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在天佑斋缅怀詹天佑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19-04-26 00:06 浏览量: 5213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毛泽东

这是毛泽东17岁外出求学时在父亲账本上题的诗词,伟人的壮志豪情在字里行间体现的淋漓尽致,不知怎的,看见这些句子,让我联想到另外一位伟人——“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詹天佑年少苦读,后赴美深造,几经辗转,终于登上中国铁路的历史舞台,留下了开天辟地的一笔。

来,我们今天讲他的故事。

詹天佑与西南交大

▲西南交通大学

詹天佑与西南交通大学的渊源很深。

西南交通大学的前身——山海关铁路官学堂,创建于1896年,1900年有17名学生毕业,25名学生肄业,他们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铁路高级技术人才。

1905年初,詹天佑受命勘测并修建京张铁路,担任总工程司兼会办(后任总办)。勘测京张铁路时,仅有两名技术助手,他们就是山海关铁路官学堂第一届毕业生徐文炯、张鸿诰

▲山海关铁路官学堂旧址

1909年京张铁路提前两年建成,工款还结余28万两白银,10月2日在南口举行通车典礼,振奋了中国人奋发图强的信心和勇气。正如大会上广东代表所说:“詹总办独具匠心,不假外国人分毫之力,筑成此路,为中国人吐气矣……铁路工程既可由中国人自筑之,全国矿务、机器、工厂,中国人也能自为之。”这是詹天佑丰功伟绩的重大意义,也反映了山海关铁路官学堂培育人才的卓越贡献。当时,清政府邮传部奏准给予奖升的帮工程司有5人,其中4人是山海关铁路官学堂的学员

詹天佑深感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的匮乏,对山海关铁路官学堂的青年十分珍视、多方培养,使他们在京张路的修建中迅*长,很多学员在汉粤川铁路上,成为詹天佑督办的技术骨干。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风景

1919年2月9日唐山交大在北京成立校友会,选举詹天佑为理事。《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杂志》1919年第一期记载:“旅京校友会于民国八年(1919年)二月九日在北京桃李园集会……当场议定简章,举出干事,其职员如下:理事有章宗元(当时校长)、詹天佑、关赓麟、华南圭、赵世碹、唐在贤。”该杂志刊载的《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校友会简章》第六条为:“本会公推相当之人为名誉会长及名誉会员。”据此,詹天佑当为校友会公推之名誉会员,并被选为校友会理事的。

1931年3月30日《交大唐院周刊》第24期刊载有《唐山交通大学校友会总会(分会)简章》,其中关于“会员”的规定更为明确,可资佐证:“会员:凡在交通大学肄业或毕业之同学,过去或现在之教职员,均为本会会员;凡工业界夙著声望或热心帮助母校者,得被选为本会名誉会员。”

▲西南交通大学成都九里校区

西南交通大学内的眷诚斋是为纪念詹天佑而命名的。最早的眷诚斋是1931年在唐山建成的三层楼学生宿舍;《西南交通大学大事记》称:8月1日“由詹天佑家属捐款新盖之学生宿舍大楼落成,为了纪念中国第一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以他的号命名为眷诚斋”。

▲西南交通大学眷诚斋

1934年毕业的校友李温平在《忆念杜镇远》一书中提到“詹公并非唐山交大出身,却在民国初年捐资10万,在交大建眷诚斋楼一座,供后继青年使用”。1900年第一届毕业校友邱鼎汾的书面材料中提到“詹天佑捐资修建眷诚斋”。1933年毕业校友李汶生前接受笔者访问时谈到“眷诚斋系詹公家属捐款修建,建成后我们班级是第一班住进去的”。

目前大致可以推断,唐山交大的眷诚斋建楼投资大约八九万元,其中有以詹天佑名义的捐款,眷诚斋是出于对詹公的景仰、纪念他的丰功伟绩、高风亮节而命名的

▲西南交通大学眷诚斋

詹天佑是中国杰出的铁路工程技术专家,立足铁路的唐山交大一直把詹天佑的丰功伟绩、道德风范作为教育学生的生动教材。正如1933届毕业生张维(两院院士、曾任清华大学校长)所说,詹天佑“这些光辉的业绩,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就已很熟悉,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唐山交大在迁建峨眉前,土木系历届学生,都把京张铁路的关沟段作为实习基地,到八达岭、青龙桥去参观詹公的工程成就,瞻仰詹公铜像,缅怀詹公的丰功伟业和爱国爱路的高贵品质。

西南交通大学5次主编国家统编教材——《铁路选线设计》,在绪论或设计总论一章中,总是用詹公排除万难赤心为国,用精湛技术建成京张铁路,维护国家权益,提高民族自信的光辉事迹,向学生进行爱国爱路的思想教育。这些教材为全路土建类高等院校所采用,也是铁路工程技术人员的主要参考书,2005年铁路选线设计已被国家评为精品课程,影响更广泛,受益人更多。

▲西南交通大学天佑斋

学校的校报——《新唐院》和《西南交大报》,在詹公诞辰时,曾多次刊登纪念文章。詹天佑的丰功伟业、高风亮节,永远启迪西南交大师生奋勇向前。

西南交通大学成都校区建有巍峨的詹天佑体育馆,馆前矗立着詹天佑塑像;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图书馆前也有詹天佑塑像;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博物园有詹天佑先生雕像,并且将学生宿舍命名为天佑斋。詹天佑的风范常在,楷模永存。2007年西南交通大学还选拔了品学兼优的新生,成立詹天佑班,在詹公爱国爱路的精神鼓舞下,以詹公为楷模,培养拔尖人才。

▲西南交通大学詹天佑体育馆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设立了詹天佑铁道科技发展基金和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共设4个奖项:大奖、成就奖、人才奖、青年奖。

自1993年开始,每两年评奖1次,截至2011年共评奖6次,西南交通大学获得大奖的有:曹建猷教授、沈志云教授;获得成就奖的有:沈志云、任朗、钱清泉、张卫华、郝瀛、关宝树、王夏秋、陈小川、翟婉明、赵永翔、彭其渊、高仕斌、姚令侃教授。1997年起,西南交通大学开始评选本单位的詹天佑专项奖,奖项有:科技奖、教学成果奖、青年科技奖、管理奖、研究生奖,每年评选12人。

詹公的卓越成就,詹公的爱国精神,詹公的道德风范,永远激励鼓舞着西南交大师生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勇攀高峰,再创辉煌。

▲西南交通大学综合楼

詹天佑,字达朝,号眷诚。1861 年 4 月 26 日生于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 ( 现广东省南海市 )。

 ▲童年詹天佑

詹天佑是詹兴洪的大儿子,他还有姐弟各三人。詹天佑家生活虽然比较困难,但是在他 6 岁时父亲仍然把小天佑送到一所私塾去读书,他在私塾学习时的成绩非常好。詹天佑从小熟读儒家经典,又喜追根溯源,聪慧异常,在当地小有名气。一次,有人想考考小天佑, 出了个上联让他应对:“宝塔层层,一二三四五六七”。天佑瞥了瞥桌上的算盘,片刻便吟出下联:“算盘度度, 万千百十两钱分”赢得一片赞叹。

▲詹天佑的父母

詹兴洪的挚友谭伯邨很喜欢聪明伶俐的詹天佑,认定詹天佑资质非凡,他日必有作为,便将自己的四女儿谭菊珍和詹天佑结了娃娃亲

▲詹天佑与妻子感情深挚

共育3女5子

当时,近代改良派学者容闳向清朝政府建议,选派幼童出洋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清政府就让容闳负责招考120名幼童出国留学。1872年容闳在上海招考幼童没有成功,就又去观念相对开放的香港选拔。

詹天佑家住在消息闭塞的农村,自然无从知道。而谭伯邨经常往来澳门做生意,知道这件事后,赶快把消息告诉给“准亲家”,力劝詹氏夫妇送詹天佑报考出洋,将来走“洋翰林”的路子,还亲自到香港替詹天佑报了名。私塾功底极好的詹天佑顺利通过笔试,面试时,容闳发现詹天佑聪颖机敏,回答问题井然有序,当即予以录取。这一年詹天佑 11 岁。

▲1872年清政府首派赴美留学的30名儿童

詹天佑(一排左二)

到达美国后,詹天佑先后在威士黑文小学和纽黑文希尔豪斯中学学习。1878 年,詹天佑以全优的成绩中学毕业,他的学习成绩名列全校第二名。同年他就被美国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录取。

在美国,出洋预习班的同学们,亲眼目睹了北美西欧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对机器、火车、轮船及电讯制造业的迅速发展赞叹不已。但是,有的同学就由此对中国的前途产生悲观情绪,而詹天佑却怀着坚定的信念说:“今后,中国也要有火车、轮船。”他怀着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信念,刻苦钻研,两次获得耶鲁大学数学第一 名奖金。1881 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耶鲁大学谢菲尔德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铁道工程专业。

▲詹天佑(四排左三)

与耶鲁大学谢菲尔德理工学院1881届学生同学合影

留学生活, 使詹天佑深深体会到:由于清朝政府的腐败卖国,祖国贫弱,国际地位日益低下,中国人受到种种歧视。他决心运用所学的科学技术,为祖国服务。

詹天佑精神:爱国

年少聪颖这只是詹天佑的个人才气,但真正令我们拜服的是他出国后面对海内外的巨大差异萌生的那个念头,“今后,中国也要有火车、轮船”。看如今,蛟龙出海、高铁飞驰,大国重器闪耀着中国之光,詹天佑的盼望实现了,而他那种深深的爱国之情也永远的留在了华夏儿女的心中。

▲詹天佑纪录片

《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

就在詹天佑大学毕业的这一年,由于清政府内顽固势力的破坏,加之美国政府推行排华政策,清政府借故中止了幼童出洋计划。清廷命令容闳将前后四批选送留美学生全部撤回

1881年6月,一艘来自大洋彼岸的轮船,载着留美归国学生,缓缓驶入黄浦江。在120名中国官派留学生中,获得学位的只有两人,而詹天佑就是其中之一

▲归国留学生合影,前排左起第二人为詹天佑

留学生回国后,被清政府视为异己,受到冷遇。詹天佑被认为不宜为官,竟不顾他的专业特长,将他当作次等生派到福建马尾船政局水师学堂学习海军轮船驾驶。在学非所用的情况下,詹天佑没有气馁,仍努力学习。1882 年秋天,他又以考试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并获五品顶戴,留校任教。

1884 年中法海战爆发,10 月他受两广总督张之洞聘请,到广州黄埔广东博学馆 ( 后 改水陆师学堂 ) 任教并修筑炮台。他对中国海军的惨败深感痛心,工作之余,测绘了我国第一幅海图——广东沿海海图 ( 不幸现已失传 )。

▲今广东沿海地图

詹天佑精神:自强

如果说在海外遭受横眉冷对,我们应该以傲骨挺立,那么在国内遭受清政府冷遇又该如何面对?是自暴自弃吗?詹天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应当自强不息!多少归国人才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把自己的能量传输给中国发展的引擎,我辈青年,当自强。

▲詹天佑后人相关视频

1887 年,唐胥铁路向天津展修,开平铁路公司改为天津中国铁路公司。1888年,经留美同学邝孙谋的推荐,27 岁的詹天佑进入天津中国铁路公司。这是他正式从事铁路事业的开始,被湮没了 7 年之久的詹天佑终于有机会献身于中国的铁路事业了。从此,他为我国早期铁路建设事业,呕心沥血,奋斗终生。

1890 年,清政府决定兴建关内外铁路,总工程师是英国人金达。1892 年夏,当铁路修到滦河时,需要修建一座大铁桥以便铁路通过。滦河河床淤沙很深,河床地质又很复杂,修桥工程任务非常艰巨,这是清末修建铁路以来的第一个高难度工程。金达首先把修筑铁桥的任务包给号称世界第一流工程师的英人柯克斯。柯克斯没有进行认真勘查便草率选择工程地点,由于夏季河水暴涨,他选择的建桥地点,水面由平时的50米漫到了600米,加上滦河水流湍急, 桥基所在的河床流沙层很厚,打桩总是不能成功,桥墩更是屡筑屡塌。柯克斯无奈,将工程转包给要价较低的日本工程师,但桥桩都没打好,就被激流冲得无影无踪了。

▲铁路桥图(无关)

交工日期渐渐临近,金达心急火燎,又请来一个德国工程师。这个工程师十分傲慢,仅凭主观猜想,武断的采用空气打桩法,结果连桥桩都没打下去,不得不“望 河兴叹”,垂头而去。情急之中金达想起了詹天佑,决定让他试试。紧急任命詹天佑任关内段古冶 - 滦河段工程师,负责修筑滦河大桥的工程。

詹天佑时年 32 岁,勇敢地接受了历史向他提出的第一次挑战。他走入茅屋,向老船工问询滦河水流的变化情况;走进工棚,向有经验的老工人请教施工问题;深入工地,亲自勘测滦河多处的水深、流速、河床 地质……终于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经过缜密地比较,他重新选择了桥址。

▲滦河铁路桥旧图

桥梁建造中最为关键也最为困难的是桥墩的建造,他勇于创新,大胆采用了新方法 ──“气压沉箱法”来建造桥基。

经过艰苦奋斗,一座大铁桥横跨滦河两岸,胜利建成。中国人终于依靠自己的工程师,胜利地设计、建成了第一座铁路大铁桥。一个中国工程师居然解决了三个外国工程师无法完成的大难题,詹天佑渊博的学识、高超的才干与过人的胆识,令外国工程师大为叹服,也让中国人扬眉吐气。1894 年,詹天佑被选入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开始在国际上享有声誉, 他是中国工程师当选该学会的第一人。

▲滦河大铁桥文物保护碑

滦河大桥长 305 米,是由中国工程师设计建造的第一座近代化桥梁,目前还挺立在滦河之上,只是已经被作为文物保护了起来。

▲滦河铁路桥

詹天佑精神:坚韧

一项无人敢接手的工程,在詹天佑受众起死回生,詹天佑面对问题的坚韧与毅力告诉我们:国士无双,无所不能。2018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川航英雄机长”刘传建身上同样也流淌着这种坚韧的血液,在万米高空突然发生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座舱释压的紧急状况下,他顶住压力,挽救一舱乘客的性命安全,也许我们可以从更专业的角度去感知这次应变的困难,但实际上,仅仅于此,他的坚韧担当已然散发光芒。

▲詹天佑像

1901 年,清廷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1902 年慈禧太后结束逃亡返回北京时,途中第一次坐火车。火车给她留下良好的印象,她提出,两年后要坐火车到清西陵祭陵。这样就有了去西陵祭祀而修建的新易路 ( 新城县高碑店至易县梁各庄 )。

▲慈禧太后像

1902年秋,直隶总督袁世凯接受关内外铁路总办梁如浩 (也是“留美幼童”)的推荐,任命詹天佑为新易铁路总工程师,责成他在6个月内完工,以免延误慈禧太后来年清明祭陵。

接受这项工程后,詹天佑周密设计策划,他本人每天工作都在15小时以上,带领全体工程人员日夜施工。詹天佑当时面临着许多困难,一是季节不合适,整个施工期都在冬天,正是北方天寒地冻之时;二是建筑材料短缺,而且运输十分困难;三是时间太短,工期紧迫。詹天佑考虑到新易铁路不是干线,不会运行载重列车,而且只短期使用数次,因而他采用了权宜措施。首先改变了外国铁路建筑中路基风干一年才能铺轨钉道的惯例,而是对路基加倍下力气夯实,边修路基边铺铁轨,大大加快了筑路进度,缩短了工期;因为铺轨材料运输困难,但是又不能停工待料,就先暂时疏铺轨木;岔道就借用关内外铁路的旧铁轨;因为沿路各桥梁的跨度不算太大,就暂时不造铁桥,而先采用木结构的便桥,终于在1903年2月,使这条单线准轨铁路提前竣工。

▲中国早期火车

1903年春,慈禧太后乘坐火车到西陵谒祭,感到一路行车快速平稳,遂传令将她乘坐车厢上的摆设用品奖给主持修路的詹天佑。詹天佑谦虚地声称,铁路的建成是大家努力的成绩,非我一人之功,于是只拿了车厢上产自英国的小座钟,其余由众人分领。

从1895年起,詹天佑已先后参加了津卢、锦州、萍醴等铁路的建设,积累了铁路建设的丰富经验。

▲1922年青龙桥詹天佑铜像落成

詹天佑精神:正直

不贪功、不慕赏、不惧难、不卑亢,詹天佑身上的那股正直劲儿很难得。记不记得电影《十二公民》里8号陪审员力排众议为富二代辩护的样子,那种正气是很能令人感染的,我想,工作在詹天佑的身边当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吧。

▲火车运行

1904 年,清政府铁路督办袁世凯打算用英国*修建京张铁路。1905 年,清政府决定自建京张铁路,任命詹天佑为京张铁路局会办兼总工程师。因为这是中国人主持铁路工程的开端。一时议论四起,英国人甚至挖苦说:“中国能够修筑这条铁路的工程师还没诞生呢!中国人想不靠外国人自己修铁路,就算不是梦想,至少也得五十年。”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詹天佑说:“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引以为耻!”面对人才奇缺的困难,顶着中外舆论的压力,詹天佑置个人名利于度外,决心为国家、为民族争一口气,毅然承担了建造京张铁路的重任。

▲詹天佑成为“京张铁路”修建的不二人选

1905年5月17日,他亲自率领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 ( 西南交通大学前身)第一届毕业生张鸿诰(一说张鸿浩)、徐文远 ( 徐文洄 )——当时仅有的两名懂铁路技术的人员,从丰台出发,开始勘测。他们三人身背标杆和经纬仪,不畏艰险长途跋涉,经过关沟段,直到张家口。为了全面地掌握资料,测出最佳线路,詹天佑带着两名助手日夜奔波在崎岖的山岭上,在长达二百多公里的路程上,白天精心测量,晚上还要在油灯下核实方位,绘图计算,比较线路。

除了关沟段,詹天佑对京张铁路全线其他复杂路段,也反复勘测、比较,以选择最省时、省工、省钱又安全的最佳路线

▲京张铁路工程图

1905 年 9 月 4 日,京张铁路正式开工修筑。由于京张铁路工期紧迫,工程艰巨,为了加快修筑速度,詹天佑采取了分段施工的办法。

12 月 12 日,詹天佑亲手在丰台铺轨现场钉下了第一枚道钉。也就是在这一天,工程队列车中有一节车钩链子折断,造成车辆脱轨事故。一些外国人,抓住此事大肆叫嚣,说什么詹天佑在铺道的头一天就翻车,证明这条路不用外国人是修不好的。尽管对于这些无耻谰言,詹天佑毫不介意。但是,列车钩链折断这件事却使詹天佑想到改进车钩。詹天佑凭借自己的学识,选择了适合中国多山、地形复杂的自动式挂钩—— Janney CouPler。

▲詹天佑画像

1906年10月24日,詹天佑在写给他在美国读书时的“家长”诺索布夫人的信中说:“全体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密切注视着我的工作。如果我失败,不仅是我个人的不幸,也为全体中国工程师和所有中国人的不幸。”由于居庸关隧道山势高、岩层厚,为了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詹天佑首次采用炸药爆破法,将爆炸力强而性能较稳定的矿山炸药——拉克洛炸药 (Rackarock) 应用于隧道开凿。为保证工程进度,他还采用了两端开凿法。

他勉励大家:“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居庸关隧道开工不久,八达岭隧道工程也接着开工了。这条隧道长1091 米,是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为全线的关键工程。为了保证隧道的施工质量,詹天佑吃住在现场,亲自把关,对定线、定位,甚至对每一个炮眼的直径和距离都要亲自过目。他这样不分昼夜地勤奋工作,使现场施工的所有员工无不深受感动。

▲八达岭隧道

八达岭隧道历时18个月,终于在1908年贯通,“测见南北直线及水平高低”竟“分毫未差”,其精湛的技术可窥 一斑。八达岭隧道是我国铁路建筑史上第一个超千米长的大隧道,它的建成揭开了我国自立修筑隧道的序幕。

四个隧道建成后,还有一个更大的难题,即八达岭的跨越问题。八达岭高踞关沟北端最高处,地势陡峭;该段线路坡度达 33‰,属我国之最,怎样才能使列车安全爬上呢?詹天佑独具匠心,精细选测,最后决定由石佛寺向山上爬,进入青龙桥东沟后,再折返穿过八达岭,创造性地运用“折返线”原理,在山多坡陡的青龙桥地段,依傍山腰,设计出别具一格的一段“人”字形线路。

▲《詹天佑》课本插图

这种折返式线路的设计, 是詹天佑在铁路上的创举。它既缩短了八达岭隧道的长度,大大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施工的危险性,也降低了坡度,而且节省了工程费 10 万两白银。

▲青龙桥“人”字隧道

1909 年 4 月 2 日,火车通到下花园。下花园到鸡鸣驿矿区岔道一段路虽然不长,但是工程非常困难。因为左边是山,右边是河,需要在山上挖 一条六丈深的通道,在山下垫高七里长的河床。詹天佑因地制宜,以开山之石来垫山下河床。为防山洪冲击路基,又用水泥凝固,万无一失。因此,第三段工段也得 以胜利完成。

詹天佑精神:创新

创新有多重要?“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就科技强国发表了一系列振奋人心的讲话,“创新”一词频频出现,彰显了“创新”的重大地位。詹天佑顶住国内外对中国铁路建设事业的蔑视,大胆创新,锐意进取,埋下了创新之种,开出了创新之花,收获了创新之果!

在京张铁路的施工中,充分展现出詹天佑的科学创新精神。他采用了中距离凿井四面对挖的方法,高质量地开凿了当年闻名世界的八达岭隧道;采用了“人”字 形展线的方法,使列车可以安全顺利地通过八达岭天险;从美国引进了先进的列车自动挂钩,提高了列车安全运 行的保险系数。这些发明创造的有机结合不仅是当时铁路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有益的启迪。

在确定施工路线时,他竟一亩熟地都没征,把厂址选定在村南 2 公里的荒野河滩上,宁可自己艰苦,也不扰民。詹天佑还根据山区筑路的特点,就地取材,设计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宏伟壮观的石拱桥。不仅节省了钢材,还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

1916 年,耶鲁大学决定授给他学位,詹天佑因工作繁忙,没有前往接受。从1917年起,他担任交通部铁路技术委员会会长一职,着手主持制订铁路工程标准及法规,为我国早期铁路标准化和法规建设,奠定了初步基础。

詹天佑领导修建的京张铁路的卓越成就,为当时深受侮辱的中国人民争了一口大气,表现了我国人民伟大的精神和智慧,昭示着我国人民伟大的将来”( 李四光语 )。

直到今天,詹天佑的名字一直和京张铁路联系在一起,然而事实上,詹天佑对中国铁路的贡献,远远不只是修建了一条长201公里的京张铁路。

▲京张铁路通车典礼

詹天佑修建和踏勘了许多条铁路,自1888年从事铁路建设起,到1919年逝世的32年间,詹天佑先后参加京奉、京张、津浦、津卢、西陵支线、洛潼、沪宁、道清、萍醴、津浦、潮汕、张绥、粤汉、川汉、中东等 铁路的修建或筹建工作,尤以京张铁路著称于世。他的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此外,詹天佑对我国铁路网的规划,干线的勘测设计、线路、桥梁、隧道的设计和施工,都有开创性的重大贡献。他所提倡的多项铁路工程标准一直沿用至今

詹天佑的一生,功在国家,名昭中外。他研究并建议全国使用自动车钩、坚持采用标准轨距、主持制定了铁路建设技术标准和规范,为中国铁路的统一和通畅创造了条件。他致力于科技同仁的团结,为中华工程师会主要创办人之一,并任第一任会长

▲在广东创办中华工程师学会时合影

前排中央站立者为詹天佑

正如1916年10月,他在中华工程师学会第四届常年大会上的演说词,“凡国家之贫富强弱,恒视工业之盛衰、交通之利阻、规械之精宛以为标准。本会宗旨既在发达 工程事业,增进社会幸福……凡此致端,皆根据于工程 学术,本会亟应切实研究,冀有所贡献于国家,而立富强之基础。责任所在,难作缓图。”为此,他把毕生精力投入于中国铁路建设事业,对中国早期的近代化工程事业和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詹天佑精神不朽

1914 年,詹天佑升任督办, 主持汉粤川路事。孙中山任大总统时晋升其为上大夫少卿衔,委为交通部总长,奖给二等宝光嘉禾章。长期的 劳累,繁忙紧张的工作,损害了詹天佑的健康,终于积劳成疾,健康状况每况日下。

1919 年 2 月,重病缠身的詹天佑代表中国政府出席远东铁路国际会议,为维护国家铁路权益,在会议上他大义凛然,义正辞严地驳斥企图霸占北满铁路管理权的日本代表,据理力争坚持取得了中东铁路由中国管理的权利。

期间,詹天佑白天不顾严寒参加会议辩论,晚上则研究资料提案,日夜操劳,最终导致腹疾复发。回国途中,他抱病再次登上长城,慨叹:“生命有长短,命运有沉升,初建路网的梦想破灭令我抱恨终天,所幸我的生命能化成匍匐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根铁轨……” 詹天佑去世后,他的亲属秉承他爱国兴路遗志,捐款修建唐山交大学生宿舍楼,学校就以他的号命名为“眷诚斋”,以纪念中国第一位铁路工程师关心铁路高等教育的热忱。

现在,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图书馆前有詹天佑塑像,九里校区体育馆前也树有詹天佑铜像,由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名“詹天佑体育馆”。

为纪念詹天佑,并且传承詹天佑精神,从往日至今各地也举办了各类纪念活动,詹天佑精神长存,中国轨道交通事业永继,中国青年雄起!

1919年

4月24日,詹天佑先生逝世,享年58岁。

1919年

北京、汉口、广州、上海、天津各界举行公祭,远东铁路会议致哀。

1919年

以邝孙谋为首的中华工程师学会,和以丁士源为首的京绥铁路局同人会联合倡议,以及以颜德庆为首的汉粤川铁路湘鄂线工程局 500余人,联合呈请交通部转呈大总统徐世昌,请为詹天佑在八达岭建立铜像及颁给碑文,以“藉没世之光荣,作后来之矜式”。

4月24日,在詹天佑逝世三周年纪念日,中华工程师学会、京绥铁路同人会等和社会各界人士在青龙桥站举行了隆重的詹天佑铜像落成揭幕仪式。徐世昌亲自撰写了碑文,记述了詹天佑一生的主要功绩,对他给予了高度评价。

1993年

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被设立,旨在表彰奖励铁路科技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促进科技创新和优秀人才成长。激励科技人员刻苦钻研,不断创新,勇攀科技高峰,为推进和谐铁路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已成为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重要的、有益的补充。

1999年

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于1999年设立。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Tien-yow Jeme Civil Engineering Prize),简称詹天佑大奖,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和北京詹天佑土木工程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联合设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定的全国建设系统工程奖励项目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首批核准的科技奖励项目,也是中国土木工程领域工程建设项目科技创新的最高荣誉奖、“詹天佑土木工程科学技术奖”的主要奖项。

2005年12月17日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在北京正式成立。旨在继承和弘扬詹天佑先生爱国、创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支持和资助铁道科技活动,表彰奖励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促进中国铁道科技事业的繁荣和优秀人才的成长,为铁路跨越式发展做出贡献。

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在长期致力于为铁路系统培养和输送技术管理人才的高等学校设立“詹天佑班”,如西南交大“詹天佑班”。

▲詹天佑大奖奖杯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 使国家不受外侮,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詹天佑

詹天佑曾今说过这样一段话。这既是詹天佑的殷殷期盼,也是我辈青年的切身责任所在。在当前,中国腾飞的关键时期,弘扬詹天佑精神,把詹天佑精神当做爱国教育的重要一章,尤有必要。我想,担大任、承大责、树大志,这也是詹天佑精神本质所在。

把詹天佑精神,发扬光大!

特别鸣谢

文章受到西南交通大学立德树人教育发展中心资助

部分文字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陈晓

《詹天佑与西南交大的渊源》郝瀛

《詹天佑精神的弘扬与当代大学生教育》高敏

张强

图片来源

鞠红伟 蔡松璇赵悦名

部分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后台商榷)

西南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 新媒体中心

素材整理

张强高敏

指导审编

郭立昌 杨都强

后台审核

许金砖 刘中慧 朱莹燕

往期聚“交”:

重构本硕博人才培养,西南交大院长们这样说!

穿上旗袍的交大校花!惊艳

123周年校庆倒计时35天!晚霞光顾交大

动起来的交大丨一顾倾城色,徜徉光影间

微征文大赛!万元奖金&华为P30等你拿!

首批 !西南交通大学新增“人工智能”本科专业

西南交大这3位学生,拿到了全美第一的录取通知书!

点赞交大人!“布衣教授”黄楠

期待!校史纪录片《竢实扬华·峨眉时期》即将首映

编辑: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