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厚植“高端领军人才一流”建设沃土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19-03-13 19:03 浏览量: 4598

【MBAChina网讯】

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全体师生在校党委和校行政班子的坚强领导下,守正创新,砥砺前行,在党的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尤其引人瞩目的是,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优势特色学科一流、高端领军人才一流、人才培养质量一流、自主创新能力一流、校园环境一流等“五个一流”建设源于使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在华中农大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第十次党代会召开在即,南湖新闻网陆续回顾总结近年来学校在“五个一流”建设上的探索、创新、实践、成就,镜鉴过往、以资前行。

学校召开座谈会研讨人事人才工作

历史和现实反复昭示一个颠扑不破的客观规律:人才永远是事业发展的第一要素。

学校第九次党代会牢牢把握人才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庄严提出“高端领军人才一流”目标,吹响了全面提升人才队伍水平的号角。

在此目标导向下,学校坚持党管人才,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深入推进人事人才制度改革创新,师资队伍量质齐升,为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建成特色鲜明研究型大学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

一个倾心发现人才、诚心重视人才的学校是有前途的学校;一个真心关爱人才、全心支持人才的学校是前途光明的学校。

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厚植“爱才、识才、育才、用才”的土壤,坚持以才引才、以才育才、以才聚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全方位支持人才潜心问学育人。

爱才重才——“人才是第一资源”成为共识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

爱才重才的共识源于长期的办学传统。学校在121年办学历程中,积淀了“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校训精神,彰显了历代华农人对“人与己的关系”“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的深刻理解,对人的尊重已经成为根植血脉的传统。

从湖北农务学堂时期张之洞先生爱才重才,高薪聘请“洋外教”;到改革开放初期孙济中先生亲自将仪器送至张启发实验室,大胆让青年人才挑大梁;再到21世纪以来,学校提倡“人才建设是根本”,把人才强校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再到第九次党代会把“高端领军人才一流”确定为宏伟目标。爱惜人才、尊重人才、服务人才在学校蔚然成风。

学校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进入新时代,“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在校党委、校行政办学治校过程中被再次强化。“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校党委书记高翅提出,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纲,纲举而目张,一子定而全盘活。“我们要更加清醒认识人才队伍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党政工团妇齐抓共管,选拔好人才、培养好人才、使用好人才、发展好人才。”校长李召虎强调,“要大力选树学科领军人物,寻找新时代的‘两邓一张’,大力培育和发展年青教师队伍。”

近年来,校党委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坚持党管人才,管方向、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推动学校人才工作的政策调整、制度创新、力量整合、环境营造和服务保障;“一把手”抓“第一资源”,重要人才书记校长亲自联系、重要人才工作书记校长亲自协调、督办;定期专题研究人才工作,对于事关高层次人才的工作,原则上实行“一事一议,一人一议”;每年校领导班子务虚会、中层干部培训班、各单位领导班子务虚会等,固定研讨人才与团队建设主题,统一人才队伍建设思想。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已然深入全校人心,尊重人才、主动服务人才业已融入了学校治理体系的方方面面。学校坚持教授治学、民主管理,重大决策出台前和人才“必相咨询”;坚持收入分配制度向教师倾斜,教师待遇均高于相同职级的管理干部,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技术支撑队伍、管理服务队伍围绕优秀人才配置,服务人才的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国家“双一流”建设引导专项资金,超过半数金额用于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识才引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成绩显著

2016年5月25日,《自然》在线发表了我校关于RNA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最新进展,首次报道了METTL3-METTL14蛋白复合体晶体结构。该论文通讯作者殷平博士系我校2013年9月引进的“80后”教授,他带领团队与时间赛跑,先后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通讯作者文章(SCI收录论文)18篇,其中影响因子9以上期刊论文9篇。

人才具有富集效应,用一贤才则群贤毕至。

九次党代会以来,一批像殷平一样的人才“近者悦,远者来”。期间,学校共引进专任教师476名,其中教授(含研究员)82名,副教授(副研究员)191名,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背景的教师202名,专任教师规模总数达到1610名,夯实了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人才基础。

如何能吸引这么多优秀人才?除了得天独厚的校园生态外,人文环境也是吸引海内外学者的关键因素,学校“育人为本、崇尚学术”的办学理念,“不张扬、不浮躁、不盲从”的办学品格,师生的价值追求等,吸引了优秀人才纷纷加盟。一位老师说:“从办公室到试验田只要3分钟,这在全国高校很少见,华农是一个宁静的问学好去处。”干事创业的平台和锐意创新的土壤让华中农大逐渐成为“人才磁场”。

同时,“以才引才、以才聚才、以才育才”的优良传统得以继承发扬。以院士为代表的教授学者坚持以才引才,以更大的胸怀和雅量,慧眼识才、大胆用才,给新入职年轻人提供更好发展平台和空间,主动创造机会,提高青年人才在学科领域的正面曝光度、知名度和美誉度,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近年来,识才引才的人才政策亮点迭出。学校围绕造人才引进政策综合竞争力,先后制定了“海外高层次人才特岗政策”“引进人才津贴政策”“师资博士后政策”“人文社会科学海外青年人才引进政策”,加大人才启动费支持力度,建设了一批青年人才楼和教师公寓,确保引进人才在华农安居乐业。

学校还不断创新引进人才工作机制,一系列改革举措不断破冰。2013年开始设立人才引进专项工作经费,支持学院主动出击,积极物色优秀人才。2014至2015年,学校提出年度引才百人的工作计划,2014引进专任教师100人,2015年引进专任教师105人。学校实施人才引进目标奖惩政策,与学院签订年度责任书,根据引进人才情况进行绩效奖惩。2016年开始连续组织“南湖国际青年科学家论坛”,搭建青年海内外人才交流平台,建立稳定的人才发现渠道,2018年论坛人选已有16人报到入职。

育才聚才——“全方位人才支持体系”日臻完善

如何更好地全方位“体系式”支持人才静心问学育人,一直是学校党委摆在首位的头等大事。

2018年底,一位老师跟记者说,“狮山硕彦计划”一直激励着自己,“如果我的获得比较多,我付出就必须更多,压力感陡增!”这是学校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正向激励的一个例证。

2018年4月初,学校分别召开了高层次人才代表、青年人才代表、学院(部)主要负责人不同层面座谈会,听取大家对人才队伍建设政策的意见与建议,研讨如何更好地支持人才潜心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决定组织实施“狮山硕彦计划”,对教育教学贡献和学术成绩突出的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和支持。计划设立了6个层次13种岗位,共遴选支持286人,形成了上层牵引下层、下层支撑上层的人才体系。同时,建立高层次人才医疗保健服务制度,组织高层次人才赴三甲医院开展健康体检,关心爱护人才。

为了“育才聚才”,学校出实招建立了稳定的人才经费投入机制,坚持围绕人才配置资源,2013年以来,累计投入经费近5亿元,主要支持人才科研启动费、安家费、高层次人才津贴、创新团队培育等。

引育并重,为不同类型、不同职业发展期教师提供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培养条件,为人才脱颖而出铺路搭桥。

注重青年才俊的重点培育,为青年教师在学术上升期提供充分保障,先后启动了“国家杰青培植计划”“人文优青培植计划”,每年遴选3至4人,给予研究经费支持和生活津贴资助。积极利用国际资源育才,修订了教师出国(境)研修管理暂行办法,新设学校全额资助项目、团队课题资助项目、自费公派项目资助教师出国研修,选派青年教师前往国外一流实验室,师从一流导师,开展一流研究。九次党代会以来,共有360 余人次教师开展海外研修,学校具有海外经历教师比例达到55.4%。

学校还重视对青年人才的思想教育提升,让科学精神融入红色基因。2016年以来,学校通过加强“海归”教师红色教育,先后选派了120余名青年教师前往井冈山等革命圣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激发教师坚定理想信念、爱岗敬业,并力图让革命传统文化培育人才成长。

量才用才——“深化人事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活力

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在“聚”,关键在“用”。知人、知岗、知事、知情,放手使用人才,用好用活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一直是学校追求的理想境界。

为此,学校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健全人才评价和使用机制,人才制度优势日益显现,人才红利不断释放。

学校按照国家收入分配改革要求,进一步厘清校内分配体系、规范分配秩序,按照以岗定薪、优绩优酬原则,坚持突出重点,体现岗位职责差异和个人业绩,向关键岗位、优秀拔尖人才倾斜,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导向作用,逐步完善了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的激励保障机制。

同时,坚持深化岗位管理制度改革,完全建立灵活用人机制,全面完成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2014年,学校开始推行新进人才首聘期管理,组织开展“2014至2018年岗位聘期”考核,通过聘期考核首次实现“高职低聘”,实现不同职务级别间的“能上能下”,保证岗位资源的合理利用。

学校不断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完善评价标准,健全层级设置,创新评价机制,充分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2014年,修订完善部分学院(部)副教授(七级岗)评审基本条件。2015年,探索实行代表性成果校外同行专家学术评议制度,在部分学院教授申报人员中试点实行。2016年,出台《华中农业大学同行专家学术评议实施办法(试行)》,在教授申报人员中全面实行;同年,修订完善中小学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申报评审基本条件。2017年,修订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条件;同年,完善评审工作有关政策,规范操作程序。2018年,扩充代表性成果送审数量,进一步完善代表性成果评价制度;在实验技术系列试行答辩评审,优化评审方式;重设职称评聘工作流程,推进职称晋升与养老保险改革接轨,最大限度的保障教职工利益。

一轮轮制度优势和机制创新让“高端领军人才一流”的目标得以达成。

2013年5月以来,学校新增国家级人才计划(项目)入选者80人次,其中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2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0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讲座教授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人,青年千人14人,青年拔尖人才6人,青年长江学者6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3人……

数据是枯燥的,但数据背后的故事却是最打动人的。华中农大日益成为人才展示才华、实现价值的一方热土,他们正在努力向前奔跑,逐梦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

编辑:

(本文转载自华中农业大学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