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耀的人生规划 从MBA到外交官、新华商

MBAChina
2010-11-23 14:16 浏览量: 2422

  从20多年前当知青起,王辉耀就把"折腾"二字融进了自己的血液中。如今,他是站在国际商务、全球经济的舞台上,展现一代新华商的大气和魄力。


  王辉耀的真经是:"时刻为自己作好人生规划。"首先要树立好目标;其次要准确定位,不同的阶段做不同的事;还要有前瞻性的眼光,"快半拍"总要比别人强"半拍"。


  王辉耀简历


  1982年,毕业于广州外国语学院,获英美文学学士学位;


  1982-1984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任项目官员;


  1984-1987年,赴加拿大攻读MBA及工商管理博士学位,是中国最早一批获得MBA学位的留学生,也是西安大略商学院第一个被录取的来自中国的博士研究生;


  1988-1990年,加拿大最大的工程咨询公司SNC-兰万灵公司,出任董事经理;


  1990-1993年,被任命为加拿大魁北克政府驻香港首席经济商务参赞,成为加拿大有史以来第一位出生在大陆的华裔外交官;


  1993年出任北美最大的工程咨询公司AMEC-AGRA国际副总裁;


  1994年,创办加拿大亚加国际集团公司任董事长;


  1996年,创办美欧亚国际商务咨询公司;


  1999年,创办中国项目网,被《加拿大商务》杂志选为封面人物,并誉为"财富的使者";


  2001年,担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兼职教授;


  2001年,任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世界顶级企业首脑论坛"秘书长。


  "打工就到有实力的公司去"


  初识王辉耀,第一次感受他眼光的与众不同,是闲聊起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他开玩笑说,王启明是幸运的,遇上了阿春,但我绝不会有这样的荣幸。因为我从北京到加拿大打工时,压根没想过要在华人餐馆里打工。


  "餐馆的工作的确容易找,但是你肯定不可能把这段经历写进履历里,这样实际上你是浪费了时间。许多中国人到了国外,自己就先不把自己放在主流的地位。我们不妨换个思路,地球本来就是个村落,是否应该把自己和村里的人放到同一起跑线上呢?


  暑期打工在大多数人看来只是留学生涯中的小插曲,但是王辉耀始终把它当作一件大事来抓。他的眼光盯在有实力的企业身上,即使薪水很少或者是没有薪水,但是参与本身就是实实在在的积累。


  第一年暑假,王辉耀就到图书馆查了很多资料,发现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在中国有项目,而且银行的副总裁曾经在香港工作过,王辉耀就给那个副总裁寄去了自己的简历,于是他收到了录用通知书。


  第二年暑假,他在一次听讲座时,偶然听到加拿大城市联合会会长介绍,他们要邀请中国沿海14个开放城市的市长访加。就在会长走下讲坛后,王辉耀主动找到他,表示有兴趣为这个项目工作,这也是他的第二份工作。


  第三份暑期工作月薪5000美金,到日本为EPSON和SEIKO公司的海外项目经理作培训,"当时竞争这一职位的人很多,最终我赢了。因为日本方面看重我在中国外贸部的工作经历和前两次暑期工作的经历。"


  有了这三份暑期工作经历,王辉耀毕业时基本上可以与"资深人士"挂上钩了。于是在加拿大就职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国际十大工程咨询公司之一SNC-兰万灵公司。


  "到了国外,如果只是呆在唐人街或是餐馆里,机会自然就少。你得想方设法找机会让人了解你,别人不了解你,你就得不到别人的承认和重用。"


  应聘魁北克政府外交官


  从几百个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再次证明了王辉耀眼光的独特性。王辉耀说只要有机会,他都会毫不客气地参与竞争。


  1990年,加拿大魁北克省政府招聘驻香港地区及中国首席商务参赞一职。王辉耀及时捕捉到这是一次绝好的机会,他几乎已经预感到自己就要从这里走向全世界。不懂法语的他,仍然大胆地递上了应聘材料。很快接到面试通知。


  那次面试,王辉耀至今记忆犹新。


  " 他们问了一系列问题,我回答得十分流利,反应也很敏捷。其中有一个问题问到我为什么离开现在的公司换新的工作,我觉得这个问题必须好好答,否则有可能会被视为不安心工作,换工作太频繁会给人朝三暮四的感觉。我说我以前只是为一个公司服务,而换工作是为了为更多公司服务,我喜欢做挑战性的工作。


  "我的回答赢得了评审团的赞许。这时,一位考官问了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假如你带一个加拿大商务团去中国访问,其中一位团员不听你指挥甚至对客户不礼貌,你如何处理?我回答:首先我必须向这位团员指出他这样做是不对的,我们是一个完整的团,由政府带队,政府和公司的形象都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不能随心所欲地破坏自己的形象,希望这位团员能注意自己的言行并对他提出警告。如果劝说无效,我就会请这位团员退出访问,取消他的访问资格。


  "我的回答显然令评审团非常满意。他们需要的不仅是要有知识、有头脑、有经验的人,更重要是有能力和魄力的人。我要让他们知道,我有能力带好一个代表团。"#p#分页标题#e#


  就这样,王辉耀过五关、斩六将,成为加拿大魁北克省驻香港地区首席商务参赞,这也是华人第一次担任此职。这一年,他33岁,是加拿大所有参赞级外交官中最年轻的一位。


  王辉耀说,参与竞争时首先要有充足的自信心,谦虚在海外给人的感觉就是不行。其次要重视沟通能力、交际能力,像在加拿大,小学二年级就有公共演讲课,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等到他们长大后很习惯于滔滔不绝地表达自己。而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所强调的枪打出头鸟、沉默是金、少说多干的观念在进入跨文化的交流时就显得非常过时。除此王辉耀还特别强调了信息的重要性,他觉得掌握的信息越多也就越能增强打交道的能力,过去说知识就是力量,现在信息也是力量。他说自己在同外国公司做生意时常常会有功夫在诗外的感觉,比如同加拿大魁北克来的人聊一聊席琳?狄翁,跟美国人扯一扯GE公司,无形中就让对方觉得亲,从而建立起了信任感,这样有利于打破谈判中的一些僵局。


  我的"逆商"很高


  "逆商"是王辉耀自创的一个词,指的是在逆境面前的应对能力。


  王辉耀接下来的经历证明:他喜欢挑战,不怕逆境。外交官任期届满之后,王辉耀在加拿大下海经商。


  他信奉卡耐基的经验:"凡是独立经商的人,他的眼光总比较远大,胸怀总比较广阔。危机与困难来临的时候,他要奋斗图存,避免失败,用尽心机予以克服;他要时刻小心谨慎,要有勇往直前的决心;他不能随意浪费时间、能力和金钱?


  王辉耀梦想成为大胸怀、大气魄的商人。1996年,王辉耀在香港和加拿大分别办了注册手续,用自己的储蓄租用了一个办公间,聘用了两个职员,一个秘书,购买了电脑、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必需的办公设备,印刷了名片和宣传资料,就开张了。


  王辉耀站到了他的商旅生涯的一个新的起跑线上。


  一开始,他并不十分明白自己究竟能干什么,他们向欧美许多大公司及香港的国际性公司发了信函,询问各种商务和贸易的机会,也查询了各种各样的电话本、商会及各行各业的名录,打了许多电话,甚至挨家挨户地进行游说,但收获都不大。


  王辉耀迷茫了。


  " 那是我经商生涯中最艰难的时刻,早起晚睡,吃的也很简单,从清晨到深夜电话不断,周末也不例外。身体十分虚弱,有一天竟然晕倒在洗手间里。但这和我小时候受的磨难相比,其实也算不上什么。我在人生的头20年里一直处于下落的过程,从一个谷底进入另一个更深的谷底。尽管我一直在抗争,但好象总是处在沼泽地里,越挣扎就陷得越深。我记得最苦是在农村插队时,白天干的是累死牛的活儿,晚上睡在漏雨的茅屋里。直到考上大学,命运才出现了转机。因此,我少年和青年时代受的磨炼,给我的意志、品质方面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我发觉'折腾'已经融进了我的血液,虽然遇到过一个又一个驿站,但都没有停下脚步,就像追日的夸父一样,永远在追寻什么。"


  这次,王辉耀仍然没有放弃,他拿出了惯常为自己规划人生的勇气,重新规划自己的生意。他静下心来总结经验,我到底有什么竞争优势?别的公司为什么要和我合作?他发现自己的优势是他的经历、经验和良好的教育,是具有东西方文化的双重背景。在北美这样的社会,大多数人都受过良好的教育,但不等于具有良好的经验,尤其是这些经验涉足多个行业。王辉耀的眼前顿时一亮。


  他的眼光落在了商务咨询这个前景广阔的方向上。中国有很多项目缺少资金,而西方又有许多投资商找不到市场,为他们牵线搭桥不是很好吗?定下了方向,他直奔目标,很快拿到几个国际商务咨询方面的项目。


  王辉耀最得意的生意是和三峡工程的合作。他的公司先后为三峡工程筹措了加拿大政府赠款5000万美元。1998年,他成功促成了另一个加拿大公司TESHMONT咨询公司同新成立的中国电网建设公司的合作。这是整个三峡电网项目上的第一个对外合作项目。


  在全球范围内做生意


  2002年,他又比别人先行一步。通过前两年的积累,现在的他已经成了一名彻头彻尾的国际化人才:奔波于世界各地,客户遍及欧美、日本甚至南美洲。用他的话说:"我是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商机。进入WTO之后,我们想不成为国际化人才都不行了。"


  王辉耀将自己定义为新华商。"我倡导新华商的概念是和老华商相对的。传统意义上的华商,净是一些在国外持三刀--切菜刀、剃头刀和裁缝剪刀的人,一辈子没出过唐人街。现在的新华商应该是柳传志、张瑞敏这类商人。"


  " 这个人是否出过国、留过学并不重要,但一定要有全球市场的观念及眼界。山东一个老农,靠互联网把花卉生意做到国外去了,这样的人我认为就是新华商。现在,一说入世,大家就探讨跨国公司打进来,我们在哪里招架得住,哪里招架不住。这个观念是错误的。打开大门,别人可以进来,我们更可以出去。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华商不应该被动地困守?


  王辉耀所认为的新华商是指在中国本土,在不断成熟的经济土壤上诞生的,还有在海外的新华商。他们是知识分子,也是商人。他们对企业最大的注资是他们的大脑。他们靠的是头脑,活跃在金融、高科技、咨询等领域中,他们的生意不一定只固定在一个地方。一台电脑,一部电话,可以使他们不论身在何处都能获取来自公司客户和市场的各种信息。#p#分页标题#e#


  "加入WTO,不亚于中国的第二次改革开放,意味着将有更多的商务管理型人才涌入,而中国的此类人才很是紧缺。我回到国内后,也发现国内这些年成长起来了一大批熟悉国际文化的外企人才。这些人正在趋向于全球性的思维。其实,中国需要更多的人才建立全球性的思维模式,逐步减少'本土意识'和'本土思维'的局限性。


  "有人说,华人在海外是生活在两种文化的夹缝中,处境相当尴尬。其实要是换个思路看,这也正是他们的优势。他们了解西方文化,可以与西方人沟通,更无须说东方人。所以他们常常左右逢源地游走在世界和中国舞台之间,充分挖掘自身具有的素质和活动能量。我就是要做东西方的桥梁,让世界和中国碰撞出商机。"


  王辉耀喜欢看海,一年中总会安排自己去海边度假。他说,海,犹如人生,虽然海天茫茫,却总能看见前方不远处;海,犹如胸襟,能让我变得更开阔……

编辑: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