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教育体质特色:多元化、国际化

MBAChina
2012-04-09 10:53 浏览量: 1285

   在这个生活质量迅速提高,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科技也异常发达的时代,人们对于各类事物的要求都是力求完美,而随着教育体制的多元化、国际化,一个新的代名词应运而生---留学,它的兴起正是这一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产物之一。

 
 
  近年来人们对于留学的认知及了解的层面可谓是越来越深入、也越来越广泛,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学校都了解的彻头彻尾,大家在对于国家的选择上可能是因经济、喜好或其它条件的限制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在学校的选择上却有一个共同的观念即首选一定会是国公立的政府院校,如果所有的政府院校都不符合,往往会在迫于无奈的情况下,才会考虑私立的大学或学院,以这种方式来选择学校的学生和家长几乎占了出国总人数的70%以上,我们可以说这种观念是正常的,因为这是由中国的教育体制决定的。因为在中国,除了通过高考的途径被录取所进入的大学以外,这些年来一直存在着一些民办的、私立性质的学校,中国的这些民办的或私立的学校所颁发的学历大多数都是委培性质的、或是只得到本省、市的承认,而这些学校入学往往都非常容易,得到学历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大多数都没有学位证书,只有一个毕业证。往往这种学历是国家不予以认可的,所以对于就读的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因此,家长和学生们对国内这一类的大学是完全的失去了信心,同时,也使家长和孩子们对于“私立”陷入了一个很深的误区当中,所以,就造成了在留学过程中,孩子和家长们对于“私立”是谈之色变呀!
 
 
  上述的这种观念只能说是正常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同样适用中国式的“公”与“私”的区分法则,如果都将这种中国式的教育原理或模式进行到底的话,显然就犯了一个致命性的错误。下面我们可以以马来西亚的教育体制为例,来带您了解一下,“公”和“私”的利与弊。
 
 
  一、语言环境:
 
 
  在马来西亚,公立的大学实行的是马来文与英文双语的授课方式,作为国际学生在入学之后,不但英文要达到很高的标准,而且必须要学习马来文,这就在无形当中给国际学生增加了很多的负担,当然多学一些知识是好事情,但要用于何地呢?也许可以考虑在马来西亚工作;而在私立的国际化的学院或大学当中,所有的学生都是以英文为授课媒介,根本不需要学习马来文,这样学生可以更加安心的来学好自己的专业课程。
 
 
  二、教育方式:
 
 
  马来西亚公立的大学都是由国家拨款,承担国家高等教育的使命,偏重基础学科的研究和教学;而私立大学是依托市场生存,设立课程面对市场需求,课程设置不断创新,教学质量是其生存的保障,这样的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更注重实践性、应用性。
 
 
  三、教学规模:
 
 
  一般来讲,马来西亚公立的大学的创办年限都要比私立的大学时间长,可以说是初具规模并且在校学生的数量也很多,有很大的稳定性;面私立大学因为其收入来源主要是科研收入、基金会捐助以及学费,其中学费收入在大多数私立学校中占大头部分。因此,在自负盈亏的压力下,私立大学都十分注重办学质量、专业设置,以保证学生的就业率,从而吸引更多的生源。所以,私立大学的在校学生越多,越能说明其办学实力及在学术界的影响力。一旦私立大学出现生源不足现象,经费短缺的后果就是关门破产。
 
 
  四、招生的条件:
 
 
  因为马来西亚的公立学校有95%以上都是马来人,这样就造成了招收条件上的不平等性,一方面是专业性的不平等体现在专业的招生过程中往往名额都是留给马来西亚的学生,国际学生根本申请不到一些就业前景很好的专业,如经济、会计等商科类的课程;另一方面对于马来的学生,学校会实行各类的学费的优惠及减免政策和制度,但国际学生基本上享受不到任何的奖学金或学费的减免;
编辑: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