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谢晋宇教授:公共人的衰落

四川大学商学院
2019-04-02 09:00 浏览量: 5770

MBAChina网讯】身边常有人感慨,好书是越来越少了。但事实并非如此,那些经历时间考验的好书永远存在。培根曾说过:“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本期荐书人

谢晋宇:经济学博士、四川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参与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重点课题。曾获上海市第八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天津市第八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黑龙江第八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生涯开发、艺术品投资与鉴赏、艺术管理与艺术产业管理。

谢教授说:

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两本书讨论的是同一个母题:人的公共性。

桑内特的《公共人的衰落》在45年前出版,而王笛的《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的微观世界1900~1950》出版于10年前。两本书尽管成书相差35年,但是却形成了十分有趣关系。故将这两本“姊妹”一般的书同时推荐给大家。

推荐书目一理查德·桑内特《公共人的衰落》,(中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年

内容简介

桑内特从“视觉导向”切入,通过对城市文化和社会变迁的细致描摹,凸显了城市实体空间中人们的活动、交往、展示及其具有的公共意义。和古罗马时代的丰富的公共生活比较,现代社会缩小了“共同体”的范围,低估了陌生人之间的共同体关系的价值。桑内特认为现代社会普遍的自我迷恋和亲密性专制是公共生活衰落的结果。

推荐理由

我们的生活是与所有人都相关的。如果要给公共生活的价值一个定义,这句话可能是最恰当而简洁的。但是,事实是作为公共人的角色却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不再在公共空间表达自我,而更多变成了观众,正如书名所言:公共人衰落了。

桑内特的观察是睿智的。他认为专制不仅是高压、监视、监牢、催泪瓦斯,也可以是眼泪、房贷、威士忌、香烟、家居用品。这些东西形成的专制可以如此亲密无间与微妙,桑内特称之为“亲密性专制”。这多么像我们今天的家长的“爱”:大家过节都会讨论的“逼婚催子”看来就是“亲密性专制”的绝佳例证。相信MBA同学对“亲密性专制”还有许多来自自我生活的例证。

作者从历史资料中截取材料的方法让本书读起来没有社会学理论著作所特有的枯燥乏味。他以18世纪50年代的巴黎、纽约和伦敦的城市公共生活历史为素材,考察了独立于皇室控制之外的社会交际网络在城市的发展,他将视角放到了我们熟悉的城市公共空间:公园、咖啡屋、咖啡厅、客栈、戏院、歌剧院等等,从城市人口、建筑、交通等方面切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学、宗教、艺术、戏剧、音乐、服饰、话语等,其中还特别关注了大家知晓的人物,如巴尔扎克、狄德罗、卢梭等,相信读起来会妙趣横生。

推荐书目二:王笛,《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的微观世界1900~1950》,(中译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

内容简介

作者通过民国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段时间成都人坐茶馆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现象以及茶馆里发生的故事,来勾画最基层单位上公共空间的完整画面,提供一个在“显微镜”下观察城市社会的机会,从而以一个新的角度理解中国城市及其日常生活,并论证一下以下观点:一,20世纪前半叶,国家权力渗入并且日益加强至民众公共生活,现代化持续消弭地方文化的特点,造成文化统一模式;二,在此过程中,以茶馆为代表的地方文化,既显示了其坚韧性,亦展现了其灵活性,以对抗国家权力和现代化所推行的国家文化的同一模式。

推荐理由

本书主题和桑内特的主题是惊人一致的,只是作者将场景移换到了我们熟悉的成都,更有趣的是这里讨论的公共空间是作为成都人的我们不能再亲切的场所——茶馆。

作者是四川大学的校友,亦为土生土长的成都人,从小就熟知茶馆生活,也热爱茶馆生活。

这本书和前一本形成难得的关联,大家可以通过阅读王笛的书理解桑内特对于公共生活的衰落的解读,建议两本书交叉阅读。

编辑:

(本文转载自四川大学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