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毁中国企业的力量——华盛顿大学福斯特商学院终身教授陈晓萍/文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2014-10-28 00:00 浏览量: 2426

注:本文发表于《管理@人》杂志(2010年9月26日),作者为华盛顿大学福斯特商学院终身教授陈晓萍博士,陈教授给项目学员讲授《人力资源管理和领导力》课程。

曾经以为,近年来在中国发生的多起与诚信有关的事件(如假奶粉、假疫苗等)已经让国人看见了作假的恶果并从中吸取了教训,没想到最近发生的唐骏学历门事件、飞行员履历造假事件及其引申出来的大量讨论却让我感到作假之风非但没有收敛反倒有愈演愈烈之势。其实一个人或企业作假不外乎三个原因:第一,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虚荣心)。比如唐骏在国外读了这么多年书却始终没有拿到博士学位,心中一直有个黑洞,为了填补这个黑洞,他决定用不到3000美元的货币购买一个博士学位。这个洞当然填得不太踏实,但在经过几番内心挣扎之后,他一定渐渐地改变了自己对此假学位的看法,并且开始认为那就是一个真的学位,而他自己就是一个真的博士。因此后来在别人纷纷介绍他是博士时,他也就笑纳了。

企业也是如此,谎称自己的产品赢得国际大奖,或者让自己产品中的蛋白质含量很高,都是想树立自己企业的良好形象,满足自己是成功企业的虚荣心。

第二,为了迎合社会的期望。中国社会一向对读书人多有尊敬,“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是我们的古训,因此对于拥有高学历的个体另眼相看。在某种意义上,学历确实可以用来作为评价一个人的能力(或潜能)的指标,所以用学历这个显性指标来作判断就变成了习惯。对于一个没有高学历的个体来说,要让别人对他/她重视看见其价值,最方便的方法就是给自己搞一个学历,这样就为自己要跨入某个门槛消除了障碍。同样,因为中国社会对在国际上得奖的产品比较认同,所以企业要树立自己的品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宣称自己的产品获得国际金奖。

第三,以为假话永远不会被揭穿。作假的人和企业心里一定发虚,因此会千方百计地造势、圆谎,希望所有的人都像他们自己一样已经完全地被自己欺骗,完成了谎言变真理的全部过程。然而,这些人往往低估了群众的智慧,并且忘记了中国人的千年古训,那就是:真相总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

其实,一个人或企业通过作假的手段来迅速取得出人头地鹤立鸡群的效果,需要具备的一个条件就是社会的绝大部分个体和企业都没有作假,只有这样,你的作假才容易蒙混过关。如果一个社会已经失去基本的诚信,那么当你把自己吹得天花乱坠的时候别人一定不是佩服而是怀疑。同样的,当只有一个中国企业作假的时候,这个企业可能得到短期的好处,但是当其他企业看见这些好处也都开始了多多少少的作假时,整个中国企业的名声都会遭到破坏,连同那些没有造假的企业。这时,我们就会看到,摧毁中国企业的力量不是全球化竞争的激烈,不是科技水平的限制,不是外部势力的别有用心,而是自己诚信的丧失。

如果缺乏诚信的人还在中国的企业身居要职,那么不管他们的能力如何强大,迟早都将把企业引向毁灭。

编辑: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