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 | 陈焕春院士的故事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19-01-24 11:36 浏览量: 4278

MBAChina网讯】巍巍学府,栉风沐雨;薪火相传, 弦歌不辍。来读华农,带你走进华农的“前世今生”。今天我们讲述的是陈焕春院士的故事。

1989年1月,在德国学了5年兽医获得博士学位的陈焕春回到母校。他用申请到的中德合作项目经费购买了三样东西,一是书籍和资料;二是血清制品、各种标记抗体和生物制剂;三是不同型号的加样器和当时国内极少的加样器枪头。还用液氮罐带回20多种传代细胞。

陈焕春的科研起步同样艰难。学校给了他2400元科研启动费,等了快一年才落实了实验室,实验室破旧寒碜,没有一件可用的仪器设备。陈焕春发动同事和学生利用节假日打扫、整理和修缮实验室。他用在德国申请的科研经费购置了-80℃超低温冰柜、ELISA酶标仪和各种型号的加样器,又从学校报废的仪器设备中“淘”出一台冷冻高速离心机,修好后一直使用至今。还修好了教研室里损坏已久的仪器设备,又借来闲置未用的倒置显微镜……就是这样来回倒腾,陈焕春硬是在学校的兽医院组建起了一个动物病毒研究室,将病毒学研究开展了起来。

困扰陈焕春的最大问题是电。由于武汉电力供应紧张,实验室水电设施老化,致使电压不稳,超低温冰箱、倒置显微镜、冷冻高速离心机等高档仪器设备经常被烧坏,烧了就修,修了又烧。孙济中校长多次去现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就多方协调,将陈焕春的实验室从兽医院搬到了学校中心实验大楼内,水电这才基本有了保障。学校还从兽医院抽调了一批仪器设备充实到陈焕春的实验室。这些都为后来学校组建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打下了基础。

华中农大优先发展生命科学,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农科的战略取得了重要收获,不但取得诸多重要成果,而且培养出一批学科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20多年前,全国农业科技界和教育界都知道华中农业大学有“两邓一张”,他们就是从国外学成归国,回到母校的邓子新、邓秀新、张启发。那时,他们都是风华正茂、青春勃发的年轻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

20多年后,“两邓一张”同时出现在华中农业大学110周年校庆庆典上。已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的张启发代表全体教师发言,发言开篇不久,他提到:“学其成时念吾师”。邓子新则作为校友代表发言,2000年他从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调到上海交通大学,现已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他发言的主题是“母校是永远温暖的港湾”。在他们发言时,邓秀新正坐在主席台上,校庆典礼是由他主持的。见此情景,会场里的数千讲师生和校友无不为之动容。

编辑:

(本文转载自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