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大把课余时间给了一群特殊的人,收获的不止是成功保研……|在浙师,你也能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2018-10-10 22:11 浏览量: 2338

所读专业并非报考第一志愿,却攀至专业第一

留给自己20天准备托福,也能顺利考出100分

赴美留学,并拿到学校最高金额15万元奖学金

如今顺利保研至中国社科院上海研究院

法政学院社会工作专业152班的帅气男孩

傅凡,了解一下

“我爱瞎想,想自己、想人生,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怎么走到这一步、以后怎么走,大家应该都是这样吧。”

“精打细算不是我的风格,事情来了我再列进计划里。”

“拿到手的就好好做,用心做,就我性格而言,不喜欢做得粗糙。”

“正因为它有趣,我才陪着它,不然我就赚钱去了。”

这是一个难以以一个词、两个词来下定义的采访对象,我形容他是真实得没有距离感,却优秀得很有距离。除却专业第一、赴美交流、保研成功这些优秀人士的基本道路,更多的是迷茫、摇摆、爱思考人生……正像大多数的我们一样,他花了两年多时间慢慢找到自己的归属,现在依然在摸索前进。

“今天出了一个活动方案,是单位承办的上海市产业青年创新大赛,我负责收集往年咨询、邀请嘉宾、策划流程这些。”19点,傅凡接通了记者的电话,开始回忆起今天的实习任务。

这份持续了近一个月的“朝九晚五”,凭着大学前两年的学生工作经验还能暂且受用,却并非是他口中“充满创造性价值的工作”。

“但这里很接地气,让我有机会接触到政企合作,学会协作沟通。”这在傅凡看来才是“好玩的东西”。而更为重要的,这次实习也是完成研究生导师所布置的任务:观察

我们触及社会上这些特殊的群体

从大一到大三,傅凡基本都在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他人的主基调里。除了学院党员之家,其他的课余时间就留给这样一群特殊的人:戒毒人员、白血病患者、养老院老人等。

“面对他们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更像一个幼教。”

大一暑假,傅凡跟随院队一同前往龙游十里坪强制隔离戒毒所,“去之前我没有害怕、担心,反而有一点点期待,希望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在他看来,团队辅导中的“非歧视原则”是专业所坚持的,一群人坐在一起做游戏,他们愿意放下戒备,敞开心扉,效果还不错。

“有一个高一的男生是团队接触时间最长的。”傅凡回忆道。7月,男孩查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后一直住院化疗,体育生的规划也落空。傅凡和他的团队成员一起,结合自身专业和经历,耐心地帮助男孩重新规划,最终找到了园林设计这个新的专业方向。

大一“十里扬帆”实践队前赴龙游十里坪强制隔离戒毒所。

“有时候,我会觉得无能为力,也是以前太理想化了。”

80多张床位,交替120余名病人,这是金华市人民医院血液科近两个月的床位记录,其中,大多是白血病病人。大二暑期的项目服务本是想搞点组织活动的“大动作”,却由于场地限制、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只能落实在聊天开导中。“有很多不能做,或者你以为你能做却不能做的事情。”

“携手生命·医路同行”项目被《金华日报》报道。

“我渐渐觉得更重要地是探求社会问题背后更深层的原因。”

自小由爷爷奶奶养大的傅凡,对老人有自然的亲近。大二下《老年社会工作》的课程让他走进养老院,服务对象之一是一位整天呆在房间里的奶奶,除了看报纸,就是盯着窗外风景几个小时。

聊家乡、说学校的生活,傅凡跟奶奶一起吃糖,在床边对话。“但我至今最不能忘记的是她说的‘我在这边没别的事可以做,就是等死”而傅凡小组坚持每周一次来与老人谈心,整整持续了一个学期,老人却并没有很好地走出这个状态。

“我也会想这是一个常态的事情。”在他看来,虽然每次都希望帮助案主,但仍有不少还是会回到原来的样子,帮助的效果也难以量化评估。“我也会思考并逐渐接受,因为其中的原因太复杂了。”

丰富的实践体验和思考,让傅凡对自己的发展方向有了更多的思考,“点对点的服务方式可能对我来说还不满足,如果有更好的法律政策来帮助,宏观的政策去解决,效率或许会更高一点。”傅凡常常在不断地摇摆中,也渐渐地确定适合自己的道路。

社会学的想象力

填选大学志愿的傅凡,因为社会工作学跟心理学沾边,就填报了社会工作专业作为自己的第二志愿,却因为心理学的一分之差,实实在在落进了社会工作的兜里。

“来都来了,毕竟也是自己的选择。”大一的傅凡只要求自己不逃课,好好上课听讲。“经过半年、一年的学习,我渐渐喜欢上了这门学科的价值观和它所做的,喜欢专业整体的氛围。”

社会工作方法论互助身边事

“平时聊天就会用一些理论知识来讨论问题。”一个“家庭社会工作”4人微信群,是私交很好的挚友,更是学习伙伴,他们也会尝试用一些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群里的女性朋友常常给男友发诸如“理想男友应该怎么做”类型的微信文章,两人因此产生矛盾,群里的男生们就会出面帮助分析,“男生会觉得有点胁迫,不如直接告诉我哪里做得不好。通过“澄清”思维过程、“换位思考”置换心态,当事人意识到自身的问题,“缓解了他们的关系,也能让我get到原先没注意的点。”傅凡说。

社会学书籍打开求学之路

在社会工作学科中,有1/3内容偏社会学。从开始接触到最终决定,傅凡挣扎了两年多,“我容易瞎想,也有犹豫,是否要坚定走社会工作,还是转去社会学。”他也往往都是一个月前想着坚持社会工作,一个月后又变成社会学,不断反复。

图文第二借阅室集中放着社会学书籍。

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后,“我就课外去借阅社会学的书籍,去看。”《乡土中国》《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个学期下来近二十本的阅读量。“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体验。”傅凡回忆道。

《社会学的想象力》带给他足够的启发,对于作者批判唯数据论的观点,也在出国后有了更切实的理解。“第一遍看的时候只是知道,但接触美国讲求数据定量的研究趋势之后,会意识到唯数据论的局限,我们还应该要有更直接具体的体验。”

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

而这份具体的看和感受,则离不开大学期间社会工作的实践,“它交给我沟通的方法,建立彼此良好的关系,从而获取数据信息。”在他看来,社会工作对于帮助弱势群体的强调也贯穿在社会学中,“要为了他们去做研究。”傅凡强调。

如今,他成功获得了中国社科院上海研究院的保研资格,跨专业求学社会学。在这样一所智库型的院所学习,读更多的书,做更深的研究,希望以后能通过改变政府的服务方式来影响社会,从而产生可估量的成效,是傅凡为自己定下的长远目标。

我就是想要把它用心学好

9月23日,傅凡作为少数的大四学子参与十佳学子暨优秀学子报告会,“以兴趣为事业”为题,分享自身赴美交流的经历。

傅凡曾多次参与报告会,分享交流经验。

而出去看看的心愿却是一颗从大一就暗暗埋下的种子。友人笑他“浪费时间”,傅凡却乐此不疲地出现在大一、大二的每场交流宣讲会上。作为交换项目之一的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拥有社会学全美第1的水平,“我想更深入地了解社会学。”

3个多月的学习,每天三点*的活动范围,是傅凡交换的日常。“我选了5门课,但课业量却相当于国内的25门。”阅读量以‘页计算,每门课程的老师在第一节课就下发书目清单,页数标注、论文篇目,交代得一清二楚。

一门课程基本50页一周的阅读量,当地学生需要花7、8个小时完成,傅凡则需要20个小时消化,还得附加完成没有要求的作业。“感觉有永远看不完的书,永远呆在图书馆。”他也因此推去了朋友的很多活动邀请。

“我就是想要把它用心学好,我不得不,或者说我只得这么做。”傅凡也欣喜在交换期间没有其他事情的打扰,而国内没有机会学习的社会统计学,也趁此机会学习一把,“涉及到正态分布、建模之类的概念和操作,这是我以前没有接触过的。”也是他眼中“好玩”“有趣”的知识,能够通过问卷数据来定量分析。

《人类学导论》的课程记录。

而《人类学导论》的课堂虽颠覆他的预想,但也通过介绍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培养了虑事长远的眼光;课程中穿插的新闻报道分析,则通过发现其中逻辑、实证错误,来激发潜藏的批判性思维。

而繁重的课业压力,长时间独自学习的压抑状态,也使异乡求学的傅凡曾经短期陷入抑郁情绪,“社会学教给我的思维方式,让我尽可能跳出自我的局限,宏观地去把握抑郁状态产生的原因,并解决它。”初秋的蒙多塔湖气温尚未骤降,课余绕湖跑步不失为傅凡的一种解压方式。

从国内“书本”社会学脱胎,傅凡感触到社会学对于现实的作用,“我发现社会学真的有很多知识点都可以操作、反作用给社会。”

傅凡憧憬道:“在美国,社会学发展相对成熟,我相信国内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好。”

文字、编辑 | 陈仕玥

图片 | 本人提供 部分截图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 | 姜旭晨

用心的男孩格外帅!真的不考虑为他点个赞?

编辑: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