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财观察】上财常务副校长徐飞:疫情阻击战中企业的突围之策和生存之道

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
2020-02-24 10:54 浏览量: 2232

MBA中国网讯】徐飞:上海财经大学常务副校长

企业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和活力源泉,保护企业、保护企业家利益,就是保护国脉、保护国家。

庚子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NCP)疫情,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对经济、金融、行业、产业造成重大冲击。

概而言之,疫情造成的挑战主要集中在线下生产销售困难、经营成本上升、资金周转不畅、到期债务或还贷压力绷紧、产业发展不景气、经营预期悲观等。简言之,原料进不来,产品出不去、订单要交货,市场、资金、成本集中恶化,在所有问题中核心问题是现金流——资金链断裂必将引发企业倒闭和大量失业。当下,企业经营受到重创收入锐减,营收几近为零,支出却是刚性的:员工要开工资,社保、房租物业费、水电煤气费、物流仓储费照付,还要支付债务本息、*利息等财务费用。企业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和活力源泉,保护企业、保护企业家利益,就是保护国脉、保护国家。进而言之,保住企业就是保住了就业,也维系了基层社会稳定,这既是经济更是政治。在所有的企业中,中小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截至2018年末,全国中小企业超过3900万户,微型企业超过7000万户,中小企业已然成为中国经济微观基础的最大主体,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关乎中国经济的健康与平稳。当前疫情肆虐,企业必须打总体战、突围战和保卫战。

实际上,即便没有这次疫情,此前企业也面临中美贸易摩擦等不利的外部条件和自身变革升级挑战,中小企业更是遭遇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焰山这“三座大山”,以及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军民融合等方面需直面各种各样“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不公平竞争环境等诸多问题,现在的疫情更是雪上加霜。因此,企业自救、利益相关者互救、金融机构支持、政府帮扶纾困,势在必然。其中,自救是根本,互救是必要,帮扶支持是必须。以下的建议希望能对非常时期与疫情抗争的企业有所裨益,同时,也希望能对当前时局下的政府决策部门和金融机构有所参考。

第一:生命至上、健康第一,防疫为先、剩者为王

病毒肆虐、疫情凶猛,企业当前应优先做好疫情防控,优先确保员工和企业家自身平安健康。生死之外无大事,只要活着,一切皆有可能,活下来才有一切。“剩者为王”不仅是指在惨烈竞争中剩(活)下来的才是王者(最强者),更深层的意义在于,不能在竞争中剩下就等于退出舞台。活着最重要,活着就有柳暗花明、峰回路转的机会。此次新冠肺炎最可怕之处是其高传染性和致命性。短短数日,仅华中科技大学就有三位教授因新冠肺炎离我们而去。对新冠肺炎的烈性传染绝不可轻慢和侥幸。轻慢比恐慌更糟糕,而侥幸不仅是病毒扩散蔓延的催化剂,其本身就是最可怕的“病毒”,极有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

“墨菲定律”曰:只要有可能,就一定会发生。这也是为什么政府要求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减少出入人群密集区域,严格做好科学防护的原因。传染病之所以叫传染病,就是因为它会扩散易感染。病毒扩散遵循一定的概率分布,躲过病毒就是要进入概率分布的尾部,使染上病毒成为小概率事件。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注意保护好自己,千万不要成为“墨菲定律”悲催的现身说法者。当前,全国各地企业陆续复工复产,为做到疫情防控和工作生产两不误,需严格执行地方政府编制的复工指南,切实落实防控组织、防控措施、应急预案、内部管理、宣传教育“五到位”,以及人员健康管理、办公及交通管理、用餐管理、场所管理、监督检查“五强化”,把各项防控和服务保障措施落细落小,落实到位,不留盲点,不留死角。例如,华为出台的疫情防控管理规则就非常详细,细到鼓励员工自带餐具和餐食,就餐时不允许面对面坐着等。防控疫情,人人有责,做好自身防控,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和社会负责。

企业家和骨干员工处于人际网络节点中心,工作交接面宽接触人多,是易感人群,尤其需要落实最严格的防护措施。危机面前,良好心态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恐慌焦虑、愤懑苛责等负面情绪的滋长蔓延,会成为现实疫情的帮凶。要高度重视“心理抗疫”,不传谣不信谣,不过度敏感,不因为捕风捉影的疫情信息而刺激自身情绪,造成应激性心理障碍。同时,对疫情严重地区人民和返乡者抱有同情心和同理心,不歧视不排斥,不随意泄露感染者隐私信息,越是非常时期,越要体现人间的真情和人性的光辉。企业家群体在疫情肆虐期间要比平时承受更大压力,对那些闯生死关的企业更是如此,因而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极端情形甚至有自杀念头。企业家身心若因疫情严重困扰,不要硬抗应尽快寻求心理援助,在专业人士的帮助和诊疗下,重新回归身心健康的积极状态。特殊时期要加强对员工的心理疏导,有针对性地做好人文关怀和精神慰藉。

第二:坚定信心、乐观淡定比金子还宝贵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怨天尤人、愤世嫉俗于事无补,此时平和理性、坚定信心、乐观淡定比金子还宝贵。对个体自然人而言,积极乐观是最好的免疫力;对组织法人而言,乐观的心态、理性的判断、有效的方法则有助于度过艰难时期。企业家要拒绝悲观主义,危急时刻尤其需要保持战略定力,要有每临大事有静气的淡定从容;要以必定战胜任何困难的精神力量和无畏气概,为沮丧情绪和散乱人心注入勇气与信念,让员工坚守希望,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只要正视现实、摆正心态、积极应对,就能汇聚成疫情防控的强大力量。首先,虽然这次疫情来势凶猛,目前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但对战胜疫情要充满信心。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战胜特大洪水、汶川地震、南方冰雪灾害等重大灾难,为战胜鼠疫、甲肝、非典、各类流感等传染性疫病付出了大量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新中国防疫史业已表明,尽管遇到过各种挫折,但在所有传统传染病面前,中国还没有打过败仗。在历次同疫情的斗争中,中国应急管理决策和执行效率显著提高,科研医疗水平及建设保障能力长足进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指挥下,全国动员、全面部署、快速反应,科学防治、精准施策,落实责任,采取集中隔离、网格化管理等最全面、最严格的防控举措严防死守,防控工作高效有序。同时,医学、药学、流行病学等科研和临床医疗机构,加快筛选药物和疫苗研制,中西医结合治疗也取得明显效果。众所周知,中国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有扎实的经济基础和物质储备,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回旋余地,有较发达的医疗水平和公共卫生经验,因此有理由相信,在充分吸取国内外历次应对鼠疫、霍乱、天花、SARS、禽流感等疫情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政府通过持续改进相应公共政策,不断提升和优化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组织机制,上下同欲,众志成城,疫情终将得以有效阻击。非典事件已经证明,再大的事件也只是阶段性、季节性的,只要防控有力,疫情就不会持续太久。

此外,疫情并不是由于诸如杠杆被动收缩而引发的经济危机,它只是对经济社会运行的一种外生冲击。换言之,对企业有机体而言,疫情不是“病”只是“伤”且是“外伤”。当然,“受伤”的程度既取决于疫情的烈度,也与企业“体质”有关。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灾难中,瘟疫和地震、台风、火山爆发、海啸等不同,其特别之处在于,它只肆虐人(生命)却不伤害物。一旦疫情过去,人在物在,企业活力和生机又可以重生绽放出来,恰如非洲大草原的动植物,挺过旱季、迎来雨季,就能从奄奄一息到勃勃生机。其次,对疫情后的经济复苏有信心,中国经济具有超强的发展韧性,疫情不会改变中国经济基本面。应当充分认识到,我国现有的经济实力、物质基础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都较过去明显增强。中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中国独特的制度优势和发展潜力、完备的工业体系、庞大的经济总量、顽强的经济自生能力,特别是千百年来面对艰难困苦业已铸成的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玉汝于成的精神力量,注定了疫情影响只是暂时性的。

虽然突发疫情加大了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经济会有艰难的阵痛,但冲击终归是短期的,不会改变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总体向上的中长期发展趋势、增长逻辑和基本格局。此次疫情防控必然刺激医疗器械产品和以医疗卫生防疫为主的医药产业大发展,拉动健康养生保健产业、保险业等升级发展;必然推动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必然促进互联网、大数据、5G、AI、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影像现实(VR/AR/MR/CR)、机器人、无人机等新技术的加速应用,进一步推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线上线下融合运营的OMO将大行其道,以传统产业数字化为特征的复合型数字经济将表现出强劲发展势头。疫情结束后,随着营商环境改善和市场预期好转,在疫情期间被压抑的一些消费需求有望获得反弹性释放和爆发性增长,特别是互联网医疗、线上办公、直播、远程协助、云游戏、线上教育、视频会议、知识付费、C端免费电影、自助零售、生鲜电商、自助配送等线上服务业,可望迎来井喷式黄金发展期。消费将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继续发挥基础性作用,投资和外贸将随着疫情消退而回归常态。

第三:保守财务、现金为王

自助者,天助之。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讲,企业首先要想办法自己救自己,想想企业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如何尽最大的努力去解决问题、渡过难关。诚然,政府和市场经济从来都不是保姆,企业自保自救、妥善应对才是硬道理。自保自救的底线要求应是确保企业“活着”度过艰难时期。疫情之下现在大部分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不是业务发展而是现金流,春季本来就是现金流的低点,疫情可能会给那些资金原本紧张的企业以毁灭性打击。切记:现金为王!这对企业活下来至关重要。其实,不同类型的企业都将面临资金方面的难题,这次疫情中,健康的现金流和最低现金储备是当前头等大事。企业需要以最坏的打算来准备现金流,尽量减少现金损耗,采取一切措施“捂紧钱袋子”保守财务,控制好预算。为此,需要同时抓好“节流”和“开源”。

在“节流”上,想方设法削减开支、延缓支付应付账款,极限式降低成本。基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针对成本和开支大头,多措并举逐一化解。周知,本次受疫情冲击非常大的餐饮、酒店、旅游、运输、商务等服务行业中,企业成本的主要部分是员工薪酬和“五险一金”开支。在不裁员的前提下,节流最现实简单的一招是与员工商量降薪,共度难关。若不能降薪,欠薪可考虑采用可转债甚或直接折算为员工股份。对于上游的应付款项,及时沟通争取延长付款期限是很好的节流举措。采购支出由购买改为分期付款或租赁;软件支出也可由本地部署一次性付费改为SaaS分年收取。旅行社可与游客商讨不退还相关费用,而是将其延期;同样地,餐饮店可与顾客商量不退还春节期间预订的预收款,将其以更多优惠转为充值卡,或作为债务在经营恢复后获得一定的利息,其目的都是为减少现金流出。

此外,减少不必要的营销支出和差旅开支,更多利用远程视频会议和线上办公形式,也都是节流的办法。至于餐饮企业把春节提前备好的食材拿出去销售以减少过期变质损耗,更是自不待言。“开源”方面,千方百计扩大营业收入,尽力扩展收入来源。对于下游的应收款项,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积极缩短回款周期;对沉淀在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等不同经营环节的资金可酌情变现。对房产、设备等开展“回租”业务,也是解决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有效举措之一。当然,开源还需要利用更加灵活、多元的融资策略。最高效获得资金的方式之一是直接和老股东或新投资人谈可转债;有渠道获得银行*的,要争取尽快拿到,不要在小条款上纠结。融资进行中的企业,若年前已获投资意向,企业、投资人、专业财务顾问三方要紧密互动、充分沟通。企业要坦诚讲清疫情前业务增长预期和企业基本面,投资人和财务顾问要合理评估疫情可能产生的影响。三方可通过远程方式进行尽职调查、人员访谈、交易结构设计和交易文件谈判,并尽快落实交割。此外,与VC和PE的合作也是一种可行的方式。

第四:化运营方式,实现紧致化、弹性化、共享化、精准化运作

特殊时期,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要及时减速换挡,让整个公司和团队迅速有序地切换成紧致化运营方式和中低速运行模式。举措包括:收缩战线减少产能,暂时关闭一些店面,对于个别利润低的产品线坚决关停,降低和节省成本。对人员相对密集的业务,在士气可控的前提下,分批安排轮休乃至选择停产歇业,直至疫情结束。紧致化还意味着企业人员“瘦身”,但作为有担当和践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在过紧日子的情形下也应不裁员或者尽量少裁员。为此,企业可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待岗等方式与职工协商一致。这样既可保留员工工作岗位,同时又实现企业“实际瘦身”,从而也缓解支付压力。此外,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不误,还需要调整优化工作场地和时间,突破固定工时制限制,减少人员现场工作量,形成灵活弹性的生产机制、人员配置方式和时间分配方式。疫情结束前,生产和服务人员需要尽量避免聚集,必须集中的要拉大工作场所里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减少人际接触。

企业要尽量让职工通过电话、远程会议、网络视频、企业微信或者钉钉等方式远程办公,在家完成有关工作。对不具备在家上班条件的员工或工作,应采取倒班等错时措施,要提醒倒班的员工多用手机和对讲机,尽量避免面对面沟通。在企业用工方面,“共享员工”是一种可行的新思路。在疫情持续影响下,一方面一些中小企业面临为因暂时难以复工而“闲着”的员工支付工资的压力;另一方面,因线上网购需求猛增,线上零售企业门店员工、配送小哥职位却出现大量短缺,“共享员工”由此应运而生。通过员工共享,可以使传统餐饮企业、电商零售平台都解燃眉之急。实际上,自2月3日起,盒马鲜生联合云海肴、西贝、探鱼、青年餐厅等餐饮品牌达成“共享员工”合作后,陆续有餐饮、酒店、影院、百货、商场、出租、汽车租赁等32家企业加入进来。通过合作用工、共享员工,可共同抗击疫情带来的冲击,合作解决现阶段待岗人员的收入问题,缓解企业成本压力,同时补充商超生活消费行业人力不足现状,真正实现互利共赢。共享员工这项举措可复制可推广,可从当前线上零售行业推广至物流、制造业等多个有淡旺季特征的行业。

一些有相同目标客户或业务相似、相关或互补的企业,借助共享员工和数字技术,能解决企业间在淡旺季人力资源过剩和紧缺的矛盾,实现供求双方快速精准匹配、联合协同运营,这不仅使劳动力资源实现企业间“削峰填谷”的有效调剂,也使社会资源整体配置效率得以显著提升。疫情非常时期,企业更需要精打细算,更需要精准化、精细化运作。要摒弃平时或有的“广撒网、多钓鱼”等习惯做法,改“扫射”为“点射”,改“漫灌”为“滴灌”。以营销为例,利用数字技术和数据挖掘可实现精准营销。假设企业是一家餐饮公司,如何开展精准营销?首先,可采用地理位置标签,把潜在客户标签紧紧锁定在自己的店面数量最多的城市。其次,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确定核心消费人群,以及好评率高、点击率高、毛利高的“三高”产品,再运用数据挖掘揭示最恰当的优惠活动、开展营销最有效的地段和时段,如此等等。对门店采集的客户交易数据进行精准挖掘分析,向用户推送个性化的优惠信息,还可大大提高客户重复购买率。

第五:借力各地商会、行业协会等新型经济中介组织

以上四点大体属于立足企业自身的自救范畴。此次突发汹涌的疫情,属于典型的外部不可抗力,仅靠企业自救还不够。况且疫情当前谁也不能置之度外、独善其身,因此,上下游企业、承租人、债权人、供应商、分销商等多个利益相关者抱团互救,乃至全社会力量一致行动十分必要。其中,各地商会、行业协会等新型经济中介组织,就是一支重要的可依靠力量,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企业原本是这些组织的重要宗旨和使命。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各地协会和商会不仅率先组织企业和民间捐资捐物,还协调各方共同战“疫”,充分彰显了新型经济中介组织的精神凝聚力、组织动员力和行动执行力。近期,广州市房地产租赁协会发布《致全市业主(房东)的减租倡议书》,呼吁大家共克时艰,号召业主给商户减免2月的租金,3月和4月的租金减半收取。作为对行业协会类似倡议的积极响应,包括万达、保利商业、红星美凯龙、华润置地在内的几十家企业均宣布,给商户减免一个月的租金。仅万达集团一家,免租总额就接近40亿元。对那些租金支出占成本大头的企业这无疑是福音。

协会带的这个好头,事实上已在全国各地产生明显的溢出效应和乘数效应,在全社会共同战疫中发挥了重要示范作用。企业要充分利用各地商会行业协会的信息优势,通过它们迅捷、实惠、便利地获得有关疫情近况、政府帮扶政策,以及经营信息、市场预测、法律咨询等资讯和帮助。得益于协会商会扎根行业、贴近企业、能够有效解行业所急所需所盼、能够精准把脉企业痛点堵点难点的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企业还能获得各类专业性、可行性、实效性强的贴心服务。行业协会商会作为联系政府和企业的桥梁纽带,作为下情上达的介质通道,反映诉求是其基本功能,也具有天然优势。通过它们企业可以直通车的形式,向政府有关部门及时反映广大中小企业面临的真实困难和运营窘境,公正表达诉求,以便各级政府能为恢复生产经营提供更到位、更有力度的针对性帮扶方案。在协会商会的居间沟通、协调和推动下,还有望促成企业间相互承担损失,相互解脱商业拖欠,促成违约、索赔和解。当前,疫情导致支付能力普遍锐减甚至丧失,已引发一系列连锁违约、索赔。借助于协会商会的组织优势、动员优势和平台功能,中小企业间还可通过资产、业务、技术、渠道、市场等协同,实现资产重组、业务整合、技术合作、渠道共享、市场互用和优势互补,实现企业间非均衡分布的各类存量资源和能力再配置再优化。

更进一步,小企业与大企业、单个企业与平台、上下游企业间不但可以有效对接,甚至跨行业、跨领域、跨层次、跨区域的企业也可以实现生产要素的有效对接,从而在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上生成新的产业组合,推动产业分工深化,促进产业能级跃升。

第六:用足政府救助帮扶政策,用好金融机构应急优惠政策

企业特别是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中小企业,要从困境和危机中走出,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帮扶,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近期,各部委、各地和各金融机构雪中送炭,相继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应急扶持政策,为中小企业送来“及时雨”,帮助企业“止血”、“补血”,助力企业解忧纾困。2月1日,人民银行等五部委联合出台30条政策措施,明确要求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积极改进金融服务。通过加大融资支持、适当下调*利率、增加信用*和中长期*等方式,支持相关企业战胜疫情灾害影响。

要点包括: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货币信贷支持力度;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行业和企业提供差异化优惠的金融服务;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运等行业,有发展前景但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对受疫影响严重的企业可予以展期或续贷。近期,财政部先后出台一系列对受疫情影响企业的优惠政策,包括:对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企业全额退还2020年1月1日后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等行业企业,亏损结转年限在现行结转5年的基础上,再延长3年;全国范围内将2月份纳税申报期限延长至2月24日,对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可视情况再适当延长等等。各商业银行也纷纷为小企业“雨中撑伞”。

中国工商银行推出“专属服务+绿色通道+优惠政策”,为湖北小微企业提供信贷审批、资金供给、业务咨询等专门措施,开辟小微企业绿色通道,多措并举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交通银行通过下调*利率、延期还款、无还本续贷等方式全力支持小微企业抗击疫情。微众银行计划在2020年6月前开展逾期客户救助,在不抽贷不断贷的前提下,通过减免利息、延长*期限等方式,降低还款压力。苏州、青岛、上海、北京、四川、福建等地先后出台与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政策意见。以苏州市和北京市为例,2月3日苏州出台《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十条政策意见》,主要内容包括:加大金融支持,确保信贷余额不下降,确保融资成本降低,发挥各政策性银行“国家队”作用,鼓励金融机构提供保障性金融服务;稳定职工队伍,实施援企稳岗政策,缓缴社会保险费;减轻企业负担,减免房租税费,延期交纳税款,扶持中小企业创业园等。

2月5日北京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促进中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从减轻中小微企业负担、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保障企业正常运营三个方面,提出16条举措支持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2月13日,澳门特区政府宣布了用五大举措应对疫情的经济恢复计划。包括:减税降费、推行中小微企业援助和利息补贴计划、加强民生措施,支持弱势家庭、提升技能培训。具言之,所得补充税减免30%,职业税免税额提升70%,2020年住宅房屋税全免,所有娱乐场所免6个月消费税,免2020年行车税,免政府所有申请印花税及准照费,并推出中小企业*利息补贴计划,医疗券额外注入600澳门元,水电费免收三个月费用,所有居民派发3000澳门元电子消费券。另外,在推行中小微企业援助及利息补贴以扶持企业存续的措施方面,一是推出临时性“中小企业*利息补贴计划”,适用对象为因疫情导致资金短缺而获得银行*的中小企业,由政府提供承担最高*额200万、最长3年的4%补贴利息。二是推出中小企业营运少于2年的特别“中小企业援助计划”,提供上限60万澳门元的免息援助*,最长还款期8年。在疫情肆虐中的中小企业,要用足国务院、中央部委及省市政府部门近期应急出台的企业扶持政策,包括返还失业保险费、减免或延期支付税、社保等行政事业费,补贴租金等。企业要做到可用尽用,如强化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资金支持、降低疫情防控期间企业用电成本、确保重点企业用工、助外贸企业抗疫情渡难关、保障中小企业有序复工,以及缓缴社会保险费、减免中小企业房租、减免中小企业税费、延期缴纳税款、扶持中小企业创业园等一系列减负减税利好政策,以减轻企业负担、稳定企业经营基础、缓解因疫情而导致的不利影响,缓解资金链紧张压力、减轻用工和一般性经营成本对资金的需求。与此同时,企业也当用好各金融机构近期推出的一揽子应急优惠政策,诸如:提供信用*支持、下调*利率,取消反担保要求等。

当前,最大的不确定性是疫情的不确定性。如果疫情延续到三四月份,相当数量中小企业的命运将岌岌可危。鉴于各地财政实力和中小企业行业分布不同,企业受疫情影响的损失状况和维持生存能力也不同,政府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需进一步加强调研,及时序贯出台更具针对性的帮扶政策,在税费减免、银行*或续贷、稳岗补贴、产业补贴等有关政策方面再加码、再细化。比如,可否考虑适度减免中小企业债务?可否考虑由财政出资或发行特别国债,成立国家及地方中小企业救助、振兴基金? 此外,基于许多企业面临现金流断裂的严峻现实,政策要“减加并重”,在减免税费同时要特别注意做加法,通过给予疫情受损企业财政补贴,真金白银地支持困难企业挺过难关。同时,建议政府税费和财政补贴支持政策更加落地,施策更加精准。 2月10日,魅KTV投资人、桔子水晶酒店创始人吴海在其个人微信号中发文,认为目前各级政府出台的扶持中小微企业的政策实效不彰。他现身说法,对缓交社保、中小微企业*、国有物业减免租金等政策逐条对照分析。以租金为例,他认为依据现行政策,企业依然要背负不开业状态下的租金成本,租金并未得到实在减免,政府补贴给物业方的钱,实际也没有最终贴给租户。客观地讲,吴海反映的情况并非孤例和个案,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典型性,值得有关部门重视。在接下来对中小微企业的帮扶救助中,建议政府靶向施策,使政策精准落地,做到效果不打折,初衷不走样。

第七:赋能强筋,逆势突围

危机孕育生机,风险酝酿机遇。企业在关切当前生存的同时,还需关注未来发展,恰如过严冬既要冬眠,还需冬泳,乃至冬猎一样。如果说生存是燃眉之急,发展则是当务之急。战术上固然需要首先解决燃眉之急,战略上则需将当务之急置于更高优先级。须知,之所以有现在的燃眉之急,根本的原因是当初的当务之急没做好,当务之急是“因”,燃眉之急是“果”。做好了当下的当务之急,未来就可以减少乃至不出现燃眉之急。当务之急之于燃眉之急,就像灰犀牛之于黑天鹅,若能高度重视并积极应对大概率的灰犀牛事件,小概率的黑天鹅事件出现时,就不至于那样狼狈不堪。

塔勒布在《反脆弱》里提出一个有见地的观点:脆弱的反面不是坚强、坚韧或强固,而是反脆弱,即顺势、借势变化而完成颠覆性变革,创造新未来。此次疫情或将成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进程中一个具有标志性的时间节点。此次疫情催生若干新业态,倒逼生产生活方式加速朝着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现在,远程办公已经起步,接下来云业务、大数据、人工智能都将广泛应用,云办公、云协同将推动把物流、营销、研发乃至财务、会计、人事、质量等管理工作都上网,未来以电商为代表的“平台经济”将成为面向消费者终端行业的主流,人工智能+大数据+5G+量子计算+区块链等将给各行业带来深刻变革。时代潮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未来已来,2020年是5G商用全面启动年,企业要高度关切新业态、新模式和新趋势,及早做好战略预判和前期谋划,力争在当前疫情下逆势突围,并乘势而上。利用当前疫情这个非常的“闭关”时间窗口,企业家们还要抓紧修炼内功、固本培元、赋能强筋,多思考平时尚未深度思考的诸多问题。比如,中后台建设问题,之前很多创业公司都是忙着做(前台)增长,不够重视中后台建设,或者说顾不上。传统上中后台建设包括:组织、文化、人力结构、内部系统,以及整个内部协作的流程等,现在其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后台与前台的边界越来越模糊,随着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快速更新与普及应用,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朝着去中心化、扁平化、分布式方向演进,企业面临中后台建设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的双重挑战。此外,诸如数字化战略转型、线上业务与业态重构、组织变革与流程再造、产业升级、生态位建构,以及人机协同与智慧管理、不确定性驾驭与韧性管理等,也都需要企业家积极直面,潜心思考。谨记,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

本文内容源自每日经济新闻

编辑:颜回

(本文转载自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