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M视野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硅谷银行事件探讨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MBM
2023-04-06 15:06 浏览量: 3845

前言

2023年3月11日,拥有2000多亿美元资产的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 Bank,下文简称“SVB”)轰然倒塌,这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的一家银行倒闭事件。这家上市35年,股东总回报超过700倍的商业银行,如何走向了今天的结局?

近日,管理学理学硕士MBM项目《专题学术研讨》课堂中,海通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教授,带领同学们一起探讨了硅谷银行倒闭事件始末以及它曾经的成功经验。本文根据课堂精彩观点及公开信息整理。

01 硅谷银行:曾经的辉煌

研究发现:自1987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后,SVB给投资者的总回报曾一度高达700多倍。SVB专注于服务风投机构及高科技初创企业这两类客户,主要是给它们提供贷款,外加少量股权融资,通过母基金(FOF)投资风投机构,再通过风投机构了解被投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违约风险,形成了独特的风险识别和防控能力,降低了贷款中的“信息不对称”难题,也解决了这两类客户的“融资痛点”。

成功的商业模式带给了SVB辉煌的市场表现:2010-20年间,硅谷银行市值增长了8倍;虽然股价大幅度上涨,但硅谷银行的市净率长期稳定在2倍左右,市盈率长期在15倍上下;上市30年多来,硅谷银行给股东的总回报一度超过700倍。2023年3月7日,硅谷银行还连续5年被福布斯杂志评为美国最佳银行。

02 硅谷银行投资业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冲击全球经济,美联储的紧急降息让SVB的存款规模迅速扩张。为有效利用资金,SVB开始大量购买无风险国债,而这也正是它败走的开始。

通过SVB的2019-2022年年报可以看到,它的总资产中以证券投资类资产(investment securities)为主,且证券投资类资产中又以持有至到期投资(Held-to-maturity securities, HTM)为主。2021年硅谷银行集团2114.78亿美元总资产中,证券投资类资产有1279.59亿美元(占总资产的60.51%)。

03 硅谷银行倒闭:原因分析

2020年新冠疫情之后,美联储的两次降息带来了科技行业的繁荣和风险资产的上涨,作为主要客户为美国硅谷的初创公司和高科技行业的本土银行,SVB吸收了大量无息/低息存款。低息环境下,面对大量资产流入,SVB在资产端购买了大量的美国国债和按揭贷款支持证券(MBS)。这种短债长投的模式,在低息时代为其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然而,2022年,美国正式进入加息周期,随着美联储不断加息,一方面SVB的资产端受挫巨亏:SVB此前在流动性宽松的背景下大量购买的美债价格出现大幅下跌;另一方面,SVB的负债端承压,流动性快速消耗,加息给科技业带来了寒冬,SVB的存款流失过快,在这种背景下,SVB并没有做好准备,导致陷入困境。

结语

硅谷银行的破产是美国金融史上的一次重大危机。历史对事件的解读,往往是“成王败寇”,作为曾经科技初创公司和风险投资公司的首选合作伙伴,就其独特的商业模式而言,不能因SVB的失败而全盘否定它的商业模式。它山之石可以攻玉,SVB曾经的辉煌和现在的破产,也为中国银行业带来了许多重要的启示,值得深思。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管理学硕士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