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方颖教授主讲我院“管理学杰出学者”系列讲座第58期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2020-09-30 18:05 浏览量: 3676

9月18日上午,我院“管理学杰出学者”系列讲座第58期在善思堂M105顺利举行。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与经济学院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方颖教授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主题为“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双支柱调控框架的政策效应:基于宏观经济政策评估视角的研究”的精彩讲座。此次讲座由我院李仲飞教授主持。

李仲飞教授主持讲座

报告伊始,方颖教授介绍了其文章《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双支柱调控框架的政策效应:基于宏观经济政策评估视角的研究》的研究背景。他首先对比了2008年以前和2008年以后的经济波动和政策调控情况,并提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框架研究的重要意义,“建立和健全双支柱调控框架”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金融改革发展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接着,他对已有文献进行述评,已有文献主要从理论模型的角度分析双支柱调控政策的政策效应,最常见的模型是包含金融摩擦的DSGE模型。他指出,已有文献缺乏双支柱调控效应的实证研究,对于宏观经济政策实施效果的量化分析需要新的计量分析框架,实证分析需要更详实的数据。

方颖教授作分享

接下来,方颖教授与在场师生分享了其文章的主要贡献。文章采用Rubin因果模型框架下的现代宏观经济政策评估模型分析了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实际效应;构建了我国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实施强度的量化指数,以用于实证分析。在对政策的选择机制进行建模的过程中,文献中常用的混杂因素是汇率期货价格、利率期货价格等包含市场预期信息的变量;面对中国金融市场还不够完善,缺乏相关期货产品的现况,文章利用大量的宏观经济变量以及大数据信息,构建高维混杂因素,对政策选择机制建模,减少模型误设风险。

方颖教授谈到,在文章的指标构建方面,构建货币政策指数MIt时主要依据的货币政策工具是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和利率调整;构建宏观审慎指数MPIt时主要依据信贷类、资本类和流动性三大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根据数据可得性,该研究对2007年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161个宏观经济变量的月度数据进行分析,最后保留51个变量作为协变量Xt,这51个变量刻画了价格指数、工业类增加值等九大宏观经济领域。目标变量Yt则包括工业类增加值IAV、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宏观杠杆率同比变化率LEV、不良*率BLR等。研究采用多元惩罚逻辑回归模型、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等机器学习法来进行模型估计,模型性能评价指标为五折交叉验证法中样本外预测准确率均值。

最后,方教授借助图表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详细诠释和解读:第一,对于单一货币政策的政策效应,在宽松性货币政策下,IAV、LEV增速增加,CPI、BLR影响不显著;在紧缩性货币政策下,IAV增速降低,LEV增速先降后增,CPI、BLR下降。可得结论“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单独作用时可按预期有效地管理经济,维护经济与金融稳定。”第二,对于单一宏观审慎政策的政策效应,在宽松性宏观审慎政策下,IAV、CPI、BLR影响不显著,LEV增速增加;在紧缩性货币政策下,IAV、CPI、BLR影响不显著,LEV增速降低。可得结论“我国宏观审慎政策单独作用时仅会影响宏观杠杆率,尚未对实体经济指标产生政策外溢影响。”第三,对于二者同时使用时的政策效应,在双宽松政策下,IAV、LEV增速增加,CPI、BLR影响不显著;在双紧缩政策下,IAV增速降低,LEV增速先降后增,CPI、BLR下降。可得结论“引入同方向的宏观审慎政策不会改变货币政策对经济和金融最终目标变量的影响方向,但会放大其影响效应。”

报告结束后,方颖教授同我院师生针对该文章研究结果的应用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学生们都表示获益匪浅,对于今后指标构建、模型建立和实证分析等研究工作的开展有深刻启示。

嘉宾简介:

方颖,经济学博士,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与经济学院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计量经济学理论与应用、金融计量经济学、金融政策与环境经济政策评估等,在

来源:金融服务资源配置与风险管理团队

撰稿:钟欢

编审:蒋莉

责任编辑:罗萍

初审:陈融融

审核:周晶

审核发布:谢曼华

欢迎投稿

bspr@mail.sysu.edu.cn

编辑:颜回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