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一体化渗入商学院 商学院国际化趋势明显

MBAChina
2011-01-25 11:08 浏览量: 2504

  哈佛商学院去年落户上海,中欧商学院将EMBA项目办到了非洲加纳———


  去年,世界著名的哈佛商学院在上海开设培训中心,其他国际一流商学院也相继蠢蠢欲动,纷纷在中国各地设立研究所,布下阵来。此举让身在国内的精英人士有了更多的选择,能够不出国门地接受外籍教师的先进课程体系培训,同时将国内的各大商学院置于国际竞争的平台,令其面临更为激烈的挑战。


  ●哈佛商学院领军进入中国


  去年,世界顶尖级学府哈佛商学院在中国上海成立了培训中心,该中心成为哈佛101年历史上最大的海外机构。从今年3月开始,“全球CEO课程”、“战略设计及战略执行”、“私人股权基金与风险投资”等为中国公司最高层管理者量身定制的中英双语课程将在这个崭新的讲堂里相继开课。


  据了解,哈佛商学院上海中心位于陆家嘴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硬件设备完全按照哈佛商学院的教室设计,其原则就是为了满足案例教学的需求。在价格方面,4-6天课程价格在6750美元到8000美元之间不等,虽然费用看似不菲,但因包括学费、教材、案例以及住宿和大部分膳食在内,在行家看来这个定价并不黑心,因为它与目前中国顶级商学院同类课程的定价相差不多,同时学校还要支付教授往返中美之间的费用,成本并不低。所以,有研究者分析指出,哈佛商学院并非想在中国大把赚钱。


  谈及哈佛大学商学院进军中国的目的,该院院长杰·莱特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哈佛商学院进入中国要做两件事情,一个是让美国的老师、学生学习如何在中国做生意;另外就是哈佛大学要和中国的大学合作,了解中国的商学院,调查中国的公司,而中国的商学院也应该了解一下如何在国际上做生意。莱特院长认为,现在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50年后中国和印度将会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的经济体。他相信在未来的50 年中,美国公司能否取得成功、美国经济是否可以好转,取决于这些美国公司是否能融入到中国的市场当中去,这也就意味着美国公司应该尽早进入中国,和中国公司进行双向交流,一起创造附加值。因此,不仅哈佛一家,越来越多的美国商学院应积极主动地与中国展开交流和合作,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国,更好地促进全球经济发展。


  ●海外商学院瞄准中国由来已久


  事实上,海外商学院对中国教育市场的关注久已有之。2006年,北美、英国世界排名前几位的顶级商学院与中国内地商学院展开了多方面合作,建立起大规模的国际研究和交流项目,甚至连欧洲的荷兰、西班牙等小国的商学院也宣称要在中国设点,张开怀抱欢迎中国学生。一年后,瑞士洛桑管理学院在中国设立了研究中心。2008年,MIT 斯隆商学院、沃顿商学院、哈佛商学院三所美国一流商学院院长造访中国。一年零八个月之后,哈佛商学院院长再次来华考察,同机抵达的还有哈佛大学校长Drew G. Faust、哈佛大学设计研究学院院长Mohsen Mostafavi、哈佛中国基金会主席William C. Kirby以及哈佛教务长Jorge Domínguez。这之后,哈佛上海中心就在上海成立了。


  据悉,早在2008年的建院百年庆典上,很多学生就希望哈佛商学院进一步发掘中国价值。由于哈佛商学院的教授每年要写作400个案例,这些案例来自全球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的企业如何发展,如何在全球化竞争中取胜是很多学生关心的话题。哈佛大学商学院院长杰·莱特曾经表示,他们一直与国际上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合作,近几年也开始与中国的公司合作,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案例分析来自中国。当这些案例研究成果最终出炉时,受益者是位于波士顿的哈佛商学院成百上千名在校学员,以及那些购买并学习案例、急切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企业和中国市场的机构、公司。此外,培训自己的教授也是哈佛商学院的计划之一。


  ●商学院全球扩张渐成大趋势


  放眼全球,哈佛大学商学院并不是唯一一家追求境外扩张的商学院。德拉·布拉德肖在其所著《全球商学院逆势扩张》一文中就谈到,去年年底,经济学家路易斯·卡布拉尔飞往位于曼哈顿卡内基音乐厅对面的IESE商学院纽约分校开始工作,成为迁驻至这所西班牙商学院在美国新开分校的首位教授。但卡布拉尔教授不会是最后一位——未来几年内,还会有许多西班牙教员到这里来。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新商学院会亲自叩响海外老牌商学院的大门,求助它们来实现自己的诉求。据国外媒体报道,已有几家踌躇满志的机构接洽过牛津大学。牛津大学萨伊德商学院院长科林·迈尔指出,一些有抱负的学院有资金、有意愿,但缺乏专业技能,它们的成功将取决于能否在独立性与责任之间取得恰当的平衡。面对新商学院的请求,许多老牌商学院表示愿意提供帮助。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首开先河,曾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帮助在中国建立商学院,最近则在帮助葡萄牙的商学院。牛津一贯的竞争对手——剑桥大学也加入这场竞争中。该校佳奇商学院正在帮助艾哈迈达巴德、卡拉奇和阿布扎比刚起步的商学院打造学术能力。佳奇商学院院长阿尔努·德梅耶尔认为,作为一家资历深厚的商学院,他们有责任帮助新学院,与此同时,他们也会结交到新朋友。从生源角度来说,学生们也似乎越来越期待接受这样的“跨国”培训,这也成为全球商学院境外扩张的驱动力。


  《商学院大百科》总编辑赵鹰曾指出,商学院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全球化的问题,在知识积累和传播过程中,那些经济高地,比如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会被考虑纳入商学院的研究体系。


  ●国内商学院表示压力增大,但并不担心


  面对海外商学院的大举“入侵”,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学院执行院长汤谷良表示,压力确实增大了,他指出:“我们应该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因为首先,西方商学院的教师结构和我们不一样:我们的老师多是通过发表论文来评定的,是从教室到教室;而西方的老师多是实战型的,当教师前或许是某个跨国大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有人做了个形象的比喻,称我们是‘只有10万收入的教授教拥有100万的人如何挣1000万?’。其次,中国与西方的教学方法不一样,我们的MBA绝大多数和本科差不多,还是灌输式的教学;而外国则不一样,讨论式教学占主流,我们有短板。三是品牌的力量很强大,国外这些学院的品牌要比国内的响得多。”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助理周雪林对海外商学院的攻势并不担忧:“中国的教育市场非常大,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欢迎更多更好的市场参与者,包括这些来自海外的商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一直在比肩世界,服务中国。而且就去年的实际情况来看,海外商学院的进入对我们的生源没有影响,从我们的招生情况来看,每年都在稳步增长。”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务长郭理默表示,越来越多的外籍学生也将中国视作攻读MBA的热门地点。去年入学的新生中,有38%为非中国籍学生。抚昔5年前,这一比例只有19%。“他们想把自己的职业生涯定位在中国乃至东方”,郭理默教授说。而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助理刘涌洁看来,哈佛商学院作为新的竞争者加入高层管理者培训竞争中,能带来的是新的标准,这些标准,能够促进内地商学院相关课程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而与此同时,中国的商学院也在着手向海外扩张,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助理周雪林说:“早在2009年3月,中欧就启动了EMBA在非洲加纳的项目,所有课程均由中欧教授授课,而去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全年的关键词之一就是‘扩大’。去年年底,非洲EMBA课程的首届42位学员毕业,目前,中欧位于非洲加纳的教育项目还在继续扩大步伐,增设了‘高层经理培训课程’,并针对该地区的市场需求启动了奥赛·图图二世管理培训研究中心项目。”

编辑: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