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国海洋大学的王江珹!

中国海洋大学
2022-02-08 15:30 浏览量: 3104

王江珹

中共党员,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2018级学生,现已获得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录取资格。

获国家奖学金等奖励;获山东省优秀学生,校优秀学生标兵、优秀学生记者、优秀团干部、优秀青年志愿者等10项荣誉称号;获山东省“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学生等9项实践奖项;获“挑战杯”山东省二等奖、山东省科技创新大赛校一等奖等6项竞赛奖项。

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缕缕琴音绕转松林,似丝丝细流淌过心间,引人入胜、意蕴隽永。手执琴弓的女孩静静伫立,身心皆融入曲中。她的个性与情感、思想与才华,通过琴声自然而然流露出来。她是王江珹,她用琴声讲述着自己成长的故事。琴声正清越,笃学恰当时起初琴声似一泓清泉潺潺流动,穿过山涧,淌过平野,夹着清风入耳,悠悠荡荡。“保守的期待,克制的沮丧”是王江珹常讲给自己的话。她的世界仿佛是一个生机盎然的春之园,总是活力满满、朝气蓬勃。专业成绩、素质综合测评成绩连续三年在99人中排名第一,获“优秀学习标兵”荣誉称号,以及全校仅有三人获得的文苑奖学金……王江珹用持之以恒的求学态度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在确定读研后,王江珹开始积极争取各种科研机会,翻阅大量英文文献寻找研究课题,主动参与专业老师的研究课题……受到文献中“建设性新闻传播效果研究”的启发,王江珹想到,这种由西方引进的传播方式虽然正不断被应用于国内的新闻实践,可是传播效果真的理想吗?为了得到想要的答案,她开始自学SPSS与数理统计,并进行了大量的访谈、问卷收集和数据分析工作。

她在科研中备尝艰辛,失败是家常便饭。因为缺乏相关数学知识的积累,她只能从零开始,计算失误、实验失败、分析受阻......千难万险摆在面前,让她不止一次地陷入迷茫。不过王江珹是个非常乐观的人,总能用微笑面对困难。她用“灰头土脸”来形容当时的自己。庞多而繁杂的数据堆积在肩头,她常常一个人低头坐在电脑前深思钻研,等到再抬头时已是夜幕降临。一天下来满身疲惫,但晚上睡一觉,第二天醒来的她,又能活力满满地继续投入到研究中去。终于,云开雾散,一点一滴的努力没有被辜负,她与导师合作的文章《情绪、信任、行动:建设性新闻本土化传播效果的实验研究》被CSSCI期刊《国际新闻界》刊登,为国内“建设性新闻”的应用实践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指导。

泛舟游览书海,乘风行万里路。为了开拓视野,王江珹还参加了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暑期课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她又发现了自己的不足——英语。于是在保证专业学习的同时,她坚持每天背一百个单词,遇到外国友人也会积极上前交流以此提升口语。功夫不负有心人,王江珹雅思首考就取得了7.5分的优异成绩。静窗闻细韵,沉声伴躬行琴声渐渐浑厚低沉,动人旋律随琴弦细微的震颤响起。一个真正成熟的新闻工作者,不仅仅需要采访、拍摄和剪辑能力,更需要对严谨求真态度的坚持。王江珹在人民网实习了14个周,这期间,她接触过全国两会、新冠肺炎疫情、中美关系等重大命题报道,其内容真实性和准确性都打不得半分折扣。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她作为一名新闻学子刚接触新闻时便铭记于心的准则。“如果不能判别真假,就不要使用这条消息。”这是王江珹的实习老师所反复强调的一句话。她深知唯有对新闻信息进行严格鉴察,秉承新闻真实性的原则,才能在当今融媒体时代,让媒体更好地担负起高质量内容输出的责任。除了需要严格甄别信息的来源,确保内容真实以外,行文中措辞的精准同样关系着新闻媒体的权威性。在人民网的工作中,每篇稿件都要经历至少20遍的检查。王江珹也渐渐明白,媒体一字千钧的权威,恰恰来自于日日夜夜的如履薄冰。为了万无一失地完成每天的任务,王江珹常常工作至凌晨。

“我从小到大都挺马虎的,高考数学第二道题就错了。但是实习的那段时间被练出来了,再也不马虎了,所以后来小组作业他们都让我最后一个检查。”王江珹笑道。这样的改变发生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实习期间,她所撰写的稿件有7篇被中央网信办推荐至全网媒体转发,还有新闻作品登上了央媒首页。这个结果,是对王江珹一丝不苟、虑周藻密的工作态度的最大肯定。人民网的实习并不是她的终点。“我们都说,新闻人的田野在实践里。所以这段实习对我来说更像是我探索的起点,它激励着我不断认识媒体的力量,认识到我手中的笔也可以变成一杆枪。”此外,她还参与过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字节跳动等单位的实习,一次次的媒体实践也让她愈发得心应手地运用所学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她曾与团队聚焦苍山洱海间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借助新媒体平台,让更多外地人关注到当地的特色农副产品;她还用崭新的视角考察家乡的文化遗产,利用专业知识探索即墨柳腔的出圈之路,将这种戏韵进行推广。不桎梏于书本上白纸黑字的理论,而是将所学付诸实践,这是属于王江珹的青春旋律。弦动音激越 余音热爱长琴声转而高亢激昂,振奋人心,让她如火的青春更加迷人。王江珹的课余生活非常丰富,她乐于在这片田野中不断学习与汲取营养,体味不一样的成长滋味。“社团活动与专业学习并不排斥。”学习累了,王江珹就会拿起小提琴,用琴声缓解下压力;功课完成后,她也会积极参与到大学生艺术团排练、观海听涛学生记者团的校园报道以及学校港澳台交流协会的工作中。在王江珹看来,各种类型的文体活动不仅为她提供了锻炼、展现自己的机会,还让她的身心得到了极大的放松。

在学校举办的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晚会中,王江珹以学生导演的身份,负责编排多语种《共产党宣言》情景诵读节目。在策划与排练过程中,她一遍又一遍地聆听着不朽杰作《共产党宣言》,聆听不同语言的交替铺陈。在音调的抑扬顿挫中,她渴望发挥专业特长,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志向也更加坚定。除此之外,在CCTV《五月的鲜花》、青岛海上马拉松比赛、海峡两岸篮球比赛中,也能看到王江珹的身影。王江珹开朗而自在的姿态,如同一簇鲜花的盛绽,尽情展示着青春的绚烂。“学英语、读书、练琴……不管做什么,都要注重‘踏实’和‘坚持’。”她对心中所爱的坚守,就如同一壶好酒,酿造愈久,香气愈醇。

在一次晚会谢幕中,王江珹正和其他演员在台上向观众挥手告别,耳畔突然响起生日歌,一个蛋糕被推到自己身边——那是校艺术团的伙伴们悄悄为她准备的惊喜。王江珹一直觉得自己被温暖与爱意包围,这种氛围让她变得更加感恩:“海大让我收获了很多爱,同时也教给我如何更好地去爱别人、去为别人着想。”不知不觉中,小提琴陪伴她走过一年又一年,见证她的一路成长。

琴声时而轻快悠扬,时而浑厚沉缓,时而高亢激昂……起伏的曲调萦绕耳际,汇成一曲动人乐章,演奏出王江珹的多面人生。我们知道,琴声不仅在山海间悠悠回响,还传向了远方的广阔天地。而王江珹,也正奔赴未来,探索着属于自己的无限可能......

图片 / 来源于受访者

文字 /张潇杨苏曦 董雨奇

编辑 / 刘麟仪

责任编辑 / 刘莅 张慧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中国海洋大学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