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场直击 | 李晓阳:贸易摩擦之下,中国崛起之路更崎岖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
2018-09-21 17:33 浏览量: 4195

2018年9月15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和凤凰网财经主办的“SAIF金融E沙龙—国际贸易新格局与全球投资新机遇”精彩开讲。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教授、MBA项目副主任李晓阳对这一话题展开了精彩的观点分享。

Part.1

国际贸易新格局:中国对美进口增速缓慢

在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对美国的货物出口贸易额在过去的十五年间翻了五倍,这些出口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美国的劳动力市场。美国的制造业就业人口在同时期下降了百分之四十,在新英格兰地区、东北部诸州如宾夕法尼亚、俄亥俄、密歇根等州尤其严重。这也使得这些州的选民更多的支持反对自由贸易政策的特朗普总统。在中期选举日益临近的情况,特朗普也会利用贸易这个借口来为共和党争取选票。

在这个背景下,白宫的一份研究报告指责中国的富有进攻性经济政策威胁着美国和世界技术与知识产权,中国保护本土市场免受外部竞争,同时扩大在海外的份额,控制全球核心资源等。

中国的市场对外资开放的充分吗?今年八月份,银监会终于解除了外资对华金融机构持股比例的限制。然而,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很多外资金融机构例如花旗集团、德意志银行、高盛等都曾经投资过很多中资银行,包括四大行。可是如今这些外资机构都已经把曾经持有的中资银行股份清理的差不多了。我们需要反思:中资银行从这些外资金融机构的投资过程中得到了什么?管理经验、国际视野、公司治理,还是仅仅是走了一个过场,甚至是一段弯路?

Part.2

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

在2008金融危机之后,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做了很多政策选择,让美国经济实现了历史上少有的稳步发展黄金期。美国经济向好,失业率不断下降,其货币政策也在慢慢趋向正常化,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在缩小,联邦基金利率水平在逐渐上升。

在此情况下,中国就面临着比较困难的选择。中国目前在去除经济中过高的杠杆,很多企业、地方政府和个人负债率较高,利息负担不低。如果提高利息,将会加剧众多企业的还款压力,引发经济下行风险。

这就要求我们在货币政策空间比较有限的情况下,采取其他政策来促进经济,例如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而积极的财政政策一般有两个选择:一是财政部增加支出,例如让政府增加购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转移支付;二是减税减费注重财政政策跟货币政策的配合,在货币政策空间狭小的情况下,采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样才能够让经济重现活力。

同时在货币政策的选择上,应注重两点:一是在重大违约的事件上需要谨慎,避免系统性风险的出现;二要稳住汇率,稳住预期,提振信心。

正确的产业政策要避免一刀切,同时降低门槛,取消壁垒,一视同仁,鼓励竞争。毫无疑问,中国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但是这个市场分割严重,在出口受限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解决国内市场的问题,开辟新的渠道。华为的手机之所以能挑战苹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内庞大的需求。

Part.3

全球投资新机遇

技术变革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是关键

我想跟大家分享两个故事。

一个关于芯片。

芯片行业的一个重要定律就是摩尔定律。1965年摩尔提出,芯片或者集成电路上的晶体管,每隔18个月数量会翻一番。摩尔定律的提出引领着芯片行业的发展。

因为芯片行业发展速度极快,导致没有一个企业能做好所有事。所以分工自然会兴起,分工会带来专业化,专业化就会挑战原有的商业模式。芯片行业有两大模式:一种是以英特尔和三星为代表的集成器件制造商,它们负责设计也负责制造。第二种则是以无厂半导体设计加晶圆代工的模式。无厂半导体的代表企业就是高通,只负责设计;晶圆代工厂的代表企业是台积电,只负责生产。这样的专业化分工让芯片持续更新迭代。目前这两种模式的界限在变得模糊,比如连很多英特尔的芯片都要交给晶圆厂来代工,而苹果、华为这些本来采购高通芯片的公司也开始设计自己的芯片。投资要投对人、投对商业模式,这样的投资才能持续领先。

第二个就是《我不是药神》。

从新药的研发到上市,要做大量的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上市后还要做验证,经常十几年磨一剑。所以这么长的周期就导致了这个行业需要大量的投资和人才。而每一期临床实验的失败率又非常高,这就导致没有一个药企能轻轻松松地发明一款真正有效、而且市场经济前景广阔的新药。

印度做仿制药,欧美做原研药。中国也是医药大国,但只是从事医药产业价值链的最底端,做仿制药的原料药。做原料药附加值很低,但是污染严重。相当于,中国的很多药企把污染留在了国内,却把利润留给了国外的企业。

这两个故事告诉大家,一定要关注技术变革和产业变革及其带来的变化,然后思考你所在的企业的比较优势,这些优势能够让你在产业链中做什么的有价值的事,这样才能找到突破口。

总之,不可低估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带来的冲击,但从历史长河来看,中国的崛起是必然。因为中国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找好政策激发这个大市场的活力,就会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Part.4

圆桌讨论

在圆桌讨论环节,李晓阳与商务部欧洲司原副司长、凤凰网财经研究院特约经济学家马社,中油财务公司副总经理王增业以及东方富海投资管理公司管理合伙人、SAIF校友李树华,围绕国际贸易格局对全球投资的影响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Q1:WTO能改革吗?

李晓阳:我觉得难。区域贸易协定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它有两个作用,一是贸易转移,二是贸易创造。贸易协定首先要让成员国内部获利,如果全世界都加入则很难协调让所有国家都获利,同时成员国间的摩擦让谈判的成本太高。

Q2:中欧能不能搞双边的自贸区?

马社:现在正在谈投资协定。但原先的投资协定仅限于投资、保护,就是传统的投资协定,但和欧盟的投资协定实际上加入了大量的市场准入和公平贸易,也就成了一个小FTA,非常苛刻。包括WTO改革,区域的RCEP、TPP,这些都和国内改革相关,所以中欧是整体战略。

Q3:在目前双边谈判体制下,对能源贸易会有影响吗?

王增业:中国现在消耗外汇主要在芯片和原油。如果美国肯卖原油,对于解决中美之间的贸易逆差会起到重要作用。中国有14亿人,比欧洲和美国加起来还多,又面临着能源升级。中国的能源结构是富煤缺油少气,煤的使用已经被压制了,最主要还是石油和天然气,中国是石油的最大买主,这个市场是不可忽略的。

Q4:近期会不会暂停IPO?现在该不该抄底?

李树华:中国的本土私募,最大红利或最大制约就是一二级市场的差价,很多治标不治本的方法都在差价里做文章。在考虑投资逻辑时,在一二级市场没有差价的情况下,仍觉得这个企业是值得投的才可以。所以说到投资,从产业的角度就是产业升级,是创新的商业模型,是真正的内生增长。

李晓阳:不应该随便叫停IPO,这不是一个救市的长期办法。国家一直鼓励直接融资,直接融资的手段就是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银行其实是间接融资。让众多的地方商业银行扎堆在A股上市,其实是在鼓励间接融资。特别是很多城商行本来就问题很多,就依靠上市这个救命稻草。这个导向是不对的。银行上市,可以让它们去香港上、美国上,但在A股,证监会应该放慢地方城商行的上市步伐。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 921 5588

编辑: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