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扩:转变发展方式需要法商智慧

MBAChina
2012-05-17 17:38 浏览量: 932

  2012年5月17日,国内管理创新领域的顶级盛会--法商管理高端论坛在京召开。结合当前经济环境,以及企业实际需求,围绕三大关键词:法商智慧、协同创新、全球整合,进行了为期一天的激烈讨论和碰撞。以下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主任张军扩演讲全文。

 


 


  非常荣幸有机会参加这次法商高端论坛,借此机会首先代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中国政法大学建校60周年商学院建院10周年表示衷心的祝贺。


  今天跟大家交流的一个题目是发展方式与中国现代化前景,今天高端论坛主题我听了前面几位老师讲,我觉得非常好。如果说我这个题目和主题是什么关系?是这样,没有法商智慧,没有协同创新,没有全球整合,转变发展方式不可能实现,中国现代化路子不可能顺利。从这个意义上,我给这个主题提供宏观背景。


  大家都知道,中国从人类历史长河看,无论经济发展方面,还是社会文化各个方面,中国曾经长期的处在世界先进水平,根据英国一位经济史学家估计,中国一直是世界最大经济体,直到鸦片战争前20年,中国经济占全球份额在1/3左右,经济总量比欧洲高出20%,但在之后大约160年间,中国经济占全球比重持续下降,新中国成立前后降到4.5%,而改革开放前甚至降到不到2%,经济落伍使国家和人们饱受屈辱。中国能够实现现代化是中国人民不懈的追求。


  我们现在现代化进程取得什么样的成就,下面面临什么样的问题?应该说新中国成立60年到现在,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历史性进步。从经济方面来讲,32年间我们GDP年均增长接近10%,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二,从2011年经济总量达到了7.2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比重已经超过10%。人均水平达到了540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我们已经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把有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有个下中等收入国家和上中等收入国家,我们进入到中等国家转变。我们看到成绩的同时,也有很多方面差距。经济方面虽然总量不小,但人均水平不高,总体水平很低。


  在政治、社会生态等等方面比发达国家差距更大,现代化建设依然是任重道远。站在这样的历史起点上,下一个目标就是再经过10到20年的努力,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阶段,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完成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能不能实现这样的目标,这是摆在中国人民,中国政府,中华民族面前非常严肃的问题,需要回答。


  我们的研究是有条件的,但是充满了风险和挑战,为什么说是有条件的?首先看中国的潜在增长率。过去30年中国实现每年10%左右,但是根据发展研究中心去年一项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研究,做了大量国际上的国际经验比较,认为在今后10年中,中国的潜在增长率肯定下一个台阶,潜在增长速度从10%到7%到8%,再下10年可能继续下降,这个下降我们认为是规律性下降,是正常的。因为当经济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各方面条件限制,比如服务业发展和制造业发展不一样。这是规律性的。


  令人欣慰的是,这样测算,按照这样的速度,只要能实现这样的速度,中国经济总量将在2020年前后接近美国规模,人均水平将会达到1.5万美元的高收入国家的门槛水平。到2030年经济总量达到美国1.5倍,人均水平达到3.5万美元,真正实现中等收入国家到高收入国家的转变。


  如果这样的目标能够实现,也就意味着中国在不到两代人时间基本实现从低收入贫穷国家向高收入现代化国家发展,这个不管从横向还是纵向都是了不起的成就。这是我们为什么说是有条件的,首先就是潜在增长还是存在的。


  为什么说是充满挑战?从国际经验从中国国情出发我们都面临很多挑战,国际经验看有两条值得我们重视,第一条是所谓的中等收入线这样的事情,在国际上后发国家现代化过程,落后国家追赶现代化。这个过程中,从低收入进入到高收入国家这样的国家在全球比比皆是,而且很容易从低收入进入中等收入。但是真正能够实现跨越中等收入阶段,进入高收入国家这种现象,这种例子极少。最成功的是日本、韩国,大多数国家在最开始,经济从低收入启动的时候发展不错。但是到中等收入高点的时候,会要不然经济失去动力,要不然发生国家的动乱,我们可以举出很多这方面的例子,比如阿根廷、伊朗,包括现在的一些马来西亚、泰国都是这样的情况。


  还有另外一个经验值得重视,叫做“制度高墙”。在2009年的时候,美国哈佛大学一个教授写的一篇文章很有意思,他们选定100多个国家,他们认为一套指标对这100个国家制度有劣定量衡量,给每个国家打分。只把制度优劣作为纵轴,人均收入是横轴,发现一个问题。当人均收入在12000美元之前的时候,收入水平的高低和制度的优劣关系不大,不太密切。到了12000美元之后,经济水平,人均收入水平和经济增长和制度密切相关,高收入国家有比较好的制度安排。如果没有一个有效制度安排难以跨越12000美元高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中等收入线和制度高墙?最主要原因在后发国家追赶现代化过程中,从低收入社会向中等收入社会转变,与中等向高等转变是不同的。前一阶段是依靠后发优势,对经济体制好坏要求不高,只需要基本经济制度稳定就可以达到现代化。当经济达到中等收入之后,不仅之前的许多比较优势会发生变化,比如低成本优势,也会面临更复杂的政治社会环境。从各国的经验来看,关键是要实现两方面创新和转变。


  一个是增长动力,因为过去比较优势丧失了,所以必须转变增长动力,从低成本要素推动转向创新推动。另外社会管理创新,保持社会稳定。实现不了这两方面创新和转变现代化会逆转。实现这两方面转变绝非易事,因为对体制好坏形成更高要求。有一些国家进入这个陷井因为体制模式变不了,发展模式变不了。


  中国为什么面临很大风险,我们现在也是这样。过去30年相当成功,但是过去成功能不能保证今后成功是一个未知数。也是需要通过体制的创新,保证竞争优势能够延续,保证社会能够和谐。我们现在发展模式大家都知道,不能持续,是因为我们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之下有几方面。一个是需求空间难以扩展,大家知道,比如说外需和内需关系,前段外需多面临问题,现在外需少了也有问题,说明我们自身矛盾在里面。


  投资和消费一样,多不行,少也不行,关键是内部消费上不去,这里有非常的根源。社会稳定局面难以维持,另外资源环境这方面,这几个大领域使我们传统的发展方式难以支撑经济从中等收入向高等收入转变。


  为什么长期不能转变,最关键的还是体制模式不能转变,所以最关键是构建一个能够支撑科学发展,支撑新发展模式的体制机制环境。我个人认为是这几方面。


  首先是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如果不能有效转变,会对各个方面转变产生制约作用。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改革问题也成为大家最关注,最制约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资源和要素价格是基础性的东西。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和科技教育改革,通过深化这样的改革为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一个制度性支撑。


  还有两个需要突破的障碍,一个既得利益阻碍,大小形色既得利益,有的掌握制订政策权利,另外是思想问题。我们过去30年发展的成功使许多人沾沾自喜,政府强占欲。不仅我们现在是这个认识,现在国际上,特别是在一些非洲国家总结中国经验,就是因为你们有很强的国有企业这样的。更有一些打着“左”的旗号维护企业自身利益的情况,真正要推进改革,还得在这两方面有所突破。


  谢谢大家!

编辑:

(本文转载自MBA中国网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