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70周年校庆 | 《中国科学报》:上外“多语种+”教学模式改革 让语言从“目的”回归“工具”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2019-11-28 11:30 浏览量: 2513

MBA中国网讯】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亚语系主任吴爱荣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上外人”。1995年从上外毕业后,她便留校成为了一名俄语系的老师。

就在吴爱荣走上讲台三年后,基于学生时代的翻译兼职经历,她和另一位老师共同开设了一门“外贸俄语课”。简单地说,这门课就是用俄语向学生讲授商务谈判、贸易合同等专题外贸知识。当时的吴爱荣或许根本想不到,就在她开设这门“偏课”二十多年后的今天,“用俄语讲授外贸知识”会成为她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伴随着这种改变的,是一场她和她的同事从未经历过的教学变革。

一种探索:“多语种+”培养的新文科”人才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上海外国语大学在长期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养成了严谨认真的教学风气,这一点吴爱荣深有体会。

她清晰地记得,初入上外读书时,有一位杨老师每晚下课后都会帮学生一个个地纠正发音,“就像教孩子说话一样”。吴爱荣学生生涯的前三个月就是这样度过的,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很好。

严谨认真的学风到任何时候都是必须坚持的,但面对如今全球化和网络化的新时代,仅有这一点够吗?

2018年10月,教育部等部门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中,首次增加了多门人文学科,“新文科”概念浮出水面。而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务处处长姜智彬的眼中,新文科一方面需要开设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兴专业,另一方面要用新的范式丰富既有文科专业的内涵。“新文科需要创新性地推进专业改革,从专业核心优势扩张到相邻的交叉性专业领域,并反哺强化原专业的核心优势。”

松江校区图书馆多语阅读空间

正是基于探索外语教学与多学科交叉的考虑,上海外国语大学正式启动了“多语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所谓多语种,即将学生从单一语种的学习,转变为精研1~2门主要语言,同时学习一门认知语言(即能借助字典阅读和进行简单日常交流)。对于这类语言,学生具备简单沟通能力即可。”姜智彬说,“而所谓‘+’,则是要在多语种的基础上,将不同学科打通,从而形成复合型学科结构。”由此,在学生语言结构中,力求形成“一专多能”的格局。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认为,“多语种+”人才培养目标可总结为九个字——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作为语言类大学的学生,对语言一定要精通,与此同时,还要对语言对象国有所了解。”如果是学习德语,就必须对德语国家乃至欧盟的历史、文化、社会等情况比较熟悉,同时还要掌握一门相关学科的知识,具备在某一领域能够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

如此,才是“新文科”人才。

▌一项改革:从“微课程”出发 语言不再是“目的”

为了实现对语言人才的全方面培养,上外也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微课程”便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吴爱荣所开设的“外贸俄语课”便是“微课程”中的一部分。谈及此类课程与一般的语言类课程的区别,她打了一个比方:“以前练的都是语言本身的基本功,现在我们加强了语言在某一领域的应用。”

前几年,一位曾学过外贸俄语课的本科生到浙江某公司实习,在一次业务会议上,领导拿出了一份全俄文的外贸报价单,在场的实习生中,只有这位本科生看得懂这份有许多专业术语的报价单。“除了他,硕士博士都不会,领导一下就看见他了。”吴爱荣笑着说。

毕业生返校探望吴爱荣老师

“‘多语种+’是一个具备紧密联系的整体性系统,既是对外语学科内涵的拓展,也是跨学科交叉育人的尝试,体现了对于新时代外语学科建设的思考。”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岩松说。

在上外从事瑞典语教学的教师沈赟璐,最近刚刚向学校申请开设一门用瑞典语讲述瑞典国家概况的课程,并已经将教学大纲、课程设计等材料交到了教务部门。对于未来的这门课程,她坦言并不轻松。

“课程改革不能光喊口号,学生培养方案必须进行调整。”沈赟璐说,“在以前的课堂上,语言就是目的,而在‘多语种+’的课堂上,语言既是目的也是工具。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做一些分析,与中国的实情相结合,产生新的思考,这就需要老师将自己的研究和思考融入到教学中。”

▌一所学院:创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区

作为一所外语特色鲜明的高等学府,上外十分注重学生多语种能力的培养。除了教学之外,吴爱荣还负责哈萨克语和乌兹别克语两个新专业的教学管理工作。学院要求学习这两门语言的学生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同步学习俄语,直至大四毕业;加之全校层面的英语学习,可谓“三门语言加身的复合人才”。

多语加身,学生们常常自嘲,“学中亚语学得头都秃了。”但依然有部分有语言学习天赋和特别爱好的优秀学生,出现“吃不饱”的情况,对于他们,上外还提供另一份“特别食谱”。

2016年,上外针对优秀本科生开设了卓越学院,依托学校强大的多语种、跨学科交叉和高水平师资优势,采用多元化培养模式和个性化培养方案相结合的英才教育模式,重点培养“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

姜智彬的另一重身份便是卓越学院执行院长。“卓越学院的设立,既是为优秀学生搭建新的学习平台,也是在全校范围内为多语种+的实施树立一个标杆。”其生源从新生中选拔,学生考入卓越学院后,除了专业课在原学院学习外,其他课程均在卓越学院学习,实施个性化培养的荣誉教育,采用“双院制”管理模式。

“学院对学生的培养划分为四个方向,分别是多语种高级翻译、多语种国别区域、多语种国际组织,以及多语种外交外事。”姜智彬说,培养国家急需兼具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擅长多元文化理解与沟通、在国际事务合作与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卓越国际化人才。

哈佛大学著名人类学家Michael Herzfeld在卓越学院主持工作坊

2016年9月,卓越学院招收了第一批学生,共33人,目前正值他们的就业招聘季。经统计,该批学生中,有2人进入外交部工作,14人直升国内高校研究生,17人留学国外继续深造。每一位进入卓越学院学习的学生,都会在全校范围内选择一位学业导师。沈赟璐今年便成为一位卓越学院大一新生的导师。谈到自己的这位学生,她满是赞美之词:“他的思路很宽阔,观点犀利,批判性思维比较强,面对新知识不是简单接受,而是提出质疑……”“我也许会让他参与到我的课题研究中吧。”与记者的交谈中,沈赟璐说。“是现在吗?”“不是,他现在才上大一,但是未来,谁知道呢……”

编辑:采正东

(本文转载自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