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的发展新范式 浙大管院GMC’17探讨领军企业变革经验

MBAChina
2017-09-18 10:48 浏览量: 1667

MBA中国网讯】2017年9月9-10日,由浙江大学和剑桥大学联合主办,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承办的第十三届全球化制造与中国国际论坛(GMC)在浙大紫金港校区隆重举办。与会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们围绕上述话题,共同探索制造业发展的新范式,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深入探讨。



中国创新管理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庆瑞教授,智能制造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华勇教授,英国剑桥大学制造研究院国际制造研究中心主任石涌江教授,以及来自英国剑桥大学、韩国首尔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华为、海尔、吉利、万向等高科技制造企业的高管出席会议。此外,本次论坛还吸引了国内各大高校师生以及行业相关人士等共计200余人参与。在他们的热切期待下,论坛开幕式于9月9日上午如期举行。


GMC中方主席、教育部长江学者、浙大管院吴晓波教授主持开幕式并致辞。他表示,尽管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增速趋缓,但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制造业上升势头仍然强劲。目前已涌现一大批领袖级的企业,如华为、吉利、海尔、海康威视等。因此,通过探索新的技术范式,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时机已然到来。


GMC中方主席、浙大管院吴晓波教授致辞


同时,GMC英方主席、原英国剑桥大学制造研究院院长Mike Gregory爵士与英国剑桥大学副校长Andy NEELY教授通过视频表达了无法到场的遗憾与对中国制造业的看法,并预祝此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作为智能制造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华勇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探索制造业发展的新范式,杭州是最有优势的城市,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方面,杭州走在前面,浙大更是第一个建立AI专业的高校。同时,杭州有很多世界级的制造企业,如阿里云、海康威视等。因此在杭州探讨制造业的未来,意义重大。此外,他指出,在下一轮“智造”范式下,中国制造业在产品智能化等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这也是中国制造实现“直道超车”的机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华勇教授致辞


随后,论坛进入主题演讲环节。石涌江教授代表Mike Gregory爵士进行了题为“制造:战略,系统,部门”的演讲。他首先结合德国工业4.0、美国NNMI、日本新兴制造计划、英国振兴制造业计划,分析了上述四国如何通过制造业战略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他介绍了制造系统的变革以及制造“跨部门化”的特点,并表示,制造业战略的制定需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国家的情境、能力、机遇等进行调整,而在这方面,“中国制造2025”是很好的典范。


英国剑桥大学制造研究院国际制造研究中心主任石涌江教授代表Mike Gregory爵士演讲


吴晓波教授则以“应对制造业新范式带来的挑战:机会窗口”为题展开演讲。他首先从科幻作品对于未来的构想场景切入,指出未来并没有想象中那样遥远,并结合秦皇岛无人饺子工厂的视频,引入了对于“制造业自动化、无人化发展进程”的讨论。同时,他对比了美国、中国、德国、英国对于制造业发展的前瞻规划,还通过对中国红领、海尔、富士康等企业的案例分析,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新制造”以及智能制造的认识。此外,他还提出了应对制造业新兴范式的关键点:抓住机会窗口,以及上述案例对未来制造业乃至中国整体经济发展的启示。



短暂的茶歇后,以“制造变革” 为主题专题讨论热烈开展,话题涉及政府政策、专利、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由英国巴斯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布赖恩•斯奎尔(Brian Squire)教授主持。


英国巴斯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布赖恩•斯奎尔(Brian Squire)教授主持


清华大学公共政策和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国工程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源博士就“中国绿色制造中的地方治理创新”进行了探讨;浙大管院创新创业与战略学系主任、知识产权管理研究所联席所长黄灿教授围绕“评估中国专利创新的价值”进行了分享;英国埃克塞特大学讲师Yang Miying博士则阐述了她关于“可持续的制造业服务化”的研究。


中国工程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源博士分享


浙大管院创新创业与战略学系主任黄灿教授分享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讲师Yang Miying博士分享


当天下午,GMC分论坛之“企业论坛”火热进行,论坛由浙大管院副教授、大会秘书长吴东主持,探讨华为、吉利、万向等企业从追赶到超越的成功经验,吸引了更多学者、企业人士参与。论坛首先由浙大管院睿华创新管理研究所的成员们介绍《华为组织变革》一书。吴晓波教授作为该书的四位主编之一,介绍了写作的缘起以及华为的管理变革与非线性成长。“华为成立三十多年一直保持高速的增长,这得益于华为持续的制度化变革”,他指出,当变革成为常态,我们需要从华为的案例研究中提炼出中国管理学超越追赶的“C理论”。


随后,浙大管院教授、睿华创新管理研究所副所长郭斌介绍了华为制度化变革的八大基因。他结合华为30年来的变革历程,分析了华为在变革方面的成功经验,如结合自身情况,选择IBM作为变革学习对象;将变革作为“一把手”工程,移除变革障碍;处理业务与变革的关系:重要但不紧急;以客户为中心的高标定位、战略一致性、“局部突变+全局渐变”原则以及管理者培养、强大的IT固化系统支持等。


浙大管院睿华创新管理研究所副所长郭斌教授分享


黄灿教授则通过分析华为在集成供应链变革与全球供应链管理变革两大阶段的举措与成效,如整合IT系统支持、海外分公司实施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以及实施首个财经管理变革项目“四个统一”等,总结了华为在供应链与财经管理变革方面的成功经验。三位学者的精彩演讲,迎来了现场学者、高管以及创客们的热烈响应,纷纷表现出对《华为组织变革》一书的浓厚兴趣。


前华为高级副总裁、浙大管院睿华创新管理研究所副所长胡彦平在点评中肯定了浙大管院学者们对华为的研究与看法,并结合自身的企业实践经验,强调华为“车子上换轮胎”的主动变革理念与“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管理理念以及“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是华为变革成功的关键。


前华为高级副总裁、浙大管院睿华创新管理研究所副所长胡彦平点评


随后,吉利集团资深副总裁张爱群介绍了吉利的全球化战略与融合创新。如转变使命、调整发展战略以及通过收购英国锰铜、沃尔沃和宝腾等公司获得了大量的有形、无形资本,从而在技术和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万向研究院院长陈军介绍了万向如何通过开放创新平台鼓励创新创业等方式,增强组织创新能力,实现快速增长,并分享了万向开放式创新的最新管理实践与未来将要搭建的三大平台。


吉利集团资深副总裁张爱群分享


万向研究院院长陈军分享


此外,在吴晓波教授的主持下,胡彦平副所长、张爱群副总裁与陈军博士共同围绕企业变革与现场与会者的提问,进行了圆桌讨论。


当晚,为表彰与激励优秀学者们的学术贡献与热情,本次论坛还颁发了GMC“最佳论文奖”与“最佳论文提名奖”。


中国工程院 许庆瑞院士给“最佳论文奖”获得者颁奖


吴晓波教授、石涌江教授给两位“最佳论文提名奖”获得者颁奖


10日上午,论坛在浙大管院院长助理、MBA教育中心主任寿涌毅教授的主持下继续展开。国际商务领域著名专家、韩国首尔大学Jaeyong Song教授带来了题为“超越追赶:三星作为电子行业领袖全球领袖的创新战略”的演讲。他指出,三星能够迅速追赶竞争对手(如Sony),最重要的一点是采用了“跨越式”的技术发展战略,同时,三星很早就通过在硅谷建立研发实验室等开放式创新举措,从全世界获取技术资源。而在最近几年,随着三星完成从“追赶者‘到”领导者“的角色转变,三星正通过一系列激进的收购,布局新兴技术领域,以维持其持久的竞争力。


韩国首尔大学Jaeyong Song教授演讲


英国剑桥大学制造研究院国际制造中心主任石涌江教授围绕“产业生态学2.0或工业5.0:中国制造需探索新的发展模式”,结合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以及面临的严峻挑战,指出产业生态学2.0的意义不仅仅是创建新的学科综合与创新体系,而是使得工业化的中国能够解决人类可持续工业化和健康发展的问题,这也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全世界的交代。


英国剑桥大学制造研究院国际制造中心主任石涌江教授演讲


而在由浙大管院副教授杜健主持的专题讨论“制造政策” 中,韩国庆熙大学管理学院Geon-Cheol SHIN教授“以第四次工业革命:以人为中心的范式”为题,阐述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英国伯明翰大学高级讲师Zhang Yufeng博士从工程创新、全球网络运营和“一带一路”的视角作了分享;清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王毅则介绍了他关于“范式转变期,中国制造企业的创新能力”的研究。最后,浙大管院郭斌教授针对学者们的精彩分享进行了总结评价。


韩国庆熙大学管理学院Geon-Cheol SHIN教授分享


英国伯明翰大学高级讲师Zhang Yufeng博士分享


清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王毅分享


下午,六场学术报告会平行展开,来自国内知名高校的青年学者们就各自的最新研究作了精彩汇报,现场学术氛围浓厚,探讨热烈。本次论坛最后在吴晓波教授、石涌江教授、郭斌教授、张玉丰教授对此次论坛的总结中圆满落幕。会后,与会者们表示受益匪浅,并表达了对本次论坛的喜爱与对GMC的持续期待。



浙大管院以培养引领中国未来发展的健康力量为己任,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的中国商学院,多年来通过承办国际高端论坛、深入企业调研、院企合作以及搭建国际交流平台等方式,助力中国经济快速腾飞与中国管理学科与教育的蓬勃发展。本次论坛将国内外学者与企业家聚集一堂,探讨未来制造业发展新范式,为中国制造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与交流平台,意义深远。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自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如原作者不愿意本网站刊登使用相关素材,请及时通知本站,我们将在最短时间内予以处理,联系010-53572272。

编辑: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