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大宏观·全国论坛”在西北大学成功举行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18-09-13 10:25 浏览量: 3470

MBAChina网讯】

2018年9月8日,第四届“大宏观·全国论坛”在西北大学成功举行,本届论坛由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办。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中国经济”。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国里尔一大、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西北大学等全国各地三十余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在会议的开幕式阶段,西北大学校长郭立宏教授代表西北大学进行了致辞,郭校长首先代表西北大学全体师生对大家莅临本次论坛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对会议的合作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的专家和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本届论坛主题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中国经济,旨在从经济理论和宏观政策等层面深入探讨高质量发展的多维评价指标体系、驱动力量、政策设计,以及制度环境等重大问题。本次会议的主题高质量发展正是西北大学的重要方向之一,西北大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50余项,获得刘诗白经济学奖等国家级以及省部级以上奖励30余项,高质量发展的系列研究,已经成为西北大学理论经济学最重要的学术研究方向之一。

随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陈彦斌教授进行了致辞。陈教授提出,“大宏观·全国论坛”就是要为全国经济学者搭建一个探讨宏观经济学核心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重要问题的学术平台,以倡导问题导向的宏观经济学研究,加强各个领域学者之间的学术探讨,思想融合。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大宏观”有助于加强和优化经济学学科建设。“大宏观·全国论坛”已成为了高端学术平台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数十所知名高校和一流机构的专家学者参会。论坛加强了宏观经济学及相关领域学者们的学术交流,得到了与会学者的一致好评。在论坛这个平台上,全国优秀同行们既收获了友谊又切磋了学术。

西北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任保平教授代表会议主办方在致辞中说到,“大宏观·全国论坛”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搭建了高层次学术期刊和作者队伍之间交流的平台,不仅涉及的学科面非常的广泛,而且学术研讨也致力于高层次、高要求。西北大学宏观经济学,长期以来也有研究传统,过去主要是中国经济发展问题,最近几年里面我们在中国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渐形成几个具体方向,并且从十年前就开始关于经济增长质量问题,对于高质量发展问题我们一直在进行深入的研究,诚挚的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关注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科的成长与发展。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师博主持了第一阶段的开幕式和第二阶段的主旨演讲环节,在第二阶段中,首先是由中央财经大学原校长王广谦教授做主旨发言,王教授指出当前从经济发展来看也到了一个转型的阶段,要从高速的增长转到高质量发展的,中高速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反映了经济增长的内在规律,也说明了中国经济从持续30多年的经济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是必然的。而深化改革需要做到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经济增长的创新引领和动能转换需要加速。第二个方面是金融服务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需要转变。第三方面建立更加公平规范的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更加公平公开公正的法律系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副部长李建伟研究员,李建伟研究员具体阐述了收入分配方面的问题,从理论性和实证性充分说明了四个重要结论。第一是居民收入分布是正态分布。第二调整学习资源要适度,它不可能无限的缩小,也不可能无限的扩大,过度调整会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第三点要注意财产性收入,它对发展路径都不一样,这个是几何指数扩大的。这是居民收入不平等很重要的一个来源,特别是未来。中国是所有大国里面没有征收遗赠税的,这些差距都是所谓的贫穷遗传,这一块也是非常重要的来源,一定要重视财产性收入差距对未来收入差距的影响,尽快出台相关遗赠税。

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经济系终身教授、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院长、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与研究中心主任甘梨教授,甘教授从基尼系数、代际流动系数、储蓄率、转移支付情况等方面对中国收入差距进行了分析,认为收入差距本身并不导致社会不稳定,但是制约了内需增长。同时,甘教授对其团队从劳动收入的奖励计划、青少年促进计划以及有条件的转移支付方面进行的实验进行了汇报,从数据分析,从方案,从执行都有较为完善的体系设置,且这些改革试点项目效果明显,成果显著。

在主旨演讲的第二阶段,由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马莉莉主持,首先是由法国里尔第一大学教授、中国国家外专局“教科文卫类”高端外国专家Florence Jany-Catrice教授发言,首先Jany教授感谢她著的三本专著被翻译成了中文并成功出版,另外她以西方国家为例简单谈了这些国家增长的问题以及超越增长的构想,并围绕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型的理论思想及其必要性做出了说明。

接下来西北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任保平教授进行了主旨演讲,任教授首先介绍了调节学派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法国产生的依据马克思资本论对当代经济学进行解释产生的,调节学派重点强调调节国家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并且认为,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到现在,过去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把资源配置问题解决了,现在要进行资源创造,进行转型,最核心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社会主义调节经济。在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译著的法国调节学派系列丛书中,一本是关于财富,即国民收入的问题,一本书是整体绩效与资本主义精神,第三本是经济增长与期待,希望大家关注。

最后,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齐鹰飞教授进行了总结,齐教授指出“大宏观·全国论坛”已经成为国内学界非常重要的交流平台,而且这个重要性和影响力也在越来越大。在这个论坛上报告的论文出现做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对于未来“大宏观·全国论坛”的举办也充满信心和期待。本届“大宏观·全国论坛”中,《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人文杂志》、《西北大学学报》等期刊的代表和《中国社会科学报》、《陕西日报》、《西部网》等媒体的代表前来参会,还有几百名西安及外地师生慕名而来,论坛现场座无虚席,参会人员均表示从本届“大宏观·全国论坛”获益匪浅,对明年的论坛充满期待。

9月8日下午,第四届“大宏观·全国论坛”围绕经济增长、财政与税收、货币政策、金融、产业经济、劳动与人力资本、收入分配与制度、开放宏观经济等8个主题,分成13个分论坛继续进行讨论。谷克鉴、范剑勇、徐现祥、方红生、柏培文、邓翔、白俊红、陈国进、范志勇和欧阳志刚等宏观经济领域5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就经济增长、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开放宏观经济等宏观经济重大研究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这50余位宣讲嘉宾都在《经济研究》或顶级SSCI期刊发表过多篇论文,他们所宣讲的论文也都已经或即将发表在《经济研究》等国内外顶级期刊上。

9月8日晚上,《经济研究》常务副主编郑红亮研究员、《中国工业经济》常务副主编张其仔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编审梁华研究员,还有云南财经大学龚刚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龚强教授、南京财经大学卞志村教授、东北财经大学齐鹰飞教授等参与了主编沙龙,就宏观经济领域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研讨。

本届西北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主办“大宏观·全国论坛”,是第一次中国人民大学与其他高校联合主办论坛,也是首次在京外高校举办论坛。本次“大宏观·全国论坛”的举办,能够更好地促进两校经济学科的和做,从而更好地推广“大宏观”理念,推动中国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编辑:

(本文转载自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