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产业互联网时代下的数字化转型发展机遇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
2021-04-17 09:46 浏览量: 5027

2021年4月10日晚,第4期谈笑“丰”生讲座在319教室如期举行。本期探讨主题:“如何把握产业互联网时代下的数字化转型发展机遇”。讲座有幸邀请到来自产业互联网领域的三位重量级嘉宾,针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经验进行了深度分享。

一、嘉宾观点:

曹洪强:产业互联网——构建智能+时代新经济图景

1、背景:产业互联网与动能转换

中国经济40年高速发展成绩斐然,但随着经济体量的增加,所面临的增长放缓压力持续加大,国际局势的复杂化也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外部压力和挑战。同时,传统产业始终面临效率不足的发展瓶颈,具体体现在:创新能力、资源配置和成本控制三个方面。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促进新旧动能持续转换,一方面需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拓展智能+,另一方面需要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培育新兴产业集群,推进互联网+。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动能转换要实现接续性发展,不能单独依靠各产业自身,而需要充分协同联动。产业互联网能够打通产业间、产业内外部连接壁垒,实现以新兴产业技术提高传统产业效率、以传统产业市场带动新兴产业规模,即实现1+1>2的效果,支持中国经济更快更好地转型升级。

2、概念:什么是产业互联网?

在模式上看,产业互联网是互联网发展模式的深化,进一步将连接从广度上扩展到不同产业领域,从深度上纵深到企业内部,使得可以围绕用户需求重新组织要素和生产运营模式,以便更有效地实现供需匹配。

从对象上看,产业互联网将互联网服务主体,从消费者转向了产业企业,基于C端经验更好地服务B端。产业互联网的目的不是也不可能替代其他行业,而是协同升级,为其他产业提供新动能,使其焕发新生。

从手段上看,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最大的不同,在于服务主体的转变,由此使得应用目的、场景和形式等发生变化,但同时产业互联网又依托于消费互联网,平台把消费者的经验和需求高效传递到产业侧,实现两张网的协同发展。

产业互联网内含了工业互联网、互联网+、智能+等新概念,是对未来经济发展重点方向更为整体化的表述。

3、框架:搭建产业互联网体系

从市场融合角度来看,产业互联网的市场,不再是传统产业的单一市场,而是跨产业的要素融合市场,在智能供需配置器支持下,能够快速洞察不同用户对于同类产品的需求特点及变化趋势,从而指导企业调整内部生产运营,精准匹配供需,以便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从技术角度来看,产业互联网会利用信息技术为传统产业嵌入更多数字化功能,使用户和企业可以持续保持连接和交互。

从人机协同运营来看,在数据和算法支持下,人工和机器的分工合作将达到更高层次的协同水平。大量流程性工作将由机器承担,人的劳动力得到释放,并逐渐转移到更需创造力的决策工作中。

从弹性组织来看,产业互联网大大缩短了供给和需求的距离,而要实现供需快速精准匹配,需要打造更为弹性的组织结构。

从系统互联来看,产业互联网以连接器、工具箱和生态网构建产业互联网平台,利用信息技术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推动各行各业转型升级,创造新产品、新业务模式。

4、实践:支持各行业创新动能

以智能零售市场为例,产业互联网能够打通上游生产商和终端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流,升级服务新业态。在精准流量转化、用户画像数据挖掘、增强现实等新兴技术的推动下,零售业态持续创新,实现从渠道为王到消费为王的转变,通过智慧选品洞悉人与货品的深层关系,在不断贴近用户的过程中挖掘出更大的市场价值。

在智慧金融方面,科技赋能助力金融服务个性化、普惠化发展,一个需求更多元、供给更精准、风险防控更高效的智慧金融时代正在来临。

在智慧文旅方面,从“开心游“升级到“省心游”和“安心游”,通过全流程服务为游客出行保驾护航,搭建集旅游安全、消费保障和投诉响应反馈为一体的全域智慧旅游解决方案。

从虚拟走向现实,从现实通往虚拟,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正在引领我们迈向一个全新的时代。这也必将是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

姚鲁:新时代技术展望与商业发展趋势

数字化发展正在加剧企业差距,而疫情导致的市场业态变化也在进一步推动企业加快数字化进程。面临这样的时代变化,我们应该重视技术支持下的新商业发展趋势:

  • 未来架构:

    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时需要明确,要以什么样的技术架构来实现业务转型的目的。以壳牌为例,通过开发或投资边缘算法、AI、量子计算等数字技术,从多领域降低能耗,以实现2025年净零排放的目标。

  • 镜像世界:

    从运营层面思考数字孪生,通过该技术提升工厂透明性,提高运营效率。以三一集团为例,通过打造以制造管理系统(MOM)为核心的数字管理体系,打通生产、质量、物流、库存等环节,建立统一生产数据模型、形成全生命周期业务数字化管控模式,从而实现生产过程的全数字驱动;

  • 技术普众:

    未来各行业发展都将继续依托信息技术,企业应重视员工数字化思维能力的培养。以香港中华煤气为例,通过上线Power Apps低代码开发平台,改善员工工作环境,同时支持员工进行自主创新以及学习数字化技能。

  • 无界工作:

    技术的发展使地域局限逐渐弱化,疫情也促使了工作场所的不断延伸,未来办公将不再受限于地理位置,变得更加灵活便捷。

  • 多方信任:

    多方信任的建立将使生态系统更具韧性和适应性,合作伙伴间共创共赢。以平安集团为例,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期间建立了针对五个领域的云平台,为客户孵化创新应用程序及服务,并作为接入其他业务的主要渠道。这一生态系统模型帮助平安实现了五个领域间的交叉销售和服务整合。平安生态系统扩展到了618家银行、84家保险公司和3,000家其他金融机构,仅在2019年上半年就带来了超过50亿美元的收入。

沈志勇博士:大数据——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

【大数据在消费互联网】

消费互联网的收益主要来自:客户个性化需求的精准满足、良好的客户体验以及增值服务。依托消费互联网的发展优势,产业互联网的迁移会经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互联网和各产业的初级结合

以模式迁移为主,如支付从线下转移至线上,现场交易转移至平台等;

第二阶段:云计算的赋能

以能力迁移为主,对于无法提升至线上的环节,如外卖、医生诊断等,通过云计算进行赋能,创建功能模块;

第三阶段: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化

第二阶段属于局部互联,企业内部仍存在信息互通等问题,在物联网技术支持下,所有人都可以在线进行无限联动,实现真正的万物互联。

【大数据在金融行业】

金融行业经历了“从互联网化到移动互联网化” “从数据驱动到智能化” “从公司社会化到社会公司化” 三个发展阶段。网上银行是金融领域较为早期的互联网实践,从网络端到移动端,数据分析也由以人为主的决策逐步向智能化决策方向发展。诸如“供应链金融”等尝试,在逐步打破公司独自运营的发展壁垒,创造了更多企业间协同合作的机会,使市场效率大大提升。此外,区块链技术发展有利于保障历史数据的真实可溯性及不可篡改性。

金融行业本身具备大数据属性,相较于其他领域,其信息来源更广更深,数据质量也更高,加上从业人员普遍具备数据思维,更愿意为不确性买单,因此大数据技术发展对金融行业而言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大数据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精准营销、风险控制和量化投资方面。

【大数据在产业互联网】

在产业互联网领域,大数据主要帮助企业在生产运营层面进行“降本增效”的优化。

大数据是人工智能的基础。在新AI时代,随着语音、视觉等交互方式的出现,技术应用的可能性、数据源的广度和深度正在得到进一步的丰富。机器判断力的优化改善大大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升,这将有助于推动金融、教育、医疗、法律等各领域的供给侧改革,进一步促进国民经济繁荣与国家可持续性发展。

编辑:葛格

(本文转载自北大汇丰MBA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