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与感恩 会计口述历史10年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2021-12-17 13:36 浏览量: 2946

会计口述历史项目从2018年第一次参加“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得到最高认可,我们努力了3年。项目从2012年4月起步,迄今将近10年。我们记录了64位前辈,出版了2本口述文集,发表了数十篇文章,发布了数十个视频片,推出了一门讲座,得到了包括部级领导、口述者本人、会计从业人员、在校学生等读者们的广泛好评。在2012年出发的时候,这些我们都没想到,那时我们就是想抓住机会拍下那些已经凋零得所剩不多的会计学界老前辈。近10年,走这么久,走这么远。是因为我们心中的那个情怀还在——致敬为会计理论和实务做出过贡献的前辈;是因为没有人来继续做,我们放不下这个担子;是因为这10年得到了很多的支持,得到了很多携手和助力。

把情怀变成行动,需要有机会。这个机会在2012年4月来临,时任副院长的谢荣教授牵线,我们得以记录了他的博士导师——已经90岁的徐政旦教授。徐教授于2013年逝世。我们因为一个偶然,抓住了再也不会有的口述记录机会。提供这些记录机会的人很多,这些人首先是64位口述人,是他(她)们认可了会计口述历史项目并接受了口述。还有一批是热心的会计人,他们推荐、牵线、提供记录建议,有的还陪同口述记录。口述历史不同于普通访谈的一个关键点,在于记录双方的历史责任感,对于真实记录的高度追求。有了这些提供帮助的人们,达到这样的目标才有了可能。感恩,谢谢提供会计口述历史记录机会的各位!

持续地抓住机会,把情怀变成行动,还需要资金的支撑。会计口述历史项目是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发起和组织,并由社会捐助资金推动运转的公益项目。项目的第一笔捐款来自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2012年,我们的团队成员从该所深圳分所所长郭晋龙先生手上拿过2万元现金。第一笔个人捐款则是2013年来自北京中瑞诚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创始人、主任会计师何培刚先生。截至12月16日,累计有32位个人、17家机构(为中注协和会计所)提供61次捐款(含办理中的),捐款金额有百元级,也有十万元级,有的甚至捐助了不止一次,合计捐款额近140万元。这些捐款有的是因为认可我们的项目而主动提出捐款(如中注协),有的是一个微信募捐就马上电话联系安排捐款(如苏亚金诚会计所),也有时隔多年劝募来的。为会计口述历史项目筹款是一个推介项目和得到/得不到认同的过程,其中也有一些挫折。不过总的来看,还是“得道多助”。今年,我们通过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开展了新的一轮募捐,很快为项目的运营解决了燃眉之急,也筹集到了能保障项目运转一段时间的资金。感恩,谢谢为会计口述历史捐助资金的各位!

会计口述历史项目所做的工作包括了记录、整理、传播、研究等。会计口述历史,是为未来而记录过去。发挥会计口述历史的价值,重点在于传播。10年来,为会计口述历史项目提供传播机会的人和机构也很多,这些传播有口口相传,有通过中国会计视野网、《中国会计报》、第一教学楼、微博、微信、《会计口述历史(第一辑)》《会计口述历史(第二辑)》等媒介的传播,也有通过讲台的传播。去年在我院公共管理培训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会计口述历史》走进高端会计人才培养的课堂,成为“开学第一课”之一。在这些课堂内外,我们能从学员们的反馈中看到传承会计文明、发扬前辈精神的可能性正在变为现实。感恩,谢谢为会计口述历史而努力过的我们

(扫码查看 会计口述历史项目捐助人和致谢人最新名单)

会计口述历史工作最初是我院中国会计视野团队的一个自发活动,有几个人陆续参与。目前已经成为学院推广发展部的职责范围之一,有一个3-4人比较稳定参与的团队。但是10年来参与这个项目的工作人员远不止这些,还有来自学院的其他同事,以及来自院外的临时或长期的志愿者。我们都尊重会计职业,我们都对会计历史感兴趣,我们都尊敬会计前辈,因为会计口述历史,我们同行(过)。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是一个可以做事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有幸做了一件多方受益的公益项目。感恩,谢谢为会计口述历史而努力过的我们。

会计口述历史的第一个十年临近尾声,下一个十年即将开启。在新的路途中,我们会遇见新老的朋友,也会有新的收获,也会有新的感恩。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