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富可:如何看待一级学校跟一级的信息化

MBAChina
2015-12-04 18:06 浏览量: 2820

MBAChina网讯】12月4日,第六届商学院信息化论坛在西安盛大举行,本届论坛由Blackboard中国公司、MBAChina网主办、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承办,以“构建智慧商学院 提升核心竞争力”为主题,旨在凝聚集体智慧,集思广益,为商学院的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正能量。本届论坛共设四大主题模块,与会嘉宾围绕模块一“在线教育:商学院发展新趋势?”这一主题展开演讲。


以下是华东师范大学信息中心主任,中国高教学会信息化分会副理事长沈富可的演讲实录:




各位上午好,我跟各位分享四个方面的东西,首先我会介绍一下分会的情况,另外是我的一个观点,学校整体的一个信息化,需要多个建设主体的参与才有很好的推动效果,再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学校的做法,最后做一个总结。


首先我先介绍一下中国高等学会信息化分会,这个分会到2014年底,高校338所里面包括港澳的39所校,985,211都在里面,除此之外还包括部分的这个行业当中的企业会员、个人会员、青年会员等等,为什么需要这么多会员?你要涵盖大家不同的要求和兴趣,主要还是咨询交流,跟我们这样的学会活动形式有相近的地方,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最后大家能够有一个认识的机会,然后受益,这个虽然是二级分会,但是非常复杂,看它的组织机构,有理事长、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这样一个组成外,大家碰在一起,兴趣点不完全一样,有其他的架构来满足这个需求,比如青年工作部,有一些青年,着重于技术本身,我们是整个生态,包括学校和合作伙伴,这是第二个部分。第三部分是专项工作部,有些关注是在软件上,我负责行业协作部,各种高校比如师范院校、农林院校、石油院校等,它本来就有一些行业高校之间的组织,我们怎么跟他们之间建立一种联系。另外还有一些业务推进部,教学信息化、财务信息化、人事信息化到底怎么搞,整体就是这样一些组织架构。


我想跟各位介绍一下行业协作部,我的一个思想观点是在已有学会、已有行业组织中进行交流,这个想法叫到位而不越位,你原来是怎么做的,尊重传统的游戏规则,你原来怎么玩还是怎么玩,大家都可以有一个双向的选择。第二个,如果说分会要做一些工作,我希望做的工作是帮忙而不是添乱,不是指手划脚的,最终两个层面大家都可以受益,一是有利于工作,二是有利于个人的一种双向交流。


第二个问题,回到我演讲的主题,在我们整个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过程当中,怎么看待一级学校跟一级的信息化,我这里面列了很多的问题。尽管我们在大数据云计算的环境底下碰到很多挑战,我们在探索校园信息化的时候,怎么让校园核心业务发挥它应有的价值,怎么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最后使得我们*的师生从中受益。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我用一个图来说明,我们去问*老师和学生,他们反馈是非常的不满意。不满意是一个常态,主要原因有这样几个方面,第一是欠缺一个顶层设计,如果有顶层设计,其大多从一个技术部门当中做,在这样的规划当中缺少两点,第一,它没有表现出所谓的顶天,跟学校当中核心的业务相匹配;二是没有立地,*的老师有什么需求也没有得到真正的反馈。第二个原因,在很多的数据上它的准确性,实施性和完整性存在不足,这个不足来自于我们这个技术部门和业务部门,他们之间的界限可能并不清晰,所以最终造成我们业务当中,或者我们教学当中使用的数据,与在系统平台当中有不一致,不时实,不完整,还有很多的原因,但是这两个方面是关键的。


我个人对这个问题有蛮长时间的思考,可能一两天,或者仅仅一两个因素,并不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要真正解决它可能有以下几个层面。我给大家提供一种思考,第一我们做这些事,整个学校信息化,它里面到底有哪些东西,功能定位,建设的内容,除此之外更重要的内容是从使用者角度讲,这种东西能不能落地,它的使用方式在规划当中有没有很好很全面的思考。另外一定要尊崇各方权责,信息化这件事涉及到学校方方面面,与方方面面的主体有关系。与其他的主体到底什么关系?各方权责要明细,推进步骤,实施策略和保障机制等等,我所说的主要从多主体参与角度考虑,跟第二个话题有关系,最终我们说数据最终被他引用。我们有一个观点,这些数据,之前很多是传统的想法,这个数据是我的人事处的数据,教育处的数据,财务处的数据。今天的数据如果是一种资产的话,这个资产应该归属哪里,从而使这个数据在相当范围内得到共享,共享基础上产生数据的价值,把数据资产的概念提出来,最终让数据来说话。大数据当中讲的一句话,如果要做这件事需要明确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数据如果是资产,它负责的部门是什么;二是有什么样的体制机制让这个数据最终发挥它应有的价值,它能够真实,实时,完整发挥它共享的价值。


我想从中第一个面对的是多主体的问题,学校里面各种各样的主体,都跟信息化有关系,它要么是建设方,要么是使用方,要么是真正的用户,还有一些研究者,这些东西在规划的过程当中都要面对它,在事实过程当中看有什么办法,逐步把这样一些主体的潜力发挥出来。在这种情况底下做的这样一个架构,这样一个设计,或许能够解决我们多年当中重复的不满意。这里面跟大家分享一本书,它里面讲的关键点有三个变革,第一个变革,要应对这样一个大的浪潮的话,怎么面对最核心的业务,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二是组织模式的变革,三是评价模式的变革。这个我想关注在第二个层面,因为关于学习这件事,整个在数字化教学当中,信息化架构当中,有三个点是来怎样支撑学习这件事,我们分析不同专业,不同基础,不同对象学习的目标,针对不同的目标,不同的学习者,给他个性化的哪些服务。


最终我们的目标希望这些数据,这些系统,最终为各种各样的业务服务。我举几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怎么样满足学生当中个性化培养问题,我不知道商学院的情况怎么样,能不能为本科生提供一个四年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这个方案是针对你个人的专业方向,个人的学习基础和兴趣给出来的,这个依赖信息化,这个是面向学习当中的一个目标。


另外一块是学习分析,学习分析是很热的一个题目,还有一个学习分析当中的这个平台,在这个平台当中,除了有一个现成的,或者二次开发的平台,我们更关注学习平台上哪些内容是双向的提供,不一定是单向的,可能是老师跟学生之间,可能学生跟学生之间,这也是一种目标。怎么为前面的目标服务,这个是我们要做的,包括学生就业的发展方向,反馈到学校教学计划,课程设计等其他的教学资源。包括高校的决策支持,我们一直说评价考核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讲的很好,但一落地有很多问题,在数据征集上有一些问题,一些其他决策的支持。


问题是达到目标的话,我们怎样去实施它。有些内容在规划当中实施出来,最终落地方便一些,有三个关健词,我们要尊重刚刚提到的这些不同的主体,这些主体你仅仅尊重它还不够,怎样尊重、了解它的需求和目标的同时大家形成一个共识。我昨天和几位老师沟通,我与各位在不同的学校里面工作,但事实上碰到的很多尴尬和问题都是一体的,怎么形成共识,最后使各个主体在形成共识的前提下发挥各自的职能,怎么从信息管理发展到信息治理。


我们怎么做?跟各位做一个简单的沟通,第一是面向服务面向管理这一块,怎么样在信息化推进的过程当中,使得各个职能部门,原来接口不明晰变为明晰,使得过程不太规范不太流程化变的规范,使的过程可追溯。二是一站式的服务,它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也是一个管理问题,如果职能部门相应的惩罚机制不上去是有问题的。另外一个,基于IT统一的服务平台,如果把它放大的话,有没有可能从整个学校机关这个层面,包括后勤这个层面,变成一个统一的服务的平台呢?这个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做一个配合或者结合,最终为我们的老师或者学生提供很好的服务。我们去看不同的职能部门,两个方面的业务,一是事务性业务,二是战略层面规划层面,这两方面当中,如果把事务性的工作相互做一些变更,完全有条件做一些集成,目标方便学生做一站式服务,这个做了一些尝试,但是很不够。


另外我们在部分学院做一些试点,你发现我们在实施过程当中做的不够,我们离学院具体的需求差的比较远,之前我们主要围绕校领导转,真正做到落地,有条件的学院可以把它做为一种试点,我们支持了学校质量调查的调研,这个不光是在校一个质量跟踪,更多希望他毕业之后做相当长时间的跟踪,最终通过他们这样的反馈,反思校内课程的设计,形成很好的正向的反馈。


另外一个就是校园卡的数据,校园卡消费数据在我们这里做了一点点尝试,比较简单,跟我们的学生部门做一些配合,根据每个人平均消费情况,如果发生变化以后,可以叫学生感觉到学校的职能部门在想着他们,关心他们。另外一个,我们的学生跟商学院的学生可能不太一样,我们的学生是孩子,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课程已经到了红灯或者黄灯,不知道他在玩,有没有可能我们根据他期中考试的情况预警,反馈给辅导员,辅导员找他谈话,你下学期再不及格就有问题。这个是陈群校长讲的毕业致辞,在你们当中有一位在四年当中去了674次图书馆,借了715本书,不久之后将赴纽约大学直接攻读博士学位。这个数据分析是有价值的。


云服务是技术设施,这没问题,更多在技术设施的基础上,通过老师的参与,把里面的资源建立起来,其他后勤服务,资产,水电等等这些东西,对*的老师来讲,它是资源保障,无线上网是一个永远做不完的问题,新媒体也是很重要的一块。我们跟一些互联网企业合作,跟微信合作做了一个企业号,后来发现我们在立地层面上,我们花了很多钱做APP,但是很少人用,微信是生活的一部分,它里面的内容和业务有关系,比如校园卡消费的记录等等。


做一点简单的总结。第一,下一步去做,那么多不满意要进行观念的转变,这样一个顶层设计不仅仅是技术部门的顶层设计,是学校层面的,要做到顶天立地的话,顶天要参与进来,立地也要参与进来。二是体制机制机制方面,从单一跳线部门变为综合基础部门,叫什么名字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这样一个机制,怎么叫它发挥该发挥的作用,所以我们在这个队伍的建设上,除了学校部门信息化办公室的三十几个人之外,在院系当中单独申请人数的编制,差不多每个学院一个信息员,或者职能部门,我们叫它管理员,信息化的工作可能像教学工作科研工作一样,落地到各个学院要有类似于教务员这样的配制,才形成一个正向的反馈。


体制改革当中,我们跟院系之间的关系,有一些困难和问题是一致的,有一些不太一样,有队伍经验经费,或许会好一些。我只能说或许好一些,当然队伍当中也有很大的问题。但是学校期盼与我们院系建立这个层面,信息化这个团队做哪些工作呢?第一个,一起面对“信息化在学校里面是否重要”这么一个问题,我感觉在具体落地实施上并没有那么重要。第二,信息化应该深入到二级院系,商学院有很多好的东西,并没有把它提炼。


从学院这个层面当中它拥有什么?第一,它更了解教学,更理解学生的一些需求。第二,它在很多的基础设施的使用模式上,更有发言权,很多学院当中服务意识比较好。我们希望把学校、学院当中好的地方相互做一个很好的结合,学校方面人数是一个问题,经验是一个问题,经费是一个问题,怎么写是一个问题,怎么形成一个好的机制,这是我们探索之一,相互协作最终解决各自问题的基础上最终实现所谓的双赢。


具体的模式上有值得去探索,不同学校的情况不完全一样,我们不可能用一种模式一统天下,但是有一个重要的期待就是,信息化希望能够在学校的层面,学院的层面当中来发挥核心价值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我们有大的环境。比如教育部提出来,信息化在整个教育教学当中发挥主战场,大规模,常态化,大规模常态化已经做到了,但是主战场远远不够,在今天这个情况之下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也有很好的挑战,把这个挑战化为机遇,我们一起来努力,我们完全可以在整个过程当中把信息化和学校的核心业务进行深度的融合,这个过程本身或许也是创新,所以我非常期待跟各位一起去面对走过的不满意的路,我们面对这样一些问题,来迎接共赢的美好的明天,谢谢各位。


欢迎广大考生加入2016年管理类联考备考交流群:416403790 / 205853940,关注MBAChina网微信公众号:mbachinaV。


更多教授观点推荐


李沛珉教授:数字化只是在线教学的第一步


厉以宁:中国的双重转型之路为发展经济学增添了什么?


精彩推荐:


2016管理类公益模考12.12线上加考


2016管理类联考倒计时冲刺专题


点石成金-2016年备战管理类联考讲师面对面


欲了解更多教授观点请点击:http://www.mbachina.com/html/jsgd/

编辑: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