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民族大学喜迎70周年校庆:忆民大岁月 思人生航程

青海民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19-05-11 20:32 浏览量: 5230

MBAChina网

忆民大岁月 思人生航程

杨燕青

母校是人生航程的重要驿站。对我们来说,大学阶段决定和影响了我们一生的年华。今年是青海民族大学(原青海民族学院)建校70周年,又恰逢我们政治系1980级(1984届)毕业35周年。回忆当年,思绪万千,难以忘怀。

高考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人生无常,天行有常,选择是关键。社会的变革、时代的潮流,往往影响着人的生活变迁,对我来说,高考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80年代校园照

我是1980年从青海省民和县参加高考,进入青海民族学院的,说来高考的路也很曲折。我的小学到中学,正是十年文革时期,文化基础较差,插队第一年时,有两名同学分别考入青海工农学院和青海师专,想到人生要有更好的出路,还得读书学习,于是找来初中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课本,农闲时看书复习。1978年底我招工进入冶金部民和镁厂硅铝车间当炉前工,积极参加厂里举办的英语夜校,自学的兴趣更大了。1979年,在家里支持下,我决定参加高考。听说县建设银行有位干部叫陈督斯,是解放前的老大学生,有辅导高考的经验,于是登门求教。陈老师让我读《青海日报》的社论文章,找出重点和观点来,以测试我的认知能力。

我按要求完成了,他认为有潜力,于是从历史、政治、地理、语文等多科开始全面辅导,划出重点,让我做题、背诵。高考前10天,又住在他家里集中辅导。经过一段时间的突击,基础知识明显见长。在考场上,显得十分自信,会的题能充分发挥。比如语文考试的作文,是根据达芬奇画蛋的小故事写一篇读后感,我理解,画家从不同角度画蛋是为了练就绘画的基本能力,就以基本功为题,把自己如何学习汉语拼音和语法、提高语文水平的做法和体会,总结提炼成为一篇作文。但很遗憾,因为考试总成绩比录取线低9分,当年高考没有成功。

1980年,车间的领导和师傅鼓励我“上学才有前途”,支持我一定要考出去,于是,我又向高考发起冲击。为增强复习的系统性,我参加了民和县中学举办的高考补习班,全面复习了中学的基本课程,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更加扎实。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高考成绩比上年大幅提高。当在县城十字路口公告的张榜栏中,看到自己被青海民族学院政治系录取时兴奋不已。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我终于登上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列车,开启了别样的人生时代。

1980年9月中旬的一个清晨,我带着一只木箱和铺盖,搭乘民和县水力局到西宁拉货的卡车,颠簸了四个多小时,午饭时分抵达西宁东郊曹家寨附近的青海民族学院。

那时的大门还是混凝土结构的拱形大铁门,“青海民族学院”六个大字中间的大红五星鲜艳夺目。进入校园,迎面便是红色高大的教学楼。穿过教学楼,古朴幽雅的图书馆坐落在眼前。东侧坐落着数十幢教工宿舍楼,西侧是三座青砖灰瓦学生宿舍楼,一座放电影和文艺演出用的大礼堂,以及食堂、卫生院、澡堂等,还有一座是20世纪七十年代新建的学生宿舍楼,楼前便是灯光球场和小型足球场。

在校园里恰好遇到民和中学时的同学马有林,他前几年考入了青海民族学院政治系77级。老同学见面,分外高兴,他帮我搬东西,在院学生处办完了新生报到手续。和蔼可亲的才玛老师发给每人铁皮暖瓶、浅绿色铁碗、脸盆各一个及当月的饭菜票,住进了西三楼,在生活起居方面的关心备至,让我们初来乍到的新生,一股暖流涌向心间。就这样,不同民族的青年学生,汇集在南山脚下、湟水河畔的民族学院,共同进入了民族高等教育的大课堂。

母校重塑了我的人生坐标

从跨入青海民院的那天起,我深深地意识到,新的校园生活环境,取代了往日熟悉的田间地头和工厂车间,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我不知疲倦地吸收知识的养分,在新时代的阳光道上,奔跑着拥抱希望,一次次前行,一个个磨练,又一次重塑了我的人生坐标。

上世纪末学校全景图

我所在的政治系1980级,只有一个班,由汉、藏、回、撒拉、土、蒙古族42名学生组成,其中,藏族13名,回族11名,土族9名,撒拉族5名,蒙古族2名,汉族2名,年龄差别很大,最大的24岁,最小的16岁,女生只有13名,我在班里属于年龄偏大的范围。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开始有些陌生和忐忑不安,但彼此很快熟悉起来,怀着求知向上的人生憧憬,逐渐融入到新的学习团队中。

政治系是青海民院的老学科,从上世纪50年代建校时的青年政治训练班演变而来,主要培养少数民族干部。1959年开始招收政治本科专业,70年代改为政治教育系,面向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培养师资,80年代改为政治系,向民族教育、政法战线、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培养输送少数民族干部和师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政治系拥有了一批德才兼备、老中青相结合的师资队伍,他们学识渊博,不少是省内社会科学界的知名学者,他们孜孜不倦追求真理,教书育人严谨治学,像一面旗帜,引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用磅礴的力量,推动着我们奔向理想的彼岸。

朱永馨

聂昭、毛高田

政治专业设置了20多门课,各科老师都博学谦和、风格独特。朱永馨老师讲授党史,李见颂老师讲中国通史,聂昭老师讲哲学原理,周铁山老师讲政治经济学,张达生老师讲科学社会主义,李向德老师讲共产主义运动史,魏绍辰老师讲哲学经典著作,张守成老师讲《资本论》,芈一之老师讲青海少数民族史,苏志达老师讲文选与写作等。其中朱永馨老师的教学十分新颖,他将史料论据,通过挂图和表格的形式,梳理历史脉络,挖掘事件本源,形象生动,使我们记忆深刻,在获取历史知识的同时,也真切领悟了实事求是的真谛。张达生老师是北师大的高材生,他讲课时只带课本和粉笔,常常走下讲台,背着手来回踱步在课桌之间,对科学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史,层层剥茧,娓娓道来,揭示了国际共产主义发展的历史变迁和宏伟前景。

李见颂老师是澳门华侨,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她不仅从书本上讲述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而且带着我们走出去到乐都柳湾遗址,实地参观讲解彩陶文化,使我们对新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转变过程有了形象的认识,了解了河湟文化的历史传承,增强了作为青海人对中华文明贡献的自豪感。还有魏绍辰老师严谨缜密的逻辑思维、鲜明透彻的观点分析,芈一之老师研究少数民族史的旁征博引、层层推理,张守成老师深入浅出、富有激情的原著解读,都使我们终生受益。更有崔德兴、海明清老师的支部党建、政治教育和教学管理等学生工作,对我们开启心智、增长学识、培养能力,起到了重要的基石作用,开辟了我们求知做人的新天地。

张达生等人

掌握理论知识,厚植专业基础,经历了一个探索的过程。刚入学时,大家在学习上参差不齐,为及时理解听课内容,我们群策群力,组织学习讨论会,鼓励学习好的同学上台讲解交流,对基础较差的同学,采用一对一辅导的方式,反复讲解复习的重点和要求。我作为学习委员,先后与多名同学一起温习巩固基本原理,检索知识文献,仿照老师讲解的思路和方法,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加深了自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经过大一的互帮互助,

到大二时,大家习惯地在不同课目中组织专题小组,开始讨论和研究某一领域的课题。比如,我与马万英、赵海青、冯金花等同学,常常交流老师布置的思考题,而且还与1981级政治系的鸟成云、中文系的杨正刚(宗喀)探讨哲学与宗教中的一些问题。在大学后两年,同学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赵全彪、朱有良、朱子金等同学后来居上,成为我们班的佼佼者。我也一直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

芈一之

丰富的校园生活让我们得到全面成长。四年中,每到元旦前夜,班主任都要组织大家举办新年晚会,表演节目,共同迎接新的一年。每年冬季团委组织大合唱和文艺汇演活动,银措、吴红英等同学表演的藏族舞蹈,富有浓郁的高原民族特色,李奥和彭杰的对口相声为观众带来了欢笑。每天早晨集体出操,排队报号,先在校外公路和校内运动场跑步,然后全校学生集体做第8套广播体操,四年雷打不动,实属不易。每年春夏之际举办田径运动会,我们班的哈娜、银措、昝春芳等同学出色的径赛成绩,为政治系争得了荣誉。我作为班长和系学生会主席,与先后担任系团总支书记的吴陇英、马德明、赤旦等学生干部认真组织,做好服务,为政治系连续多年保持校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做出了努力。院系领导马捷副院长、史静波书记、梅进财主任等高度重视,赛前动员,赛中鼓励,赛后总结,与获奖运动员集体合影留念。大通老爷山、湟中塔尔寺、青海黎明化工厂也留下了班级集体活动实践的足迹。

开荒办农场

最令人难忘的是1981年夏秋之际,全班集体到尖扎校农场收割小麦和油菜。因黄河上游暴雨,致使建设期间的龙羊峡水电站围堰面临溃坝的险情,让我们有了一场应急抢险、抗洪救灾的经历,在古雷滩上留下了惊心动魄的日日夜夜。

毕业前夕,我们班又分两个组进行教学实习。李向德老师带队,朱有良、马祥、赵全彪、马万英、马天山、王维国、昝春芳、冯金花、刘冬梅、银措等18名同学,到青海民院预科学校进行实习。张守成老师带队,我和马振明、多杰仁增、董金明、陈慧英、马梅娟、董晓燕等24名同学,到青海毛纺厂子弟中学实习。我们首次登台,分别为初中年级讲《社会发展史》,开始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1981年夏季,青海民院团委组织“夏令营”,我作为当年省级“三好学生”参加活动。我们80多人,带队的是院团委书记文格、杨天生老师,以及院学生会主席陈永贵等,能够回忆起来而且比较熟悉的同学,有王心岳、吕建中、石昆明、夏兰、沙生民、王亚军、周小莹、巴丽萍、马生海、赵健、何崇等。经过7个多小时乘车,我们入住在五泉山下的西北民院,用教室里的课桌当床,在公共卫生间里洗漱。虽然生活因陋就简,但文化体验却十分深刻。我们走在古色古香的校园里,看到了全国第一所民族院校的发展成就,感受到了西北民院骄人的风采。西北民院大礼堂始建于1955年,是兰州著名的历史建筑,西北民院的领导在这里亲切接见全体营员,大家以壮观巍峨、金星碧瓦、飞阁飘檐的艺术殿堂为背景,留下了宝贵的合影,真切地感受到民族院校大家庭的温暖。

参观学习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受益匪浅。夏令营组织到黄河上游的刘家峡水库参观建设成就,第一次乘坐游船,在浩渺的高原平湖上,往返行驶4个多小时,绿波荡漾送流水,淼淼天河去悠悠。宏伟壮观的水利工程,利用高原独特的资源优势,蓄洪发电,造福人民,为开发大西北作出了探索和示范。在水库上游的甘肃临夏永靖县小积石山,我们游览了炳灵寺。只见大寺沟两岸的红沙岩上,洞窟层层叠叠,栈道曲折盘旋,大家拾级而上,近距离观赏着千年文物。开凿在悬崖峭壁上的佛龛石窟,石雕形象神态各异,壁画艺术简洁生动,见证了我国南北朝以来1600年民族融合和宗教历史的沧桑变化。乘车观光西北中心城市兰州,看到黄河横穿山岭,在河川谷地上,古丝绸之路孕育的重镇金城,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站在兰州北塔山,放眼望去,滔滔黄河曲折蜿蜒,一路向东,更加增添了我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社会丰富了我的人生舞台

四年的大学时光,使我初步打下了系统的政治理论基础,学会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矛盾研究问题,秉持“进德修业、自强不息”的校训,用母校赋予的智慧和知识回报社会,让老师精心播撒的种子,培育的花木,在社会实践的沃土上开花结果。

教书育人提高了思辨能力。毕业后,我与民和同乡朱有良留校工作,他在教务处从事教学管理,我在政治系党史教研室担任助教,师从朱永馨老师,从事党史研究与教学。朱老师手把手带我,从教案准备到史料积累,从语言表达、思维逻辑到讲课风格,都一一点拨,耐心指导。在法律系1984级的党史课教学过程中,朱老师亲自到课堂听课,肯定亮点,指出不足,使我逐渐适应了讲台,圆满地完成了第一轮的授课任务。紧接着又担任了1985级其他专业的党史教学,讲课内容日渐丰富,教学自信不断增强。

1986年4月,因父母工作调动,我应聘到中国有色金属管理干部学院,进入了经济管理干部培训的新领域。这是一所部委直属的管理干部学院,是为适应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更新知识、提升现代化管理素质而成立的,同时兼收成人大专班。我到岗后,先后在企业党委书记研修班、中央党校国家机关分部班从事管理工作,承担大专班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培训班讲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撰写的论文多次被学院评为优秀论文奖,《对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的几点思考》等数十篇学术文章,在有关院校学报上刊登,参加编写的《政治经济学》作为干部培训教材使用。我也由一名助教、讲师,晋升为副教授,先后获得河北省优秀教师、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企业管理实践增强了才干。根据工作需要,1995年我调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先后在机关和企业的多个管理岗位工作,拓展了人生实践的新领域。母校四年的专业基础,十年的教学生涯,使我养成了注重总结,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适应了行政管理、经营管理、政策研究的新挑战、新要求。在工作实践中,我发挥专业特长,组织完成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电解铝产能过剩形成原因、机理和化解对策》的专项课题,提炼形成的《大型有色金属集团基于管理模块和负面清单的社会责任管理》,荣获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多项案例成果先后荣获国家级表彰奖励,被评定为成绩优异高级工程师,所在的研究团队充分发挥了行业智库作用。

母校情结始终萦绕我心头。刚调到北京不久,朱有良同学陪同教务处处长马怀远来京出差,与当时在京学习的学校副院长卓玛才旦,以及青海民院调京工作的张国信老师,一起来到我家,共叙离别之情,我们又相约在毛主席纪念堂前合影留念。1980年代,李宗远老师回北京探亲时,常到我家做客,了解我的工作,关心我的生活,在专业发展方向和教学方法方面给予了悉心的指导,帮助我提高教学与研究能力。三四年前的一天,分别30多年的朱永馨老师得知我在北京的联系方式后,专门打电话关心我的工作情况,还将《怀念王定国同志--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手稿复印件,以及收集整理研究的《不能忘却的记忆--西路军调查实录》寄给我,与我分享他的研究心得,绵长难忘的师生情缘,良师益友的真挚情谊,让我倍感亲切,更为他锲而不舍的学术追求敬佩不已。2015年秋,我在延安干部学院培训时,有幸与时任青海民族大学校长的何峰老师相逢,尽管我们在不同的班参加培训,但课余时常常相约在校园里散步,在宿舍里叙旧交流,对母校的发展变化之大、社会影响之广,感到由衷的喜悦和骄傲。

美好记忆是不能忘却的。每到西宁出差,我总是抽出时间回到老校区,看到一座座的教学建筑拔地而起,新建的广场花园绿草如茵,制作精美的石雕错落有致,校园呈现出勃勃生机,心情更加激动。在李宗远、马婉茹、赵祥瑞、于慧英、戴玉和、魏少辰、徐世和等老师家里,看到我的成长进步,他们的欣慰溢于言表,我也从中感受到母校的巨大变化,为母校取得的辉煌成就点赞,与老师们共享快乐。2014年政治系1980级举办毕业30周年纪念活动,魏少辰、徐世和老师作为班主任代表专程出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在盘点往事的同时,也对我们给予厚望。母校宣传部寄来的《青海民族大学》报,每期我都要认真阅读,尤其是三版校史的回忆文章,都使我身临其境,浮现出当年的情景和老师同学的音容笑貌,勾起我对母校浓浓的思念之情。

近年来,中铝集团对口援助青海省海北州的海晏县,得知当地组织结对帮扶贫困学生活动后,我感到这是报答母校、支持民族教育的一个宝贵机会,积极报名参加帮扶,选择资助在青海民族大学藏学院藏语言文学专业读书的多杰卓玛。看到这名生长在海晏县甘子河乡的藏族后代,经过民族高等学府的教育培养,能够踊跃参加课堂交流、教学研讨、知识竞赛、港澳考察、公益志愿等活动,即将完成学业,走上新的征程,为母校不断培养出新时代的优秀人才感到高兴,也激励着我们为母校作更多的贡献。

悠悠岁月情,漫漫人生路。回顾过去,我的成长进步,与母校的教育培养密不可分,根本上得益于国家的改革开放和各民族的繁荣进步。母校七十年华诞,是青海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事,衷心祝愿青海民族大学,在新时代谱写中国梦民族教育的新篇章!

杨燕青,男,回族,1960年6月生,北京人,1984年毕业于我校政治系。先后在我校政治系、有色金属管理干部学院社科部任教,现任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室主任。

编辑:

(本文转载自青海民族大学工商管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