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个春秋不离不弃! 仍在工作的浙大“传家宝”,太多故事令人肃然起敬!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2018-08-11 10:23 浏览量: 2492

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4教学楼的能源与动力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位于1楼的压气机实验室里,三台看上去几乎一模一样的压气机安静伫立。

这间大约30平米的实验室是浙大师生开展日常实践教学的诸多场所之一,三台压气机主要用于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热工实验》的教学,相关专业的学生们一般会在大二下半学期,来到实验室开展基础实验,进而掌握压气机工作的原理。

然而,这间实验室却被老师同学尤其看重,因为这三台压气机中的其中一台被浙大人珍视为“传家宝”——从1934年便来到浙江大学,默默陪伴浙大师生走过85个春秋,岁月风霜的痕迹,见证了一所百廿学府的峥嵘年华。

三台看上去几乎一模一样的压气机,右一为购于1934年的“传家宝”

烽火相依处,一种坚守能跨越千里

这台由美国WM.B SCAIFE & SONS COMPANY生产的压气机实验台,配套使用通用电气的电动机,浙江大学于1934年购买。

压气机机身上的“名片”

配套使用的通用电气电动机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四个月后,竺可桢校长带领浙大师生、眷属及图书仪器等或乘车、或乘船、或步行,开始“文军长征”,途中历经建德、金华、南昌、樟树、吉安、泰和、衡阳、桂林、宜山、贵阳,最后到达遵义、湄潭、永兴,行程约2000公里。这台压气机便是同行的实验仪器之一。

战火纷飞中,带着大型实验器械跨越数千公里谈何容易。李洁非在《浙江大学西迁纪实》中记叙了战争爆发后与同仁转移设备的场景:“虽然深受紧张空气和谣传之威胁,可是我们仍努力转运约千件左右堆积于校门内外的图书仪器。在工人稀少、车辆难得的情形下,我们仍外出尽力觅车,转送江干,每车两箱,运出的不过所余的四分之一,留着的仍属我们积年珍藏的富有价值的工具,我们相视凄然,有时真忍不住要涕泪纵横了……”

书中在回忆师生转移出金华时这样写着:“有一批图书仪器七百余箱,由职员八人及十余工友照料着,装了三十多只民船,停泊在金华车站北面不远的河里。当时谣言交织,警报频频,榜人百余,日以逃走卸货相恫吓,希望立将箱件卸下,以便将船只驶避上游。在此危疑震慑之中,终有负责照料的人员积极向车站中人设法,在兵车煤车以及材料车上分加上去……终于将所有搬出的校产,运离秩序混乱使人丧失胆气的金华。”

尽管西迁路上历尽艰辛,浙大师生不断将实验设备装箱、搬运、拆卸、维修,但是每搬一地得以安顿时,大家就立即开箱、组装设备,然后进行实验,从未间断。既保存了学校大批实验设备,也满足了教学的需求,锻炼和造就了一大批能吃苦耐劳的技术人才。

宜山警报

1939年2月5日,宜山标营内的浙大校舍连续遭到日寇18架飞机猛烈轰炸。敌机投下的燃烧弹、爆裂弹等达118枚之多,教室、宿舍、大礼堂等被毁,压气机在此次轰炸中也遭到严重损坏,机壳被炸坏。但巧手的浙大人将其顺利修复,这块“补丁”至今依然清晰可见,而压气机也依然牢固耐用。

宜山浙大标营校舍遭受轰炸后场景

压气机身上的“补丁”

1940年2月,浙大师生以遵义、湄潭等地为新的落脚点,在黔北山区赢得了近七年的时间。就在那段相对安静的时光里,浙大师生在贵州遵义湘江河边的洗马滩上建起了工学实验室。

那是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建成的实验室,数百平方米的一群群草顶、泥墙,从远处看去是一排草舍,但里面却井井有条地布置着各种实验设备。电机、化工、机械等实验室里,配备有包括各种机床,交、直流电机,试验桌和开关台。而电动机的实验设备和各种仪表测试设备,能测试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各项特性、各种电路接线以及求取仪表图表曲线的数据,基本上满足了教学实验的要求。压气机也得以在此发挥出育人之所长。

工学实验室筹建与说明图纸(史料图片)

曾任浙江大学副校长的王启东教授,194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系取得学士学位,并留校任助教,负责机械工程实验室,他在回忆文章中特别提到时任电机系主任的王国松教授,为筹建实验室竭尽心力。一方面筹措经费,支持师生开出新实验室(如水泵特性、压缩机特性等),并对学生提出比较严格的要求,另一方面千方百计聘请有识之士,使浙大的电机系、工学院拥有一支有丰富理论知识和教育经验的教师基本队伍。

这一切的努力和坚持,使金工实习、机械工程实验室及电工实验皆能如数开出。机工实验包括机械工程的基本试验和比重、摩擦系数、热膨胀系数等测定,热工仪表的校验,如内燃机功率等专业机械的测试等。后来为配合汽车等课程的教学,又开了汽车实验。通过这些实验,同学们对专业课程的理解不断加深,动手能力也得以培养。

航空组成立后,工学院还在城墙内侧建造了航空工业实验室。室内安置了几台V形、星形飞机发动机和一台由美军后勤总署赠送的退役双翼教练机,还收集了一些航空仪表,供同学们实习参观。这种工学实验的配备,在当时的大学里为数极少。

工学院实验室群房

艰难困苦时,一种温度被深深铭记

在实验条件最艰苦的时候,浙大师生甚至利用人力手摇木轮,以皮带带动天轴,进行车刨铣实习,并进行了不少机床、引擎、仪器拆装实习,花费不多,但学生获得了实践知识,受益终身。浙大就这样把工厂实习和实验教学的传统在最艰苦的战争年代里坚持了下去。

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1944年两次来到遵义浙大,参观了工学实验室,对浙大师生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所开展的科学研究,水平之高和学术风气之浓厚大为惊奇。那些包括压气机在内的仪器设备都在那段泛黄的岁月记忆中有了生命的温度。

竺可桢与李约瑟在遵义的科学情谊(网络图片)

在浙大来到遵义之前,当地百姓仅用几根灯芯和一碟桐油或菜油来照明,因此,浙大师生从杭州一路搬运到遵义的几台柴油机和电动机就派上了大用场。老师们把功率较小的柴油机和发电机搬到教室集中的何家巷大院,由于柴油太贵,就燃烧当地便宜的菜油或桐油代替发电。

柴油机拖着发电机发出呼呼的响声,电流通过导线传送到每座实验台上,每晚发电3小时供学生自习,学生们倍加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更加刻苦用功。每到傍晚,许多同学们赶到发电房,帮助拉皮带发动柴油机。几十年过去了,那些被灯火照亮的夜晚在浙大学子的心中依旧通透温暖。

遵义时期的浙江大学教务处、教室、男生宿舍(何家巷)

每年6月6日工程师节时,浙江大学工学实验室都对外开放,这一天,所有实验室的教学实验设备全都开动起来,供当地百姓参观。王筱雯女士在《回忆父亲王国松先生在遵义的岁月》一文中这样记叙:设在老城子弹库里的实验室是有关电讯设备带,展示电话、电报传导全过程,湘江之滨的实验室则示范发电机组发电全过程。还有利用两个放在不同高度装满流水的巨大木桶,利用其水流落差冲击一台小水力发电机发电,使许多电灯泡发出耀眼的光亮。这对于当时的遵义百姓来说,可谓大开眼界,人们总是久久不愿离去。

《竺可桢日记》中写有,1946年初夏,浙大东归前夕的工程师节,实验室最后一次对外开放,以向遵义人民道谢和告别。当时无法运走的的实验设备也全部无偿移交给了遵义、湄潭地方政府。

浙江大学从遵义湄潭等地复员回杭的情景照片

有1944年在浙大机械系毕业的老学长,对当年的学习生活做了归纳:校风、学风好,师生正直、勤俭、朴实,是一个使人立志向好的集体;院、系在困难环境中,不仅维持了原有的规模,而且还有发展,每年有新开的课程、新聘的教授,新增的学生;教授们认真教学,诲人不倦,具有献身教育的精神;学生生活朴素,学习刻苦,同学们互助互爱,蔚然成风……

当浙江大学复迁回杭州,压气机依旧一路相随,也因科研的需要配备上了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转速传感器和功率传感器等设备。而压气机实验室内的其余两台压气机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以这台压气机为模型定制生产的。

1934年来到浙江大学的压气机实验台至今仍在发挥教学作用

今年,能源工程学院俞自涛教授所带领的热工基础导学团队获评浙江大学第八届研究生“五好”导学团队。该团队多年保持着这样的传统,每年《热工实验》课上,同学们围站在这台有近百年历史的压气机旁,聆听热工基础导学团队的老师们讲授这台“传家宝”随竺可桢老校长等浙大前辈西迁的历史。

俞自涛说:“在艰苦卓绝的西迁办学路上,这台压气机是前辈们开展基础实践教学和研究的宝贵资源,前辈们抬起的不只是一台沉甸甸的压气机,而是一种以坚持基础教学为根本的理念,更是融入在浙大人血脉中默默无闻、踏实治学、不屈不挠的精神。”

压气机实验室的板书

编辑:

(本文转载自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