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校友故事| 2010级MBA校友刘湘龙:肩扛责任,使命必达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2023-10-19 16:06 浏览量: 1964

刘湘龙

广州兴森快捷电路科技有限公司

(兴森科技 SZ002436)

集团副总经理、研究院院长

工商管理学院2010级MBA校友

MEM校外导师

2023级MBA全日制国际班校外班主任

“华工工管MBA的绝大部分教授,对企业的管理情况、管理痛点都非常了解,他们在课堂上通过案例研讨,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华工工管MBA的教授既有清晰的全局观、科学的工具方法,又有大量精彩的实践案例,更加难得的是,教授们善于通过这些案例,引导我们去辩论,去观察问题、独立思考。理念和思维的启迪,是我在华工工管MBA学习最大的收获”。

从2003年本科毕业至今,刘湘龙已经在兴森科技工作了足足20个年头。在伴随企业走向全球电子电路数字制造领军者的路上,刘湘龙逐步从基层技术骨干、中层管理者成长为企业高管,虽有重重挑战,但他用使命必达的实绩诠释了责任与担当。

求学MBA:从技术骨干到技术团队管理,探寻科学的管理方法

2009年,兴森科技迎来了企业高速发展阶段,对研发人才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彼时的刘湘龙已在基层技术岗位工作了6年,出色的工作业绩使他被上级委以重任,筹建公司的研发中心。这期间,刘湘龙同步面临着向外籍专家学习技术、招聘几十位大学生作为储备人才、配置几千万的研发试验设备、从0开始构建研发管理机制等多项艰巨任务。这让他既感到责任重大、发展前景广阔,但挑战和压力巨大。

如何才能弥补管理经验的不足?刘湘龙认为,除了深入工作实践、主动向专家请教学习之外,还迫切需要掌握正确的管理理念和思维框架。于是他就萌生了回到校园继续深造的想法,希望通过系统学习管理学相关知识,帮助自己开阔思维,及时审视自己的管理决策是否科学合理。

经过调查对比分析,刘湘龙认为华工工管MBA的特色与其个人求学需求相吻合。华工素有“工程师的摇篮”和“企业家的摇篮”的美誉,刘湘龙认为华工工管MBA教育会更接近企业,更加接地气,能够帮助他从初入管理岗位的混沌状态走出来,因此毅然选择了报考华工工管MBA。

2010年9月,刘湘龙如愿步入华园,开启三年MBA求学路。MBA学习期间,教授们严谨的治学精神、同学们务实的工作与生活作风一直激励和影响着刘湘龙,在工作与生活中,他也以严谨务实的态度去做好每一件事情。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实干产生价值。

阶段性转型:可能是电子电路行业最懂技术的HR

2012年9月,刘湘龙即将MBA毕业的前一年,在顺利组建研发中心、成功开发新产品为公司创造显著效益后,刘湘龙再一次被委以重任,迎接全新挑战——担任HR副总监,重构人力资源队伍和管理机制,满足企业高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助力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从技术团队管理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并非易事。内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驱动着刘湘龙去承担更大的责任。虽然跨领域的历练充满挫折与磨难,但是刘湘龙用使命必达的实绩诠释了他的责任与担当。通过重构HR队伍、搭建HCM信息系统、构建公司人才发展体系等,人力资源队伍素质从原来的平均大专学历优化为本科和研究生;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从原来主要是基础的考勤核算、入离职、上岗培训、薪资核算、劳动纠纷等,升级为承接公司的战略所需要的领导力、组织绩效、人才梯队、薪酬规划、文化与价值观塑造等工作。

MBA习得的方法对刘湘龙成功应对此次挑战起了重要作用。教授们在讨论问题时,会从案例、表象再到本质,这一系统思维方法一直被刘湘龙应用在工作当中。针对关键工作,逐步形成习惯,及时复盘总结经验教训,形成方法、模版和案例。

更大的收获是刘湘龙发现自己逐步从事后诸葛亮,变得能够事前预测,极大地提升了前瞻性和全局观。他更进一步认识到,每类工作都有其规律和方法,工作除了深入实践,还需要用心去思考和提炼方法、规律,只有掌握了方法和规律,才能把事情做透——不仅取得成果,还掌握了取得成果的方法,大大提升同类工作的效能。

三年MBA学习和四年HR职业生涯,为刘湘龙后续担当工厂厂长、集团副总做了很好的能力储备:敢于迎接挑战、良好的人才选用预留能力、自身健康管理、持续学习和反省。这些品格、素质和能力,是持续突破自我、持续进阶、承担更大挑战的基石。

进阶挑战:为7nm芯片国产化助力

从 2016年10月到2019年12月,刘湘龙历任P3厂副厂长、厂长、P2厂厂长。2020年1月,刘湘龙开始担任集团副总,分管设计中心、ATE厂、测试中心、知识产权管理、产学研项目管理等。

刘湘龙从副厂长到担任集团副总至今七年的时间里,成绩斐然。2017年,带领P3厂团队突破12000个订单/月的交付记录,产值增加值1500万元/年;2019年,带领和推动P2工厂技改升级,毛利润同比增长3000万元/年。

2021年,刘湘龙肩负公司半导体测试板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重任。该项目投资1.5亿元,通过向海外同类工厂学习,经过三年准备,建成了大陆第一个高端半导体测试板制造工厂。更具挑战的是,通过三年努力,构建了该工厂合理的管理、技术、技能人才梯队,其中自主培养人才占比95%。该工厂实现了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产品的档次、服务能力比肩日本、韩国、台湾,技术差距缩小到三年内。该项目孵化的产品,有利地支持了大陆地区7nm及以上的芯片国产化,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评价。该项目产业化后,工厂投产当年即实现盈利。

关于职业发展、对电子电路行业的洞见及对学弟学妹们的寄语等,刘湘龙做了如下分享。

Q1. 阶段性转型HR的经历,您的感悟与心得有哪些?

刘湘龙:主要有三点:正确面对失败、情绪与压力管理、持续学习和反省。

第一、正确地面对失败,即以学习和成长的心态面对失败。以成长型思维去看待挫折、失败和困境,及时针对主要工作项目,回顾事前所想、事中所做、事后效果,及时整体复盘、找到挫折的根因,有针对性地改进。这样,每一次失败和挫折,都能够进步和成长,而且成长会更加坚实、更加深厚。

第二、情绪与压力管理,即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管理。在挑战的环境中,我们的健康需要进行科学的分析、规划和管理。通过持续实践、请专业的教练指导,我逐步掌握了适合自己的身体健康管理方法,形成了长期锻炼身体、自我解压的习惯。

第三、持续学习和反省。持续向优秀的人请教、持续向经典著作学习,能够大大开阔自己的视野,让自己不封闭,更有全局观,更能够抓到要领;经常自我反省也很重要,在很多次的失败后,能否成功,外因只是条件,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认知能力是不是足够。清晰的自我认知,才能知己知彼,才能在挑战中既不自负,也不自卑。

Q2. 在您看来,电子电路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将如何?

刘湘龙:中国大陆地区的电子电路,包括印制电路板、封装载板,目前产值和产量已经占到全球的50%。未来电子电路发展趋势主要受终端消费、通讯5-6G基础设施、新能源汽车、服务器与云计算、人工智能、国防军工的影响,往高频高速、高密度化、高可靠性、高性价比的方向发展,这对行业企业的商业模式、技术能力、数字化等有较大的影响。

Q3. 您认为,当前市场环境下电子电路企业面临哪些挑战与机遇?

刘湘龙:挑战和机遇主要来自如下三个方面:一是特色,二是数字化;三是装备材料。

首先是特色。过去五年国内电子电路企业大幅扩张,但扩张以中低端产品为主,缺乏自己的产品特色,行业出现了显著的中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品能力不足的局面。故每个企业迫切需要从资源型扩张,转化为对自己的战略进行聚焦,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其次是数字化。由于大陆地区过去产能扩张较厉害,竞争已较为激烈,倒逼企业从过去粗放的成本管理,到如今要逐步实现成本管理精细化。这也是企业转型的机会,包括兴森科技在内的部分企业,在五年前就逐步导入精益生产管理的方法,对工厂管理进行改造。有了精益生产的基础,工厂就可以逐步转型做自动化、数字化的升级,从而大幅提升生产效率,摊薄成本,进而显著地提升了竞争力。

最后是装备材料。目前电子电路领域,高端产品(如集成电路FCBGA封装基板)的材料和装备仍然被国外供应商垄断,国内的厂商,在供应价格、交付周期等长期处于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但中美贸易战凸显出来的供应链安全问题,也给了我们国内企业很好的国产化替代的机会。

Q4. 作为已经毕业10年的MBA大师兄、MEM校外导师,您有哪些肺腑之言最想与师弟师妹们分享?

刘湘龙:四点建议:深入学习、用心思考、主动互动、时间管理。

首先,深入学习。既然下定决心回到学校学习,建议空杯心态,把自己倒空,深入学习。不仅仅学习知识,更深入地学习每门课程的知识架构、核心原理,掌握某一类问题的观察和分析方法。

其次,用心思考。在职学习的同学们需要思考如何学以致用,如何围绕自己工作与生活的问题进行学习。只有在学习中思考如何实践,在实践中思考本质和方法是什么,这样才能逐步知行合一,将认知和行为关联起来。

再次,主动互动。MBA和MEM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需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和老师、同学们互动,如讨论、辩论等等,这样自己的收获会更多一些。

最后,时间管理。工作之后的学习,面临着要平衡工作、家庭、学习、健康,需要逐步对自己的时间进行规划和管理,让自己忙而不乱。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华南理工大学MBA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