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帆:一个中国经济观察者的自我修养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2019-11-08 08:02 浏览量: 3444

MBA中国网讯】2019年,何帆教授带着对社会慢变量的持续探寻,加盟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从被动到主动:选择来交大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在职业生涯前20年,何帆都属于顺风顺水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读了硕博,自然而然就留下。从做编辑部主任开始,然后做所长助理、副所长,对环境很熟悉,觉得做的又很有意思。后来离开社科院来到北大汇丰商学院,又从北大来到交大安泰,更清晰的人生认知让他主动进行了航向的选择。从体制内行政工作中走出,回归学校,初心仍在。“我也比较喜欢教学,跟学生在一起的时候能够有更多新鲜的一些想法,所以就这么从研究所到了学校。”

而离开北京是为了更好的理解中国。想更好的理解中国,应该在几个不同的城市比较深入的了解。“我总觉得不能就这么按照一个固定的轨道,就这么过去。这个平台这么大,这个舞台这么大,总得做一点有意思的事情。”上海的优势就体现在,有更多高校和更多学术交流的机会。上海的城市魅力和交大科研团队的吸引,最终促使何帆来到交大。

中国学者的使命是结合中国的现状理解中国

何帆对现在研究的理解是,应该结合中国的国情去找寻一些突破,因为中国发生了很多变化,没办法完全用典型的主流的西方理论来解释,更容易找到一些悖论,做出来的研究更有意思。

中国文化本身博大精深又博采众长,看到其中的复杂性,才能够把它的优势发挥出来。“我们现在隐约知道中国在很多东西上做得很成功,但是我们不知道它为什么成功,现在等于是在看一个被打马赛克的图片。我觉得这一代学者有一个共同的使命,就是把马赛克去掉,然后让大家能看到真正的中国的东西是什么?”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开头说,那个时候万物都没有命名,当我们讲到一个东西的时候,还得用手指去指指点点。“我们现在就是不要用别人的手指指指点点。”中国学者的使命是去研究如何用中国的现状讲清楚中国发生的变化。

经济学本身就没有那么多的数学模型,原来中国的经济学家是靠调研去理解中国。通过调研报告解剖麻雀,而这个传统慢慢被大家淡忘了。“我们喜欢出去看,我们喜欢交朋友,我们喜欢各地的美食美景,但是其实我们想的是你怎么去理解中国,我觉得工作都是在想怎么去理解中国,你去跟人交流,也是理解中国。”

对年轻学生的建议:保持好奇心

时代发展迅速,许多当下常见的经济习惯已经超越了教科书的知识范畴,调研就显得更为重要。让何帆教授感到略有遗憾的是,现在的年轻人调研的太少。“我觉得他们的基础方法都特别好,唯一缺的就是火苗不知道怎么着被熄灭。我们的教科书特别陈旧,很多知识已经被现实颠覆。比如你已经有电子支付了,原来讲的那些定价理论全部都是不对的。在这个信息时代只要你有高中文化就都可以学,但是首先得有兴趣,当你被兴趣驱动的时候,成就才能更大。”

抱着好奇心去调研是指引何帆研究的一个方向,意想不到的矛盾点往往会成为研究的突破口。何帆在研究饭圈的时候,遇到了两个悖论。第一个就是年轻人不愿意干活的认知和饭圈女孩的严格考核机制形成的矛盾。“我们听到很多说,年轻人不喜欢科层制度,不喜欢考核。但在饭圈,它有KPI考核。为什么同样的东西,你在每天上班的时候就不喜欢,你在饭圈的时候就喜欢?”第二个就是饭圈崇拜的标准异化了,“这些人唱的跳的都不好,为什么会被崇拜?像我们那时候崇拜都是你必须得很有才华,是一种高山仰止的喜爱。后来发现其实思路不是这样的,这实际上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粉丝其实更像是投资人,认为我要去参与,主人翁的意识非常的强。”

何帆认为即便是粉丝文化这类现象,也需要看到背后的跨学科背景,“它是一个文化现象、社会现象和组织现象,但是为什么在这个时期出现在这个时点出现,它有它的经济背景。不能说是经济决定论导致它就一定会这样,但是由于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了,收入差距扩大,这种背景你是不能忽视的。”

行业研究需要跨学科的尝试

通过对行业的跨学科研究及调研,是擦掉马赛克的重要方法。如果局限于原来单一的专业做行业研究,就无法深入进去。跨学科的行业研究,在何帆看来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我希望能够选一两个行业看一看,摸索出来一套从不熟悉到熟悉的方法。我喜欢干的事情就是要有挑战,然后必须得是跨学科,这比较对我的路数。”

从生物学的角度去看行业的生态系统的演化进程,是何帆独特的行业研究方法论。“拿社会网络分析做中国的企业,它应该是一个像生态系统一样的,你能够在网络里头看到关键节点。如果你要去看企业的话,中国的企业几乎没有能够在这些大厂商的供应圈里头做头部的。这说明中国经济是很大,但是中国企业还缺少真正的跨国公司。另外一个方法是,去看它的生态系统里能够占有的所有资源的总和,然后去看这个物种和另外一个物种之间的共生的关系。所以从这个角度其实能把它刻画的更真实一些。”

何帆每年都会总结出中国发展的变量,差不多每一年会自己提一个问题。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要筛选出来五个很重要的变量,通过五个变量切进去看中国大概发生的一些变化。今年想回答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经济的基本盘到底是什么?中国发展里面别人夺不走的那个核心到底是什么?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回到演化算法这个方法论中:就是把中国想象成一个有机体,它自己在演化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

被问到作为中国经济学界的社会洞察者这个角色时,何帆笑着说:“我们每年都能够去跑实地调研。不着急,哪怕我一次没有看清楚,如果是能够连续看30年、讨论30年,我应该是对中国的现实最了解的学者之一。但观察者得时刻审视自己,做好随时承认自己犯错误的准备,因为我们属于现场解说,你也不知道最后的结果是什么,也会有推翻以前结论的可能性。”

何帆希望在未来的30年里,能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像观察一棵树一样细致的观察中国的变化,观察中国的这颗大树的生命力。在时代的激荡下,成为中国发展的讲述者。

编辑:采正东

(本文转载自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