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丹青等闲看 艺术对话资本”圆桌讨论

MBAChina
2014-11-24 17:58 浏览量: 1332
MBAChina网讯】2014年11月22日,第十四届中国MBA发展论坛暨北大光华MBA二十周年庆典在北京大学邱德拔体育馆开幕。2014年11月22日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1号楼102举办题为:“莫把丹青等闲看 艺术对话资本”的分论坛,并以圆桌对话的形式让学术专家、行业大佬、以及传统金融转型者集中力量,和分析人士和大家交流。参与此次圆桌对话的主持及嘉宾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北京大学保利艺术与管理中心的主任赵龙凯先生;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李达女士;芭莎艺术和芭莎艺术古典宝笈的主编孙国胜先生;著名艺术思想传播者、知名策展人、评论家、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艺术与管理投资收藏的特聘教授沈其斌先生。

  


以下为演讲实录:

  
赵龙凯:我们看到中国财富发展阶段似乎走道历史时刻了。咱们今天参加论坛的都是对文化产业感兴趣的。我想问一下在座来宾,有多少人自己曾经买过原创作品,或者手工创作的?大概25%左右。其实对我来说,我是学金融的,其实今天论坛的对话的题目叫艺术对话资本。艺术是很有激情的,我看到很多经典的作品。但是资本对我来说是冷冰冰的,我们一谈资本就是回报风险。一个冷的东西,对一个有激情的东西放在一起,我不知道怎么融合,这也是一直困惑我的。基础已经在这儿了,但是到底能不能来,我们真的能这样吗?当25%的来宾们,你们拥有了艺术品,恭喜你们。那么另外75%,他们什么时候会买,他们愿不愿意?或者我们谈到艺术品投资的时候,你想到的是几亿的投资,还是娱悦身心,感受作品的魅力。下面请上我们圆桌论坛嘉宾。

  
由于我是地主,所以我先介绍一下。这三位都是对艺术有很多了解,都是科班出身。孙国胜先生也是艺术科班出身的,正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李总是艺术史老师,现在从事第*工作。沈其斌先生也做过策展。

  
我想对我来说,我第一个想问三位嘉宾的问题。艺术品到底和我们普通的东西,我们花钱去买的有什么样的区别?

  
李达:
我们今天来到北大讲艺术与资本,而且在商学院落地,我们的关注点,财富的转移可能到了这个时代。其实我们第一任北大校长蔡元培老师讲过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关于美誉的教育。刚才赵老师讲艺术是有激情的东西,资本是冷冰冰的东西,但是其实艺术品所涵盖的,我经常比喻,一个社会、一个家庭、一个结构和一个人的肢体一样。比如说赵老师说,资本是冷冰的,我可能就比喻,资本可能是我们社会的架构,或者我们人体的肌肉、骨骼。艺术和文化到底是什么?我觉得它和我们神经系统一样,和我们中国人讲的血脉、气血一样,你看不到,摸不着,但是如果一个社会一旦缺少了这个神经系统,一定气血不足,那么整个人,家族、社会、国家就全完了。

  
刚才我们讲北大校长层了在德国留学的时候,深深感受到美誉对一个国家的培育和教育,实际上是涵盖在所有领域里面。比如说实业、实体、所有的教育里面。这个美誉的教育就是说,现实表现社会和实体之间就是靠艺术,靠美感来决定的。

  
为什么苹果会成功?就是因为它做的漂亮,当时设计产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因为乔布斯曾经在大学修了美术课,修了美术字,怎么去设计,他的产品在原创的时候,就要胜过其他的三星、摩托罗拉等等。那么现在小米的手机为什么不能在国外卖?一个文章就写,小米的手机功能各方面都非常好,一点不亚于苹果,但是唯一没有的原因就是它借鉴了苹果手机,它没有原创,它的设计没有原创,如果在美国卖,它会死掉的。

  
回过头来讲,北大第一任校长蔡元培讲美誉教育在社会和在我们体系当中,他写了很多理论。我建议大家可以找他的书再去看一下。其实我们传统一直是有的,就是因为我们的历史在百年当中,我们断掉了这一层,由于战争我们断掉了这一层。建立新中国以后,1949-1979,我们思想和价值体系又出现了问题,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思想。美的东西可能就要靠小资那方面靠,我们整个的价值观念一直到现在大家又开始觉醒。我们十二五计划老讲,我们要提倡传统文化,我们要吸取养分。我们的神经系统出了问题了,现在我们的气血虚的原因就是说我们对于文化、艺术、产业、创意等等的原创,等等的东西都忽略了太多太久了。今天很荣幸在北大开这个论坛,谢谢。

  
孙国胜:因为我自己也是学艺术史出身的,以前有一个问题困扰着我。这个画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看一些古代人留下来的书画作品的时候,我也在想,我们如何通过这个作品真正的去了解艺术家,或者了解这个时代。我觉得后来在自己的工作当中,跟很多当代艺术家打交道以后,我才能回头想这些问题。

  
其实以前我们古典宝笈做过春宫画(音译)的专题,里面有很多私密的东西非常夸张,我们想难道古代这么开放吗?不是的,其实当时艺术家在当时的环境下,他们也是疯狂的想象,其实很多东西并不具有真正的文献价值。比如说很多当代艺术,像刚才沈总讲到了,以前王中军收藏古典艺术,为什么呢?因为他能看懂,挂在家里很漂亮。回头我们看当代艺术,甚至连基本的美画家庭装饰的功能都没有,我们为什么收藏它呢?

  
我通过跟艺术家接触,我在想艺术家提供了,在我们冷冰冰的资本之外,我们豪华的轿车,很好的珠宝装饰品之外,提供了非常好的疯狂的想象。这个社会给了艺术家一种特权,让他能够肆意妄为,甚至超乎您的想象,给您另外一种刺激。有一些东西真的没有任何意义,也可以说这个形式并不美。可能对于普通人,对我们来说,实用价值特别少。其实提供给我们另外一个世界,这个艺术世界是由艺术家构建的,让你非常难以想象。这种东西给自己的人生,给自己的思维一种突破,让我们能看到,其实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另外一种可能。

  
沈其斌:
其实这是一个很平常的一个问题。其实又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艺术品和一般的物品最大的差别,我们通常讲,一般的物品主要是它的物性就是物理性质,质地、材料、价值,这是通常的评判。而艺术品所赋予的是超越物性的那种审美价值、精神价值。这是艺术品所具有的特质。

  
我们讲艺术品是有温度的,它是可以感染人的,它可以让人激情澎湃,可以引发人深思思考,可以批判社会、可以介入新的观念,艺术品可以体现它的创造力,把人类的创造、探知未来的属性都可以通过一件艺术品植入进去。同时它可以传递美,表达美。同时它不仅仅可以表达美,在今天的当代艺术,它可以表达丑,可以通过表达丑的过程当中,来反思美,反思这个社会的进步。

  
所以艺术品在今天,已经不再是我们传统上面那个挂在那边仅仅是用来欣赏的那个物品了。假如说你还停留在那样的思维状态看待艺术品的话,那你就OUT了。这是我给出的答案。

  
赵龙凯:
谢谢三位的答案。艺术给我们构造了一个世界,李总回答了资本是结构,是骨骼也好,其实真正的灵魂是艺术。艺术帮人做的事超过物质本身做的事,精神是很伟大的,很了不起。回到我们今天的主题,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对艺术的理解。今天主题是艺术对话资本,我受经济学训练,第一门经济学课是生产函数,人、土地,人包括人的智力和劳力,另外加上资本,现在加上企业家精神,最起码是三个。对于艺术品这个东西,它不像普通的工业化的东西,大量复制,因此需要资本不断的投资重新来,我艺术品真的需要资本吗?我需要这个东西吗?艺术家经济困难的时候,并没有影响他们创作的能力,没有影响创作艺术,资本对艺术来说意味着什么?

  
李达: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我曾经去日本、韩国画廊看过。看过当下日本的一些艺术家,还有韩国的一些艺术家,然后再看我们中国当代的一些艺术家的创作作品。我发现一个感觉,日本和韩国的艺术家画的东西非常甜美、非常安逸。但是中国当代艺术家有一些作品非常好,你看了以后你会看到很多激情澎湃的东西,所以我看了以后,我就感觉,我说艺术家有时候是需要苦难的。

  
但是反过来又想说,需要苦难,比如说梵高如果没有37年这么艰苦到他去世的时候,他的画都没有卖出价来。我们看到他的自传的时候,我想王中军买这个画一方面有其他的考虑,另一方面,每一个学画的人,都会对梵高有一种非常崇敬的那种心。看过他的《渴望生活》这本书以后,每个人都会对这种生命、爱等等激情都会有一种向往。我认为他买这张画从某种意义上圆他一个梦。当然我有钱我肯定也会买。

  
资本和艺术,我觉得太多了可能对艺术家的创作会有影响。我们很多艺术家年轻的时候,或者苦难的时候,创作出来的作品,在那个时期是最经典的,等他生活过的好以后,很平静很好以后,反倒没有好的作品出来了。这是从个例上来讲,会有一个辩证的关系。

  
那么对于整个社会来讲,大的环境来讲,资本是必须要有的。就和刚才沈老师课里面讲,如果美帝奇家族当时没有大量的投入,那么整个文艺复兴时代,可能就不会有很好的作品。那么在当今的状态下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的社会,我们的资本,我们的基金都不关注文化了,都不去让它有一个生态环境。我觉得资本从某种程度上,在整个社会来讲,好像你在下雨一样。当你到一个荒漠的时候,树长不出来要死掉的时候,那么资本可能像雨露一样,建立好一个生态环境,那么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推进是有一个巨大的能量的,我是这么理解的。

  
孙国胜
:刚才赵教授说了一个经济学问题,我不是特别懂,但是我想他说了几个比较重要的点,一个是资本,一个是土地,再一个是人。可能从本质上来讲,有更多的资本,人也并不能够在土地上生产更多的粮食,不可能成几何量增长。资本和艺术也是一样的,我有再多的钱也不可能有更多更伟大的艺术。但是从更加社会学的角度去讲,艺术和艺术市场,艺术资本是艺术连接社会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如果今天还是农耕是,还是80年代艺术状态,艺术家在自己工作室创造的作品卖不出去,卖不出去也是通过亲戚朋友。这样的状态下很少人关注艺术,很少人欣赏艺术,更别说我们今天在这里做讲座,让大家这么关注。

  
近十年来中国艺术市场这么快速的发展,对艺术生态有非常深刻的影响,这里面艺术资本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我们从关注艺术市场到关注艺术本身,然后影响整个艺术生态,像美术馆、像基金会、像学校课程设立。从中国来讲,资本对艺术这十年来讲最重要的因素,影响了整个艺术生态,这个东西反哺回艺术,我们通过资本力量做更多的事,更多的连接社会,影响更多的人。这里面可能影响到下一代美学的教育,再返回来影响更深刻的艺术市场。我们有了自己的判断力和美学基础,对整个艺术状况影响是非常大的。从本质上来讲,可能有雄厚的资本,不见得能够创造伟大的艺术。但是伟大的艺术是需要资本传播的。

  
沈其斌:我觉得艺术和资本的关系不是必然的关系,住了还是要看阶段跟人。当年假如梵高画卖的很好,梵高可能就不是住3.5欧元的房子,可能住350欧元的房子,阳光明媚,但是那个时候梵高的画就没有阳光,有可能很阴暗。所以梵高整天住在没有阳光的房子里面,但是你有没有观察,梵高的作品里面是最充满阳光的,这个就是挺有意思的地方。当艺术和资本,有一个很好的嫁接的时候,有的艺术家资本对他来说是智商(音译),但是有的艺术家有了资本以后就是如虎添翼,实现梦想。这个东西不是必然的关系。

  
我们看艺术和资本的关系,不能看成美女和野兽的关系,一定要看不同的人,今天评判艺术的方式也要发生变化,我们现在对审美、价值的判断,价值的生产方式,所有这些,基本上是停留在农耕时代的价值框架。整个工业文明,制造了一场现代主义的运动。这场现代主义的运动,让我们审美还没有跟上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开始进入资本时代。但是我们审美还停留在农耕时代,所以这是巨大的问题。所以当时李达老师说到,蔡元培说美誉救国,尽管已经过了一百年,但是还没有解决。现在的问题不是艺术与资本的问题,而是美誉在每一个人生活当中应该如何得到这方面的滋补的问题,我觉得这是大问题。

  
赵龙凯:
我完全同意,从我对艺术粗浅的了解和向往之中,我完全同意。我开始研究,在投资学中,我们层了把艺术品作为投资品类,并且有专门的学术研究,研究它的指数的回报率,研究它跟其他资产的关系。我深入之后我才发现不是那么简单,艺术品不像其他的股票、债券那样,是完全不同的。刚才谈到了这两者的关系,无论你们怎么理解这个关系,但是资本大概都是一样的东西,包括在座的听众手里的钱准备要投。好词是扶持艺术,不好的词就是从里面收割,浇灌完就要要收割,浇完水要收割。我相信从你们经历来说,想通过你们帮助能真正接触艺术,无论他们的目的是什么。我能不能请三位介绍一下你们见到的通过你们希望的形式。第二你们最反感的,本质上从骨子里对艺术有不同的感情理解。最反感的,你们觉得最可怕的资本接触艺术的形态是什么样的?

  
李达:
我从事艺术品经营已经10多年了。在这里面见过了形形色色的人。基于最根本的出发点,我觉得还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怎么叫一个价值观的问题呢?有的人重新看到艺术品对你有了一定的营养,你看了以后,你心情很愉悦,我就喜欢它。你跟这样的人一讲这个作品的价值、年代等等,他很快就听明白了。很快就不在游泳池转了,很快就跳进去了游泳,游了五年十年就是游泳健将,就是艺术品投资高手了,这是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价值观理论的问题。

  
如果一开始就拿钱说,你告诉我这几件能买吗?我买了以后能赚多少钱,两三年以后卖了以后能赚多少钱?我很害怕见这样投资者。因为你要承担责任,万一三年以后没有给他赚到他想要的钱,他会认为你骗他。一般像这样的投资者,我基本上都是好言相劝让他游学买很多书去看,去博物馆、美术馆,还有相关的领域,和这方面的人结交朋友。

  
最近我看了一个贴子,小人不可怕,坏人也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无名的人。在这个行业里面转了10年,或者5年,05年我公司成立的时候,当时在中国投资赚了很多钱的,投资了其他产品赚了很多钱的就跟我说。李总你告诉我买什么,一开始我觉得有人关注艺术品,我很高兴,我就跟他讲。讲完了看完一圈他走了没有买。2010年艺术品市场涨到了拿缰绳勒不住的时候,他跟我很后悔,李总当初你跟我说我没有买,如果我买了现在怎么样。我说如果你最初的价值观,如果用这样的思维去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这就是我们不愿意碰到的人。

  
我觉得艺术品和文化,和你读一本书一样。王传哥(音译)访谈说,我们花200块钱吃一顿饭很容易,今天晚上朋友约见吃个饭花200块钱特别容易。但是花200块钱买一张票去看一个剧,看一个演出,大家也可以举手,在你一年当中,你走进剧院,走进音乐厅,走进这些,回馈你灵魂和精神花多少钱?我想肯定跟其他的没有办法比。我们忽略了我们对艺术的感受,我们的初衷,我们的价值观,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我觉得这个是,我觉得是艺术和资本。我一直反对文化产业这两个字。文化和产业是不能连在一起的,文化不可能形成产业。我觉得关系是错的。文化是一个核心,核心滋养出来的营养会出创意、人才,最后有了人才,有了行业,最后才能出现产业,最后也才能出现新的机遇,社会的推动,我一直是这么认为这个发展过程的。

  
我们国外有一个古董商。他们说你为什么成为这么好的古董商,他说你去博物馆,你去游学,你去学习,当你到一个博物馆,你看到一件作品,你能准确的告诉他,什么年代、什么时期、什么风格的时候,等你在游学过程当中,找到更好的古董,即便没有钱,有了好眼力别人也会给你投钱,让你成为一个好的古董商。就和我们最初蔡元培校长曾经讲的美誉是一样的,美誉就和我们整个人,我们的审美能力所看到的。大家装修一个房子,很多设计师,如果你的审美能力没有达到你会在这一群里面挑不出来哪个是你想要的,你提不出要求。因为你的审美能力没有达到。审美能力靠什么提升,没有别的途径,热爱、学习、游学、看博物馆、听音乐会、看演出。

  
孙国胜
:因为我做媒体八九年的时间了。在这里面可能接触了很多各个行业的人,也有很多完全不懂艺术的人。这里面可能有一些,比如说完全觉得艺术没有任何价值,或者他觉得是垃圾的话,这个跟我们没有任何关系,我们也不可能接触这些人。最可怕的想进入这个行业,对艺术又完全不尊重的人。我们理想的状态,大家都爱艺术,但是这个爱其实特别特别难。就像我自己,其实有时候,我对音乐不是特别懂,有时候我跟一些朋友去听古典音乐会的时候,真的不自觉的就睡着了。你会觉得这个东西,我觉得这个东西是有价值的,它真的会影响人,你会尊重它,但是让你真正的爱上它,其实挺难的。尤其我很年轻,面对一些在各个行业里面都特别成功的人士,你是很难说服他爱上这个东西,特别特别难。但是至少你要跟他说,让他认为艺术是有价值的。

  
我们杂志这么多年一直做这样的工作。即使你不爱艺术,其实你要尊重艺术,艺术真的是有价值的。就像情人跟朋友的关系。他做不了你的情人,但是至少你觉得这个人还不错,我能尊重对方。我从这个角度出发进入这个行业,慢慢就会了解对方,觉得这个人怎么样,觉得这个艺术怎么样,慢慢去学习,从学习出发,能够尊重一点价值。

  
就像李总刚才说的,你是抱着投资心态进入这个行业,最后你可能赚钱了,也可能没有赚钱,但是如果能够尊重艺术的价值,我觉得你就不会那么失望了。

  
沈其斌:从我的角度来讲,因为我身边有许多的艺术家,也有许多的收藏家,也有许多企业家。从我从事艺术这么多年来看,最害怕的就是把艺术品作为一个投机的工具,急功近利的通过艺术迅速的实现价值,实现投资回报。好比买一个房子,马上涨了,买一个股票,做了一个PE,项目马上上市了。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拔苗助长式的,这个是我们最害怕的。

  
从我自身这么多年来讲,我一直说,我要培养许多收藏家,中国目前太缺乏好的收藏家,不是钱多少的问题,是一个心态,是一个人的收藏艺术的综合素养,是这个东西最缺失。所以从我们艺术这个领域来讲,我们需要更多的有一个健康良好的心态的收藏家。当然我们也需要一些艺术的投资者。我们也不排斥这些,因为你没有艺术的资本,没有艺术的投资。艺术的这个蛋糕就做不起来,就做不大。刚才李达老师说,关于文化和产业,反对把这两个东西放在一起,我觉得这个也很正常。

  
但是反过来在今天,我觉得这两个东西不要割裂,它可以有机的组合。我们看整个欧洲的艺术,也有大量的资本介入,但是整个欧洲来讲,强调的是什么呢?强调的是格调,是品位。但是我们看美国的艺术。美国的艺术是什么呢?整个国家没有文化部,把艺术当成产品化。通过设计、通过产品、通过消费传导文化、传导审美,所以美国才会有好莱坞,才会有麦当劳。

  
你说美国的文化和欧洲的文化,到底哪一种是属于未来呢?我认为应该是两者结合,我们不要把这个割裂。我们中国也处于文化建构的年代。因为我们前面很多东西都破坏了。接下来我们处在社会时代转型,同时是文化建构这样的时代。所以我们在做建构的时候,从顶层设计到文化消费,我认为应该少一点排他性,多一点创新和包容,我觉得这个是文化的方向,这是我的观点。

  
赵龙凯:基本上大家还是认同,只要资本能够认同文化价值,找到合适的方式,在适当的时候,我相信它对艺术推进有一定好处,至少不会有伤害。怎么接触?美国和欧洲是不一样的,是不同的资本方式,中国最关注的就是习主席做了一次新的文艺讲话。我今天早上接受中央电视台的采访,文化行业的并购,我看了一下今年上半年,有100多起。绝大多数是影视传媒这方面的公司。真正从本质意义上纯粹的艺术公司很难产业化。他们并购大多数的原因,我没有看到所谓整合,因为并购要有为什么并购,协同效应,大多数一数是没有协同效应的,很难找到。我的问题就是说,怎么接触?因此你不能依赖它。比如说我们做艺术投资基金,它有它的使命,有它的投资者的要求。管基金的这个人很喜欢艺术,业面临这样的压力。在中国面临最直接的问题,我们现在是依赖市场资本市场,还是依赖政府的政策,你们觉得哪种对你们来说在中国更有效,既保证了艺术的体系,同时使资本对艺术起到更好的作用?

  
李达:
其实这个问题到目前来讲,实际上是一个非常现实和深入的一个问题。我们拿我们保利来讲,保利集团在1998年的时候成立了一家艺术博物馆,大家应该了解,保利集团最初是军帽企业(音译)军帽企业挣一些钱以后,我们集团领导就觉得他们在海外,那时候80年代,90年代的海外,中国的青铜器和佛像非常便宜,十几万美金就能买到一个重器。他们就觉得在国外,中国艺术品青铜器价格这么低,当初他们的初心没有想说未来博物馆会对保利集团未来的发展到底影响有多深远。他们那时候没有考虑到现在的结果。

  
从他们初心就觉得中国的青铜器和佛像在国外流通这么多,价格那么便宜,他们觉得这个东西太值了,应该买。所以从90年代中期和末期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大量的收购。基本上有同学看过博物馆的话大家看一下,99%的重器都是香港市场、纽约市场、伦敦市场买的。

  
这是一个国有企业成立的一个博物馆,我们国家其他的,比如说陕西、上海都有博物馆,从地底下挖出来以后就成立博物馆。真正掏钱作为企业自发行为的成立博物馆的,我觉得做的最成功的应该是保利艺术博物馆。

  
那么到现在为止,20年,保利前两天做了集团成立30周年。真正的艺术博物馆对保利的品牌、文化建设、企业发展起了多么深远的影响,保利人自己是很了解的。尤其作为房地产,我们房地产时间并不长,那么很快能做到第二,国有的企业做房地产的很多,什么中海油。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做房地产的好多家,但是都没有保利地产发展的那么快,去年营销到了一千亿。这里面除了它的经营方式以外,实际上保利博物馆文化对它品牌的附加值,老百姓绝对认可。首先那4个头,从圆明园出来的,在香港市场上拍回来的几个头。实际上就是一个营销的模式。全国各地的房地产,当时一开盘买的人多人少先不说,先把那4个头拿过去办展览,就开始文化先行,青铜器,4个头一展览,房子卖不卖出去先不说,排着大队看展览的老百姓能排一两万,人山人海的看展览。

  
我举这个例子就是说,大家怎么来切入现在的市政府也好,企业也好,个人收藏也好,大家怎么看待这个东西。其实国外也有很多的例子,比如说很多的银行、加拿大银行,还有很多的医院。他们都有自己的艺术基金,艺术的部门。实际上比如说像加拿大银行用很便宜的钱资助了很多年轻的艺术家。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很便宜,而且原创性非常好,他们买回来。买回来他们有一个库,然后又进行租赁。不像国外的小年轻这个城市工作了3年,又换另外一个城市。你要是在我的银行,是我的客人的话,会有一项服务。你搬了新家了,要不要挂装饰品,它就把库存里面的艺术品,这个项目的钱又资助了年轻人文化的创业或者发展,又把这些作品作为公司的一个库,租赁给其他人,比如说弄一个新房子,我喜欢什么,就在库里挑,挑完以后,我就租给你,也都上了保险。我租三幅画在这各城市呆着了,挂了三幅画,我很开心,我到另外一个城市把画还回去,到另外一个城市又有库房又进行租赁。

  
这个产业有多深多大,我觉得只要你能想到艺术品和文化对你的企业,对你的家族,对你人有养料进去,你就会想出很多的方式。比如说德国大型医药公司,下面有很多医院,这个医药公司也有艺术基金,也买了很多年轻艺术家的画作。比如说这神经科,医生就提出来换一张画放在房间里面,帮助病人恢复。就提出申请,艺术部门的人帮他挑合适的画作挂到病人的房间里。

  
所以这种艺术品的滋养是在每一个社会、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个人的本心,就是初心。我们的初心对文化和艺术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想法。后来保利艺术博物馆跟我们拍卖公司成立也是一样,都是新公司,明年成立10周年。我们在海外征集的时候,苏富比、佳士得都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很多老收藏家凭什么把东西委托给你,你值得信任吗?然后我们就跟他们讲,我们是什么样的公司,我们有我们的博物馆,我们博物馆曾经做过什么样的事。他对你会有一个印象,你这个公司一定是好公司,我信任你,他就有可能把藏品给我们拍卖。文化艺术给你带来的是这种品牌、诚信、实力等等这种看不见的影响。

  
就和你家里挂着一张梵高的画,其他的房间布置都很简单,没关系,穿的也很低调,请个人来了,大家互相不了解的人,懂的人一看,房上挂着梵高的画,他就会衡量他得多有钱,他得多有实力,个是不一样的。这个东西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是它就在那挂着。如果你有心,价值观认可这个东西,你去进入它带给你的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这是我的感受。

  
孙国胜:
刚才李总说的,这个问题在国外不成为一个问题,因为国外很多艺术盛世都是艺术基金会支持的。那么在中国有很多的别的问题没有解决,比如说我们企业选择做一个公益的话,我们可能会选择教育或者贫困地区水的问题解决可能更有社会意义。当然我们整个社会的保障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话,大家会慢慢关注公益。如果我们今天说服一个企业去建一个美术馆是非常难的。在这里面其实有一些现成的经验。比如说民生银行,首先从自己企业特性出发,比如说我是银行,我是不是首先说服我们的董事去做艺术基金。比如说我是一个运输集团,我是不是开辟一个艺术品运输的产业,我是保险公司,就像平安保险也做一些艺术品的保险,艺术品的金融抵押。

  
首先从自己的企业特性出发介入到艺术行业,像民生银行发行第一支基金以后,能说服整个集团很多的股东。因为他们股东结构非常复杂,让企业能够投入很大的钱去建美术馆,去支持一些公益的项目。它是有一个点出发,从自己的行业本身介入艺术是非常好的方式。

  
如果像赵教授说的跨领域,大的资本进来,比如说投资一个拍卖行,或者投资一个画廊,以最近几年的经验来看,失败的案例非常多,成功的案例很少。

  
沈其斌:
我觉得介入艺术品,大到机构小到个人,其实都有机会介入。我们经常听到日本、荷兰、德国这些,有许多非常好的平民收藏家。收藏并不是说非得一定要具有多大的资本才可以做收藏,其实不一定。收藏是什么?收藏是价值观、是审美、是意义,是价值认定,是价值意义。找不到收藏的物品和人生价值观的联系,这种收藏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它还是一个物。它跟你的心灵没有发生对话,怎么介入,介入的方法非常多,假如说从一个企业来讲,我觉得李达老师讲的已经非常充分了,从银行医院、包括保利的成功案例,都足以说明了。包括刚才讲的像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艺术银行,他们做的很好了。

  
作为个人艺术品收藏,中国目前收藏的层次,认知的水准还不高。怎么从收藏当中建立一种价值观,没有真正找到跟心灵沟通的渠道那个通道。其实我在很多场演讲的时候,都说过,我给我的听众出过一个题目。我说你今天来,既然来了,你就不要白来。有一种很好的方式培养你成为收藏家,不管多少钱,每年买一张画,可以买一千块的,可以买一万块的。比如说有实力的企业家可以买一百万的,但是每年买一张画,你可以给出买这张画充分的理由,说服你自己,假如说用这种方式,能够坚持20年,我认为你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收藏家。这个是收藏真正的目的。家里的画就是人生思想的轨迹,人生的阅历,这里面是人生阅历财富在里面沉淀了,收藏里面的故事太多了,讲不完。但是所有的故事跟你没有关系,你怎么建立联系,要拿真金白银投票,去实践。这个才是最好的开始。

  
提问:
我的问题比较尖锐,如果大家心脏不太好的话就先做好准备。因为我们知道保利公司是做军火贸易的公司,它拿做军火的钱投资到艺术品拍卖,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好事。同时保利作为一家央企,保利带有军方背景,它做的地产也是在中国*城市,利用政府上的背景拿到地,用垄断的方式获得高额利润再去拍卖,我们从工商管理的角度,他们的行为是不是值得尊重。第二个问题,大家讲华谊兄弟的王中军投资拍卖画。我们看华谊兄弟的话,同时华纳兄弟,华纳兄弟也是两个兄弟做电影公司,但是他们做的贡献高于王氏兄弟,华谊兄弟没有进入三大世界顶级电影节,这样的公司只是赚钱,他们做这样的拍卖和收藏,他们只是获取高额利润,对艺术贡献没有那么高,我不知道他们做这样的投资,对艺术是如何理解的?

  
赵龙凯:问题很尖锐,但是充分反映了你之前做的研究不够。首先你对保利拍卖整个的,甚至保利公司结构构架不了解。有关王中军的收藏行为是个人行为,不是公司行为。

  
李达:每个人的思想和看问题的角度都不同,你所关注的可能就是你的领域,你的价值观所决定的。那么我的价值观所决定的,我认为无论作为什么样的商品,到目前来讲,我们关注艺术,关注文化,这种初心就应该得到肯定。因为我们这个对人类社会推动,我们一个企业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是有一个非常好的成果的。而且我坚定不移的坐到这里跟大家推广这种理念,也是认可我的价值观。

  
提问:我听说现在有一种文化艺术品的交易模式,我听过北京有一个文交联合(音译)用互联网的思维,某一个艺术品众筹下来然后卖出去,所有人分享艺术品所带来的增值?有吗?我手里刚好有几件艺术品,我不知道采纳哪一种方式?是用传统的跟保利对接,还是采用互联网众筹的方式去拍卖我的艺术品?

  
沈其斌:文交联合这个事我知道,因为中国目前的艺术品交易的模式,也是在一个探索当中,像文交所、文交联合、包括像艺术品基金、包括像信托、私募这些都是目前出现的新的艺术品交易模式,包括艺术品电商。对于拥有艺术作品的人做艺术品交易的话,我觉得方式是非常多的,当然交给保利拍卖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方式。像文交联合,包括像资产包,像这些对你作品本身要有一个鉴定,要有一个资质的认定,包括你自己有足够的人脉,你也可以自己建立私募,我们一批人共同拥有这件作品,通过几年之后,变成大家分享的投资模式。今天来讲,艺术品交易的模式,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买卖关系,它可以变成一种资本,可以变成一种金融创新,可以变成一种新的交易模式的创新,可以变成新的商业模式的创新。其实这个时代给我们打开了这个领域的缺口,至于你到底用什么方式,那是你的事情。

  
提问:
今年大概5、6月份,我接触到了保利那边的人,我想跟保利接洽一下,后来因为大家太忙了,没有跟我联系,私底下我们再联系一下。

  
李达:好。

  
提问:好好谢谢你们,谢谢4位老师。

  
提问:
我是光华2003级国际班的毕业。因为文化产业的问题,我在想因为我本人从事电视数码、动画等一些艺术授权的产业已经十多年了,我们讲文化产业更多的是版权问题,美国没有文化产业,他们文化产业叫版权业。像以著作权和版权的问题,迪士尼维尼小雄和米老鼠每年版权费用就上百亿。因为这个行业跟经济外部环境运行有相当大的关系,我们2008年就看到金融危机整个拍卖行的产值有点下滑,跟大环境是有关系的。

  
我有两个问题问一下赵教授和李总。近年来艺术品拍卖市场蓬勃发展,尤其是齐白石作品的拍卖,还有最近上亿的鸡缸杯等。拍卖不断出现天价的情况下,其中一些赝品和假拍的问题,一些知名的拍卖行的发票,到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做抵押做资本运营。关于这些问题,李总对拍卖行业有什么样的影响和你个人的看法?

  
另外一个请问赵教授,因为咱们是北大和保利艺术去年年底成立的,那时候我没有进研究中心,因为我个人对文化产业相当有兴趣。我们知道在保利跟北大强强联手之下,未来这个行业的发展,我们讲拍卖行业,除了物权服务之外,跟保利未来在版权方面有规划吗?文化产业跟运营,我们讲到资本可以雇佣人,但是人没有办法雇佣资本。现在文化产业的*,未来有很多方法,未来收益的质押和版权的质押。我想请问赵教授,您从资本金融角度来看,文化产业融资这个问题您是怎么看待的?

  
李达:
你刚才讲到高价拍卖的很多艺术品,这些艺术品在银行进行抵押?

  
提问:不断出现高价的情况,是不是有资本运营?

  
李达:就和刚才赵旭老师讲的,品牌决定了事物,我觉得就是说,你的这种想法只是想而已,但对我来讲,我从业内人士了解到的鸡缸杯这些,你所说的资本运作是洗钱吗?我不太清楚你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但是据我了解,没有这样。

  
提问
:出现这么高价之后,是不是每一个拍卖都是组织成交交割?

  
李达:这里面有没有交割的,像去年上半年成交了一些艺术品以后也有跑路的,没有交割的,也与现在的社会动荡,然后说这个人进去了,找不着了,有这种情况。我觉得这个在经营过程当中出现的特殊现象都会有,但是我觉得作为经营者来讲,我们要求的是交割。只有交割我们才有佣金收入,我们经营才算成功。谁也不希望发生这样的事,但是有这样的事,不能说没有。如果这个事情发生在你的公司了,发生在你身上,你觉得很倒楣,只能这么看。至于说背后有什么资本运作,阴谋,或者什么的,我觉得这个都是大家在这个时期猜想的,发生一个事情,最后演绎成了10种版本,你没有办法解释10个版本,你只能让事物一点一点发展。

  
赵龙凯:首先我介绍一下背景,我们中心和保利的合作,首先是非盈利的研究机构,尽管你离开了光华,但是它永远像北大人和我们的人开放,希望你回来做研究,首先是研究性质的。其次我们希望能够为这个行业的未来发展,帮助我们训练一些人才。商学院主要的特点,在于说我们对商业模式的把握,可能商业社会的理解,无论是管理、战略、营销等等方面有自己的知识积累,怎么样运用这些知识在一个新的产业中,新的领域中去,这是值得探索和研究的。文化行业有它本身的特性,特别是艺术品有很多价值估算方式不一样,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因此从目前来看,我们主要通过MBA方向,我们专门有一个方向,MBA同学愿意从事这个行业的我们专门设计了课程,我们还在积蓄社会的力量。除了做一些艺术行业基本了解之外,我们希望做一些管理培训的提升。我们希望做一些案例,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并且跟踪一些新兴成长行业。不仅仅是拍卖行业,包括了视觉艺术方面和表演艺术方面的,目前我们规划这两个大方向进行发展。其实你发现很多的艺术和地产的结合,怎么有一个更好的切入方式是我们研究的。

  
刚才你谈到艺术品融资和金融方面,作为艺术品是否具有金融属性是我自己一直想的,一直研究的问题。从投资方来说我们有一个另类投资,艺术品是另类投资的一部分。金融投资我们很在乎收益和风险,但是本身艺术品的风险性就很难判定。金融人不怕风险,金融人怕没有办法处理风险,没有办法做风险管理。艺术品风险最简单的管理方式是保险,这里面有一个定价权的问题,现在的定价权,主要的专家力量集中在中介方面,但是作为金融机构,哪怕民生银行,没有自己的专家团队完成定价服务,如果没有完成这部分服务的话,很难实现金融属性。真正很高值的时候才具有金融属性,这意味着估值误差非常大。

  
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的话,无论对保险行业也好,对艺术行业也好,都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为艺术界的发展提供很大的贡献。

  
提问:
我有一个问题,艺术品市场比较好的参与者可能是藏家,前一段时间有一部片子叫百年荣宝斋(音译)中国古代收藏的文化里面,藏家主要是官员,那里面讲的荣宝斋的兴衰都是跟政治相关的。像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这几年藏家的结构有没有发生变化?

  
李达:
其实中国藏家的发展,到现在来讲,我们从改革开放30年,我们第一个九五计划和十五计划都在挣钱,十一五计划刚刚开始,就是05年的时候才刚刚开始有了钱。实际上藏家在十一五计划完成以后,就是2010年,现在是十二五规划刚刚开始,我们真正有钱没超过10年,真正的社会资本积累,无论企业也好,个人也好,我们所有的人真正资本积累,手里面满足我们房屋、车、基本的教育费用以后,有了闲钱开始收藏艺术品,不超过10年。

  
在我们中国经营艺术品里面,我原来画了一个三角形,最底部的还是二级市场占的比较多,比如说画廊、古董店、古董商,中间那一层相当于经济人,中介行业的人员从事的,只有上面一个小三角是真正的,社会资本积累完成了第一桶金以后,积攒下的钱,第一代,我们现在不能说第二代,现在还是第一代的企业家,各个行业里的人,大部分基本上在这个范围内。比如说浙江、上海这一带,这个地区成熟的收藏家还是很多的。像最近成立的美术馆,差不多从1995年进入买,一直到最近大概两个美术馆差不多有50亿人民币的收藏品,那是真金白银买来的,这是我们看得见的东西,当然还有隐性收藏家。他觉得弄美术太累了,这些收藏他们都有,但是大部分还是在企业家里面。

  
现在我们的收藏家结构里面,基本上是第一代的钱。我们的艺术品,刚才沈老师讲我们GDP到6000,上海北京到了10000美元。现在美国的GDP到4万多,欧洲有的国家的GDP已经到了7万多,日本现在也是3万多,包括泰国都比我们高,泰国人均GDP也比我们高。我们GDP是6000的情况下,我们的艺术品的价格和欧洲艺术品,欧洲最近卖的艺术品都是几亿人民币。我们最贵的艺术品就是明代的或者明代再以前的宋代的东西,我们只是他们艺术品的零头,包括我们的齐白石、张大千,包括我们的古董,觉得50万美金就很贵了,300万人民币就觉得很贵了,100万人民币的概念就是10多万美金,10多万美金在西方的概念里面,只要是年轻的艺术家卖出来的东西,就是五六万,三万,四万,十多万的起家,但是这个价格和我们国家所有的这些,包括齐白石也好,张大千、徐悲鸿,还有更古代的东西。我们秋拍塔山四面记(音译)估值也就1亿人民币,不到两千万美金,跟西方的这些没法比的。

  
源于我们GDP很低,我们用的钱是第一代企业家的新钱,我们新钱并不多。西方艺术家,一个雕塑,一个行走的人就卖了6亿人民币,都是老钱。还有一个雕像也是最近卖的都是几亿。艺术品的收藏群体和国家的实力完全摆在那里了。这些国家,你看上去的东西,你就觉得都是几亿人民币,我们最高等级,最好的东西连他们领头都比不上。我们在等待我们的GDP到两万美金,三万美金的时候。现在我们来关注艺术品收藏,我觉得刚刚开始。如果对我们中国经济有信心,我们经济还能发展20年,我们想象我们20年以后,我们GDP能达到两万吗?如果我们达到两万美金,我们现有的好的珍贵的艺术品的价格,远远不是这个价格。

  
大家开始收藏也好,去有品牌的拍卖公司,有很多东西都非常便宜。最近我们搞了两次,一个是新势力,评好的年轻艺术家,刚刚出校门,或者80后,70后很好的艺术家,价格非常偏移,就几千美金,人民币就是一两万,两三万,五六万,这个真的需要大家去捧场,捧这些新的艺术家的场,让他们感到创作的持续性。实际上我们在做这些工作。我们在筛选鉴定,我们在做大量的工作。大家觉得拍卖公司赚的佣金很多,但是实际上我们付出所有的成本也不是你们想象的。我们去年一年的成本就2.8亿,全部用到鉴定、征集,我们是全世界去跑,就像大海捞针一样,把好的艺术品集中起到一场拍卖,非常不容易。大家看到那么多好的艺术品,流标没有卖掉的时候,也很着急。今天下午开这个会,我说我们有很多事情。油画部主管跟我说,你一定要去,赶紧给我招商。因为他们很多年轻的,新的艺术家,画的好到不得了,外面都是两三万美金,我们算的都是人民币,两万,三万,五万,八万,一万美金才六万块人民币,这跟我们国家是发展中国家有关系,国外是发达国家有关系。

  
提问:
第一个问题想问一下我们沈其斌老师,从今年开始,一直在观察一个现象,普通的人开始搞一些小收藏,但是有什么收藏可以彰显身份又可以带出去,可以在人前笔划的东西就是手串,就说我这个多少年,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这种情况对我们艺术品的收藏,还有大家对艺术品的热衷有没有什么样的影响,是好是坏?

  
第二个问题问一下孙国胜老师。未来艺术品发展大时代当中,媒体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平面媒体份额逐渐下滑的时候,咱们作为艺术品收藏,媒体的老大,芭莎艺术对这种方式有没有应对,还有一些什么样的改变?

  
沈其斌
:我觉得刚才你讲的很多普通的民众已经开始玩手串,包括像其他的各种各样的摆件等等这些。从总体来讲,我认为是一件好事情,放再一个什么层面呢?就是艺术消费的层面。我觉得中国的艺术消费一直是滞后于整个社会发展的。这块只有当参与到这个领域当中来消费,来玩的人越来越多了,所以像金字塔一样,基座大了,塔尖才能做牢做高。从这个其他来看,我认为应该鼓励。当然自己个体来讲,你应该有自己的艺术品位,有自己的艺术主张,有自己艺术独特的收藏的角度,我觉得这是更高层次的收藏的方式。艺术品的收藏其实一开始都是从玩开始的,有点闲钱,哪怕是几百块钱,几千块钱买一个年轻人的画,然后慢慢进入。进入以后,这个艺术品就像鸦片一样会上瘾,但是它会滋养你很多东西,所以我觉得这样的现象是值得鼓励的。

  
李达:其实在各个方面都有。比如说还有演出、拍电视剧、还有收藏领域。我觉得在中国,这种现象远远不够。我们不用一开始出了这种现象,就开始评好坏。事情多了以后,它自然好的就会留下,不好的没有市场就会淘汰掉,我们根本不用紧张,这个好,会影响。我觉得过早的指指点点,完全没有必要,让大家喜欢,做多了,好的自然留下来,不好的自然淘汰掉了,这个跟经济一样,看不见的手在做这件事。

  
孙国胜:作为一个媒体,就像你刚才说的,戴一个手镯,说出是什么材质的。我们做艺术宣传也是一样的,我们需要他购买一个艺术品,或者他拥有一件艺术品,至少说出来这个艺术品好在哪里。比如说花10万块钱买的,和你花5万块钱买的有什么区别。我看毕加索的作品,大家都说是毕加索的作品,但是你能不能判断出来是哪个时期?如果你能够给他这样一个知识,让他突然间觉得自己确实跟一般人的品位还是不一样的。首先这是非常初级的阶段,我是通过艺术品彰显我的品位,彰显我的知识。慢慢从初级出发,我们杂志有很多非常浅显的内容,比如说教大家颜料有什么区别,油画膏有什么区别,从基础的东西讲起,我们不标榜学术,但是我们尊重学术,有很多东西要从最浅的东西去讲,我们作为时尚集团旗下的艺术杂志,我觉得更多的拥抱大众,拥抱整个艺术消费的时代。

  
刚才你提到的纸刊,现在的局势,大家都处在这样的时代,随时都可能被移动互联颠覆,不光光是我们一个小小的杂志,比如说移动公司、银行、金融界都会收到很大的冲击。我想艺术行业稍微有一点特殊,首先讲究体验性,所以我作为主编这么多年的工作,其实现在把主要精力放在做落地活动上面,让大家真的亲身参与到艺术活动当中体验艺术的魅力,不是说我就在电商上买一个作品,或者我通过电话进口,或者网上进口在拍卖行买一件作品。拍卖行也有很多变化。比如说预展的时候,想到很多办法,让大家更多的体验艺术的魅力。活动也是一种媒体,也是一种传播,除了纸刊我们也做新媒体的尝试,比如说微信、微博、网站都会做,我想最重要的是给大家艺术的体验,我想这可能是未来我们要抓住的一个点。

  
赵龙凯:
其实我就属于孙国胜杂志拥抱大众的一个。最开始因为工作的原因接触这个东西,我去了拍卖,去了几次以后,然后从杂志开始。前几天出差的时候,我买了李鹏中国当代艺术史。这的确是一个过程,这也是我们学院做中心的目的,希望潜移默化,让大家认识这一点,然后进入其中。

  
提问
:我先问一下李达老师,沈老师讲中国艺术财富时代已经到来,我不知道您是不是同意这个观点,您首创的收藏展,在构建过程当中有什么样的意义,跟原来的模式有什么区别。再一个我想问一下赵老师,艺术品管理MBA人才培养方面有什么难点?你们招生标准需不需要他有一定的家族渊源,曾经有过这方面的见识?我是中国广播电台的记者。

  
李达:
刚才沈老师讲的我是认可的。我刚才讲过,我们从30年发展期间,我们从十一五计划开始,我们已经开始沉淀了,我们资本积累已经完成了第一桶金。现在中国GDP的发展,在全球来说是最快的。即便到了2016年到6整个中国GDP到6,发展也是最快的。所以我觉得到现在来讲,可以说大门刚刚开启,这个艺术品收藏的时代大门刚刚开启,离我们20年。如果我们GDP顺利达到两万三万,我们顺利进入发达国家的话,我们就是捞到第一桶金的那一波人,尤其对年轻的,比如说80后,70后,就更不要提了,所以我是完全赞同的。

  
对于我们经营的艺术品拍卖来讲,要把你所经营的产品的价值,明明白白的告诉你的买家。通过什么方式让你的买家用最快最简单,最明了的方式,将知识植入到他的脑海里,我们就是用展览、新媒体、拍微电影,总之穷其所有的方式,用最快最新的方式,将艺术品涵盖的价值体现出来。

  
当购买人看到它的价值以后,他会出价格。价格对艺术品来讲,它只是当下财富发展过程的一个符号,或者这件东西标明的一个价格而已。它跟艺术品的价值不是对等的。我们现在的财富,我们的水平面在这儿,我们GDP现在在这儿6000。我们再过20年,水平面已经涨到这儿了,你能说这个时期,我们出的艺术品价值就值这个钱吗?不对。艺术品价值是永恒的,它是随着水平面的增长来体现它的另一种存在的形式。我经常讲社会财富,就是那个水平面,水平面涨的时候,艺术品就是在水平面上那只船,水涨船高,社会资本越来越多,我们艺术品的价格就会越来越高。也会有水落的时候,比如说一旦发生战争,像利比亚、伊拉克我想他们博物馆的东西就惨了。但是你能否定他们博物馆的东西对社会的贡献少吗?其实一点都不少。资本和艺术家,价格和价值这个事要有非常清晰的概念。现在我说的艺术品大门刚刚开始,我分析的是我们资本积累程度是6000美金。我们看好我们的社会资本积累到两万美金的时代。

  
孙国胜:我们谈到艺术大时代有几个点,就像我们回顾过去10年,保利05年成立的,到先了差不多10年的时间。这个大时代首先从艺术市场内部开始的,整个从03年开始,中国艺术品市场是一个结构性的增长,比如说传统的国画、油画,像保利从10亿到100亿,是结构性的增长,是非常的迅速,只用几年的时间。

  
艺术市场概念开始扩大化,比如说最近几年经常提到的,像艺术的基金,艺术文交所,像相关层面的艺术的运输、保险、艺术仓储、包括我们艺术媒体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第三我们有未来,比如说我要参与的项目青少年艺术一百(音译)我们看到青年艺术消费变得非常火爆,尤其是青年艺术一百,他们在第四年时间,以前展出三百件作品发现太多卖不出去,现在发现三百件作品太少了。艺术消费大门已经打开了,中国艺术品市场未来是非常广阔的,包括80后的藏家,都在进入美术馆,成为真正收藏的势力,从这几方面来讲,艺术大时代肯定要来了。

  
赵龙凯:
无论从数据还是感受上财富时代已经到来了。现在的问题是下一步怎么办。当你达到这个程度的时候,不一定走到这一步。怎么使这个过程更加的顺利,真正更快的完成这个过程?这个是我们中心和项目要做的目的,我们想出一点力,但是从商学院角度出力。我们学院一直说推动社会进步是我们最终的目的,这是很好的方式。我们没有把MBA项目单独拿出来作为艺术管理的原因,我们意识到我们对艺术方面不擅长,我们可以请他们帮我们,但是我们擅长的是管理,我们擅长的是商业,我们更希望有过艺术方面的经验或者爱好艺术的人,同时希望在这个行业中做一个管理者的角度来出发的人进入我们的项目。我们的课程设计和选拔标准,基本上是按MBA标准来的,当然我们鼓励那些有过这方面经验的,比如说芭莎艺术我们招两个,另外就是有相关的经验,希望通过这个了解艺术。我们是MBA的训练,但是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的6门左右的选修课,选修课完成以后就有一个专门的证书,证明你完成了艺术的方向,其他的MBA学生也可以学这个课程,也能了解这个方面。因为你以后可能做金融投资,但是有一个项目可能是艺术产业的,你怎么去做。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把我们的特长发挥出来。这里面感谢大家,也呼吁一下,我们北大是开放的,我们做教育的理念不是觉得什么是应该教的,我们希望坐在这里,做一个平台,大家想推动这个行业发展,你们觉得需要什么,你们随时给我们提意见,我们希望通过我们平台整合资源,为大家提供未来的发展,给行业培养出更好的人才,因为这是教育机构的使命,这也是为什么保利拿出那么多钱支持这个东西,我想他们也想完成他们的社会使命,未来艺术品市场的建立。今天论坛非常成功,主要感谢我们几位嘉宾,再次用热烈掌声对嘉宾的发言表示感谢。

更多教授观点资讯:

沈其斌:中国艺术财富是否已经到来

北京保利国际赵旭:拍卖龙头的自我超越

精彩专题推荐:

  
第十四届中国MBA发展论坛暨北大光华二十年庆典专题

  
欲了解更多关于教授观点请点击:http://www.mbachina.com/html/jsgd/
 

 

编辑: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