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理工大学三下乡 | 政府视角下,非遗蜡染的传承发展

桂林理工大学商学院
2018-07-19 00:00 浏览量: 3431

政府视角下,非遗蜡染的传承发展

2018年7月17日,桂林理工大学商学院贵州团队来到贵州省雷山县,当地县政府、县团委得知消息后,派遣县政府办公室李副主任、县团委董书记、文体局非遗文化保护中心侯主任以及西江旅游公司柴副经理对团队进行热情接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得知团队此行调研目的后,也致电带队老师,对团队实践初衷予以高度赞赏,并承诺协调县级相关部门配合调研工作以示欢迎。

雷山县政府、团委、文体局、西江公司

工作人员与商学院同学进行座谈交流

团队成员在当地领导的带领下来到县文体局开展关于“商业化背景下蜡染传承与发展”的主题座谈会,并针对不同的组织机构向相关负责人进行专访。座谈会与专访结束后,中国雷山苗族刺绣银饰博物馆工作人员姚先生带领团队成员参观了博物馆和苏州工艺美院驻雷山研学基地,并热情、详细地介绍了馆内展品与其相关文化。结束后,负责人还向团队赠予中国工艺美术记录丛书——《苗族蜡染》

姚先生为团队成员介绍博物馆内藏品

下面来回顾座谈会现场的详细内容:

政府政策大力扶持蜡染文化传承

从县政府办公室李副主任的采访中得知,近年来,雷山县政府对传统蜡染高度重视,每年都会进行非遗名录评选,对现有传统工艺品研发以及有突出价值的研发品进行无硬性指标的补贴,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鼓励民间研发的方式传统蜡染重回人们视野。

雷山县政府办公厅李副主任讲述政府措施

商业化为蜡染传承注入活力

从西江旅游公司柴副经理的话语中团队获悉,在其子项目千户苗寨中已经开设了蜡染工艺坊供游客欣赏、选购蜡染工艺品;推出系列蜡染体验活动,让游客有机会亲身体验蜡染制作魅力;设置蜡染教学点,邀请丹寨专业画娘进行教学培训;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蜡染工艺品功能性设计,开拓应用种类。公司在利用蜡染获取商业利润的同时也是对蜡染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社会实践团队成员进行提问

非遗保护工作助力蜡染传承

在与非遗文化保护中心侯主任、相关工作人员的交谈中,他们提到,在非遗传承保护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教育。截至目前,雷山县已经在各大中小学以及传统文化分为浓厚的村寨建立了传统手工艺传承基地,与各大本科院校、雷山县中等职业技术院校合作开设相关课程和专业,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也到访雷山县并建立起研学基地。

非遗保护中心相关工作人员

回答团队成员的提问

雷山县蜡染文化传承仍面临严峻形势

在非遗文化保护中心侯主任的讲述中,团队成员了解到,早年间由于建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难以顾及艺术创作;在计划经济、集体生产方式下,蜡染的创作与生产受到严重束缚;随着现代经济发展步伐过快,传统文化呈现衰落势态。截至目前,雷山县传统蜡染近乎失传,西江市场仅存两家手工作坊。在商业化的大环境下,现代人审美观念多元化、化学染料鱼龙混杂,消费者无法识别传统手工蜡染与批量生产的化学染料制成的蜡染成品;政府机构没有设置相关的专业鉴别机制,并不能为传统手工艺人提供保护;手工蜡染的宣传方式与途径没能很好的结合现代化的电商平台与线上销售、未能邀请具有影响力的人物进行代言,因此蜡染的传承与推广还有很大的进步与发展空间。

文化工作者的“非遗”情怀

雷山县非遗文化保护中心主任侯先生,致力于通过建立传承基地、申报非遗项目来保护和传承雷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侯先生在谈及非遗保护工作时,他动容地说到,非遗保护的力量太薄弱,古老文化的传承工作很艰难,它们在不断的消失,淡出人们的视野,现在做的“非遗”文化保护,实际上是在做“非常遗憾”的文化保护,现在保护理念的先进,也只是一种被迫的先进。在他的话语中,我们听到的更多的是文化工作者对非遗文化保护的无奈与文化流失的惋惜。

新时代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新的血液,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要有所行动,传统文化需要回归。

非遗保护中心侯主任讲述

蜡染发展中的遗憾情怀

让非遗不再是非常遗憾

让匠心不再是逐渐失传

让责任不再是口口相传

让行动不再是停留指尖

商学院传媒中心

编辑: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