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关注:北大光华第三届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系列讲座

MBAChina
2017-11-11 10:26 浏览量: 1652

MBAChina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北大人文社会科学大师云集、群星璀璨,光华管理学院MBA项目依托北大的人文优势,开设文、史、哲、美学等系列人文讲座,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播国内外先进文化的成果,推动社会进步,并助力于塑造MBA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思想底蕴。2015年,开设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系列讲座以来,得到MBA学生的高度好评,并将致力打造成为光华MBA的精品课程。2017年秋季,即将迎来第三届人文系列讲座,大师来了,精彩不容错过。

中国文化的精神

何为文化?什么才算“有文化”?文化与文明究竟什么关系?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是质朴,文是文饰,兼顾两者,又能把握两者的尺度,才能成为真君子。伴随文字的产生,形成了中国的文明,我们从蒙昧野蛮进入到文明的时代。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通过教化的方式使人成之为人,成为文明之人,则是文化。




楼宇烈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 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东方哲学教研室主任; 北京大学宗教研究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其代表做是《国学精神--中国的品格》。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蕴含着无限的时代机遇,同时也潜藏着挑战与风险。与之相呼应的,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始于秦汉,唐代扩展至哈萨克、乌兹别克,大清帝国缔造广阔的西部疆域。中西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形成了丰富的中华文明。直到19世纪的德国学者提出“丝绸之路”的名称,中国与西域国家的关系显得更为亲切。晁华山教授通过考古发现,分享丝绸之路上的故事,探讨中华文明产生、发展的历史。




晁华山教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SCO下属亚太地区世界遗产研究与培训总部学术委员、北京代表处世界遗产专家。担任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的新疆吐鲁番交河故城的保护工程首席评审专家,在德英法3国专题考察流失的中国古代文物和探险队的历史档案。在吐鲁番甄别发现数十座古代明教本山的石窟寺。

佛学与中国思想格局

佛教传入中国,已是两千多年。佛教无欲无求才是真快乐的生存观,遇上儒家面对现实问题的天命观,必然意味着佛教要与中国传统文化这个现实相结合。正因如此,从古至今,佛教在中国拥有广泛的群众信仰基础。文人学士喜欢参禅悟道,民间祈求的乃是现实生活的利益。




李四龙教授:现任北京大学哲学、宗教学系教授。曾赴美国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在哈佛燕京学社、哈佛大学世界宗教研究中心访问学习。2015年4月,李四龙教授受邀做客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节目,做主题为“中国佛教与民间社会”的演讲,深入浅出、异常精彩,收到观众好评,他多年前写的一本书《中国佛教与民间社会》也一时洛阳纸贵。

中国现代社会思想的演进

涂尔干作为古典社会学的思想大师,对现代性问题的深入探讨,对西方社会和文化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提出“越是个人的,越是社会的”。越是社会的,才能越是成为良知意义上的个人。中国现代社会思想的演进,根植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中,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中不断充实着新的含义与意义。




渠敬东教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导。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社会学研究》副主编、编辑部主任。2016年,当选2015年度长江学者。渠敬东教授长期从事社会学研究,尤其重视对涂尔干思想的翻译和介绍。对于社会学常常谈及的现代性问题,他非常强调现代性问题在中国远甚于在西方的复杂与艰难。

中国的商业文化与晋商精神

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上,驰骋华夏的晋商令国人瞩目,举商贸大业,夺金融之声,称雄数百年,在明清两代到达鼎盛时期,缔造一段商界创奇。晋商文化是“以商致才,用财守本”的立业思想,是“事在人为,得人则兴,失人则衰”的用人之道。民族文化与商业世界的交融,催生了新兴的中国式管理思维和商业伦理,其思想精髓则应该成为当今商业社会最需要继承和落实的商业道德。




周建波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经济思想史,中国商业管理思想史,中国金融发展史,宗教、文化与经济, 中古时期的寺院经济与金融的兴衰。著有多部经济思想史方面的专著,曾录制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票号》等。

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形势

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迎来快速而稳定的发展机遇,在世界多元化和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又承受着巨大的挑战。张健教授观点新锐,见解深刻,解读国内最*治与经济发展政策与形势,带领大家看懂当今的中国。




张健副教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 博导,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系博士学位。曾供职于《战略与管理》杂志社。研究兴趣集中于比较政治和中国政治,特别是身份认同问题。目前还兼任北京大学民族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主著有《结构、理性选择与美国黑人的政治参与》、《自由民主与民族认同》、《新疆问题:族际矛盾还是分裂主义》等。

现代财产权利概念的起源

知乎上有一篇“北大哲学系的李猛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将李猛老师的哲学课比如一场追逐知识的竞赛,四院偌大的教室里座无虚席,甚至过道都坐着虔诚求知求真的学生。关于西方哲学史,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康德等哲学家,李猛老师如数家珍。而对中国哲学的理解,也是深入浅出。到底李猛老师是怎样的人,何不亲自来见见。




李猛教授:北大哲学系教授, 副系主任。1996年获得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硕士学位,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攻读Ph.D.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哲学与社会理论。2008底到北大哲学系任教,曾获北大第六届“十佳教师”称号。李猛的学术成就在知识界广为人知,代表著作有《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的构成》,《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福柯文集》(四卷本),《现在的哲学》等。

美的回归

究竟什么是美?将古希腊艺术与古埃及、古中国艺术进行对比,来追寻美的前世,从现实世界超越出来进入到理念世界,唯一可以看得见的理念,那就是美。20世纪以来的现代艺术的主流,主要表现为对美的拒斥。而进入到21世纪,美学与艺术都有走向“在场”的趋势,艺术正在召唤美的回归。




彭峰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美学协会执行委员,艺术批评家和策展人,主要从事美学、艺术理论和艺术批评研究。出版学术著作有《美学导论》等。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自北京大学MBA,如原作者不愿意本网站刊登使用相关素材,请及时通知本站,我们将在短时间内予以处理,联系电话010-53572272。

编辑: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