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花与北大国发院沙友对话录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2019-03-29 19:00 浏览量: 3700

MBAChina网讯】2019年3月2日,北大国发院MBA中心与国发院沙8组委会(沙8为第8届亚太地区商学院沙漠挑战赛简称)联合举办“传承·陪伴·生长——对话春花老师”活动。作为北京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尤其是作为北大国发院BiMBA商学院院长,陈春花老师不仅给同学们带来有关教育与学习的主题演讲,还与沙8的同学们围炉对话,通过与同学们的一问一答,为北大国发院MBA同学和亚沙俱乐部成员带来激励和鼓舞。

北大国发院是亚沙赛事的传统强队,自从MBA14级校友靳毅带领沙4团队从沙3的22名一跃成为团体亚军之后,国发院的亚沙团队便一直保持在比赛的前五名院校队列中。在去年结束的沙7比赛中,由MBA16级校友王建召带队的北大国发院沙7代表队再夺团体亚军,并包揽男子个人冠、亚、季军及第九名,同时还获得女子个人第五名和第十名的好成绩。

今年即将出征的沙8领队、MBA16级校友高忠坤也希望借着和陈老师的围炉对话,为MBA同学和沙8队员带来新的智慧和能量,突破自我,并为团队和荣誉而战。

以下为本次对话全文。

【组织传承篇】

(图中从左到右依次为:靳毅、王建召、高忠坤、陈春花)

靳毅:我有幸作为沙4领队,国发院队当年从沙3的第22名一跃成为沙4团体亚军,可谓突飞猛进。我们总结的重要原因是形成了组织。后面几届的成绩也一直很好,我理解应该是传承有方,我们的传承有点像禅让、民主选举、指定和竞争的“混合体”,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我们这样的总结对不对?

陈春花:关于组织的形成,从管理的逻辑来讲主要有三方面内容:1.有共同的目标;2. 行为上的协同;3.有一定的人数。目标要有吸引力,这也是团队凝聚的条件。亚沙赛事将目标分给各个学院,需要大家根据赛事的需要来共同协作,每个队代表的是学院而非个人。如果亚沙不是一个代表学院的项目而是代表个人兴趣的活动,恐怕就很难传承。组织形成以后,如何推选出领导者,并每年良好的传承是比较难把控的要点,往往因组织的不同而推选的形式也不同。依你刚才所讲,目前国发院亚沙团队采取的应该是遴选形式。从组织管理的角度,只要全体成员默许,遴选的结果就是被认可接受的,所以你们可以继续采用这种方式来进行传承。在传承的过程中,有一点十分重要并且最具挑战性,即选出的领导能否让大家觉得跟随他是可以实现组织目标的。如果一届一届都能实现目标,那么传承就是成功的。

王建召:亚沙是一项很好的赛事,刚开始带领沙7团队的时候,我就把传承变成了国发院亚沙俱乐部的愿景之一,希望这个组织可以一直传承下去。我也曾尝试以公司组织运行的模式来进行团队管理,但后来发现这个方法并不十分有效。因此想问陈老师,我们这个亚沙组织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它到底应该以一个什么样的模式才能更长久地被传承下去?

陈春花:亚沙赛事是正式的,因此国发院亚沙组织本身已经具有正式组织的保障体系。此外,它还有另一个保障组织是国发院,这意味着它天然的具有人员基础,只要是BiMBA的学生,就有可能成为成员。这是有利于国发院亚沙组织传承的两个方面。但从性质上来讲,由于没有经过法律的界定,国发院亚沙组织在属性上又是非正式的。非正式组织如何能够很好地被确立并传承,需要想办法使大家凝聚起来。首先是成员们拥有共同的爱好:由于爱好经常通过荣誉来实现,北大国发院亚沙团队又是一支荣誉感很强的队伍,因此有爱好作基础的团队一定更容易传承;其次是成员在参与的过程中能感受到收获:亚沙在国发院得到了院内领导、老师和校友们的大力支持,因为我们认为亚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它是正式课程的必要补充;最后是通过共同的情感叠加使成员们的收获更大。因此,国发院亚沙团队有很好传承的基础。

高忠坤:亚沙赛和戈壁挑战赛在整个商学院,包括在国发院都是很好的赛事,都有很好的传承,这两个活动相似但又不同,作为未来的领队,我应该如何处理好亚沙赛和戈壁赛之间的关系,是竞争还是竞合?

陈春花:我并不认为这两个活动存在竞争关系,EMBA的学员和MBA的学员都可以参加两个活动,只不过需要组成两个队,都是代表学院出征,都象征着学院的荣誉。你只要将另一个领队变成你的伙伴即可,一起共事,相互学习。我能感到对于即将到来的沙8,你们压力很大,所以我要给你们释放一些压力。你们要明白,“传承”不是冠军或亚军名次的传承,而是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每个人在参与的过程中超越自己,安全去,安全回,能做到这些就足够了。如果参与者都能通过参赛而养成运动的习惯,那就更好。

【陪伴共生篇】

(图中从左到右依次为:康健红、杨欣宇、孙永红、陈春花)

孙永红(北大国发院EMBA 2004级校友):我曾是国发院戈壁挑战赛团队中的一员,参赛的经历让我脱胎换骨,成为更好的自己。陈老师今天关于教育主题的分享,特别启发我思考作为一个家长在孩子教育上的陪伴问题。陈老师的子女教育也特别成功,想请教在孩子没有自我觉知的情况下,有没有好的方式使家长能做好传承与陪伴?

陈春花:感谢永红对国发院的支持!我和她结缘于戈壁,认识和了解她之后我也交给她一个任务:在国发院承泽园开园之际尽可能大范围地请回国发院的校友。这项任务永红做得很好。

回到她的问题上,家长该如何处理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呢?这其实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在孩子的成长中,陪伴这个词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有一个要求,家长自身的角色是要变的:当孩子小的时候,家长是家长;当孩子有独立见解的时候,家长是交流伙伴;当孩子知道的比家长多时,家长要做学习者;当孩子决定要做事时,家长就要做坚定的支持者,尤其是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一定要坚定地去支持孩子;当孩子逐渐变的独立时,家长要做欣赏者;当孩子再变得更加强大时,家长就要做追随者。如果家长可以做到这一系列的角色转变,孩子就不太会出现抑郁、不开心和逆反等问题。很多孩子之所以成长不顺利就是因为很多家长喜欢强加自己的想法和愿望给孩子,甚至不能去和孩子好好沟通。我第一点是希望家长们努力训练自己学会转变角色,第二点是希望家长能做到陪伴时的专注。由于工作忙,我陪女儿的时间十分有限,但我与女儿有个约定,每周我会给她留一个专属时间,在这个时间里,一切安排我都随她,这个时间里我也绝对不会安排其他事情。

杨欣宇(北大国发院MBA2008级校友):您去年提的共生给我很大启发,共生是众多个体按照一个方向连接和协同的过程。我认为无论是亚沙还是戈壁都是团体竞赛,也都有共生和组织的概念在里面。但对于陪伴,我一直有一点比较不清楚,就是它与赋能的联系,想问问陈老师在团体竞赛中,怎样通过陪伴实现赋能,又怎样通过赋能实现更好的自己?

陈春花:共生本身是现在的一种组织形式,这个组织形式的存在是因为现在大部分企业的绩效都由外部决定,这也是去年我公布这个成果的主要原因。在大的系统中走向个体,就需要另外一个帮助——赋能,也可以用陪伴这个词。赋能这个概念中有三个很重要的要求:一要提供平台和机会,这也是我为什么鼓励同学们参加亚沙,因为参加了,我们才能去给他们赋能;二是帮助他人成功,比如有人不擅长跑步,伙伴们可以鼓励、支持并帮助他,使他一步步走向成功,这个帮助和陪伴的过程就是赋能的过程;三是整个组织提供资源支持。如亚沙中设定的目标是到9月时要比现在跑得好,这其中就需要组织提供很专业的训练资源。

康健红(北大国发院EMBA 2007级校友):我本想问的问题是陪伴者如何与时俱进?,刚才陈老师已经回答了。除了刚才讲的角色不断转换,还要有保持学习的毅力和勇气。陈老师的知识体系不断迭代更新,才能持续保持与青年人的沟通,而且真正让同学们受益。她自己教育和引导青年人的同时,也从青年人身上观察和学习新颖之处,这是十分让人敬佩的。我作为天使投资人和国发院MBA的职业发展导师,过去一直担心自己在个人局域网中修炼的成果与人分享时会有差异和误导。今天听了陈老师的分享,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使自己一直处于学习状态,一直痛并快乐着。

【聚力生长篇】

(图中从左到右依次为:邓明晖、李海龙、袁小婷、陈春花)

袁小婷(北大国发院2018级北大-UCL全日制MBA同学):感谢春花老师的赋能,这让我我听完以后有更好的心态去参加亚沙A队比赛了!不过我一直有个疑惑,像我们这样作为全日制MBA的同学,如何在紧张的学习、考试、找工作、社交以及保持锻炼量、参加比赛之间找平衡点?

陈春花:每个人都有很多目标,每个目标的实现都需要时间。怎样可以利用时间把目标都实现呢?这就需要时间管理的窍门。我的第一个办法是把时间划分成很小单元,如果每天8个小时有8件事要做,先可以把每件事平均安排1个小时完成;第二个办法是集中,规定在这个小时内做某件事时就要专注地去做,不能三心二意;第三个办法更重要,不要设太远的目标来干扰现在的行动,特别远的目标只能当成理想。比如亚沙训练时先不要去想我如何带A队跑到第一,而是确定明天比今天的速度要提高多少。当你设定近的目标并逐步实现的话,你就会发现你是在逐项关闭事情,不会为未完成的事情拖累,同时又一步步扎扎实实地向目标接近。

李海龙(北大国发院2018级北大-Vlerick在职MBA学员):您刚才在演讲中提到终身学习,我们毕业成为校友之后怎样才能和BiMBA继续一起生长?院里有没有校友终身学习的规划?

陈春花: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事实上,国发院已经开始逐步推进校友终身学习计划。我们的启动是从两个方向做的:第一个是建立在线的朗润学堂,通过为校友开通账号,让校友们实现在线课堂学习和在线内容学习;第二是特别为校友开发或开放一些课程,让校友们能实实在在地回到学院继续上课,更新知识,实现终身学习。

邓明晖(北大国发院2018级北大-UCL在职MBA学员):我认为沙8是一个很令人感动的活动,它不光给我们一个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机会,更多的是把一群有共同理想和情怀的人聚在一起,生死与共一段时间。我想请教一下陈老师,国发院作为智库中的商学院,在众多商学院中是独树一帜,具有独特的气质,我们沙8参赛时,同学们怎样才能呈现出不同于其他MBA的独特气质?

陈春花:对于沙8队伍,我期待你们有包含三方面内容的独特气质:第一,要有一种可以超越自我,希望实现自我提升的精神;第二是有团队精神,大家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要实现不让任何一个人感觉孤单、无助或不温暖;第三是具有敢拼和勇于胜利而不是一定要胜利的精神。勇于胜利的精神是我特别想要的,国发院本身就是这样的,我们很清楚地知道中国的问题非常多和复杂,但是我们勇于去面对它们;我们也很清楚我们研究和讨论的话题不见得会得到接受和运用,但是我们还是勇于去表达我们的观点和意见,这个是我特别想要的。我觉得如果这三点你们能做到就好。

编辑: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