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育人|| “中国之治:叙事-对话”第二期成功举办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2021-10-17 16:33 浏览量: 2524

问学·问政·问德

2021年10月16日,“中国之治:叙事·对话”第二期在我院东校园D113顺利举办。本次活动邀请到安徽界首市市委书记何逢阳作为主讲嘉宾,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练宏老师与陈那波老师作为对话嘉宾。在何逢阳书记实践经验分享的基础上,双方围绕“贫困县如何创建国家高新区”这一话题展开热烈讨论。我院谭安奎院长、刘泽炀书记出席了本次活动。多位权威媒体代表到场,院内外学子热情参与,活动现场座无虚席。

活动现场

本次活动由练宏老师担任主持。正式开场前,练宏老师为在场同学介绍了界首市的发展背景,并且强调学院积极开展“中国之治:叙事-对话”系列活动,“听人讲述中国里的故事,共同解析故事里的中国”,旨在促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公共管理、政治学两大学科与我国治理实践形成良性互动。

随后,主讲嘉宾发言。何逢阳书记以优秀校友的热情,与全场师生分享“带着问题前来学习、带着方法回到工作”的心得感想。首先,何书记为大家介绍了界首市的具体状况,继而引出发人深思的问题:界首市作为贫困县级市,在“四缺”显著(即缺少科技创新资源、缺少重大产业基础、缺少科技人才优势以及缺少科技金融支撑)的现实下,如何能成功建设国家高新区,从而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样本?提倡“科技创新”又需要打破哪些困境?针对这一系列问题,何书记就工作方法、创新驱动发展要点与政府角色等方面展开分享。在他看来,“看清楚、想明白、干在实处”是界首市发展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基本方法,正是问题导向的整体性摸索推动了界首市科技创新探索的实践。此外,何书记表示创新必须是全面的、可持续的过程。最后,他强调政府在创新创业激励中的角色定位:政府应该积极推动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形成双重驱动,避免对地方创新创业设置不必要的障碍。何逢阳书记还就基层治理创新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强调重在用好“规划、项目、预算与政策”四个工具。他表示,基层领导应当在把握这八个字的基础上,注意政策的“先解读、后执行”,以包容的心态、持续的耐心与“到现场去”的行动力推动地方发展动力机制的具体转化,真正做到打破欠发达地区困境,促进地方治理水平提升。

何逢阳书记演讲

嘉宾对话环节中,陈那波老师与练宏老师就县域治理的研究视角与具体特征、基层治理思维、管理者角色应具备的能力等要点提出问题。何逢阳书记结合自身丰富的治理实践经验,从县域的“基层视角”、“全局视野”与“底层思维”入手,强调书记角色“抓全局”的重要性。他表示,优秀的治理者应当主动了解发展对象的需求并加以落实,同时注意自我培养,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不以事小而不为”的积累心态,并加强心性修炼的良好意识。在谈及“中国独特的治理经验”这一话题时,何书记强调,中国的地方治理较为独特,研究公共行政,必须搞清我国政治与政府的真实运作机制,把握“扎根”的重要性,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重视田野调查的开展。

嘉宾对谈

问答环节中,在座同学热情高涨,就“欠发达地区发展高新产业的融资困境”、“界首市发展的独特思维”与“高新区发展的人才汇聚”等方面提问。何书记结合界首市的实际发展状况逐一回答。他强调,创新过程中不能固守传统治理思维,方法要灵活,考虑要全面,人才要得到尊重,治理者要善于沟通叙事。何书记的回答逻辑清晰,真诚幽默,向全体师生展示了一位优秀基层领导者的饱满形象。其无畏前行的智慧与勇气,让大家领略到“中国之治”的魅力所在。

现场同学提问

活动最后,谭安奎院长感谢何逢阳书记给大家带来一场精彩、开放且充满反思精神的演讲,并为何逢阳书记颁发了活动纪念牌。练宏老师则对何书记的经验分享作出总结,并期待同学们能在参与本次活动的收获中加深对政府运作的了解、开展对地方实践的参照对比与反思,围绕中国独特的治理模式探索更多的理论创新。

谭安奎院长为何逢阳书记颁发纪念牌

▲合影留念

初审:郑健坚

审核:王晓茵

审核发布:刘泽炀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