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语”近人 | 云师大商学院师生掀起学习热潮

云南师范大学泛亚商学院
2018-10-23 13:01 浏览量: 5516

MBAChina网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10月8日至10月19日在央视综合频道晚间播出。节目从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


平语近人


观看体验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组织全校各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师生开展观看《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学习活动。在节目播出期间,商学院校园内掀起了学习的热潮。来看看部分单位和老师学习后的心得和体会。


01图书馆



各集所展现的内容结构看,既有“原声微视频”,又有“思想解读”,既有“经典释义”,又有“现场访谈”,既有“互动问答”,也有“经典诵读”,六个环节丝丝入扣,不仅最大程度放大了电视平台的鲜明特点,更能将总书记用典深入浅出地呈现出来。节目用权威专家解读思想、文史学者释义经典、播音员主持人诵读经典的方式,让人在学习思想和领悟经典中获得教益、提升境界。


这档节目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政治话语通过大众传播手段传播给了普通受众,习近平总书记所用的典故,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土壤,而这些典故又是百姓共同拥有的文化基因,因而更加入眼、入耳、入心。


通过观看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述当中的用典,解读领会了他有关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实践;治理国家的原则;新时代如何立德、修身;有关家风的论述;;倡导新时代孝道观念;党员的修身与学习;真抓实干的笃行;大兴学习之风;总书记的人才观等都对基层工作人员影响巨大,也为我们当前工作指明了方向、指导了方法。


从“平‘语’近人”这一节目,我们真切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沉情怀。众所周知,总书记一向高度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视其为治国理政的思想文化资源。比如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从“平‘语’近人”这一节目,我们领悟到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深沉情怀。以第一集《一枝一叶总关情》为例,从“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到“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再到“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总书记使用这些传统名句,并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展现了大国领导人全心为民的风范,让人备受感染。


从“平‘语’近人”这一节目,我们还增强了澎湃而持久的文化自信。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到“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传统文化滋养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只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就能更深入地意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如何才能实现这一愿景?从“平‘语’近人”这一节目里可看到,我们党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落到了实处。


观看学习“平‘语’近人”这一节目后,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我们让图书馆成为老师和同学学习的“第二课堂”, 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时时自我反省,处处修身,成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楷模,在平凡的岗位上成为真正的文化教育者。


02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从第一集《一枝一叶总关情》到10月19日播出的《天下为公行大道》,内容博大精深,气势恢弘磅礴。习总书记的家国情怀,为国为民的赤诚红心,正熠熠生辉。从梁家河到中南海,从基层工作到治国理政,我们敬爱的习近平总书记怀着一颗“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以“诚意真心”一路走来,真正与民同苦、为民分忧。


秉性而谋,率性而为。坚守“政治所兴在顺民心”的执政理念,抱着“功成不必在我”的态度,孜孜以求于民之福祉、国之富强。40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扎实苦干、敢于担当的实干精神把一切回馈给了养育、成就他的中国人民。这些都缘于习近平总书记的一颗初心,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凭心而行,顺心而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便致力于为广大人民谋福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响亮号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自信,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只要心连心,劲促劲,伟大的中国梦指日可待。


“国无德不兴”,重“德”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传统。在经过殷周之际的变革后,周人就有了“天命靡常,惟德是辅”的认识。近日,央视一套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开播,不得不说我们现在的综艺类和语言类的电视节目越来越精良,也越来越有中国特色,这才是中国文娱的正确打开方式。无论是制作宏大的记录片,还是展现传统文化的综艺类节目都蕴含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囊括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壮观,时间的纵深,地域的横向让我们越来越接近梦想的彼岸,此次百家讲坛特别节目也包含其中。


守公德,要始终为人民服务。众所周知,公德就是公共领域的道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这一社会公德规范也是耳熟能详,但对于一个特别的群体共产党人来讲,守公德就不仅局限于这些要求,而更加要求要践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员干部要坚定人民情怀,把人民群众利益和幸福放在首位,想方设法为群众解决急、难、险、困,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力以赴、尽力而为,把一件件群众关心的事情办好,把一个个群众担忧的问题解决好,确保群众的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严私德,要时刻慎独慎微。私德简单来讲,就是私人领域的道德,就是私人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风尚、品质和习惯。党员干部的私德并非私事,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都体现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对于党员干部来讲,就必须严格修炼“私德”,严把“私”字,高标准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和操守,在当前朋友圈、微信圈、生活圈不断扩大的趋势下,要时刻拥有警醒警觉。


习总书记说“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党员干部要继续传承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承担起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作为教师,无论我们是不是党员,我们也应该争做好园丁,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在工作中,勤勤恳恳,爱岗敬业,学习李保国教授,积极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投入到社会上进行使用,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在生活中,做到诚实守信,尊老爱幼;教育子女要以身作则,学习并培养良好家风。


国是最大的家,家是最小的国,国中有家,家中有国,不曾分离。守护好家庭、守护好家教、守护好家风,把家庭融入国家,把家庭梦融入中国梦,再用千千万万个家庭梦汇聚成美好的中国梦,让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你,我,他,我们携起手来,新时代再出发 ,一路凭心而行,同心筑牢中国梦!


03计财财务处



我们组织观看了其中第八期节目《腹有诗书气自华》,其余章节由个人自行抽时间学习。这一期节目讲的是习近平主席对当下青少年学习的期望和指导。主题是“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从这三个方面引导当代青少年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习近平主席说:“学一次管终生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时代要求人们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所以作为学校的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千万不要把“学习”和“兴趣”分得太清,应该给学生的引导是学习即是兴趣,兴趣就是学习的理念,就可避免学生只想玩而不想学习的状况。


第二部分徐川教授用三句话概括了“学什么”。“把牢定盘星,锤炼金刚钻,守护传家宝”。我们认为是紧随中国的发展要求,钻研自己的领域,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传承在自己的领域中,学以致用,创造真正的中国制造。现在我们国家的部分科技还不能领先全世界。而部分国家对我们中国的发展虎视眈眈。每一个青少年都应该从国家发展需要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领域,并为之而努力学习。避免朝四暮想。抱定信念,在自己学习的领域里钻研成果,成就中国制造,传承中国文化。


最后讲的是“怎么学”。蒙曼教授讲解了出自《礼记·学记》中的一句话: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意思是一个人学习,没有朋友切磋琢磨,导致学识浅薄,夜郎自大,形成井底之蛙的局面。而我们觉得,现在的青少年学生不能仅依靠学校的教学内容,而应该在学有余力的基础上,围绕着自己的学业,拓展更多的新兴学课和更广泛的学习内容。一方面可以拓展自己的见识,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其它课目中获得灵感,从而使自己的学业更上一层楼。


《平语近人》这个节目制作精良,具有中国特色,它蕴含了中国上下传统文化五千年的辉煌,正确地引导当代青少年的学习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比起娱乐至死的节目,《平语近人》更能引导懵懂的学子保持正确的学习态度。


我们部门一起观看这个节目,更加坚定自己学校的教育理念,应该引导学生如何建立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方法,拓展眼界,广泛接触各种新兴学课,树立学无止境,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当成提升自己能力的活动,并学以致用,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更加注重动手能力,鼓励大家广泛阅读各类书籍。用这些方法来增强我们自身的学习动力,学习方向和学习目的,做到“学如弓弩,才如箭镞”。


04会计学院



节目结束后,党员同志纷纷表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追求,是中国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本。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一是不断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政治站位和理论水平,在“为民”这个主题之下身体力行、切实为学生做实事、做好事。二是强化为学生服务理念,持之以恒抓好学风建设,在学业上积极探索、主动学习,展示商院人的良好形象,让学生感受更多“家”的温暖。


05教育学院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家是浓缩的国,国是放大的家。家风是五千年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政风是政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外部环境,国风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家、国是须臾不可分离的,家风关系政风,政风影响国风。重视家庭建设,重视家风的培养,将家庭建设好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廉洁的党风和清朗的政风自然就能够形成,家风正,自然政风清,国风扬。


  家风之道在于传承。家庭的最基本的细胞是人,一个人的德行的成长,将直接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德行的成长。细胞健康肌体才能强健,强化家庭教育的作用,当每一个人都应当以敬畏的态度努力做一个好人,做好自己,家庭才会和谐,社会才会太平。良好的家庭教育需要从教育子女开始,总书记在接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的时候讲到 “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两处用典从正反两个方面教子之道在于用道义来引导,给孩子正确的引导,正确的爱。


良好的家风教育,古代有仁义礼智信,当今新时代有勤孝谦和思。新时代良好的家风传承,既有宽厚仁爱,父慈子孝,兄弟和睦,邻里友爱,也有艰苦朴素,克勤克俭,勤奋兴家,节约聚业,还有老实本分,富贵不淫,贫贱不移,一心向善。良好家风之道就是要将好的道德品质,满满地正能量传递给下一代,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家风之道在于立志。人无志不行,国无志不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志向引导才能的发挥,才能促成志向的达成。立志是成人成事的根本,好学是立志成才的途径,成才必先立于志。从小立志高远,以民族复兴,国家强盛为己任,老一辈的革命先烈,无一不是从小树立起了为民报国的远大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的意识和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正是有了他们,我们的国家才有了今天的繁荣昌盛。


良好的家风之道在于立志,新时代的中华儿女作为时代的先锋,民族的期望,祖国的未来。从小就要志存高远,自立自信自强,顽强拼搏,向着目标勇往直前,以昂扬振奋的精神状态,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家风之道在于兴邦。家和万事兴,千家万户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习总书记对家庭建设非常重视,认为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好的家风就是要把小家、大家、国家的关系摆得特别地正。好的家风能够兴邦,使民族复兴国家强盛,把国当作自家,把集体当作自家,秉承对待权力,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对待事业,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对待家庭,廉洁持家、甘于清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向杨善洲、任长霞这样为国家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正面典型学习,心怀国家,以身报国,大智兴邦。“淳朴家风育子孙,武定天下文兴邦”,自觉培养良好的个人素质、家庭美德,最终形成良好的国风,展现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为立国兴邦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育院团总支书记杨振东


06语言文学学院



近期央视播出的《平语近人》节目对我个人来说耳目一新,以往总书记讲话语录更多是直播的形式。这次以专家解读、当事人回忆、现场探讨的形式来让观众体会总书记执政理念,更加深入浅出。中华民族上千年的文化沉淀,使得上到治国者为民者,下到普通老百姓都有大量可引经据典的诗词。古人追求德人与当代核心价值观是统一的,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注重积累小德,才能完善自己,提高生活各个方面的丰富度。

     ——语言文学学院党总支委员、院长助理 张业清


“平语近人”通过天下、为民、立德、家风、孝道、修身、躬行、劝学、人才、廉政、理想信念等主题,以典籍、经典名句为切入点,用生动形象的话语将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到人民群众中,是新时代思想的交流碰撞,为我们的党员、莘莘学子、广大群众确定了目标、指明了方向。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咬定青山不放松”这句话,它阐释了理想信念的内涵,理想信念不仅是新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将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引导大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语言文学学院党总支委员、专职组织员 吕丹


07艺术学院



艺术学院组织2018年下半年的入党积极分子,集中收看了系列节目的重播。活动开始,党总支书记高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为中心作了讲话,随后,同学们集体收看《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特别节目;同学们在观看这档节目时,会随手记录感受心得,对于节目中提到的名言名句,在观看结束后,同学们也进行了相应的探讨,并且也对“以人民为中心”这个主题做了总结。


 最后,学生和老师们就节目展开研讨,同学们谈到:通过观看此次视频初步认识到什么是“平语近人”,让同学们更直观的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这个节目让同学们对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也有了很好的了解与积累。


08法学院



 同学们通过对《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的系统观看,深刻体会到了习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大智慧、关心人民疾苦的真性情。在每次观看结束,同学都会自发思考该集的内容,争取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去践行总书记的谆谆嘱托。例如同学们通过对《一枝一叶总关情》节目,更加明白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讲话内涵。


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文章、谈话对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巨大的启迪作用。2014年5月4日,习总书记在北师大师生座谈会上对全体青年学生提出“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要求。2018年10月18日,习总书记在十九大会议上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除2018级学生之外,其余师生根据自身情况自行观看了《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更加理解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文章、谈话对青年学生的希望和要求,更加自觉地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践行习总书记对青年学生的希望和要求,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学生。


节目特色


01第一集:一枝一叶总关情



本集围绕“以人民为中心”这一主题展开,分三个段落。


第一:什么是为民?主要内容以总书记所引用郑板桥的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为切入点,通过讲述总书记曾在梁家河修建第一口沼气池的故事,阐释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实践。


第二:为什么为民?主要内容以总书记引用的“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为切入点,通过讲述总书记弘扬焦裕禄精神,阐释如何做到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


第三:怎么样为民?主要内容以总书记引用的“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为切入点,通过讲述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故事,阐释如何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以及如何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02第二集: 治国有常民为本



本集旨在阐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选取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使用的“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等典故,从重民生、兴民德、得民心三个角度阐释总书记的思想,解读了“让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让老百姓有更多的实惠,有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教民以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人心向背决定着执政党的生死存亡”等重要论述,展现了总书记对古代仁政思想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03第三集:国无德不兴



为人需要品德,从政需要官德,治国需要每一个人都有内化于心、外现于行的核心价值观。


本集《国无德不兴》以立德为主题,主要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德”的论述,选取了总书记常用的“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典故,从崇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明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修德——勤学、明辨、笃实三个维度,通俗易懂地讲明总书记关于“德”的论述,是对我国传统道德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04第四集:国之本在家



本集集中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和家风有关的思想,


选取了习近平总书记常用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等典故来切入主题。全文从重视家庭、重视家教,讲到重视家风,凸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建设的重视,阐释了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注重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成为子女的表率;家风好坏,关乎家庭的兴衰荣辱,家风连着党风政风等内容,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的论述,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吸收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05第五集:报得三春晖



本集以孝道为主题


选取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样的古典诗词,从孝道的角度,展示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用实际行动,践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孝道理念,以及在执政中把养老、孝老、敬老的具体措施落到实处,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使“孝道”提升到“为人民服务”的国家治理层面,纳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这就使“孝”体现为大孝、大爱、大义,为孝道美德注入了丰富内容和新的活力,开辟了新时代孝道观念的新境界。


06第六集:只留清气满乾坤



本集主要围绕“共产党员的修身”这一主题展开。分为三个段落。


第一:“什么是修身”。主要内容以总书记引用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为切入点,通过讲述严以修身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修课来阐释中国共产党人要不断锤炼党性修养。


第二:“为什么修身”。主要内容以总书记引用的“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为切入点,通过讲述总书记的两张伙食费收据的故事来阐释党员干部严以律己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无愧于人民。


第三:“怎么来修身”。主要内容以总书记引用的“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为切入点,通过讲述领导示范、用人导向、制度保障来阐释党员干部如何做到修身。如何把践行“三严三实”贯穿于全部工作生活中。


07第七集:绝知此事要躬行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进程。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实干是最响亮的语言,是赢取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本集《绝知此事要躬行》集中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实践观,选取了习近平总书记常用的“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等典故,从尚行——言胜于行、敏行——明辨善行、力行——身体力行三个维度,深入浅出地讲明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笃行的论述是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的精神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继承和发展。


08第八集:腹有诗书气自华



学习是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成的“金钥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倡导并身体力行的重要习惯。


本集《腹有诗书气自华》从三个层面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劝学”的思想:第一部分,从“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这一典故切入,以“学习是人生成长之梯”为重点,阐发“为何学”的问题;第二部分,基于“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一典故,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各种知识书籍和优秀传统文化书籍”等方面,阐发“学什么”的问题;第三部分,从“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一典故讲起,以“学用结合、知行合一”为重点,阐发“怎么学”的问题。


09第九集:恶竹应须斩万竿



清正廉洁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反腐倡廉是我们党的生命线。


《恶竹应须斩万竿》以廉政为主题,从总书记使用过的“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等典故出发,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思想;从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三个方面,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和反腐败斗争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现了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的生动景象。


10第十集:天下之治在人才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在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经史典籍当中,像这样的讲人才的经典句子有很多很多,而它们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人才是治国的基础,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关于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有很多重要的论述,在这些论述当中也有很多精彩的用典。我们通过解读总书记的这些用典,来深刻地领会他的人才观。


本集通过三个部分阐述总书记的人才观,对什么是人才、怎么培养人才、如何使用人才分别阐释。

第一部分:什么是人才,即人才的标准问题,选人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选用总书记的用典是“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然后进一步阐释总结,爱国爱民、理想信念、实干肯干、改革创新、责任担当,这五条选拔人才的标准。


第二部分:怎么培养人才,提出了怎么培养人才的问题。选用总书记的用典是“宰相起于州部,猛士起于卒伍”。然后进一步阐释总结,成才离不开读书学习、成才离不开锻炼、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和氛围。


第三部分:如何使用人才,提出了怎么使用人才的问题,即人才的任用问题。选用总书记的用典是“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然后进一步阐释总结,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用人所长避其所短、不拘一格三个任用人才的要素。


11第十一集:咬定青山不放松



理想信念教育始终是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的工作,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集节目围绕“信念”这一主题展开,通过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和报告中引用的古代典籍,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理想信念的思想内涵。


12第十二集:天下为公行大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非常具有中国智慧的全球治理方案,它当然承继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关于“天下”的思想精髓,同时又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本期节目以“天下”为主题,从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过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等典故,阐释习近平总书记的外交思想。

编辑:

(本文转载自云南师范大学泛亚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