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大学2017届优秀校友、“镇江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峰

江苏科技大学
2022-05-21 20:10 浏览量: 2785

校友简介

张峰,1990年10月生,江苏盐城人,硕士,江苏科技大学2017届校友,现为航发优材(镇江)增材制造有限公司技术部副部长。2014年本科毕业于焊接与技术工程专业,2017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材料工程专业。毕业后主要从事航空发动机、燃机及飞机等零部件增材制造与维修的研发与工程应用研究,负责XX航空发动机叶片、导向器、轴流叶盘等型号维修项目5项,XX地面燃机高压涡轮转子叶片、高压涡轮一级转子叶片、动力涡轮转子叶片等横向研发项目3项,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镇江市重点研发计划、中广核横向课题等项目10余项。2022年荣获镇江市五一劳动奖章。

为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进一步组织动员镇江市广大职工拼搏实干、改革创新,为实现“三高一争”奋斗目标、建设现代化新镇江建功立业,镇江市总工会开展了镇江市五一劳动奖状、奖章和工人先锋号的推荐评选,2022年镇江市共有40名先进个人荣获镇江市五一劳动奖章。4月27日,在镇江市召开的“追梦时代,劳动最美”2022年全市庆祝“五一”大会上,我校2017届优秀校友张峰被授予镇江市五一劳动奖章。

饮水思源 感恩母校

北京,是很多年轻人梦寐以求的地方,即使无法落根,也要奋力在这儿漂。然而,已经在北京落脚的张峰校友,在得知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与镇江市政府签约准备在镇合作办企业服务中国蓝天梦时,便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北京的工作,回到镇江加入了刚刚成立的航发优材(镇江)增材制造有限公司。因为,在江苏科技大学度过的七年大学时光,已让他深深地爱上了这片温润的土地和心灵的港湾,他要在这里追逐心中向往已久的蓝天梦想。回忆求学生活,往事历历在目。“有些时光过去很久不曾忘记,有些青春回忆存在脑海不曾退去,在母校江科大的求学生活里,您是怎么样度过的?”记者问道。

张峰校友深情地说:“在母校的7年时间里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本科期间担任班级体育委员,成绩专业前20%,校奖学金获得过1次二等、2次三等,参加过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并获三等奖,企业奖学金2次。自己也会积极参加班级、学院举办的一些活动。课外喜欢打篮球、看体育比赛。研究生期间担任过支部副书记,校奖学金获得1次一等,2次二等,发表3篇文章,2项专利授权。和学弟一起完成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1项与南京宝色股份公司的横向科研项目。在母校的时光是充实而珍惜的,特别要感谢导师李瑞峰教授在研究生期间给予自己锻炼机会和对自己耐心的教诲。每当在工作或者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我总是第一个拨通电话的就是李老师,他总是极其耐心帮我解答与分析。”

而当记者采访李瑞峰教授时问道:“听说张峰校友是您的学生,上学时他是怎么样的学生?”李瑞峰教授回忆道:“张峰确实是自己培养的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工作刻苦努力,实践动手能力强,做事情非常认真细致,付出总有回报,他的硕士毕业论文被评为江苏科技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并且由于张峰的纽带作用,目前和张峰所在公司有多项项目在开展产学研合作。”

积极进取,学以致用

从2018年正式加盟航发优材(镇江)增材制造有限公司到现在,连头搭尾不过短短5年时间,他就负责了XX航空发动机叶片、导向器、轴流叶盘等型号维修项目5项,XX地面燃机高压涡轮转子叶片、高压涡轮一级转子叶片、动力涡轮转子叶片等横向研发项目3项,并作为主要参与人参加了镇江市重点研发计划、中广核横向课题等项目10余项。他工作上认真负责,踏实肯干,各方面统筹协调能力也很突出,出色完成了所有科研任务,得到同事和领导的一致好评和认可,2020年9月被提拔为公司技术部副部长。

走上部门领导岗位之后,张峰就更忙了。为了找到解决中广核某项目在极限情况下螺纹的加工办法,张峰和团队将国内能设计制造相关装备的厂家电话几乎打了个遍,得到的答复要么做不了,要么成本很高而且无法保证供应。无奈之下,只能自己想办法。为了攻关,他与团队2个月内尝试了十余种形式的加工办法,最终设计制造出一套专用的高强、高硬材料螺纹加工装置,不仅使用便捷,而且成本还低。

遇到“卡脖子”技术难题,更是没有丝毫退路。他和团队一起查资料、找解方、做实验。如此循环反复若干次,终于成功解决了“TA15激光增材过程中氧化开裂与变形控制”“TiAl激光增材过程中开裂”“大型构件尺寸精度与变形控制”“单晶叶片叶尖修复控形控性”等技术难题,并将相关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中。5年来,他发表科研论文5篇,申请专利10余项,授权2项。

扎根一线,勇于创新

激光增材制造技术是一门多学科高度交叉的综合性学科,也是一项从贯穿论证到实践应用的系统工程,需要结构设计、材料、后处理等技术的协同配合,其难度之大,门槛之高,超乎想象,绝非易事。随着公司逐渐发展壮大,每年都有新人入职。张峰除了做好研发工作之外,还要承担起培养新人、带领团队的重任。

为了带好新人,他没少想办法。每年新人到岗,他都会针对新人的个性特点给其“挑”一名专业负责的“导师”,让“新人”们从负责小任务开始,以边做边学、边学边干的模式,实现快速成长,迅速入行。每当看到所涉领域最前沿技术报道和相关文章时,他都第一时间与团队成员分享,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近几年,由于疫情和国际形势都非常紧张,再加上必须要及时保证型号任务交付周期不断档,他全身心扑在一线工作上,年均加班时长达500小时。在他和团队共同努力下,一共交付了涵盖20余种牌号的技术研发服务,极大地丰富了公司可增材制造及修复的材料体系,为承接更多科研生产任务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还交付了80余种、2000余件产品,涉及航空发动机、燃机、飞机、核电、高铁等领域,创造经济效益超过580余万元。

“学习是创新的源泉。我有个习惯,每天不管多晚,回到家,都会打开电脑,查阅资料,学习总结。”他表示,今后将继续保持敢打敢拼、实干苦干的精气神,为中国的蓝天梦奉献自己的力量。

审 核 | 毛 晖责任编辑|万 旻

作 者 |林少雄来 源 | 校友会投稿邮箱|jkdxmt@163.com

编辑:刘蕊

(本文转载自江苏科技大学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