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彦:节能环保的绩效需要怎样的审计专家

MBAChina
2014-11-24 16:02 浏览量: 1237
MBAChina网讯】2014年11月22日,第十四届中国MBA发展论坛暨北大光华MBA二十周年庆典在北京大学邱德拔体育馆开幕。2014年11月23日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一层报告厅举办题为:“创想深绿产业,建设美丽中国”的分论坛。论坛由中国MBA发展论坛委员会主任朱雷主持。期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会计评论》主编、《经济科学》副主编王立彦教授发表:“节能环保的绩效需要怎样的审计专家”的主题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王立彦:谢谢主持人的介绍和这么多嘉宾一起来有机会讨论这个问题。朱雷一开始跟我说起来的时候,我说我说什么,我在商学院教会计。后来我觉得有一个角度探讨这个话题,今年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成立了一个环境审计的专业委员会,邀请我组织这个委员会,我当然答应了。因为之前我在中国会计学会做环境会计的事。今年我们刚在环保部和环规院的支持下完成一个规划环境会计,可能大家觉得会计和环境似乎离的有点远。刚才听了几位老师的演讲,收获非常大,角度也不同。所以,我讲一个话题,今天原本告诉我的主题叫节能环保,我写了一个主题叫节能环保的绩效需要怎样的审计专家。这个是我在环境科学学会和环境审计委员会今天刚开始运转,12月中旬要在北大做一个论坛。后来我想环境审计对绩效的审计,首先要有绩效衡量,审计的干活儿是人家先在特定的标准下生产出来东西,你去根据他的标准看他是不是真的那么生产。这叫做节能环保的绩效评价。首先是节能环保自己要有它自己的规范,干这件事的人遵循了这个规范,干出来它的事,审计看着他的标准审它是不是那么做,还是它自己只是在给社会宣讲。

  
当然,审计自己也有自己的规范,那就是它的审计规则,还有它的审计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我相信大家对“三公经费”,对贪腐,从这个角度对审计的理解并不少。但是,在环境领域这个话题真的是很大。我自己同时还在环保部的审计委员会,那里他们只是对财政审计。所以,今年我觉得很好的一个机会,到了环科会,我们刚写出了一个工作规划。

  
我和大家报告两个题目的思路。第二个话题正好呼应刚才夏主任的话题。第一个思路,谈排放问题。现在碳市场,碳交易是一个大的话题,全国已经有7个省做试点,已经有那么多交易所。上个礼拜,我们讨论碳交易,碳市场会引起商学院,会引起社会商界什么样的变化。我当时讨论了一个话题就是所谓碳市场,当他变成一个市场的时候,就知道我们会计界要加入了,没有会计界加入通常是落不了地的。不管多大的政策,都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我刚才看到夏主任报告的时候,明年就是最后一下了,任何环境知识的人都知道我们的环境质量是改进了,还是维持住了,还不要说往下掉。我相信没有一个神仙有力量让明年的环境质量能达到“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不要说改进,不要说维持,不要能太多的降就不错了。到底降多少,其实我们也不知道。因为讲出来的标准,还有报告给我们的信息,其实我们也搞不太清楚。我想起1974年我高中毕业下乡的时候,当时霾是一个好词,写日记的时候是在朝阳生气,沉霾弥漫,那时候是一个好词,现在霾越来越成为坏的了。

  
我第一个话题给大家报告一个思路。节能排放这样的话题,可以从宏观讨论,也可以从微观讨论。宏观层面通常比较多和政策相关,微观层面会和一个一个的市场组成体,要落到他们。当然我自己在商学院,所以我对宏观第一页不太擅长,第二也没有兴趣,那个由党管。我们就管点微观的事,微观的事要集中在一个一个的主体上。

  
微观层面来看,碳排放会让咱们这个社会,不管是节能环保这个领域,余总这么一个产业集团,很大的一个产业,不单单是企业。另外还有不在他们的集团里面,不在他们狭义的节能环保层面,还有很多相关体,以至于最后到了每一个个人,每一个家庭。当我们思考这个话题的时候,起点可能是碳排放,碳排放现在有配额,配额掌控在谁的手里?在任何一个国家都还是在政府、国家、权势者那儿掌握着,他给大家分配碳排放的配额。分配给谁,这当然不是我要探讨的主要话题。

  
现在都在大讲特讲碳交易,要用市场的办法解决环境的问题,用市场的办法解决,显然碳交易要有市场才行。现在连证监会都在管交易所了,证监会管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所,很自然也在管其他的交易所,各省的叫法不一样,比如北京叫环境交易所,比如上海、深圳,全球已经在实验的,正常的,就得有这些市场,用市场实现环保,用市场解决相关的问题,就和以前官方发红头文件不一样了。

  
这个交易市场,就是现在看到的这个,有了市场,里边有那么多市场的差异主体。按说像环境这样的话题参与主体未必是企业,其实我们每个家庭都是。当然,我们现在看企业。这些主体都是些谁?我们看看北交所在干什么,我不是说证券交易所,说环境交易所,碳排放交易所,排放权交易所这一类,当然不仅仅指碳排放,还有其他的。这些市场主体,加入我们说企业,我当然往这个话题上落,商学院的研究还是要落到商界的这些公司,最后有一个价值,它的价值在于没有碳排放,没有碳交易,没有环境方面的这么多东西之间和之后就出来变化,与此就引起很多话题,很多问题就可以把它变成这样的一个框架,这是我们目前的人口框架。左一半偏宏观,右一半偏微观,我自己的兴趣是往微观角度在放。所以,我们的起点目前放在碳市场,作为一个起点,看这些一个一个的微观单位。目前累计看交易所的单位,我说碳排放环境交易所的单位,当然要看深圳证交所和上海证交所这些主体虽然不够多,只有两千六七百,但是他们的资本,他们的产出,他们的活动量占非常大的分类,这是第一个思路。

  
第二个思路,另外一个话题是GDP。十多年前所谓测算绿色GDP,我不太喜欢这个词,因为绿色GDP比较窄,而且已经被市场证明是歪了。数据测算出来,谁都反对公布,这是我们试验的结果。所以,我更愿意用这样一个词,无效GDP。我们政府都失控与人民监督,像钱易老师,我刚才还在下面和别的老师说,像她在人大常委会的环境委员会主持那部分事情的时候完全有能力从法制上否定政府的很多事情。只要对环境不利的事情都应该能够在人大常委会的环境委员会给出否定票,让温总理也好,让原来清华的教授,朱总理也好,把你们的项目拿回去重新审不变,不是发改委审完,国务院批文就做了。报告这个话题是呼应一下环保部的说法。

  
我们一年的“GDP主义”,GDP至上,虽然现在口头批判很多,其实到现在还是这样,只不过理论上稍微好一点了。我们GDP里边的无效部分太多了,这些无效部分,最难听的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广义的无效部分还包括多用了一些方便面,多用了一些账篷,多用了一些奶,昨天四川又地震了。我们要好好测算一下GDP里面无效的部分到底是多少,从政策层面的角度给出数据支持。前十年的绿色GDP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没有落到会计上,因为统计是在半空中测算,测算出来省委书记、省长可以不认,因为确实只是调查了几个点,有把10%放大到全体了。但是,如果会计界开始从规则入手测算,那就不同了,你可以不同意,但我这个数据是要同意的。而我们统计测算出来的数据,半空中按概率,按调查点,按点抽样算的,所以人家只要和你将,你就理有点亏,因为你不够扎实。但是,如果你有扎实的数据,当然除了高压以外,那是另一回事。咱们只是从方法论和机理的角度讲,我们现在在财政部系统,会计准则委员会系统是在推进环境成本,要有一个微观方面的核算标准和指南。目前准则到不了,到标准还到不了,但是指南是可以的,并且可以给出到会计资料企业的产出的一个方法论,这样的一个机理层面,希望能够将来呼应政策层面相关的设计。谢谢给我这个时间和大家交流,非常感谢!

更多教授观点资讯:

北京大学郑春苗:关于中国地下水防治

郝吉明院士:环境空气质量管理综合决策支持系统

精彩专题推荐:

  
第十四届中国MBA发展论坛暨北大光华二十年庆典专题

  
欲了解更多关于教授观点请点击:http://www.mbachina.com/html/jsgd/
 

编辑: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