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光华教授路江涌:小企业不要老想颠覆 为大企业“打工”挺好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2019-05-15 17:02 浏览量: 3428

MBAChina网讯】在路江涌看来,“这个时代,颠覆式创新,越来越困难了。”“小公司总想着颠覆性创新,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时下有一种观点认为,创业公司如果不进行颠覆性创新,就只能给大企业打工。然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战略管理系教授、系主任路江涌却不这样认为。

路江涌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创业、创新、国际商务和国际经济学等。其畅销著作有《共演战略》《共演战略画布》《图解创新管理经典》《图解企业成长经典》等,深受创业者和企业家的好评。

在他看来,在创业过程中,大企业想要突破自己的极限,就需要想办法平衡自己的产品生命周期,构建自己的生态。对于小企业来说,进入大企业的生态平台中,其实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从个体层面来说,他认为,一个人即使不创业,也要具备创新的能力。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需要掌握战略性思维,学会应用工具,增强自己的底层创新能力。

小企业:不要老想着颠覆

2013年,国家工商总局发布《全国内资企业生存时间分析报告》,报告指出有50%的企业会在创业期(3~7年)倒闭,3年是创业公司的一个坎。而根据智创中国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更低,仅2.5年。

随着2018年资本寒冬的影响,不少企业创始人惊呼,2019年市场会更冷,那对于小企业来说,应该如何度过寒冬呢?

在路江涌看来,企业死掉最主要原因有二,第一,现金流断掉了,直接死掉;第二,是跑得太快,资源被分散掉了。归根结底,都跟创业公司没有把握好自身的发展节奏有关。

近年来,在创投圈,“颠覆性创新”是一个很热门的词汇。然而,路江涌认为,“小公司总想着颠覆性创新,是一件很危险的事,能够每天进步一点点,就很好了。对于小企业来说,进入大企业的生态平台中,是很好的选择。”

在他看来,颠覆性创新分为5个步骤,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学不会和跟不上。一个新的商业范式、技术出现,对于大公司来说拥有很长的学习曲线,从最初的看不见到看不起,再到看不懂,最后是学不会、跟不上。但是随着现在的信息、资本、人才流动越来越快,发生技术或者商业范式变化的颠覆性创新,会越来越困难。

他认为,在公司发展中,创业者可以借助经济学比较优势的概念。如此一来,每个公司都需要找到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地方。

路江涌举了朋友做小型按摩器的例子。这家企业的产品其实很简单,就是贴在脖子上的按摩器,能够缓解肌肉疲劳,技术不是核心门槛,真正的关键在于应用场景。后来,创始人想到了经常看书的人,发现他们特别容易脖子不舒服。

于是,团队开始进驻罗辑思维、喜马拉雅听书、樊登读书会这类学习社区,产品一下子成为爆品。他表示,对于小公司来说,打入其它公司的生态圈,是一件很划算的事。

“小企业没有做过大企业,凭什么能轻视大企业呢?”路江涌认为,在创新上,小公司的机会更多的是在大公司看不上的利润上。以华为在初期发展的时候为例,其战略典型的是“农村包围城市”,先从不好挣钱的地方挣钱。

他表示,华为在国际化发展的时候,也是先去攻克不发达的国家。比如,华为的俄罗斯团队曾经有6年的成交量为0,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最终在俄罗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大企业:生态是核心

用图形来说明问题,是路江涌著作的一个特点。他认为,在看待大公司的时候,首先要理解“大”字。“大”字,先是一撇,就是当公司的业务不断发展时,业务规模的增长;然后是一捺,是企业业务范围的扩张;最后,有一横是时间的演变。“任何企业都是有生命周期的,无论是公司、技术还是产品。”

“大”字的模型。

路江涌举了一个例子,曾经有一位北大的校友,创业十几年,想要转型发展,但手下的高管每年都有几百万的收入,倦怠了,也不想去拼。为此,他尝试了三次全都失败了,第一次找他的合伙人,结果事情没有干成,他认为是“老人”没有拼劲;第二次,他找了一个90后小伙子,因为缺乏工作经验,依旧没有做成,他认为是“新人”太嫩了;第三次,他自己亲自撸袖子上去干,但每次需要资源的时候,他得拍桌子,相关部分的负责人才会给。

这让他深刻地意识到转型的艰难。路江涌将公司发展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产品创新阶段,然后是平台创新阶段,最后是生态创新阶段。

他以海尔为例,海尔有一套方法论,叫“企业二元性”,横轴是财务回报,包括高盈利、高增长和高份额,纵轴是战略回报,即生态圈、生态收入、生态品牌。企业在完成财务目标的同时,也要考虑战略回报,这实际上是在找跨越企业发展不连续性的方法。

他提到海尔的“血联网”项目,海尔最骄傲的一点就是冰箱质量很好,但如果冰箱总是不坏的话,就需要公司不断地寻找新的用户。怎么样才能创新冰箱的收入模式呢?海尔生物医疗团队常年为医院提供血液冰箱,他们注意到医院输血环节的一个痛点。

在医院,人们经常可以看到有护士在走廊里拿着血袋飞快地跑,把血袋送到手术室。这是因为血液必须3.5℃环境中存放,如果在10℃以上的温度存放半个小时,血就无法使用了,所以国家规定,血液从医院血液科拿出来后,半小时内要用掉。

为了减少医院用血中的浪费,海尔专门设计了一种新型物联网冰箱。护士扫描一下出库单的二维码,冰箱门上的屏幕会显示所需血液在冰箱内的哪个位置,冰箱内部血袋是独立存放的,打开冰箱门之后能够快速拿到需要的血液。

“这不仅仅是一个冰箱的问题,‘血联网’模式能够把三甲医院给联系起来,血浆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了。“路江涌介绍,之前,如果病人需要600CC血液,医生一定会让多准备一些,原因在于他无法承担缺血所造成的后果,但很多情况下多准备的血都浪费了。“有了‘血联网’,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血液浪费。”

由此,路江涌认为,“大企业想要突破自己的极限,就需要想办法构建自己的创新生态系统。”

人人都是创新者

路江涌认为,从短期来看,“双创”确实造成了一些风口和泡沫;但从长远来看,这也是一件好事,培养了一代人的创新思维。

他认为,创新不等同于创业,并不一定要自己开一个公司才能创新。底层的创新,强调的是团体而不是个体,更为关键地是要把组织内人的创新能力调动起来,无论是私企,还是国企。在日常工作中,提高某件事的效率、做一些新的尝试,“抬头看路”都叫做是创新。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想要增加自己底层的创新能力,需要借助一些工具。系统性思维是路江涌特别看重的一点。在他看来,整个人类的知识体系一共分为四个层次:经验(榜样)、工具(流程)、理论(科学体系)和文化(哲学)。

东西方文明的分水岭就在于,东方文明更擅长于直接从经验上升到文化,喜欢用哲学指导实践,越过中间层次的工具和理论。尤其是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从概念到经验的思维方式特别普遍,这也导致不少人惊呼,“听说过这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路江涌近期的著作

说回创业,路江涌认为好的创业者是时代的产物,是无法批量生产的,这是个人很好的学习机会。“一个人只要能为自己的事情赋予意义,都可以叫做是创业。”

说到近期的热门话题“996”,路江涌认为,一方面是社会层面的问题,整体的经济增长没有以前快了,每个人都要比以前过得更加努力一点这是毋庸置疑的;另一方面,每个人的基准不一样了,现代年轻人基本的生活物质都已经有了,以休闲为主的生活方式肯定是一个趋势。

其核心在于,企业创始人要能让员工看到回报,奋斗得是自愿的。这个回报既可以有经济上的补偿,也可以有成长的预期。

编辑:

(本文转载自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