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FMBA陈予览:归零,拥抱更精彩的世界

MBAChina
2017-10-30 09:23 浏览量: 2391

MBAChina网讯】从上海到香港,从学霸到金融精英,从蓝筹企业到红筹企业,陈予览见证了一个大时代的诞生,并通过一次次自我归零,始终站在新时代的前沿。



陈予览

长江商学院 FMBA 2017

香港大学 法学&工商管理 双学位本科

摩根大通银行 副总裁


你好,香港


上世纪80年代末的某一天,年仅10岁的陈予览正站在人生的路口。他即将离开生活了十年的上海,跟随父母踏上一个陌生的城市——香港。


他的心情是好奇而不安的,鳞次栉比的高楼、五光十色的霓虹和西装革履的职业男女,让香港充满一种陌生而迷人的气息。上海本就繁华,而香港的繁华却有另一种气质。


年幼的陈予览可能并不知道,当时的香港正处于新一轮的经济高速发展期。1989年,香港GDP为688亿美元,而同时期中国大陆的GDP为4513亿美元——这个人口不足大陆千分之六、面积约大陆万分之一的城市,却创造了相当于大陆15%的财富。可以说,这座城市正迎来自己的大时代。


初到香港的陈予览很快就发挥出学霸本色。他迅速掌握粤语,并进入有近两百年历史的院校--英华书院,且成绩优异,在校期间还发展了大提琴等爱好,参加过学校的乐团。


1999年,陈予览以高分考入世界排名前列的香港大学。当时学校刚推出法学和工商管理双学位制度,第一年只收了20多人,陈予览就是其中之一。虽然双学位的就业前景还不明朗,但陈予览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也许因为从小就经历过环境的巨大改变,我并不抗拒接受新的事物。”陈予览回首这段岁月时颇为感激。开放和探索精神也成为他职业生涯的一个基本心态。




换工作就是换思维方式


毕业后,陈予览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走律师之路,而是先后进入安永和普华永道,从基层的审计开始做起。“因为会计是商业最基本的语言,对理解商业规律非常有益。”一开始他被分到工业制造组,作为毫无经验的新人,每天都处在巨大压力下。“那时候最发怵的是年底库存盘点。”陈予览至今还记得他顶着年末冷飕飕的大风爬到高大的油罐上,然后伸管子进去测量的场景。


这三年的艰苦磨练让陈予览收获了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并帮助他拿到ACCA的认证资格。就在人们以为他会朝着合伙人的方向走下去或去企业当财务一把手时,他却出其不意地进入了金融行业,换一条跑道从头出发。




2006年,进入渣打银行,他负责与客户打交道。“金融前端人员的思维方式跟专业会计师那种一加一等于二的思维非常不同,要在不确定性中做决策,提出灵活解决方案。”虽然再次经历了新人“小白”的磨合之苦,陈予览却觉得很值,因为从做财报到读财报,他拥有了互补的思维方式。


而更大的成长则来自他在汇丰环球银行的经历。2009年,他开始为*蓝筹企业和机构服务,从财政署到海洋公园和半岛酒店,帮助它们做发债、项目融资、利汇率风险套保和现金管理方案等。随着交易量显著提升,陈予览面临新的挑战。“企业银行业务需要通过案例去积累,比如用项目资产或应收去做质押*,没有经历过就很难讲清楚,而那些大客户有时候比你还熟悉这些。”用陈予览的话说,他是以一种“震撼”的方式受到了教育。




“我工作是因为使命感”


2011年,是陈予览人生的又一个重要路口。国庆节后,他来到汇丰中国在北京的分支机构,开始为大型国企和央企服务。


从香港本地的蓝筹企业到国字当头的红筹企业,陈予览面临迥然不同的环境。“我从没有在内地工作过,在北京也没有人脉,连生活能否适应都成了问题。”他发现,在与国企客户沟通时,一个脱口而出的英文名词可能也会让对方不解。“我用了一整年的时间才把握了与地方企业的沟通交流方式。”




在受过香港正统金融环境熏陶的陈予览看来,中资企业与港资企业有明显的风格差异。那几年,大型国企央企都迫不及待要“走出去”,但由于在细节上缺乏计划,经常亏在所谓“小问题”上,最典型的就是对外汇风险的忽视。陈予览的一个客户曾在巴西买矿,效益很不错,但随着巴西雷亚尔汇率从2011年到2014年不断走低,挣的钱所剩无几。


另一个经常困扰陈予览的问题,就是中资企业信息获取和内部沟通的复杂度。要了解一家港资企业,主要通过投资指引和会计报表。而要了解一家中资企业尤其是大型国企,首先要弄清楚其内部组织关系,而这些通常都难以通过公开资料看到全貌。


然而,陈予览没有想过放弃。他说有股使命感在驱动着自己,希望亲自帮助中资企业在海外走得更稳健顺利。这种“红筹企业情结”,也许来自他人生前十年的成长教育,也许来自香港多元文化所孕育的开放精神,也许来自他对新环境的探索勇气。


陈予览开始主动为国企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包括讲解成熟跨国企业运作经验,分享海外法律法规案例,扮演了前期“传道”的角色。随着一个个项目的成功,他逐渐得到客户的认可。


2014年5月,陈予览回到了香港,在摩根大通香港分行以VP身份分管中资企业在港业务。在2016年财年,他所服务的红筹企业投资收益表现极为优异。“正是北京的那段经历成就了今天的我。”陈予览坦言。




要看到更大的世界


一路走来,学霸、ACCA成员、投行VP,陈予览非常符合人们对精英人士的想象。但他没有躺在光环上过安逸生活,而是勇于不断清零。


科技创新给传统行业带来的巨变让他深受触动,在这方面,内地企业的创造力似乎比港企更胜一筹。“传统港人还是更习惯过安稳的生活。支付宝今年才通过立法成为香港的合法储值工具。而香港年轻人也似乎经常用抗拒的态度来对待新变化。”陈予览感慨。




陈予览相信科技将给金融行业生态带来深刻巨变,他希望能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时代机遇,于是申请加入长江商学院。


事实上,他完全没有考虑香港或海外的商学院,因为“不会带来惊喜”。他认为,长江商学院拥有较高比例的华人教授,能够按照中国现状来讲课,更有利于激发灵感。入学考试时,有一道问题是“分析AI对社会商业的影响”,而这恰恰是他现在每天工作中都需要思考的。陈予览非常欣赏长江商学院这种紧扣当下、把控未来的态度,相信自己将受益匪浅。




虽然在童年就移居香港,陈予览始终对内地有着割舍不去的眷恋感。在亲眼见证了香港繁荣、国家的崛起后,陈予览始终保持着包容精神,在一次次角色切换中,成功地拥抱更大的世界。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自长江商学院在职金融MBA如原作者不愿意本网站刊登使用相关素材,请及时通知本站,我们将在短时间内予以处理,联系电话010-53572272。

编辑: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