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讲师宋帆:暹罗传妙语,云帆渡迷津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2018-09-18 17:06 浏览量: 3181

MBAChina网讯】编者按:

穿行于芷兰芬芳的暹罗国度,端庄古韵与异域情调交织错落;触摸万象千佛,品读磅礴史诗,俯拾绝色光影。本期,上外优秀教学奖专访带大家走近泰语专业宋帆老师,看她如何带领泰语同学们,去感悟这“泰”不一样的语言魅力。

由纲及目,由浅入深,循循善诱之

宋帆老师自2003年以来一直承担泰语专业的主要授课人之一,到目前为止教授过几乎所有开设的课程种类,学生包含所有年级。“每一届的课程设置都在摸索之中,必须带着发展的眼光进行课程设置改革和教材编纂。老师们会根据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的变化,来调整课程设置,对每个年级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要求,并因材施教。”

例如低年级教学中的发音训练便是泰语教学的难点之一。宋老师解释道,尽管泰语和汉语同属于汉藏语系,同学们在语法学习上没有遇到太多障碍,但是泰语语音较复杂,独特的五个音调和汉语习惯很不同的。“还有像长短音、尾辅音这些独特的语音区分度很小又很难辨别,学习时掌握起来有相当的难度,应用中很容易因忽视而造成较大的意思偏差。”

扎实的语言基础在泰语学习中至关重要,宋帆老师对此倾注了极大的心力,利用课后时间额外辅导,一对一纠正发音。此外,为解决不同方言区的学生对泰语掌握程度不一的问题,宋老师采取了互帮互助的学习方法,“将能互补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鼓励他们课后互相传授发音技巧,直到发音正确为止。”

宋帆老师又为不同水平阶段学生编写了阅读材料和翻译练习以及其他相关教学材料,开展以规范泰语语音、提高阅读能力和扩展词汇量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活动。借此,学生们得以在扎实的泰语听说读写能力基础之上增强翻译训练和写作等语言技巧,从而进一步提高语言能力。教学中还注重将语言与文化结合起来,培养学生通过自主的研究和创新,在泰国国情和文化研究方面获得更多的学习心得。

引而不发,兴于乐,成于学

在潜心投入教与学的大背景下,对教学方法与模式的创新才有意义,才能让师生在教学相长中获益匪浅。一方面,泰语系教师制作了内容丰富的教案和大量自编教学材料,通过教材的改进促进教学的改革,除精读及会话课外,泰语专业采用自编的教学内容达百分之80以上;有的专业如新闻报刊选读课程全部采取自编教材。另一方面,宋帆老师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即便是会话课,也会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利用泰语歌曲和泰语影视剧等多媒体教学资料来补充自己的教学。

“在班级里,有些同学擅长唱歌表演或者爱看泰国影视剧,我就加入了不少泰国歌曲和影视片段的介绍,并鼓励他们在课后时间编排一些泰语小话剧并制作网络视频,利用这些同学的兴趣带动和感染全班,通过歌词和影视剧台词的学习,学到了原汁原味的泰语。”在口语训练时,宋帆老师尤其注意多种方法,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开口。例如引进各种国内综艺节目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训练口语,如模仿芒果台快乐大本营节目的《谁是卧底》的模板进行改进,改制成生动有趣的泰语游戏。除此还采取众多的形式如课堂辩论、职业模拟表演等形式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

谈到不久之前泰语系与泰国法政大学人文学院开展的文化交流活动“法政文化节”中,泰语系大三的同学们对泰国电视剧《天生一对》的重新演绎,宋帆老师的笑容中有着欣慰的自豪:“那些在场的泰国人都很惊讶,都问这是中国学生配的吗?真的听不出来。”

在泰语古典文学的课堂上,艰深晦涩的泰国古代长篇叙事诗歌成了教学的难题,如何防止学生们在学习探索中浅尝辄止、避重就轻变成了宋老师思考的问题。例如在泰国闻名遐迩的古典文学作品《拉玛坚》的学习中,她利用播放视频等方式,使同学们对其含义及背景有一个更深的了解。“我们不光要同学们理解语言,这些古典文学也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反映了宗教信仰的影响和社会价值观。我们会更多的侧重分析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并与现在进行比较。”

视其所以,察其所要,同力协契传道业

宋帆老师认为,要使得泰语专业教学取得良好效果,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我们专业现在还有两名优秀的本校教师,每学期都有1-2名资深外教。平时,我们也经常沟通教学上的细节问题。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特点和所长,教师之间的积极经验交流,互动互补,将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教书与育人是教师职责的重要的两个方面。泰语教学不仅要面临如何把书教好这一问题,还要学会将自己真正融入到学生中,听取他们内心对泰语学习的需求与困惑。在充分尊重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使他们结合自身优势与专业特点学有所用、学有所长,为他们排忧解难,塑造良好的班级学风。“很多人把学习效果如何归结于老师教学水平和学生个体是否用功学习,其实这是比较片面的认识。每个学生都处于集体之中,长时间的共同学习会使得学生互相影响,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出现不同程度的趋同。因此,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努力塑造班级良好的学风。充分鼓励和发挥一部分学习兴趣浓厚、有钻研和探索精神的学生的带头作用。依靠学风建设,带动整体教学。”

幽兰生芳蔼,君当自勉励

在新时代和新形势下,上外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围绕“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着力培育 “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为了达成这一培养目标,需要大力推动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观,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我们的每一门课程,都不仅是单一的语言基础教学,而是融入了更多的国别区域知识,努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更多地采用自主型、协作型和研究型教学,启发和引导学生勤于思考,鼓励学生撰写课程论文,开展小研究,扎实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谈及非通用语言教学遇到的困难,宋老师说,有些同学会认为泰语是小语种,学起来难,找工作更难,因此没有足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帮助学生树立争取的学习观,成为教师的最大难题。宋老师寄语所有学习泰语这门“小语种”的同学:选择泰语并不意味着求学的路越来越窄,而是打开了一扇新的通往世界的大门。通过深入了解泰语语言及文化,进行东西方文化比较,会发现自己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对世界的认识越来越全面。大学学习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作为一个学习者,一定要耐得住寂寞,而不能太过实际,只肯学些皮毛。采访的最后,宋老师送上一段泰语名诗,激励上外学生努力学好自己选择的专业。

编辑:

(本文转载自上海外国语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