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传奇 | 曾拜师康有为,他为何能两度执掌暨南?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2019-06-06 11:36 浏览量: 3152

MBAChina网】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学校时,指出暨南大学人才济济、名不虚传、作用独特、前程远大。

113年来,暨南大学矢志不渝,注重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培养造就人才,建校至今共培养了来自世界五大洲17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各类人才30余万人,皆成为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火种”。

【暨南传奇】栏目,将通过一个个故事重现鲜活历史,回溯暨南传承的脉络,呈现暨南群星璀璨的精神感召。传奇是时间的拓片,它是故事在岁月的层层夹缝中沉淀的结晶,印刻着历史的脉络和时代精神的剖面。暨南大学走过的113年岁月,同样一层层拓下了暨南人的风貌。百年暨南的年轮当中,正藏着许多被历史淘洗得熠熠生辉的传奇人,传奇事。

他两度掌校、大力改组

将暨南升格为综合性大学

他兼收并蓄、延揽讲师

让暨南在活跃学术气氛下成长

他心系侨情、光大侨教

设立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

他就是 “暨南六先贤”之一——郑洪年

人物简介

郑洪年:字韶觉,生于光绪元年乙亥十二月初八日(一八七六年一月四日),广东省番禺人,光绪举人。他早年受业于康有为门下,后来就读于广雅书院,毕业于两江法政学校。曾追随孙中山参加国民革命并担任重要职务。他是我国华侨教育事业的先驱,是暨南大学的创始人之一。

1907年暨南学堂开办时,郑洪年担任首任堂长,与学生相濡以沫,对暨南极有感情。时隔20年之后,郑洪年再次回到暨南掌校,开始了7年的励精图治。

在他的辛勤培育下,暨南学校升格为国立暨南大学,设备日臻完善,规模大具,师资鼎盛,校誉远播。东南亚及远至美国的华裔父老,均仰慕暨南大学的盛名,凡遣其子女回中国升学者,莫不以进入暨南为荣;故而侨生人数大增,几乎占在校学生总数四分之三。暨南蔚为华侨最高学府,进入全盛时期。

积极参与暨南创办

任首任堂长

1907年2月,第一批爪哇归国侨生来到南京。因侨生入学基础、身体条件等限制,“分送各校就读”的原计划难以实施,郑洪年遂向清朝两江总督端方提议成立华侨学堂,将侨生集中起来学习。端方欣然采纳其建议,创办了暨南学堂。由于郑洪年积极参与筹办工作,端方委派郑洪年担任暨南学堂首任堂长。

爪哇岛第一批21名侨生抵达南京

“侨生之来学者,如至家室,而吾亦以家人待之。”郑洪年对侨生们给与了极大的关爱,推行“家庭学校制”,既免除学费食宿费,还提供制服与医疗帮助,所有设备均仿照家庭的布置,师生关系也像家人一样亲切。

南京时期校景

在为暨南学堂奠定基础后,郑洪年被调往政府部门任职。但他仍然热心和支持教育事业。辛亥革命爆发后,暨南学堂无人主事而停办。郑洪年曾通过当时教育次长董鸿祎,多次向当局提出建议和催促尽快恢复暨南学堂。

大力改组

将暨南升格为综合性大学

1927年,郑洪年重掌暨南。此前数年,国内战争迭起,侨胞处在殖民政府铁蹄之下,受尽帝国主义蹂躏,仍处于中学师范阶段的暨南,不足以增进侨胞地位、助其适应特殊环境。郑洪年认为,暨南必须提高教育程度,扩充为完善的大学。

随着北伐战争迅速发展,战局趋势明朗,南京政府宣告成立。郑洪年抓住这一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对学校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将其从以中学为主体的学校升格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国立暨南大学”。郑洪年任首任校长。

郑洪年将全校分大学部、中学部及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大学设置商、文、理、法、教育五个学院。对中学部也“极力刷新,力求充实,期与大学部程度衔接”。

他还建设了科学馆、农场、体育馆、南洋馆、尚节亭、致远堂、附中、附小等教学科研体育场所,使暨南成为规模完备的著名大学。

1934年郑洪年离任时,国立暨南大学已发展成为兼具文、理、法律、商学、农学、艺术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是当时综合性大学中学科比较齐全的高等学府。

延聘讲师硕儒

让浓郁的学术氛围活跃暨南

郑洪年强调要把暨南办成“华侨最高学府”,要将“世界高深的知识与祖国优美的文化”传授给国内外学生,为此他将延聘讲师硕学作为办学的关键。

他延聘了大批著名教授学者来校任职任教,如杨汝梅、叶渊、潘序伦、陈钟凡、夏丏尊、叶公超、梁实秋、瞿俊千、张耀翔、许德珩、孙寒冰、洪深、张君劢、沈从文、周建人等,从人才队伍上奠定了暨大“华侨最高学府”的学术基础。

郑洪年在学术上兼收并蓄,允许各种学派、不同团体观点,各抒己见,自由阐发,让学生独立思考,判断抉择;经常邀请名流名家到暨大演讲,如鲁迅、蔡元培、马叙伦、李达、胡适等;倡导和支持学生组织学术团体,进行学术研究。暨南园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生动活泼的学术气氛。

至此,暨南大学进入了繁盛时期,吸引了众多华侨学生前来求学,在校学生最多时曾达1700多人,逐步享誉海内外,被称为“华侨最高学府”。

授侨生以中华文化——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暨南学堂建立之初,郑洪年便以传播教授中华文化作为学堂的主要目标。为此,学堂开设了十门课程:修身、国文、经学、算术、英文、图画、历史、地理、乐歌、体操,既重点讲授中华传统文化,也传授外国文化科学知识。

重掌暨南后,郑洪年更加重视对华侨学生开展中华文化教育,加深侨生们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他将《党义》《南洋概况》《国文》及《中国通史》被列为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并利用节假日时间,组织校内师生赴西北、华中等中华文化发源地考察。

设立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推动海外华侨教育事业发展

郑洪年给暨大的定位为:“斯校之责任,可分为二:一为教育华侨子弟…一为研究南洋问题”。在他的倡导和筹划下,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于1927年9月21日成立,与大学部、中学部鼎足而立,是暨南作为“华侨最高学府”的重要特征之一。

郑洪年亲自兼任该部首任委员长,并聘任了刘士木、李长傅、王旦华、钱鹤等一批著名专家学者到该部从事研究工作,出版了学术刊物《南洋研究》、编纂了《南洋丛刊》,编印了《海外侨讯》等刊物,取得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为国内外所瞩目。

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

郑洪年还通过该部积极推动海外华侨教育事业的发展。他每年派员赴南洋调查考察,编印《南洋华侨学校之调查与统计》一书,为海外华侨学校培养了大量师资,形成了海外华侨教育事业的骨干力量。

南洋华侨学校之调查与统计

1934年1月,郑洪年由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派往南洋视察教育,故辞去校长职务,后定居香港。郑洪年在晚年时期听到暨南大学复校的消息后,不觉喜形于色,连连感叹说:“我老了,我老了,帮不了什么了!”其中万般挂念,绵延不绝

1936年郑洪年为暨大成立三十周年题词

编辑:

(本文转载自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