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大学教授王俊获得“2018最美高校教师”提名奖

江苏科技大学
2018-08-30 21:23 浏览量: 4353

MBAChina网讯】

8月29日,“感动江苏教育人物——2018最美高校教师”评选表彰活动终评会在南京举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晓琳等10位教师被评为“2018最美高校教师”江苏科技大学王俊等10位教师获得“2018最美高校教师”提名奖,南京师范大学等7所高校获得优秀组织奖。

终评委员会由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成斌、洪流,省纪委省监委派驻省教育厅纪检监察组组长霍宝柱,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徐子敏以及省教育基金会、省高等教育学会、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省内部分高校代表和媒体代表共同组成。省教育基金会理事长祭彦加在会上介绍了“感动江苏教育人物”系列评选表彰活动的相关背景,江苏教育报刊总社主要负责同志汇报了评选工作开展情况。

“感动江苏教育人物——2018最美高校教师”评选表彰活动启动以来,全省各高校高度重视,广泛发动、认真组织,围绕“感动”和“最美”的主旨,共推选64名优秀教师参评,经过初评、复评两轮评审,遴选出20名教师进入终评。现场,终评委员会严格按照评审标准,最终评定10位“2018最美高校教师”以及10位“2018最美高校教师”提名奖获得者。

本次评选表彰活动中,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南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高校通过学校校报、校园网、官方微信、微博联动宣传候选人先进事迹,积极营造宣传、弘扬先进教师事迹的氛围,被评委会评为“感动江苏教育人物——2018最美高校教师”评选表彰活动优秀组织奖。

终评结果将在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省教育基金会网站、“最美教育人”微信公众号进行为期5天的公示。

据悉,“感动江苏教育人物——2018最美高校教师”评选表彰活动颁奖仪式将于今年教师节前举行。

终评结果公示

王俊教授简介

王俊,2003年硕士毕业至江科大,先后获得江苏省研究生教学成果二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被遴选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和校“深蓝人才”青年学者第一层次培养对象。担任《Scientific Reports》(SCI)编委、《中国蚕业》编委,曾获江苏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和江苏省大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为有源头活水来

研究生毕业刚到江科大的王俊,自感压力很大,“当时觉得自己科研底子薄,所以尽全力地学习,抓住一切机会来提升自己。”站上讲台的王俊,看着台下满满知识渴望的一双双眼睛,感到从未有过的心虚。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006年,他师从我国生物化工学科知名学者欧阳平凯院士,攻读南京工业大学制药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毕业后即获得江苏省留学奖学金资助,于2011年赴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生物系统工程系开展为期一年的公派访问学习。2011-2014年在江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学习,2016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赴德国格拉夫斯瓦尔德大学生物化学研究所开展为期半年的公派访问学习,一连串的进修经历只为不断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实践能力,能为学子们送上源源不断的“活水”。

15年中,他坚守在教学*不断改革创新,把课堂作为教书育人和知识传授的主阵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教学规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也深受同学们的喜爱,承担的《生物分离工程》教学获校级教学质量奖。围绕理工农多学科交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改革,主持完成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重点项目、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立项课题等省级教改课题2项,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江苏省研究生教学成果二等奖。

如今成长为学科和专业建设骨干的王俊坦言,最大的收获不是数不清的奖项和成果,而是更加坚定了教书育人的决心和信心。他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服务创新人才培养,通过项目引领、构建网络、组建团队,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王俊指导留学生

一桶水的浇灌之路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兴趣却不能支撑长期枯燥的学习。怎样才能够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同、保持持续的学习兴趣,最终获得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呢?有着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科研积累的王俊面对传统的教学,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一洼田地嗷嗷待哺,一汪清水该如何引流而至?他说,项目引领,课内外结合,让学生在做中学。这个方法应该值得一试。

为此,他积极探索在课堂、实验室及第二课堂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方法与新途径,开展项目式教学法和“任务驱动”的教学手段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针对课程学时紧迫难以大范围展开项目教学的问题,他设计小而精的学习情境项目;针对学生知识视野较窄的问题,他设计面向产品工程、多学科交融的小项目,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能力;针对考核偏重理论知识、忽视理论联系实践,不能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等问题,他展开多元化考核方法,让学生学以致用。

形成团队,组建STEM兴趣小组,构建学生之间传、帮、带的培养模式。作为团队负责人,王俊教授大胆创新,坚持学以致用。他率先将先进的生物炼制理念应用于蚕桑资源的精深加工当中,通过生物转化等关键技术将蚕桑资源分级分层次综合利用;针对反应器大、时空产率低、产物分离难等技术瓶颈,拓展了微型生物催化的新方向;建立了以场致介质强化和反应分离耦合为核心的微流控催化平台,成功用于天然产物的糖基定向改造、抗病毒药物的化学酶法合成以及功能性结构脂质的生物制造,为蚕桑资源的高值化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让学生们爱上课堂他有自己的秘诀,“经常与学生交流,我最看重的是相互尊重、达成共识和共同进步。”在日常教学中,他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包容学生,与学生共同成长中不断思考,不断挖掘专业教学的方向,探索从学的角度去设计教的过程。同学们收获了知识,他也提高了驾驭课堂的能力。

涓涓细流汇成海

“构建网络,搭建创新平台,打造创新能力培养的金字塔。”仅仅依靠项目引领学生走入专业领域并学得基本的才识,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王俊教授的教育“欲望”。

创新力是这个时代对人才的呼唤,他的学生一定要在一所普通大学成长为精英。为此,他依托专业和课程建设的教学网络,重新构建“平台+模块+方向+第二课堂”的人才培养课程新体系,探索“Seminar”、“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指导中的改革与实践,不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针对具体的科研任务,他还把研究生和本科生组成相应的兴趣小组,在微型生物催化以及蚕桑源天然产物的生物转化应用领域,开展特色而深入的研究工作,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0余件、转让1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研究生对本科生的传帮带效应突出,形成了和谐奋进的科研小分队,本科生提出的难题又反过来促进研究生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升。此外,留学生给团队带来了国际化氛围,对组建国际合作的研究团队提供了新的探索。

同时,他号召在全院组织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依托大学生创新计划、本科毕业论文和“挑战杯”创新创业作品竞赛,打造创新能力培养的金字塔,形成科研反哺教学的有效机制,寻找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努力培养生物类科技创新人才和学术精英。

在他的“春风化雨”下,周围一些变化悄然发生。教师参与学生学业指导更细致了,为学生解决就业升学更勤奋了。学生学习氛围更浓郁了,考研录取率由20%提升至39%,就业率由60%提升至100%;本科生进实验室更多了,本科生创新计划立项数明显增加,位列全学前列。

硕果是对敢于探索创新者的最好礼物。他指导的本科毕业论文,优良率高于80%,获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一等奖2次、二等奖5次、优秀团队1次;指导本科生完成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的国家级项目4项、省级项目10项;本科生第一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件,本科生第一作者在生物工程Top期刊Bioresource Technology(SCI和EI)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3篇SCI论文连续三年入选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并代表学校作大会报告,指导大学生科技作品多次获“挑战杯”竞赛全国及省一等奖等奖项。

编辑:

(本文转载自江苏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