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军:商学院的使命

MBAChina
2017-07-25 16:43 浏览量: 4726

MBAChina网以“商学院发展回顾与展望”为主题的2016年商学院院长沙龙已成功举办,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陈志军教授在沙龙上分享了关于“商学院的使命”的观点。


2016年商学院院长沙龙——商学院发展回顾与展望


共同主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商学院资讯》杂志


沙龙主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王永贵教授、《商学院资讯》杂志主编孟歌女士


时间:2016年5月10日(下午)


地点:中国 北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行政楼222室


沙龙主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王永贵教授



沙龙特邀嘉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张新民教授(左),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马钦海教授(右)




陈志军副院长简介


陈志军,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山东省人民政府政策研究室特邀研究员、山东省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会长等。研究方向为集团公司管理、公司治理与企业战略等,国家级精品课程《战略管理》主持人。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或参与国家和省部级课题10余项、教材和著作多部,获宝钢优秀教师奖和山东省社科奖等。曾在海信集团、鲁信集团和浪潮集团等工作,参与多家企业咨询工作,实践经验丰富。


沙龙观点分享:商学院的使命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实践)协同提升


(以下为讲话实录)


尊敬的孟歌女士、王永贵院长、各位同仁:


下午好!


今天想和诸位交流的话题,是关于商学院与商学院教师,应该如何处理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三者协同发展的一些粗浅看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是商学院的共同使命,也是商学院教师的基本职责。我想先概要介绍一下个人对这三者之间关系的认识;然后,结合我个人的经历,谈一下收获与教训;最后,主要针对青年教师群体,提出一些建议。


一、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的关系


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既有所区别,也存在密切关联,这三者之间存在着对立同一的关系。


第一,从教学的角度。大学作为一个组织,其存在的根本意义与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只有具备高水平的教学工作,商学院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但是,从中国商学院整体发展来看,中国商学院在教学水平上还有一定的提高空间。例如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学生在学习需求上有所区别,擅长学术型学位教学的教师,可能难以满足专业型学位学生,特别是MBA、EMBA学员的特殊需求。相当比例的商学院及其教师,对教学和培养学生的认识仍没有到达应有的高度。


第二,从科研的角度。因为与学科排名和商学院品牌形象密切相关,各位商学院同仁对科研的重要性应该都有感受。科研对教学与社会服务的意义至少体现在:一是高水平的科研是高水平教学的重要保障,没有高水平的科研就没有高水平的教学。具体来讲,如果授课教师不具备较高的科研能力,那么就只能做课本知识的复读机,而难以成为领先思想的传播者。同时,对于承担科学学位研究生指导任务的教师,其科研工作本身就是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是没有高水平的科研,商学院教师也难以满足MBA、EMBA学员对解决新出现管理问题的差异化需求,难以获得深入实践的机会。


第三,从社会服务(实践)的角度。德鲁克讲:“管理就是实践”,可以说管理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对于商学院教师个人而言,多从事社会服务,有利于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使自己的批判性思考与学术研究更加接近现实,进而同时提高教学与科研两者的水平。同时,社会服务与实践也有利于教师充实教学案例,这也是实践促进教学的一个例证。此外,EMBA、EDP等项目也是商学院走进社会的重要形式,这种商学院层面的社会实践,可以为学院的学术与科研活动提供财政支持,进而有利于商学院的长期持续发展。


总的来讲,我认为优秀的商学院教师是“三位一体”的。尽管我们认为具有某一或某二方面专长的教师也很可贵,但商学院仍应尽力帮助教师,使之兼具上述三方面的能力,最终成为商学院不断前进的中坚力量。


二、个人的社会实践经历与得失


因为在座的绝大多数同仁都经历过专业的科研训练,也有多年的从教经验,所以就不再赘述个人对这两方面的看法。接下来我谈谈个人的社会实践经历,并论其收获与教训。


自1985年毕业留校任教以来,我曾先后在海信、浪潮、鲁信等大型企业有过任职经历,共计工作8年时间,其中5年为全职工作。我在学校也曾有十余年的时间担任学生辅导员、班主任职务,也担任过院团委书记和多年的系主任。上述的社会实践或服务工作,使我有条件较为深刻的认识盈利组织与非营利组织的运行,对教学和科研活动有较大的影响。


在收获方面。对科研活动而言,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对我从事的企业集团领域研究大有裨益。在企业集团研究领域,我将从社会实践活动中得来的经验与问题,应用于学术研究,产生了一些学术成果:形成了《集团公司管理》等专著,有机整合了这一研究领域的成果,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较好的指导了企业实践;同时也形成了一系列学术论文,推进了该领域的研究。对教学活动而言,我主持开设了涵盖本科到博士各个培养阶段,并包括MBA、EMBA等项目的“集团公司管理学”课程,该课程已开设8余年,超星学术视频已播26000余人次。该课程受到学生特别是EMBA学院的欢迎,并给中信集团、延长石油集团和山东省国资委等讲授相关内容或提供咨询服务。


但在另一方面,过多的社会(服务)实践也会产生消极影响。首先,可能影响用于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如果沉迷于社会实践或外出兼职,会使个人的职业目标和定位不清,内心浮躁,可能耽误本职的教学与科研任务,我对此感悟深刻;第二,回想起本人的实践经历,有些与本人的教学科研工作联系不密切,公司有需求就响应,存在社会实践机会活动中的机会主义问题。社会服务要使命导向,有针对性和选择性的进行社会服务和实践,以服务教学和科研为目的;第三,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得本人忽视了海外学习的经历,制约了科研能力的提高,应注意处理好社会实践过程中的本土化与国际化关系问题。


三、对青年教师的几点建议


博士期间科研的严格训练和职称导向使得青年教师比较重视科研工作,对教学活动的重视相对不足,对参与社会实践与服务投入相对不够。对此,建议青年教师平衡三者关系,在科研、教学与社会实践中协调全面发展:


在教学方面,青年教师应加强对教学环节的训练,平时多向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与学习。例如,青年教师可以主动参与EMBA、MBA的课程学习,向有经验的优秀授课教师学习,从中积累经验,不断进步。另一方面,商学院也应该注重对青年教师教学业务的培养,通过共同学习或者以老带新的方式,多为青年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支持他们的教学创新。


在社会实践与服务方面,建议青年教师应根据多种途径提高该方面的经验与能力。首先,学院应给予青年教师一定的社会实践时间,为期半年至一年为宜。在此期间,青年教师严格督促深入自身对管理研究领域的理解。其次,青年教师在参与纵向课题之外,也应更多的参与横向课题。通过社会实践或服务深入企业,真正了解企业运营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而深刻地了解企业管理实践,将实践与科研教学结合起来。另外,加强案例研究也是接触实践的一种机会,有助于深入企业管理实践。案例研究不应只着眼于相关研究数据的采集与分析,而应尽可能的深入其中,以期对研究企业达到全面深入的探索。再次,建议年轻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如果有机会,可以到拥有博士后工作站的企业中参加研究工作。到博士后工作站参与研究,既是研究又是实践,这将是研究与实践结合的良好途径。最后,鼓励青年教师利担任本科生或研究生的班主任工作,深入学生生活,联系与学生的关系,因为这本身也是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大师德鲁克曾说过他关注的组织是盈利性组织,但实际上非盈利性组织也需要管理人的关注与研究。在本科生或研究生班级这样的非盈利性组织中,授课教师尤其是讲授《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等课的老师,如果担任班主任则能很好的体会到人与人关系的奥妙,这也是一种社会实践与服务活动。


当然,对青年教师教学与社会实践的培养,离不开学院的推动和资深教师的支持。老教师社会实践经验丰富,在长期的教学与实践中积累了诸多经验,他们应充分发挥其指导、带动和支持作用,助力青年教师之成长。同时,学院层面也应为青年教师提供充足的资源与支持,为他们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今天很感谢院长论坛这个机会,有幸听到各位同仁的高见,并且能够和诸位分享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这个平台今后越办越好。谢谢!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自蒂典鼎盛国际传媒如原作者如不愿意本网站刊登使用相关素材,请及时通知本站,我们将在最短时间内予以处理,联系010-53572272。

编辑: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