信群。”学院组织人事科科长姚娅萍说,“针对老师提出的教学、科研、住房、子女入学等各类问题,微信群中的院领导、学科负责人、工作人员等都会在各自群中及时解疑答惑,提供温馨服务,体现人文关怀。”

深化暖心爱心工程,建设“青荷”师生交流吧,开展如新进教师座谈会、高层次人才疗休养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类似这样的“暖心之举”,在外院学院还有很多。营造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激励人的良好氛围,构建以科学评价、人尽其才为核心的人才队伍体系,学院的脚步始终不曾停下。

“青荷”师生交流吧

外语学院老师、同学在青荷师生交流吧举办“我与祖国同生日”集体生日会

大不自多,海纳江河。在浙江大学努力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大学”的当下,一幅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画卷,也正在外语学院徐徐绘就

编辑:媒体小编

(本文转载自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