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创建始末

青岛大学商学院
2018-10-19 10:19 浏览量: 5439

1984年,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青岛大学犹如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片新芽,顺势而发。

作为青岛大学筹建领导小组的秘书,笔者亲身经历了青岛大学创建过程。现将其中细节回忆如下,以献给为筹建青岛大学作出贡献的人们。

建立青岛大学的提出

1984年4月27日至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教育部党组书记张承先受国务院常务副总理万里(主管教育工作)的委托,专程来青岛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建立青岛大学的意见,并具体讲解了建立的必要性和如何办等问题。因种种缘故,青岛未能将筹建青岛大学提上议程。

刘鹏担任中共青岛市委主要领导后,对筹建青岛大学的态度提出批评,认为青岛夜郎自大,不给不要,给了也不要,并要求立即着手筹建青岛大学。

8月18日,市九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建立青岛大学的决议。之后,青岛大学筹建领导小组成立,省委常委、副省长、代理市委第一书记刘鹏任组长,副市长宋玉珉、施稼声和市政府副秘书长兼文办主任刘涛任副组长。

8月24日,青岛大学筹建领导小组首次会议举行。刘鹏和市委书记王今吾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认为,我市建立青岛大学条件已成熟,必须抓紧筹备。会议决定在小组下设三个班子:一是建校指挥部,由宋玉珉任总指挥;二是教学办公室,由施稼声任主任,刘涛和青岛职业大学校长王肇基任副主任;三是集资办公室,由市财政局具体负责。

至此,青岛大学筹建正式启动。

筹建方案的确定及申报

青岛大学筹建领导小组经过反复论证,首先确定了建校方案——

一是办学目的和指导思想:为适应“四化”建设和对外开放的需要,充分发挥青岛市地方优势,加速培养各种建设和管理人才,促进我市和全省经济繁荣,确定建立青岛大学。青岛大学应办成一所现代化、开放式、多层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大学,应成为全市教育和科研的中心。青岛大学实行收费、不包分配、择优录用的原则。

二是学校规模和专业设置:青岛大学的规模,计划至1990年在校学生达3000人,2000年在校学生达10000人;根据我市及全省、全国人才需求情况,经反复论证,拟设立汉语言文学、英语、日语、应用数学、应用化学、计算机应用、机械设计与制造、电气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业微生物、食品工程、对外贸易、国际金融、企业管理等共计19个专业;学生修业年限:本科4年,专科2至3年。

三是基建投资与办学经费:青岛大学校址选在宁夏路东侧、大麦岛村西北,用地1000亩;基本建设投资和正常办学经费均由青岛市政府自行解决。拟实行由省政府和市政府双重领导、以青岛市政府为主的领导体制。

同年8月中旬,市委、市政府派刘涛和王肇基及文办副主任王恒顺赴京(笔者随同前往),向万里副总理办公室、教育部和张承先同志汇报筹建青岛大学有关情况。行前,笔者根据筹建方案,绘制了“青岛大学校址示意图”。这绘图的功底,得益于自己在部队作战科几年的绘作战地图经历,所绘“示意图”较得体。

当时,赴京成员相约来到张承先住所,向他作了汇报。张承先听后表示:青岛实行对外开放,需要办一所综合性大学。通过办大学,积极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人才,可以更好地发挥窗口作用。同时,他认为:办大学规模小了不经济,应适当办得大一些。专业设置要做到“乘虚而入”(即立足当前,从高教布局上看,办好短缺专业)和“乘需而入”(即放眼未来,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培养方向)。

张承先还特地强调了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他认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办大学不在名字大小,关键要有名人。这好比演戏,戏台子搭得再好,没有好主角也不行。“我可以向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老大学做工作,让他们在师资方面给予一定支援。”

当时,万里副总理不在北京,秘书张镜源(当时为副部级,后任中央国家机关党委书记)听取了汇报。他当即表示,由地方集资办大学,相信万里同志会百分之百的支持。张镜源还亲自给教育部部长何东昌办公室的董秘书打了电话,请教育部听取青岛汇报。当时,主管高教工作的黄辛白副部长离京,教育部计划司司长尚志听取了汇报。尚志表示,由地方集资办学,教育部积极支持是毫无疑问的。可以先搞筹备工作,具体手续待接到山东省政府的报告后,教育部再研究办理。

9月10日,省政府正式向国务院呈报《关于建立青岛大学的报告》(鲁政发[1984]100号)。

10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承先,省委常委、副省长、市委第一书记刘鹏,副省长马长贵在青就筹建青岛大学有关问题进行座谈。参加座谈的还有副市长施稼声、市政府副秘书长兼文办主任刘涛和青岛职业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王肇基等人。与会人员对青岛大学的总体规划、专业设置、集资办法、校舍和师资建设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并达成共识。

10月24日至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来山东视察工作。在烟台视察时,应烟台市委书记王济夫的请求,胡耀邦为“烟台大学”亲笔题写了校名。在青岛视察时,刘鹏向其汇报了筹建青岛大学的有关情况,并请求他为“青岛大学”题写校名。胡耀邦说,“烟台是小城市,我可以题;你们是大城市,我不题。”

10月26日,刘鹏随省委领导同志陪同胡耀邦到临沂视察。在离开临沂赴江苏省视察前,胡耀邦接见了临沂地区老干部,并为他们题写了一副对联。刘鹏同志在胡耀邦同志题写对联时就想,这是最后的机会了,于是向他再次请求道:“总书记,我请求您的事,还未办啊。”胡耀邦问:“什么事?”刘鹏答道:就是为“青岛大学”题写校名啊!胡耀邦同志兴致正浓,在题写完对联后,随即答应并亲笔题写了“青岛大学”校名,但未落款。

11月初,《青岛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总书记为青岛大学题字的消息和手迹照片。如今,青岛大学校门口所用的大字仍是胡耀邦所题写的字样。其真迹在笔者手中保存了好长时间,在离开筹建领导小组时,笔者按规定将其交到了市档案馆。

11月28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同意筹建青岛大学的批复》(教育部[84]教计字231号)。

12月上旬,根据张承先建议,市委、市政府同意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为青岛大学的重点支援学校,并派出施稼声、刘涛和王肇基前往两校商洽有关事宜,笔者随从前往。

12月17日至23日,应市委、市政府邀请,由南开大学党委书记李原、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辉率领的两校代表团来青,与市党政领导同志就青岛大学建校和办学问题进行商谈。市委第一书记刘鹏,市委书记王今吾,市委副书记刘镇,市长臧坤,常务副市长张惠来,市委副书记孙炳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玉成,副市长宋玉珉、施稼声和市政府副秘书长兼文办主任刘涛参加了商谈。商谈取得一致意见,并形成了会谈纪要。

12月31日,教育部向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发出《关于支援筹建青岛大学有关事项的通知》([84]教计字254号文)。

1985年1月25日,根据省委书记梁步庭同志的意见,由省教育厅与市政府联名致函中国科技大学,恳请中国科技大学在教学骨干配备、师资培训、教学科研工作规划以及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对青岛大学给予支援。

3月11日至14日,省教育厅厅长高维真和刘涛及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路广滨、青岛大学筹备领导小组教学办公室副主任王肇基等在合肥,就青岛大学与中国科技大学合作问题与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辛厚文、研究生部主任王文涛、校长办公室主任姜丹、教务处处长朱滨、学生处处长刘贤荣、师资处长刘来泉、人事处长王溪松、科研处副处长马善贤进行会谈。辛厚文与高维真分别代表中国科技大学和山东省教育厅签署了《会谈纪要》。

青大奠基及领导班子调整

1985年4月27日,市政府向省政府呈报了《关于正式建立青岛大学的请示》(青政发[1985]118号)。

5月30日,市政府向省政府呈报了《关于青岛大学一九八五年招生计划的请示》(青政发[1985]149号)。

6月8日,国家计委教育处处长承念祖、教育部计划司计财处处长徐敦煌等来青检查青岛大学筹建情况,认为青岛大学具备了正式建校的条件。

6月10日,市政府向省政府呈报《关于改变青岛大学领导体制的报告》(青政发[1985]158号)。报告提出,青岛大学由省市双重领导,并将原“以市为主”改为“以省为主”。

6月13日至18日,张扬(根据省委书记梁步庭提议由中国科技大学支援派遣,拟任青岛大学党委书记)与笔者一起前往省委、省政府,汇报关于向国务院呈报《关于正式建立青岛大学的请示》的相关情况。根据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的意见和青岛市的建议,省教育厅在代省政府起草文件时明确表示:“青岛大学基本建设投资及所用外汇由青岛市自筹,正常经费由省(财政)解决。”

笔者与张扬同志持会签文稿找分管财政的副省长会签时,他则将原文中的“正常经费由省解决”改为“正常经费由省内解决”。对此,笔者认为,“由省解决”改为“省内解决”尽管一字之差,但实质内容却发生了根本变化:“由省解决”非常明确;而“由省内解决”概念模糊,其中则包含着“青岛市”。于是,笔者对张扬同志说:“对此,我们应坚持不动摇。”这位领导同志则坚持“由省内解决”的表述,一方面说“省”与“省内”是一样的,且资金来源更广;另一方面说,“省内”也是省领导同志的意见。

在僵持不下的窘境下,张扬与笔者便回到南郊宾馆。考虑到时间紧迫,笔者便给梁步庭同志的秘书徐振基打电话汇报了这一情况。两天后,梁步庭同志坚持了“由省解决”的表述。

6月18日,省政府向国务院呈报《关于正式建立青岛大学的请示》(鲁政发[1985]67号)。

6月23日、24日,省教育厅副厅长李祖衡、市委副书记刘镇及张扬、刘涛、张作军(省教育厅计财处副处长)等同志专程赴京(笔者随同前往),向国家教委 (教育部已改为国家教委)汇报青岛大学建设及1985年招生的问题。临行前,省长李昌安亲笔给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教委主任李鹏写信。信的内容如下:

李鹏副总理:

省委同意并全力支持建立青岛大学。今派青岛市委副书记刘镇等同志专程进京向您汇报有关情况,请您在百忙中听取汇报,并请国家教委能尽快予以批复。

   此致敬礼!李昌安八五、六、二十二

6月23日晚,在北京中办招待所,刘镇接刘鹏电话,并受刘鹏同志委托与刘涛谈话,邀其出任青岛大学副校长。经反复考虑,刘涛同意,但仍兼任市政府副秘书长等职,供给关系仍在市政府。省委也同意刘涛同志的要求。

国家教委听取汇报后,口头答复:同意正式建校并招生,正式批复按流程办理后即发。

6月29日继后,省委、省政府分别发文 (鲁任[1985]34号、鲁任[1985]39号),批准青岛大学领导班子:张承先兼任名誉校长;张扬(中国科技大学派出)任党委书记;何炳林(南开大学派出)任校长;印邦炎(南开大学派出)、徐乐平(天津大学派出)、竺苗龙(中国科技大学派出)、刘涛(青岛市派出)、陈洪彬(南开大学派出)任副校长。同时,确定青岛大学实行校长负责制。何炳林主持全面工作,印邦炎协助校长主持全面工作;徐乐平、竺苗龙负责教学工作;陈洪彬负责人事工作;刘涛负责后勤工作。

7月5日,国家教委印发关于《同意正式建立青岛大学》的通知([85]教计字085号),并批准当年在英语、应用数学、企业管理三个专业招收本科生100人。

7月6日,青岛大学举行奠基典礼,李昌安、刘鹏、臧坤等省市领导出席,李昌安和臧坤及有关方面代表分别讲话;李昌安、刘鹏和青岛大学校长何炳林剪彩;省市领导、驻青部队首长、青岛大学领导及有关方面负责人参加奠基仪式。

同年9月,青岛大学首届新生 (为保证办学质量,招生条件定得较高,实际招收本科生78名)在青岛远洋船员学院(临时借用)举行开学典礼。

由于青岛大学领导班子由几所大学和青岛市政府分别派出的人员组成,教学风格、工作特点不同和各自利益不同,自一开始就处于不和谐的工作氛围,并逐步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1986年3月,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派出的人员向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辞呈,并离开青岛大学返回各自学校。

3月17日,根据马长贵副省长的电话通知,市委副书记刘镇和青岛大学副校长刘涛去济南听取省委负责同志解决青岛大学有关问题的意见。当晚,省委副书记陆懋曾、省教育厅厅长高维真向青岛方面通报了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派出人员向省委、省政府递交辞职书的情况。

3月18日,遵照省委书记梁步庭、副书记陆懋曾等领导的意见,省教育厅副厅长李祖衡和刘镇、刘涛专程赴京向张承先汇报南开、天大派出人员辞职情况和梁步庭同志关于解决青岛大学有关问题的意见。

8月5日,省政府印发《关于任免潘承洞等工作人员职务的通知》(鲁政任[1986]16号),任命青岛大学新的领导班子:著名数学家、山东大学副校长潘承洞为校长,孙荣文(山东工业大学副校长)、李庆臻(山东大学派出,列竺苗龙之前),崔西璐(山东师范大学派出,列刘涛之后)为副校长;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呈奎为青岛大学顾问。同时,免去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派出人员在青岛大学的职务;青岛大学名誉校长仍由张承先兼任;党委书记仍由张扬担任。

自此,青岛大学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教育部指导下,在全校教职员工和广大师生努力下,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轨道,在全省乃至全国树立起良好的大学形象。

1993年,顺应高等教育改革深化,原青岛医学院、山东纺织工学院、青岛师范学院与青岛大学合并组成了新的青岛大学。

经过30年发展,青岛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规模较大,集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多学科为一体的综合大学,目前,在校生达43000余人,其中研究生8000余人、本科生32000余人、留学生1300余人。30年来,青岛大学为地方乃至全国培养了近20万名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当年积极奔波筹建的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为之欣慰。

(来源:青岛日报 作者:孙宪武)

编辑: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