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教师张勃参与主创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票房破41亿

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19-02-27 11:38 浏览量: 5458

MBAChina网讯】导语

由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张勃老师担任概念艺术指导兼故事板总监的电影《流浪地球》开启中国科幻元年,成为2019年贺岁档黑马,口碑与票房齐飙升。张勃老师分享了详细的幕后创作过程以及创作经验。

敢为人先,化零为整

《流浪地球》被多家媒体称作“拥有国产电影中最完整的太空科幻美术构思与执行的作品”,这意味着前期概念设计的工作量以及压力都非常巨大,涉及到需要呈现的场景又非常多,同时又要区别于以往常见的科幻元素。谈到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张老师说:“幕后的设计量确实是非常大的,比如有1万座喷射高度达万米的行星发动机推动地球踏上长达2500年的未知航程,这是多么恢弘壮烈的科学幻想。这个故事最初设计的主人公的移动线甚至比影片最终呈现的距离要远得多——从北京地下城到洛杉矶(片中是从北京到苏拉威西岛),漫长的旅途意味着需要移步换景。”

片中的北京CBD

完成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第一部重工业硬科幻影片,除了设计量大外,困难是多层面的。张勃老师谈到:“我觉得‘敢不敢’和‘能不能’是这次创作上心理层面最大的障碍。对我个人和团队来说,硬科幻也是没有涉及过的领域,中国近年来虽然已有一些带有科幻元素的电影进入观众视野,但总的来说还不能称之为典型的硬科幻电影,对比一些欧美的经典科幻片,如《太空漫游2001》、《异形》系列、《星际穿越》等,中国电影里面对于科幻元素的表现只能说是浅尝辄止,很多人认为这是受制于中国电影工业发展阶段和特效行业水平,但我一直觉得未必是这样。”

概念图 冰封上海

概念设计的出发点是视觉实验,探索视觉表达的方向。试错是概念设计的常态,这也有助于找到正确的方向。所以不能怕错,勇于尝试是体现概念设计方向性和功能的试金石。

团队合作,携手并进

谈到创作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张勃老师分享到,从初期的主创团队设置情况来看,已经为完成一部中国重工业硬科幻电影这个宏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概念、美术、摄影、特效这横跨前中后期三个阶段,涵盖设计到执行的主创从项目开始的第一天就并肩一起不断探讨影片创作方方面面的问题。主创们坐在一起进行圆桌会议,奠定了设计到执行是一个携手并进的过程,从而避免各环节闭门造车,各自为战。

部分团队成员合影

单有创作热情是不够的,概念设计不单纯是基于剧本表层的视觉转化,也是根据大量调研寻求底层逻辑之上的准确视觉传达,因此需要大量的新的知识摄取和研究。天体物理、机械工程原理、热力学、航空航天等等学科都要了解,对于这其中的原理、美学研究是创作团队除了拼命设计、画图之外,利用大量其余时间,夜以继日疯狂补足吸收的。

中国观众习惯了西方科幻电影所带来的观影感受,如何找到一个关联,来桥接本土观众的观影心理和影片的视觉表现至关重要。“天马行空”经常用来形容想象力的丰富,但这只高高在上的“天马”需要像风筝一样有一根线牢牢拴在地上,让人易于理解接受。这就是设计中采用类词文学修辞“通感”或“移情”的原理,让艺术创作不仅能够天马行空,还要让观者感同身受,而不需过多解释。

近现代科技发展起源于西方,现代大量的科幻作品中的机械以及工程要素都是基于西方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发展之上的。创作团队一致认为工程构件、机械设备等要素的体现很难逃脱出西方已经建立起的基本体系。这一点认清现实是解除思想束缚的第一步。不必为了创作而创作,避免造出什么“中国感机械”的生硬怪胎概念。既然从造型和原理上不能找到差异化,那么就从情感上找共鸣。中国在五十至八十年代早期经历了一轮非常快速的工业化进程,很多年轻人的爷爷辈就亲历了那个火热的年代,它还是一个距离较近,可以触摸感知的年代。

据此,不论是对《流浪地球》视觉要素可合理性相关性还是本土情感共鸣的考虑,视觉风格上都确立了重工业风格的基本调性。而且,这种风格视觉上粗粝,具有力量感,非常符合电影故事上那种众志成城,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集体主义精神内核。而不同于像影片《遗落战境》里面那种高度数字化,光滑表面,全息影像等近年来西方科幻出现的符合消费品设计心理的美学风格。

东方视角,国风美学

“如何做一部中国的科幻电影,或者说一部科幻电影如何体现东方视角”,这是《流浪地球》这部电影的核心意义和价值。郭帆导演在此前的采访中提到整个7000人团队多数是中国人,本土公司特效镜头完成量占到全片75%。主创团队全员是中国人;全中资投资;更别提原著小说是彻底的中国原创故事,再加上中国编剧团队对于小说非常巧妙的影视化改编和本土精神及情感内核的提炼。“中国感”对于这部科幻片来说体现在方方面面。关于影片的“东方视角”,张勃老师从概念设计角度分享了一个小故事。发动机设计的尾声阶段,团队精力着重放在了行星发动机内部核心。

早期的发动机核心内景方案

主创们关于这个设计进行了多次的协商碰撞,意见很久也没有统一。对于关键场次关键设计的方案迟迟不能确定,这对于团队士气的打击不小。面对这个问题似乎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另辟蹊径、重新来过。

创作团队从共情同感的角度想要找到一个点让这个场景的底层设计信息跟观众特别是本土观众产生共鸣,这可能是不易察觉的,但是团队争取用设计的语言、造型的方法在直观视觉感受上建立起和观众的联系,于是特别大胆地在苏联重工业这个视觉基调的基础上,引入了中国传统工艺造型的外扩特点:将我国东汉时期张恒发明的地动仪廓形作为发动机核心造型,并且与现代火箭推进器内部结构为参考的巨大的内腔结构结合,力求将行星发动机的心脏部分在整体造型气质上既贴合中国本土审美,又使其在细节结构和整体环境氛围上达到令人相信的效果。

中国传统审美下的廓形和西方工程技术结构的结合让这个设计变得与众不同,一种自我认同感开始感染团队成员,进而让设计的步履走的更坚定、更自信,从而感染到导演、主创团队,这种设计中的自信冥冥中让创作团队不断推进设计细节和逻辑,并且解决了人物动线、乃至表演等剧作问题。

或许大部分观众在观影时并不能发现这个设计的用心,但是这个设计思路却着实解决了设计自信的问题,由自信推至他信,帮助创作团队最终能够推进设计完成,乃至影响到拍摄制作阶段的执行信心。张勃老师表示:“将中国造型元素用在我们的科幻片设计中,我觉得这个过程或多或少的影响着并支撑着团队在庞大工作量面前走下去的信心,并为我们能做一部中国自己的科幻片而时刻感到自豪。”

关于我们

中国传媒大学MBA成立于2009年,率先开办了国内以“文化传媒”为特色的MBA教育项目,着力培养国家和社会急需的“懂文化传媒,善经营管理”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中国传媒大学独具文化传媒特色的MBA项目获得社会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认可,成为国内具办学特色和影响力的MBA项目。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坚持“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相互支撑”的学科建设思路,形成了以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为龙头,文工艺管经法理多学科协调发展,相互交叉渗透的学科体系。建校60多年来,学校致力于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知名学府”。

编辑:学言

(本文转载自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