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金融EMBA王竹婷: “专业+技术”双轮驱动,助力企业行稳致远 | 同窗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
2023-09-21 15:38 浏览量: 2288

在公司里,王竹婷所带领的税务小分队,被领导、同事们称为“行走的现金流”;而在复旦大学金融EMBA的同学眼里,她是不折不扣的“智囊团”。

她作为专业的税务管理人员,通过扎实的技术功底,对业务模式的充分掌握,强化税务合规建设,预判性的帮助公司规避风险。推动“以数治税”,建设企业税管的大数据平台,不断赋能业务能够行稳致远。

但王竹婷并不满足于现状,在她看来工作是人生的“构成”之一,也需要定期“突破”。带着对自我提升的需求,王竹婷来到了复旦大学金融EMBA课堂。她决定通过三年的系统学习,让自己的人生实现全方位的突破。

王竹婷

协鑫科技税务总监

复旦金融EMBA2022级学生

少有人走的路,创造更多可能

3个人的团队,一年能为公司贡献多少专业价值?王竹婷给出的答案是:没有想不到,只有干不到。

作为一名任职于员工数超3万人集团的税务专业总监,王竹婷笑称自己所在部门是“少有被宣传的部门”,甚至因部分存在感太过于低调,大家经常将他们同“财务”部门混淆,“财税、财税,不就是财务口的吗?”。

实际上王竹婷的团队在公司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专业的税务筹划,把传统的“事后”应对税务检查、前置到“事前”的业财税金统筹规划、去影响业务模式和公司架构设计,不仅能最大程度的满足各项合规性要求,更为公司节省不必要的大额现金流支出。

比如去年她就和团队成员一起,通过提前介入业务、规划项目模式等方式,不仅预判性的杜绝了新业务落地时的各类风险,更夯实了新业务的研发属性,间接为新业务的落地孵化、业务开展、以及未来(可能的)平台分拆上市,提供了一条龙的、价值十几亿真金白银的“管理价值”,也正因此,被公司的领导、同事们称为“行走的现金流”。

在王竹婷看来,“财税涉及面很广,除了能帮公司降低风险、提高合规性,以及开源节流外,还有很多方面的重要作用”。为了探寻以税务助力企业发展的路径,她花了20多年时间学习、沉淀;而她也很庆幸自己在大学毕业之初选择了一条“小众”的道路,才能有如今的成就。

作为财会专业的毕业生,王竹婷当时面临两个选择:要么回老家,找一个稳定的单位做一名会计,安稳过日子;要么去民企,从基层开始学习,面对未知的挑战。王竹婷的很多同学选择了前者,毕竟当时国内的营商环境的不如现在发达,会计则是一个新开不足10年的新兴专业,专业财务人员的成长轨迹尚不明确,“按部就班”的工作还是主流选择。

但生性喜欢冒险的王竹婷选择了后者,并在毕业季进入昆山一家外资企业实习。在这家外企中,王竹婷首次接触到了SAP软件、转移定价、M&A等相关的内容,并且直观感受到“原来财务是如此专业、体系化的事情”,在结束实习期后她更加坚定了自己“去企业”的选择,随后进入了一家欧美企业工作。

相比国内的企业,欧美企业很早就确定了现代财务制度,在财务规划和管理上更完备、成熟且分工细致。这为王竹婷带来了宝贵的成长机会,她因此接触到了财务的完整体系和众多模块。在经过仔细思考之后,她最终选择了“税务”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

与此同时,王竹婷还做出了一个旁人难以理解的决定:辞职,到上海去。而更让人惊讶的是,她即将要入职的是一家乙方税务咨询公司。要知道,王竹婷当时所在的外企是甲方,不仅收入高,而且前景明朗,每年都有许多精英削尖了脑袋想要进入。

但王竹婷是个目标感很强的人。在她看来,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税务工作拥有更多机会;作为乙方也可以接触到形形色色的客户,有利于自己专业能力的提升。“有了机会和专业能力,也意味着我的职场天花板更高,拥有更多可能。”

创新探索,让税务工作彰显价值

王竹婷一头扎进“税务”领域之时,中国正在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致力于探索中国特色的税务政策。“相比已形成固定模式的财务顾问和成本管理、预算管理这些常规财务管理,我相信税务领域更有挑战、也更有前景。”

事实也正是如此。王竹婷坦言,她当时每天都会面临新的挑战,最忙时一年有超过300天在加班,但从中获得的成就感也是难以比拟的。“企业中财务工作的效果是很难去量化的,但税务对企业的帮助却可以直接呈现出来。”因为看到了自己工作为企业带来的正向推动力,王竹婷深感自豪。

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一头连着“国计”、一头连着“民生”的税收变得越来越重要。但王竹婷观察到,因行业起步晚、人才缺口大,国内民企在税务上存在明显短板。她回忆起自己刚参加工作时,大家普遍都向往外资企业,而对民企不屑一顾,“我当时就想,能不能通过自己的专业技能帮助国内民企发展?”

就这样,王竹婷选择到民企发挥所长。她发现,民企对税务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阶段——不少公司对“税务”认识不足、税务专岗少,甚至不少税务工作由财务承担。因为缺乏前置统筹及介入业务降本增效的思维,导致企业运营成本居高不下。

于是王竹婷决定从改变从业者的观念入手,通过举办各种内部业务培训,让大家更了解“税务”的意义和价值。除此之外,她还组织了一批专业人员,搭建公司的税务平台,率先在公司内提出“以数治税”的理念,推动借助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来实现税务管控;同时还加强部门间的协同合作,在业务开展初期就结合税务管理,从多个角度来确保税收效益。

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公司在税务层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改变也在公司内部悄然发生。“最开始很多人都觉得我们是面子工程,雷声大雨点小,不愿意配合。”但当大家发现税务确实能帮助大家解决资金难题后,纷纷主动来找税务沟通工作。“这说明只要坚持初心,我们一定会迎来转机。”王竹婷坚定地表示。

双向碰撞,拥抱更大的世界

尽管在税务岗位工作十七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王竹婷内心总有“不满足”。在她看来,人不能被岗位局限,“长期在一个岗位工作后,我们需要跳出原有的舒适圈,进行自我突破。”

多番考量之下,王竹婷决定重回课堂,系统性学习金融知识、提升自己的认知维度,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事实上,她丈夫在多年前就曾读过EMBA项目,并切实收获了事业的突破。但当时丈夫所选择的课程更偏理论性,和实践结合得比较少,这也使得王竹婷在选择EMBA课程时格外谨慎,“我更倾向于实战化的课程,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激发自己的更大潜能。”

复旦大学金融EMBA项目正是王竹婷多番对比考量之后的选择。“课程比我想象的更有趣、更有用”,她兴奋地表示。在财税领域深耕多年的王竹婷,虽深谙执行之道,但对行业的理解还比较浅显。而在复旦金融EMBA的课堂上,经验丰富的老师通过前沿理论与最新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基于历史与经济发展的宏大视角,将知识融汇串联,不仅为大家勾勒出财务的变迁历程,更从中揭示出行业发展的特点与未来趋势,为王竹婷打开了全新的视野。

“金融”是复旦泛海国金的核心,也是这里的EMBA课程不同于其他院校的“灵魂”所在。“目前中国许多企业都在准备走出去、攻占海外市场,所以需要更透彻理解金融的法则与顾虑,在此基础上锻炼实操能力。”而复旦金融EMBA的项目老师都拥有一流的海外教育背景和职业经验。他们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将金融之道讲得鞭辟入里;并通过与实例的整合分析,帮助大家把握其内在逻辑,进而找到自身企业的金融发展之路。

在复旦泛海国金,王竹婷满怀好奇地探寻着全新的领域。在与来自不同行业的同学交流过程中,她感受到了一种纯粹而向上的学习初心,一种孜孜不倦的探索热情。“我曾对新兴事物钙钛矿产生了很大兴趣,并在学习小组发布了研究主题。不少同学纷纷响应,大家通过自己的方式和渠道助力课题研究,给我带来很大启发。”

复旦金融EMBA的学生中有不少创业者,对初创企业来说税务筹划尤为重要,但由于行业信息不对称,他们往往需要为了解决简单的问题而支付高昂费用。这时候王竹婷总会给予同学一臂之力,用专业知识帮助大家攻克难题,也因此成了同学们的“智囊团”。

随着课程推进,王竹婷也越发兴奋,这种兴奋不止来源于对知识的攫取,更来自于不断打破自我边界后对更大世界的探寻。她如一块海绵一般,努力汲取新知、持续突破成长。她相信,经过这段求学之旅的锤炼,她的未来将不再有边界,她的耕耘还将结出更惊艳的硕果。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