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市垃圾分类调研实践圆满结束

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2019-08-21 21:50 浏览量: 2637

MBA中国网讯】

垃圾分类在西安

作为2019年最热的话题之一,“垃圾分类”一直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从2016年年底至今,习近平主席曾多次对垃圾分类做出重要指示,他指出:“全面落实好垃圾分类关系着我们全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当前垃圾分类迫在眉睫;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作为全国四十六个先行试点地区之一,西安市政府也在今年出台了《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明确将在9月1日起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工作。随着时间的临近,西安市目前的垃圾分类现状是怎样的?市民对垃圾分类的了解又如何?带着问题,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学生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的行动号召,利用暑期时间,深入调研西安市垃圾分类情况。

一、向市民发放调查问卷

实践队首先通过派发问卷,了解西安市民对垃圾分类意识与对知识的了解情况。7月11日实践队分别在钟楼、回民街、小寨等人流量大处发放500份问卷,回收的有效问卷累计469份。

实践队统计到,市民对垃圾分类“基本了解”与“很了解”约占总人数的85%。而在随后的问卷追问中,“四类常见垃圾”的多选题,回答正确的市民占62%;“有害垃圾”的多选中,仅有29%的市民回答正确。可见广大市民对于垃圾分类的知识了解,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在对市民的垃圾处理方式的调查中,进行“分类”行动的市民仅为6%,94%市民都是“整包处理”,这与市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程度形成明显的数据差异,由此可见大多数市民“知识上有一定了解”但行动上还是“整包处理”,未进行分类。

针对这样的差异化表现,问卷中对市民的“问题征集”可以探究到一定的原因。除了前文提到的垃圾分类的宣传不够、对市民未形成良好的知识普及外,垃圾分类的设施不完善、市民对分类技术持怀疑态度以及目前缺少一定的制度约束和保障,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较大影响因素。

在发放问卷的过程中,队员们感受到了西安市民对于垃圾分类的关心与支持,很多市民在填写问卷的同时也提出了许多建议。队员们汇总了意见,针对问卷中凸显的问题,准备在采访市政府时作进一步的交流。

二、“垃圾分类模拟”社会实验

针对前期调研中凸显的垃圾分类知识欠缺的情况,7月13日,队员们带上自己手工制作的垃圾分类道具,在西北工业大学友谊校区家属区进行了“垃圾分类模拟”社会实验,做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通过本次机会,向西工大周边的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的知识。

该实验通过发给市民8张带有垃圾标志的卡片,让市民依据自己的判断将卡片投入对应的四种垃圾桶,统计错误投入的数量,来考察目前西安市民的垃圾分类能力。累计实验95组,每组平均投放错误的卡片数量为2.1张,最容易投放错误的三种垃圾分别为“烟头”、“落叶”与“油漆桶”。这与前文的问卷调查数据结论形成印证。在模拟实验进行的同时,实践队还自制了垃圾分类的手册,向市民免费发放,进行垃圾分类知识普及。

在友谊校区实验- 队员自制的宣传册 -

三、采访西安市人民政府

在了解广大市民对垃圾分类的了解情况后,7月15日,实践队联系了西安市人民政府城市管理规划局,了解政府对垃圾分类的看法与举措,就问卷中集中反映的问题与城管局鞠子威科长进行了交流。鞠科长表示,作为制度保障,9月1日起《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会正式执行;2019年,全市进行垃圾分类工作巩固提升,在对示范单位进行巩固的同时全范围全区域地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提升垃圾分类工作推进质量,实现党政机关全覆盖、校园全覆盖、小区百分之五十覆盖,并“由城市走向农村”,形成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分类体系。在交流中,队员也向城管局汇报了前期问卷和实验模拟情况突出的市民对垃圾分类知识欠缺,需要着重进行宣传。鞠科长表示一方面政府将对垃圾分类行业大力扶持,同时也正在以各种宣传方式为市民们科普垃圾分类知识。

针对很多市民认为“垃圾分类以后,垃圾车还是会将四类垃圾倒在一起运走,希望政府后续介绍四类垃圾的处理方式”的问题,实践队员在鞠科长的带领下在西安市政府内参观了各类垃圾分类处理装置,包括垃圾分类智能投放装置、智能餐厨废弃物就地处理设备、餐厨垃圾处理站等,通过实地参观,社会实践队的成员们对垃圾分类装置和垃圾分类处理过程均有了更深的了解。此次西安市政府的调研采访活动具有着重要意义,整个社会实践队伍都收获满满,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与政策落实有了深刻认识。

四、参观白鹿原垃圾填埋场

为了进一步了解垃圾的最终去向,7月17日早上10点,实践队员在市政府的带领下,来到白鹿原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在距离填埋场几公里外,实践队员就闻到了淡淡的垃圾发酵的臭味,到达填埋场后,里面令人不适的气味让队员充分感受到了工作人员的辛苦和西安市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垃圾的末端处理有多种方式,包括直接填埋、焚烧发电、生物降解、回收利用等,过去西安市采取的的垃圾处理方法则为直接填埋。在现场,工作人员为队员们做出了详细介绍:江村沟垃圾填埋场于1994年开始运营,总堆高140—150米,计划每日进垃圾6000吨,是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垃圾填埋场。目前每天进垃圾1万吨,堆高已经大于140m,预计于今年10月底填满。从9月1日西安推行垃圾分类后,将努力实现零填埋。

五、参观四类垃圾处理厂

7月17日下午,实践队参观了其他垃圾的焚烧发电机组。填满场已建成8台垃圾焚烧发电机组,在建2台,主要用于燃烧其他垃圾并发电,产生的电将直接输送给国家电网。

实践队来到了浐灞垃圾分拣中心。灞桥区作为西安市垃圾分类的示范区,宣传与实行非常到位。垃圾分拣中心主要分拣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将其归类为黄纸类、酒瓶类、塑料类、废纸类、电池类等。不同种类的垃圾在分拣结束后回收利用或者特殊处理。为保障垃圾分类落地落实,分拣中心提出“互联网+垃圾分类”方法,居民用垃圾换积分,积分可以兑换不同的生活用品,极大提高了市民垃圾分类的主动性。

随后,实践队采访了陕西瑞美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员并参观了国际港务区有机垃圾处理站。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将厨余垃圾“变废为宝”的神奇过程:先将厨余垃圾干湿分离,利用生物菌处理发酵24小时,机器处理后包装,就成为了可以改善土壤的有机肥。有机垃圾处理站可以每天处理一吨厨余垃圾,并产生150千克有机肥,实现真正的零废弃。

六、参观西安市垃圾分类示范小区

7月18日,在西安市人民政府鞠科长的带领下,实践队参观了西安市垃圾分类示范小区:万科·金域华府。小区干净整洁,管理有序,四类垃圾的分类细致认真。垃圾分类的管理方法非常巧妙:整个小区只有一个有害垃圾桶,利于管理操作;工作人员定时定点监督并协助业主分类;小区物业培养分类意识,营造环保氛围等。鞠科长表示,在今后这样的示范小区将在全市范围内的小区进行推广。

七、“垃圾分类新时尚 青春助力我先行”

实践队获市政府颁发

“西安市垃圾分类青年志愿者团队”称号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实践队提出可以在繁华的地段举行面向市民的垃圾分类普及活动,这一想法得到了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7月26日,实践队到达钟鼓楼广场,搬运物资,搭帐篷,与市政府一同开展“垃圾分类新时尚,青春助力我先行”活动。实践队员刘昊旻同学作为本次活动代表,上台接受西安市政府颁发的“西安市垃圾分类青年志愿者团队”队旗。随后实践队还开展了包括“垃圾分类时尚代言”、“垃圾分类飞镖达人”、“绿色生活体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游戏的方式向市民宣传分类知识、增强市民垃圾分类意识。

实践队的同学们在高温下配合政府部门,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获得了市政府与团市委的一致好评。中青网、陕西网、西安日报等主流媒体也对本次实践队参与的活动做出了报道。

西安市垃圾分类调研社会实践队从发问卷到进行模拟实验,从政府采访到实地考察,深入地了解到市民对于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程度、目前西安市垃圾分类准备活动的开展情况以及各类垃圾的最终去向与处理方法。在与政府有关部门的交流中,实践队将调查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政府部门,同时积极策划垃圾分类的宣传普及活动,得到了市政府和市民的认可。

接下来,实践队还将继续发挥先锋作用,在校内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活动,助力大西安垃圾分类与环境保护。

编辑:

(本文转载自西北农业大学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