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Acc逻辑学习最大的忌讳是浮躁

MBAChina
2018-06-03 10:38 浏览量: 4126

MBAChina网讯】逻辑学习最大的忌讳是浮躁,或者说是急功近利。 我们首先要讨论的问题是,学那些以前学过的东西容易,还是学那些全新的东西容易。多半认为是后者,其实不尽然。

  学习新的东西就像给你一锅生大米,让你做米饭;而学习旧有的东西呢,就像是给你一锅你也不知道是生大米还是熟米饭的东西,让你把它做成米饭。如果这锅大米已经做的很熟了,你就好办了,只需端出来给人看就好了。如果这锅大米完全是生的,那和新学知识一样。但是如果这是一锅夹生饭,那就麻烦了。做过饭的人都知道,一次没有做熟的饭,你想把它做好有多困难。

  而逻辑正是这样一锅你不知道生熟的大米。好多人在过去的生活和工作中已经形成的缜密、条理的思维,这些人基本不需要再学习,也可以拿到高分。但是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逻辑就是一锅夹生饭。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虽然大部分的中国学生没有机会接受逻辑教育。但是我们每天都在用这个东西,生活、工作、人际关系、写作、说话都不可能完全没有逻辑。但是每个人的思维水平、条理程度就大不相同。包括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学科、行业上所体现出的思维水平和条理程度都有很大的差异。换句话说就是你脑袋里这一锅大米的熟、生程度不同;而且随着人分工的细化,很可能会是熟的地方越来越熟,生的地方越来越生,所以我们说这很像是夹生饭。

  如果我们学的是新的知识,我们只需要和那些新的概念啊、符号啊、算法啊做斗争就可以了。但是你学半生的东西,必须和你以前积累的错误斗争,更麻烦的事情是,你必须先把你以前搞错的东西找出来。

  大部分的人看到逻辑题目都能做上几道,也能对一部分,即使错了一看答案,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我知道了"。好像很快就又学了一招。跟我们的现实生活进行类比,事后诸葛亮比比皆是,但在事前能做出准确分析的却寥寥无几。而时代竞争激烈,我们为恍然大悟付出的代价将非常昂贵。人这一辈子,有上十来次事后的恍然大悟也就基本报废了。而做逻辑考试,如果你有十几道题目是看了答案才恍然大悟的,考试结果基本上也就报废了。所以我们在平时处事的时候要追求事前对人对事的精确把握;在做逻辑题目的时候要在答案公布以前追求对题目的透彻分析。然后看别人是怎么恍然大悟的。那个时候你就会明白,看上去是一念之差,实际上是水平使然。

  当然我更愿意学那些全新的东西,但对大家来说,逻辑已经基本上形成了夹生饭的格局,不可改变了,在这种情况下怎样保证学习效果呢,我觉得两点特别重要,一是谦虚的心态,假设自己的无知;二是理性,不要着急进行自我肯定或者否定。你要明白自己是在和过去几十年积累形成的思维陋习做斗争,每取得一点点进步都是十分不易并且意义重大的,不能因为自己取得了一点点进步就觉得自己已经脱胎换骨了,也不能因为自己离自己的目标和还有一段距离就妄自菲薄、失去信心。

  学习逻辑就像是练功,基本功最重要。扎实的基本功能保证我们走正道,从而走的更远,不要一开始就想抄近路。我上课的时候经常讲,所谓的捷径就是不走弯路。当你心生邪念想抄近路的时候,实际上就给自己走弯路埋下了祸根。相当于你又把一颗半生不熟的大米放到了锅里,还认为它已经熟了。具体在逻辑学习上的体现就是分析方法和做题技巧的关系,做题技巧固然很重要,但是大我们必须是在把分析基本功练到位的情况下才能去放心使用它。而且在做题的过程中遇到自己觉得困难的题目还是要回到最基本的分析方法上来。如果你一开始就是靠做题技巧行走江湖,一是容易走火入魔;二是一旦遇到强大的敌人就只能是撞大运了。但话说回来,基本功是怎样练出来的呢?这里面有三点最重要,一是规范、到位;二是坚持重复;三是分析工具。

  先说第一点、逻辑分析的目的和做题很不一样,做题的目标是找出正确答案,逻辑分析的目标却是把题目分析透彻。逻辑分析的要求是远远高于做题的。逻辑分析应该遵循以下的步骤:

  1、定义事件、定义论点和论据。

  2、提取两两事件关系。

  3、用一张图表示所有有用的事件关系(形成逻辑框架)。

  4、用一句话说清楚论点是什么,论据是什么,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联系和差异是什么。

  5、分析选项在题干逻辑框架中发挥的作用。

  上面说到的3、4、5三点不仅是逻辑分析的步骤,也是逻辑分析的目标。如果能做到这三点的话,题干的把握就没有问题了,作对题目更是不在话下。

  第二点是坚持重复。对于备考MBA的一般人来说,在进入做题前大概要分析200道左右有质量的题目。每道题目花费的时间要保证在10分钟以上,从而确保分析的规范、程序和到位。这个过程是需要坚持和毅力的,一方面你会遇到一些自己不能一次分析透彻的东西,需要你反复分析;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你会遇到那些你觉得不需要分析也能很快选出答案的题目,这个时候你就要和自己的惰性、以及浮躁的心态做斗争了。

  第三点是分析工具的问题。前两点讲的是精神层面的东西,真正到了执行的时候,手里还得有物可持,这个物就是分析工具。要把这个东西说清楚需要几个小时,还要对着讲义好好说;但如果说的不清楚很可能会误导大家,所以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说到这里肯定会有人问:"这样做题是不是太慢了?"。我们来做这样一个比方,有一个成语叫蛇打七寸,意思是你打蛇的时候要照着七寸的地方打,才最容易成功。隐喻做事要在关键点上使力,才能又快又好。咱们现在把蛇换成一道逻辑题目,如果我已经告诉了你题眼在什么地方,把题目作对相信不但不难、而且速度奇快。但如果要你自己去找出题眼可能就会比较困难了。而基本的逻辑分析训练解决的正是寻找题眼的问题。通过有效的逻辑分析训练,我们完全能做到对于大部分的题目一眼看出奥妙所在,偶尔几个自己拿不准的题目,只要回到最基本的分析方法上简单分析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这样的做题过程才既有速度,又有质量。但如果你只懂得技巧,只知道找到七寸以后怎么打,不会找七寸,显然效果是不会理想的。

编辑:

(本文转载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