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评论:巴菲特天价午餐,是富人的游戏?

MBAChina
2018-06-07 09:48 浏览量: 4693

  原标题:明道丨巴菲特天价午餐,是富人的游戏?

  【MBAChina网讯】太平洋夏季时间2018年6月1日晚上7时30分,巴菲特慈善午餐在经过136轮的叫价之后,最终以330.01万美元(合人民币2112万元)成交,匿名者“s***t”获得本次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

  依照惯例,这位匿名者将有机会邀请最多7位同伴,与“股神”巴菲特在纽约的Smith Wollensky餐厅共进一顿3小时左右的午餐。

  而此前根据Smith Wollensky餐厅员工透露,该餐厅菜品单价多在30-50美元之间,和天价的巴菲特午餐入场券相比,算是很“寒酸”了。

  那么,巴菲特午餐的价值究竟何在?

  这是一场富人的游戏?

  从历年数据来看,今年的巴菲特午餐中标价是历史第二高价,仅次于2012年和2016年历史最高价的3456789美元。

  ▲ 巴菲特午餐历年成交价(来源:CNBC)

  而在中标人方面,目前除了5名匿名者外,公开身份的基本都是投资人、企业家、基金经理。

  其中2001年、2002年联合中标者均为德州一拍卖行主席与一名收藏家;2010年、2011年中标者均为对冲基金半岛资本创始人Ted Weschler,中标价格分别为2626311美元、2626411美元;而2012年和2016年的中标者均为匿名人,中标价格均为3456789美元;2015年中标者天神娱乐董事长朱晔,中标价格为2345678美元;2017年、2018年的中标者均为“s***t”的匿名者。

  从中标者和中标金额来看,这其中似乎有一种信徒般的仪式感。

  也难怪财经作家吴晓波说:巴菲特午餐只是一场秀。人们拍卖巴菲特的午餐,就像粉丝对偶像的狂热。

  至于谈话的内容,午餐期间,除了巴菲特下一步投资意向,话题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不过巴菲特共餐者均表示通过跟巴菲特现场交谈之后受益匪浅,关于这一点的可信度,恐怕见仁见智。正如《影响力》一书中表述,当人们为自己的决定花费巨额代价之后,他们往往会更加极力维护自己决定的正确性。

  不论是根据巴菲特共餐者表述还是巴菲特公开言论,巴菲特归结自己的投资秘诀“价值投资,长线持有”,其实并不复杂,运用起来也并不困难。

  只是很少有人能像巴菲特一样,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去。

  2006年与段永平一起和巴菲特共餐的黄峥(后来的拼多多创始人),事后回忆那场午餐:“巴菲特讲的东西其实特别简单,是我母亲都能听懂的话。这顿饭对我最大的意义可能让我意识到简单和常识的力量。”

  2015年与巴菲特共餐的朱晔,午餐后在朋友圈中感慨地写道,“大道至简,贵在坚持。”

  2006年的共餐者段永平,有人说他花的钱不值时,他甚至回答:“我又不是把跟巴菲特吃饭这事当成生意。我就是想给他老人家捧个场,告诉世人他的东西确实有价值。”

  因此,我们可以从侧面得知,短短一顿饭期间巴菲特没有放大招,只是阐述一些简明易见的道理,也难怪有人称巴菲特天价午餐为——富人的游戏。

  巴菲特午餐改变了什么?

  其实,名人通过拍卖午餐的形式做慈善并不罕见,只是像巴菲特这么出名,持续时间这么长的就很少了,因此其利用价值也更高。

  有人借助此次机会改变了职场命运:

  2010年、2011年中标的Ted Weschler,在2011年成功加入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负责监督该公司的投资。

  也有人借此机会大赚了一笔:

  2008年赵丹阳在午餐期间向巴菲特推荐了港股物美商业的股票,赵丹阳的基金在午餐会之前持有的6595.05万股物美商业股票,与巴菲特午餐后不足一周就大赚1.56亿港元。

  无独有偶,2015年与巴菲特共餐的天神娱乐董事长朱晔,在与巴菲特共餐的上半年,天神投资了7家公司,涉及资金6.25亿元,而当年天神娱乐年报净利润3.62亿 同比增长56.21%。

  与“股神”近距离接触之后,能碰撞出什么财富火花也是见仁见智,毕竟能拿得出数十万、数百万美元吃一顿饭的人,都是掌握一定社会资源、拥有一定才能的人。所有的行为看似染上一层信徒式的狂热,但终究还是会有各自成熟的思考。

  那么一贯坚持“价值投资,长线持有”的巴菲特,难道就成了被各方人士蹭流量的“冤大头”了吗?

  巴菲特只是为了做慈善?

  2000年至今,巴菲特午餐筹到的善款总额已经超过了2600万美元,而这些善款全部都捐赠给了Glide基金会,用于为旧金山湾区流浪汉提供食品、医疗、住所等服务。

  早在2010年8月4日,巴菲特就宣布将自己个人财产的99%捐献给慈善事业,用于为贫困学生提供奖学金,以及为计划生育方面的医学研究提供资金。

  那么,巴菲特只是想留下一个善名吗?

  想做慈善的,不只是巴菲特。

  比如比尔·盖茨夫妇,2011年9月在遗嘱中计划将遗产的98%捐给自己创办的、以他和妻子名字命名的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用于研究艾滋病和疟疾的疫苗,以及为世界贫穷国家提供援助。

  ▲ 盖茨基金会支持的基因技术,提高了烟草植物20%的产量

  再比如扎克伯格,2015年12月,随着扎克伯格的女儿Max降生,扎克伯格及妻子就宣布将把Facebook99%的股票捐出,以女儿的名义建立“Chan Zuckberg Initiative”基金。

  ▲ 扎克伯格夫妇

  诸如此类的案例数不胜数,甚至裸捐的也不在少数。

  当然,我们向来不怀疑美国富人的善意,以及富人为了让子女自力更生而表现出的魄力;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个现实——美国动辄高达50%遗产税。

  富人们如果要把自己的遗产留给子女,那么他们的子女就要在9个月内(最多延伸6个月)缴纳完遗产税,否则就不能继承遗产。

  而富人留下的资产多是股票、证券、房产等短期内不容易变现的资产,作为遗产留给子女风险实在太大。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纽约长岛的一座庄园,就因为当年罗斯福的子女拿不出遗产税,豪宅短期内变现困难而变成如今的一座公共博物馆。

  而为了躲避遗产税,很多美国父母都会将大笔财产捐赠给某个福利基金会,条件是接受捐赠者定期支付高利息给自己的子女,直到去世。

  更富有的家族直接成立自己的基金会,多数用于医疗、教育,等到子女达到设置的条件后,就可以支配基金,并且这些基金平台可以为子女提供大量优质资源。

  擅长长线投资的巴菲特,近20年来拍卖自己的午餐为同一家基金会募集善款,理应要有更大的价值计划。

  名人引领慈善风尚

  因为投入慈善基金的钱不用纳税,可以说自己一生创造的社会价值就不会缩水。而成立的基金又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慈善活动,也可以兼顾继承人问题,因此可以说,成立基金会或者向基金会捐款,是富人为自己去世后的社会价值保值的性价比最高的手段。

  长江商学院EMBA项目副院长、市场营销学教授朱睿在《基金会改造世界——创新的视角》一文中表示:“如果没有基金会,一个国家经济和生活的活力和创造力都将大打折扣。……在社会持续变革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中,基金会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市场达不到的地方,慈善可以弥补。让悲悯之心变成行动,基金会功不可没。用创新的方式来做慈善,基金会在这方面的努力一直令人鼓舞。”

  而富人中如巴菲特这样的名人做慈善,往往又能够引领一时的社会风尚。

  在巴菲特午餐的引领下,苹果CEO蒂姆·库克在慈善网站上拍卖过自己的“咖啡时间”;雅虎公司CEO梅耶尔拍卖过自己的“午餐时间”。

  甚至连中国企业家史玉柱、任志强等也通过拍卖自己午餐时间的形式,参与到慈善活动中去。

  ▲ “与史玉柱一起午餐”被称作中国式“巴菲特午餐”

  其中,“与史玉柱一起午餐”是中国名人午餐慈善拍卖史上最卖座的,同时也是坚持时间最长久的一个系列,三次拍卖平均筹得的款项接近200万元。

  遗产税是慈善的助推器,目前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开征了遗产税,我国暂时还没有开征,但随着我国中产崛起、高收入人群增加,征收或许是迟早的事情。

  社会形态在不断演化,法律在不断完善,个体意识也逐渐崛起,富人的财富所承担的不仅仅是一种商业价值和事业成功的彰显,越来越多的是一种社会责任。

  与其单纯地制造出一群受人非议的富二代,或者打着擦边球进行避税、漏税,成立慈善基金会或许是今后富人们为身后社会财富找到一个更好归宿的指导方向。

  * 本文部分资料参考自中国广播网、新京报、CNBC等媒体的公开报道

编辑:

(本文转载自中国广播网、新京报、CNBC等媒体的公开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