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颖一:商科教育应超越经济管理的狭义范畴

MBAChina
2014-09-20 15:08 浏览量: 1597
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世界顶级的商学院院长和世界最大公司的CEO中,目前还很少看到我们中国人的身影,却并不缺乏印度人的身影。比如,哈佛商学院、芝加哥商学院等世界顶尖商学院的现任院长都是印度人;微软的现任CEO、百事可乐的现任CEO等都是印度人。这些出类拔萃的印度人,大都是在印度国内念完本科或者硕士,再到美国等国家深造,之后进入商学院或商界的。中国和印度都是人口大国,中国在美国的留学生人数比印度多,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比印度高,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差距?值得认真思考。我猜想,这与我们中国学生看问题的眼光、思考问题的方式、分析问题的方法有关。说到底,是与我们的教育方式、方法有关。


大学教育中思考比知识更重要。另外,综合性大学的商学院还应该发挥融合与会通的资源优势,推进经济管理教育与大学内其他学科和院系融合。基于这些认识,近年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进行了系列性改革。

清华EMBA的创新发展

中国的EMBA学生与MBA学生有很大不同。MBA学生平均年龄30岁左右,EMBA学生平均年龄40岁出头; MBA学生对技能性知识的需求偏多;EMBA学生则需要的是再提高,需要更多思考对宏观环境的理解、对企业战略层面的把控和对人的管理。中国的EMBA学生也与国外的EMBA学生有很大的不同,国外的EMBA学生主要是企业当中从中层向高层过渡的人群。

​因此,在中国发展EMBA项目唯有创新。经过多达13次的反复研讨,我们在2012年底推出以清华EMBA全新课程体系为核心的清华EMBA创新发展计划。经过将近两年的运行,受到学生的好评。清华EMBA全新课程体系分为“天”、“地”、“人”、“通”四大模块:①“天”是指企业经营的宏观环境。②“地”是指企业经营的管理之道。③“人”是指企业领导者的领导力,也涉及企业伦理与社会责任。④“通”是指“会通”,包括古今会通、中西会通、文理会通、商工会通。

​该课程体系要达到的培养目标是:知晓“天时”有高度,把握“地利”有深度,创造“人和”有温度,“会通”八方有广度。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超越过去的EMBA课程体系,搭建经济管理学院与清华大学其他学院融合的平台,充分发挥清华作为一个综合性大学中的商学院的学术优势。

 在这个意义上,商学教育应该超越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狭义范围。比如,在 “通”模块中,我们开设有一门“清华探究”必修课。这门课程要带领EMBA学生走进清华校内其他院系的实验室,参观清华校园内各处的文物,现场聆听清华历史。我们开设了“行知中国”自然篇选修课和“行知中国”企业篇选修课,借助多样的场景式学习,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跨界的交叉整合。

培养职业型的MBA人才

​我们推出新版清华MBA课程:①从以“术”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更加强调品格培养和软技能开发,强调与人有关的沟通、伦理、领导力等。②加强学科整合和体验式学习,首创出整合实践项目,进行类似于临床医学式的授课,让MBA在完成职能性和专业性课程之后,三四个人一组,完成一个从实践中来的课题并提交结业报告。③加大全球视野和经历。为MBA学生创造更多的国际交换和短期访问机会。

​MBA是一种强调实践的职业型学位。但是目前的全国联考更多评估的是学术潜力,这种考试和招生方式并不符合MBA的要求。因此,清华经管学院在全国联考的框架下创造性地推出“综合素养考评、提前条件录取”的招生方式。

我们还推出MBA+X双硕士项目。联合清华校内的其他学院,鼓励学生利用3年时间在取得MBA学位的同时再拿下另外一个硕士学位。

在未来的商学教育中,学科交叉与大学融合会更加兴盛,体验式学习和实践将成潮流,创新创业教育的比重会越来越大,在线教育会继续蓬勃发展,终身学习也会日渐主流。

反对短期功利主义的教师人事制度改革

大学教师毕竟从事的是创造性、思想性的工作,不是流水线上或程序化很强的工作。因此不能用计件制等通行办法来评价、考核教师,否则很容易导致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为此,清华经管学院取消教师薪酬制度中的“计件制”,代之以“年薪制”。教师的基本年薪和工作任务组合包括教学、研究、服务。由学院成立的薪酬委员会确定每一位教师的基本年薪,并在3年合同到期时对教师进行全面审核。在实行“年薪制”之后就开始实行学术假制度:全职教师在学院服务每六年享受半年期全薪或一年期半薪学术假,可以去其他教学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研究活动。同时,我们也做实了讲席教授制度,并在教师聘用和晋升制度中实行了“准聘长聘制”。

学院治理现代化

​在学院治理改革方面,我们合理划分了学院内部学术、行政、监督之间的权力和责任边界,明确和发挥学院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作用,包括校友、学校、专业组织、政府指导部门及与学科相关的行业等。

首先是实行“教师治学”,即由教师决定学院中的学术问题,维护学术自由和教师在学术标准制定(包括研究和教学)上的主导作用。其次是强调行政管理的职业化,建立独立于教师人事办公室的职员人事办公室,市场化地招聘并管理行政管理职员,让职业化的职员而非教师成为学院行政管理者的主体。同时,建立职业化的规则,先后编辑、公布了包括《教师手册》、《职员手册》在内的五套有关学院治理制度和管理制度的文件汇编, 便于学院教师和职员查阅、遵守、监督、执行。

边注:

在未来的商学教育中,学科交叉与大学融合会更加兴盛,体验式学习和实践将成潮流,创新创业教育的比重会越来越大,在线教育会继续蓬勃发展,终身学习也会日渐主流。

清华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钱颖一

 

更多教授观点推荐:
 

钱军教授:中国经济仍需法律以外替代机制
 

梁兵教授:看好中国对冲基金市场的未来
 

精彩专题推荐:
 

第五届国际商学院信息化主题论坛专题
 

欲了解更多关于教授观点请点击:http://www.mbachina.com/html/jsgd/

编辑: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